-
题名大牛地气田碳酸盐岩储层类型测井判别及应用
被引量:17
- 1
-
-
作者
赵永刚
李功强
宋立志
孙延飞
-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
中国石化集团华北石油局测井公司
-
出处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44-47,共4页
-
文摘
碳酸盐岩储层类型的测井解释评价难度很大,在利用常规测井信息构建能够反映碳酸盐岩储层特性的孔、洞和裂缝敏感性参数的基础上,选择声波时差比值、密度比值、中子孔隙度比值和深浅侧向电阻率比值等4个参数作为划分储层类型的参数,通过对90口井400余层不同类型的储层进行参数统计,确定了大牛地气田下古生界碳酸盐岩储层类型的判别标准,并描述了各类储层的测井响应特征。经20口井的测试资料验证,认为采用多参数综合评判法来判别储层类型是可行的,与地质研究划分储层类型吻合程度较高。
-
关键词
大牛地气田
碳酸盐岩
储集层
类型
测井响应
应用
-
Keywords
Daniudi gas field,carbonate rock,reservoir,type,log response,application
-
分类号
P631.81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
-
题名曲流河环境沉积微相和测井相特征分析
被引量:21
- 2
-
-
作者
常文会
赵永刚
卢松
-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物理与空间信息学院
中国石化集团华北石油局测井公司
-
出处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48-51,共4页
-
文摘
在钻井过程中,取心及岩屑录井资料都十分有限,以往通过岩心观察或者综合分析岩屑录井资料来进行岩性和沉积环境研究的方法受到很大限制,而利用各种测井资料所提供的丰富信息来进行沉积相研究已成为发展趋势。通过研究曲流河沉积相中各沉积微相的特征及在测井曲线上的响应特征,提取各不同沉积微相的测井相特征参数,建立曲流河沉积环境的各沉积微相的测井相模式及特征参数样本,利用BP神经网络技术反馈学习,获得一套适合研究区曲流河沉积微相的判别系数,并对其他实际测井资料进行沉积微相自动识别,所得结果与地质专家解释结果吻合率在84%以上,效果显著。由此表明在油气勘探进程中采用该方法进行沉积微相自动识别是切实可行的,可大大提高储层解释的速度和精度。
-
关键词
曲流河
沉积微相
测井相
模糊数学
特征
解释
-
Keywords
meandering river,sedimentary microfacies,electrofacies,fuzzy mathematics,feature,interpretation
-
分类号
P618.13
[天文地球—矿床学]
-
-
题名地层倾角测井在大牛地气田水平井区的应用
被引量:2
- 3
-
-
作者
周功才
赵永刚
李功强
李永杰
-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中国石化集团华北石油局测井公司
-
出处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39-41,共3页
-
文摘
应用地层倾角测井得到的地层倾角及其倾斜方位角来研究和解决相关地质问题对油气田的勘探开发具有重要意义。对大牛地气田大12-66水平井区地层倾角测井资料开展了沉积环境分析、最大地应力判断、裂缝识别,结合临井资料进行了多井对比分析,确定了水平井区内上、下古生界的不整合面。研究结果表明:下古生界碳酸盐岩和上古生界的太原组、盒二段、盒三段裂缝、微裂缝较发育,最大水平主地应力方向为北东—南西向;细分了太二段和山二段砂体的沉积微相,预测太二2层砂体的加厚方向为北东方向,山二1层砂体的加厚方向为北西方向,山二2层砂体的加厚方向为南东方向。研究成果为水平井布井、井眼轨迹设计提供了所需的地质信息。
-
关键词
大牛地气田
地层倾角
水平井
沉积微相
地应力
裂缝(岩石)
应用
-
Keywords
Daniudi Gas Field,stratigraphic dip,horizontal well,sedimentary microfacies,earth stress,fracture (rock),application
-
分类号
P618.13
[天文地球—矿床学]
-
-
题名水平井中的感应电阻率测井响应特征及应用
被引量:1
- 4
-
-
作者
周功才
赵永刚
-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中国石化集团华北石油局测井公司
中国石化胜利油田测井一公司
-
出处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40-42,共3页
-
文摘
水平井技术在给油气田开发带来巨大效益的同时,也给测井等工程技术带来了新的难题。水平井随钻测井和直井电缆测井具有较大差别,不同的测井响应特征对已比较成熟的电缆测井解释方法提出了挑战。在比较了水平井中随钻测井和电缆测井感应电阻率曲线之间的区别后,得出以下结论:两者在储层内部相差较小;在界面处及其附近的响应特征受地层界面表面电荷、钻井液侵入深度大小及井眼与地层夹角大小的影响较大。在测井解释中以电阻率资料为主时,应结合其他测井资料综合分析井眼轨迹与地层界面之间的关系和夹角大小,从而正确地划分储层界面。
-
关键词
水平井
感应测井
响应
特征
井眼轨迹
地层界面
-
Keywords
horizontal well,induction logging,response,characteristic,well track,formation boundary
-
分类号
P631.84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
-
题名安岳—合川地区低阻气层形成机理研究
被引量:7
- 5
-
-
作者
耿燕飞
张春生
韩校锋
杨大超
-
机构
长江大学油气资源与勘探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中国石化集团华北石油局测井公司
-
出处
《岩性油气藏》
CSCD
2011年第3期70-74,共5页
-
文摘
安岳—合川地区储层属于低孔、低渗砂岩储层,其复杂的微孔隙系统以及较大的水膜厚度使其具有高束缚水饱和度,且高矿化度的地层水形成了异常发达的导电网络,形成低阻特征。文中结合储层的岩性、物性及水质等进行了相关计算和实验分析,探索了研究区低阻气层的成因。结果表明,导致研究区气层低阻的因素包括粒度大小、高矿化度地层水、高束缚水饱和度。
-
关键词
低阻特征
粒度
高矿化度地层水
高束缚水饱和度
安岳—合川地区
-
Keywords
low resistivity characteristics
grain grade
highly mineralized formation brines
high bound water saturation
Anyue-Hechuan area
-
分类号
TE122.2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
-
题名利用产出剖面分析合采产出效果
被引量:4
- 6
-
-
作者
齐真真
赵永刚
李永杰
李大雷
-
机构
中国石化集团华北石油局测井公司
西南石油大学石油工程测井实验室
-
出处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41-43,共3页
-
文摘
井口压力控制对气田多层合采效果影响较大,利用生产测井中的产出剖面可以动态监测生产井的生产状况,这在大牛地气田连续几年的生产监控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以D1-2-48井为例,在对其历年产出剖面处理分析的基础上,利用井底静压平均参数公式推导了井口静压迭代公式,估算出该井的合理井口压力。综合研究结果表明:井口压力控制对于合采井的井底低产气层的影响较大,当井口压力过大时其产能受到限制;利用井底静压平均参数计算公式得到的井口静压和利用产出剖面计算得到的井底压力与实测结果较为吻合;下一步可对工区合采井进行复查,计算最大井口压力,为调整生产压力、实现多层稳产提供依据。
-
关键词
大牛地气田
多层合采
井口压力
地层压力
生产测井
效果
稳产
-
Keywords
Daniudi Gas Field,commingled production,wellhead pressure,formation pressure,production logging,effect
-
分类号
P631.8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
-
题名利用斯通利波估算火成岩地层渗透率
被引量:7
- 7
-
-
作者
严伟
张冲
胡挺
潘秀萍
-
机构
中国石化勘探南方分公司研究院
长江大学油气资源与勘探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中国石化集团华北石油局测井公司
-
出处
《岩性油气藏》
CSCD
2013年第1期107-110,共4页
-
基金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大陆边缘盆地复杂岩性地层测井评价技术研究"(编号:2011ZX05030-004-004)资助
-
文摘
火成岩储层具有双重孔隙的特点,渗透率计算是其评价难点之一。为提高地层渗透率的计算精度,从偶极声波成像测井(DSI)资料中提取了斯通利波、纵波和横波,并结合井径、密度及孔隙度等资料计算出了流体移动指数(QFM),并建立了QFM与地层总有效渗透率的关系,进而估算出地层渗透率。该技术在松辽盆地深层火成岩中的成功应用证明了其有效性,从而可为类似油田的开发提供技术支持。
-
关键词
火成岩
斯通利波
流体移动指数
渗透率
-
Keywords
igneous rocks
Stoneley wave
qualitative indicator of fluid mobility
permeability
-
分类号
P618.13
[天文地球—矿床学]
-
-
题名塔里木盆地深层二维地震采集技术方法
被引量:4
- 8
-
-
作者
程明道
王栋承
李刚
-
机构
中国石化集团华北石油局第四物探大队
中国石化集团华北石油局测井公司
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
-
出处
《海洋地质动态》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37-42,共6页
-
基金
国土资源部海洋油气资源与环境地质重点实验室支持项目"南黄海中部隆起中古生界构造特征的综合地球物理手段研究"(编号:MRE200922)
-
文摘
在阿克库勒凸起东侧新发现了一个大型寒武系台地边缘建隆构造带,各种资料预示该区是一个重要的油气勘探新区域。本区奥陶—寒武系埋藏深,浅中部地层对地震波的强烈吸收和不同级别的断裂发育、破碎带的宽窄不一导致深层有效频带难以拓宽,使资料质量变差。为解决以上难点,从观测系统设计、激发参数优选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和探讨。
-
关键词
有效频带
观测系统
激发参数
奥陶-寒武系
-
分类号
P631.4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