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低应力疲劳裂纹可控式精密分离技术 被引量:9
1
作者 赵升吨 任芋见 +3 位作者 杨昌群 董渊哲 王永飞 王伟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8,共8页
金属棒、管料下料工艺被广泛应用于装备制造业、汽车工业、航天工业和轴承工业。传统棒、管料下料技术存在生产效率低、材料利用率低和断面质量差等缺点。为实现"既平又快"的精密下料,提出低应力疲劳裂纹可控式精密分离技术... 金属棒、管料下料工艺被广泛应用于装备制造业、汽车工业、航天工业和轴承工业。传统棒、管料下料技术存在生产效率低、材料利用率低和断面质量差等缺点。为实现"既平又快"的精密下料,提出低应力疲劳裂纹可控式精密分离技术。总结了低应力疲劳裂纹可控式精密分离技术的原理,针对应用该技术的6种相关工艺在工作原理、装备设计、下料效率、断面质量、适用范围及工艺优缺点等方面进行了探讨。最后总结出低应力疲劳裂纹可控式精密分离技术适用于直径为Φ2~Φ70 mm的棒、管料下料。相比于传统下料技术,低应力疲劳裂纹可控式精密分离技术下料效率高、断面倾斜度小、精度高。提出了该技术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应力疲劳裂纹 下料效率 断面质量 精密分离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种基于云服务平台的滑坡管道状态远程实时监测系统 被引量:18
2
作者 张银辉 帅健 +3 位作者 张航 杨大慎 姜红涛 单克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24-129,共6页
为解决管道状态的远程实时监测问题,基于现场地质灾害调查结果,根据某受到不稳定边坡影响的管道所处滑坡区域的特点,设计1种基于云服务平台的管道状态远程实时监测系统。系统由前端数据测量模块、中端数据采集和传输模块以及终端监测平... 为解决管道状态的远程实时监测问题,基于现场地质灾害调查结果,根据某受到不稳定边坡影响的管道所处滑坡区域的特点,设计1种基于云服务平台的管道状态远程实时监测系统。系统由前端数据测量模块、中端数据采集和传输模块以及终端监测平台模块组成。采用振弦式应变计进行管道应变测量;应用数据采集仪、移动数据发射器及电源进行数据采集及传输;利用自主开发的基于云服务平台专用软件进行管道状态的数据分析及远程实时监测。结果表明:系统具有稳定地实时数据获取、高效地数据远程传输和操作便捷、功能丰富的终端监测能力,可较好地评估管道的运行状况,提高滑坡灾害预警能力,保证管道的安全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灾害 滑坡 管道 云服务平台 监测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基沉降及动水压对储罐屈曲强度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石磊 帅健 +1 位作者 许葵 杨文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16-121,共6页
大型油罐在地震载荷作用下的罐壁屈曲属于弹塑性变形失稳。为研究地基沉降对非锚固储罐屈曲性能的影响,基于Ramberg-Osgood本构模型,考虑储罐底板、壁板、加强圈、抗风圈、非锚固环墙式地基等实际几何结构因素,采用三维有限元模型(FEM)... 大型油罐在地震载荷作用下的罐壁屈曲属于弹塑性变形失稳。为研究地基沉降对非锚固储罐屈曲性能的影响,基于Ramberg-Osgood本构模型,考虑储罐底板、壁板、加强圈、抗风圈、非锚固环墙式地基等实际几何结构因素,采用三维有限元模型(FEM)数值模拟非锚固储罐在谐波沉降下的屈曲行为,研究水平地震力下罐内液体的动水压力、地基谐波沉降的次数及幅值对罐壁屈曲临界压应力的影响特征。结果表明:在谐波沉降及动水压共同影响下,储罐屈曲发生的位置为壁板加强圈之间,罐壁变形呈现非周期性变化。地基谐波沉降、动水压均降低了储罐的屈曲临界压应力,且相同沉降量下,随着谐波次数的增多,储罐抗屈曲的能力越来越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锚固储罐 地基谐波沉降 水平地震力 屈曲 罐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小型天然气液化流程 被引量:3
4
作者 杨文 郭悠悠 曹学文 《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61-65,共5页
针对目前零散天然气源回收难、调压站压力能浪费的现状,以及传统天然气液化流程存在系统复杂、混合制冷剂配比困难、能耗大等缺点,基于超声速旋流分离器良好制冷效果这一特点,开展Laval喷管(超声速旋流分离器核心部件)制冷特性和液化分... 针对目前零散天然气源回收难、调压站压力能浪费的现状,以及传统天然气液化流程存在系统复杂、混合制冷剂配比困难、能耗大等缺点,基于超声速旋流分离器良好制冷效果这一特点,开展Laval喷管(超声速旋流分离器核心部件)制冷特性和液化分析,提出了一种利用超声速旋流分离器作为核心制冷设备的新型小型天然气液化流程。研究结果表明,Laval喷管具有较节流阀、膨胀机等更好的膨胀制冷效果,且结构简单;天然气在Laval喷管中的液化率整体高于节流阀中。当入口压力为5MPa、温度为300K,利用所提出的液化流程回收压力能时其天然气液化率可达到0.132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型 天然气 液化工艺 喷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力吸振在输油泵机组垂向减振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林武斌 滕汉东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289-293,共5页
输油泵在输运成品油和原油时,其非驱动端轴承箱的垂向往往出现剧烈振动的情况,这些振动会引发泵壳开裂、加速轴承磨损、密封泄露以及泵上部分辅助管路焊缝开裂、出现油品泄露等情况,对设备管理提出很大的挑战。针对输油泵定频工作的特点... 输油泵在输运成品油和原油时,其非驱动端轴承箱的垂向往往出现剧烈振动的情况,这些振动会引发泵壳开裂、加速轴承磨损、密封泄露以及泵上部分辅助管路焊缝开裂、出现油品泄露等情况,对设备管理提出很大的挑战。针对输油泵定频工作的特点,应用动力吸振技术研制了一款金属波纹管吸振器,输油泵安装该吸振器后的减振效果达到55%,验证了动力吸振技术是一种输油泵振动控制的较好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油泵 动力吸振 波纹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外部梯度联合约束的图像超分辨率重建方法 被引量:2
6
作者 姜红涛 孙京 +2 位作者 谢成 赖少川 沈焕锋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20-227,235,共9页
图像在获取过程中受传感器、光学系统、大气扰动等多因素影响,导致图像分辨率下降。提出一种结合内外部梯度先验的图像超分辨率重建方法。基于最大后验估计理论框架,将深度学习的外部梯度先验和?;范数的内部梯度、亮度联合约束先验相结... 图像在获取过程中受传感器、光学系统、大气扰动等多因素影响,导致图像分辨率下降。提出一种结合内外部梯度先验的图像超分辨率重建方法。基于最大后验估计理论框架,将深度学习的外部梯度先验和?;范数的内部梯度、亮度联合约束先验相结合,通过联合利用外部梯度先验和内部梯度先验的互补优势,借助高分辨率的梯度信息提高重建的超分辨率图像质量。实验结果表明,与ASAR、DRRN等方法相比,该方法能够有效增强图像的高频细节和边缘信息,减少重建图像中可能存在的噪声与伪影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分辨率重建 梯度先验 联合约束 深度学习 最大后验概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螺旋摘要的监控视频可视分析系统 被引量:2
7
作者 姜红涛 陈晓华 +1 位作者 石玥 马翠霞 《图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87-195,共9页
监控视频是安防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如今的各行各业中,只要涉及到安全,均离不开监控视频。但对监控视频内容的分析主要依靠大量人工来完成,人力和时间成本巨大。随着监控视频数据越来越多,如何提高针对视频内容的分析效率、降低用户... 监控视频是安防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如今的各行各业中,只要涉及到安全,均离不开监控视频。但对监控视频内容的分析主要依靠大量人工来完成,人力和时间成本巨大。随着监控视频数据越来越多,如何提高针对视频内容的分析效率、降低用户认知负荷是拓展视频利用率的重要方面。为此,针对监控视频存在的冗余信息较多、人工获取视频关键内容效率低的问题,采用螺旋视频摘要及相应交互技术,开发了一种面向监控视频内容的可视分析系统,结合运动目标检测结果数据,基于螺旋摘要的展示优势实现多角度可视化视频目标统计信息,并辅以针对螺旋摘要的导航、定位操作以及草图交互等方式,实现对监控视频内容的快速有效获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监控视频 螺旋摘要 草图交互 目标检测 运动目标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特征快速构造与卷积神经网络的机泵故障识别研究 被引量:9
8
作者 焦瀚晖 胡明辉 +2 位作者 王星 冯坤 石保虎 《机电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063-1068,共6页
将卷积神经网络(CNN)应用于振动信号分析时,往往会出现由于一维信号转化为二维特征导致的计算量巨大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对卷积神经网络输入构造及不同构造方式对神经网络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基于机泵振动信号分析特点,提出了一种... 将卷积神经网络(CNN)应用于振动信号分析时,往往会出现由于一维信号转化为二维特征导致的计算量巨大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对卷积神经网络输入构造及不同构造方式对神经网络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基于机泵振动信号分析特点,提出了一种新的将一维振动信号转换为二维的特征快速构造方法;基于特征快速构造方法和卷积神经网络,构建了机泵故障智能识别模型;利用某石化现场轴承故障和不平衡故障数据对故障模型进行了测试,并与其他信号转化方法及故障识别模型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故障类型模型均可以快速收敛,故障识别准确率均达95%以上;在故障识别准确率和训练效率方面,该模型较其他模型有着较显著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卷积神经网络 特征快速构造 振动信号分析 故障诊断 机泵故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纪检监察对现代化学工程开发和安全生产的影响——评《化工生产工艺》 被引量:4
9
作者 陈继斌 《压力容器》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I0011-I0011,共1页
由陈本如编著的《化工生产工艺》一书主讲各类与化工生产相关的基本工艺手段,在简述化学产品加工流程的基础上,列举特征性材料的主要应用方向。该书的编写不追求理论化与系统化,而是讲求完全尊重实际化的生产理念,以化工产品的具体制造... 由陈本如编著的《化工生产工艺》一书主讲各类与化工生产相关的基本工艺手段,在简述化学产品加工流程的基础上,列举特征性材料的主要应用方向。该书的编写不追求理论化与系统化,而是讲求完全尊重实际化的生产理念,以化工产品的具体制造工艺作为载体,融合化学领域的基础生产知识,对原始化的操作技术原理进行不断更新。全书共包含14章内容,其中前4章总结了大量的化学反应公式,对能源型原料的开发与利用价值进行初步研究;第5-第10章以合成氨、烃类蒸气等物质作为特例,分析了化工生产工艺的主要加工流程,并从原料的角度,研究了现有产品制造技术的不足之处;第11章开始主讲了各类聚合性物质的生产流程,且在完全遵照纪检监察要求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本体处置工艺,并以此为切入点,分析聚合类工艺对化学工程开发及安全生产行为的主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工产品 工艺手段 制造工艺 纪检监察 化学领域 现代化 系统化 理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役悬索管道抗风性能研究及结构退化分析
10
作者 罗雨菲 帅健 +2 位作者 田中山 杨文 许葵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43-49,共7页
为提高在役成品油悬索跨越管道结构及性能的可靠性,保障长输油气管道生产运营的安全,建立某在役成品油悬索跨越管道的有限元力学仿真模型,研究风载荷对悬索跨越管道的影响作用,探讨主索、吊索等主要构件性能退化时对悬索管道安全性的影... 为提高在役成品油悬索跨越管道结构及性能的可靠性,保障长输油气管道生产运营的安全,建立某在役成品油悬索跨越管道的有限元力学仿真模型,研究风载荷对悬索跨越管道的影响作用,探讨主索、吊索等主要构件性能退化时对悬索管道安全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通过有限元模拟可以得到管道失效风速为60 m/s,远大于极限风速,且涡激振动振幅很小;主索腐蚀、吊索断裂以及是否存在抗风索这3种情况均能影响结构的安全性。相关企业应当对结构的重要构件进行定期检修,以保障生产运营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索跨越管道 风载荷 缆索性能退化 安全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氧套筒管道补强修复材料的结构与性能 被引量:5
11
作者 赖少川 付双梨 +2 位作者 林元茂 李观杨 钟龙 《现代塑料加工应用》 CAS 2021年第3期29-31,共3页
通过复配酚醛胺固化剂T31和芳香胺固化剂间苯二甲胺(MXDA),制备环氧树脂固化剂体系。研究了添加不同比例固化剂及活性稀释剂聚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PPGDGE)对环氧补强材料流动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T31/MXDA质量比为5∶95,添... 通过复配酚醛胺固化剂T31和芳香胺固化剂间苯二甲胺(MXDA),制备环氧树脂固化剂体系。研究了添加不同比例固化剂及活性稀释剂聚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PPGDGE)对环氧补强材料流动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T31/MXDA质量比为5∶95,添加16质量份PPGDGE时,可制备一种高性能环氧补强材料,其固化前混合液的初始黏度0.18 Pa·s,固化后压缩强度126 MPa、邵氏硬度96。与进口产品相比,环氧补强材料在凝胶前体流动性、力学性能及耐热性等方面都有大幅度提升,适用于输油管道的补强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树脂 环氧补强材料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拉伸形变作用下抗静电UHMWPE管材的高速制备及导电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晨 杨滢 +2 位作者 周世骏 杨智韬 余吕宏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89-93,共5页
采用石墨烯协同导电炭黑的复合抗静电剂对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进行共混改性,并利用拉伸流变管材挤出机制备管材,研究了抗静电剂类型和用量对UHMWPE管材的导电性能、力学性能和耐磨性能的影响,以及对比在不同设备加工后,材料微观结... 采用石墨烯协同导电炭黑的复合抗静电剂对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进行共混改性,并利用拉伸流变管材挤出机制备管材,研究了抗静电剂类型和用量对UHMWPE管材的导电性能、力学性能和耐磨性能的影响,以及对比在不同设备加工后,材料微观结构的差异。结果表明,添加1%石墨烯协同导电炭黑的体系中,当导电炭黑的添加量为4.0%时,UHMWPE抗静电复合材料不仅表面电阻率可降低至106Ω以下,而且其力学性能下降程度较小。同时实验表明采用拉伸流变管材挤出机可制备性能优异的抗静电UHMWPE管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 导电炭黑 石墨烯 表面电阻率 拉伸流变挤出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oregroundNet:一种基于语义与动态特征的前景检测算法
13
作者 赖少川 王佳欣 马翠霞 《图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09-416,共8页
针对以往的前景检测方法对场景信息依赖较多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实时的无需迭代更新背景模型的前景检测深度学习模型ForegroundNet。ForegroundNet首先通过骨干网络从当前图像和辅助图像中提取语义特征,辅助图像为相邻的图像帧或者是自动... 针对以往的前景检测方法对场景信息依赖较多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实时的无需迭代更新背景模型的前景检测深度学习模型ForegroundNet。ForegroundNet首先通过骨干网络从当前图像和辅助图像中提取语义特征,辅助图像为相邻的图像帧或者是自动生成的视频背景图像;然后将提取得到的特征输入到包含短连接的反卷积网络中,使得最终特征图在与输入图像具有相同的大小,并且包含不同尺度的语义及动态特征;最后使用softmax层进行二值分类,得到最终检测结果。在CDNet数据集上进行的实验结果表明,相比于当前F值为0.82的次优方法,ForegroundNet能够获得0.94的F值,具有更高的检测精度;同时ForegroundNet检测速度达到123 fps,具有良好的实时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景检测 深度学习 计算机视觉 卷积神经网络 运动分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P/EPDM/CaCO_(3)/POFs复合发泡材料及吸油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吴进 余吕宏 +2 位作者 招达明 杨卓 刘福生 《现代塑料加工应用》 CAS 2021年第1期19-22,共4页
在聚丙烯/三元乙丙橡胶/碳酸钙(PP/EPDM/CaCO_(3))体系中,采用熔融共混法掺杂多孔有机骨架聚合物(POFs),经过间歇式发泡釜高压发泡成型得到了开孔复合发泡材料,研究了其微观结构和发泡倍率对成品油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添加质量分数0.4... 在聚丙烯/三元乙丙橡胶/碳酸钙(PP/EPDM/CaCO_(3))体系中,采用熔融共混法掺杂多孔有机骨架聚合物(POFs),经过间歇式发泡釜高压发泡成型得到了开孔复合发泡材料,研究了其微观结构和发泡倍率对成品油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添加质量分数0.4%CaCO_(3)的复合材料在发泡温度152℃、CO_(2)保压压力20 MPa下,可制备出发泡倍率15.4倍的复合发泡材料,且泡孔尺寸均匀、孔壁光滑。引入POFs后,进一步提高了复合发泡材料吸油性能和疏水性能,当POFs质量分数为0.4%时,对90#汽油5 min的吸油倍率达到9.6倍,且对不同的成品油均有较好的重复吸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三元乙丙橡胶/碳酸钙/有机骨架聚合物 复合发泡材料 发泡倍率 吸油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