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川西坳陷孝泉构造天然气成藏基本特征 被引量:6
1
作者 李恒让 江健 王世泽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11-15,共5页
本文通过对川西坳陷气源岩的划分 ,提出孝泉构造天然气藏以上三叠统须 4段底部为界 ,划分出以须 2气藏为主的下部成藏系统和以中侏罗统、上侏罗统为主的上部成藏系统 ,且认为除上侏罗统及以上气藏外 ,主要为近源气藏。天然气运移到储层 ... 本文通过对川西坳陷气源岩的划分 ,提出孝泉构造天然气藏以上三叠统须 4段底部为界 ,划分出以须 2气藏为主的下部成藏系统和以中侏罗统、上侏罗统为主的上部成藏系统 ,且认为除上侏罗统及以上气藏外 ,主要为近源气藏。天然气运移到储层 ,只要储层稍有倾斜 ,天然气就会靠重力分异向上运移 ,若有一定的封盖条件就会增压 ;岩石致密化不仅缩小了储层的孔隙体积 ,而且增大运移阻力 ,因而形成异常高压 ,当储层压力大于地层破裂压力时 ,则形成微裂缝。微裂缝的形成期也是溶蚀孔的形成时期。笔者认为须 2气藏、中侏罗统气藏在形成过程中主要受基底隆起和同生隆起的控制 ,燕山末期岩石的致密化使其定型或基本定型。须 2气藏是生储盖组合优良的近源气藏 ,虽储层孔隙度较小 ,但因微裂缝和溶蚀孔发育仍具有形成大型气田的基本条件。新场气田X85 1井获得稳产高产 (15 1× 10 4 m3/d)天然气 ,就是这一认识的佐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气源岩 隆起 压力 气藏 裂缝 天然气 气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