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古生代大型油气田成藏条件及勘探方向 被引量:20
1
作者 康玉柱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1-5,共5页
继1984年塔里木盆地北部钻探沙参2井实现我国古生代海相油气首次重大突破后,分别又在塔里木、华北、扬子、准噶尔等地块上发现了一批大中型油气田。为此,从烃源岩、储集层(体)、生储盖组合、古隆起、古斜坡控油气、多期成藏、多期充注... 继1984年塔里木盆地北部钻探沙参2井实现我国古生代海相油气首次重大突破后,分别又在塔里木、华北、扬子、准噶尔等地块上发现了一批大中型油气田。为此,从烃源岩、储集层(体)、生储盖组合、古隆起、古斜坡控油气、多期成藏、多期充注及封盖条件等方面综合研究了我国古生代大油气田成藏条件,并指出了下一步勘探方向,以期在我国地质构造十分复杂的古生代地层中发现更多的大型油气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古生代 大型 油气田 油气藏形成 条件 勘探方针 勘探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古生代海相大油气田形成条件及勘探方向 被引量:16
2
作者 康玉柱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63-265,共3页
1984年塔里木盆地北部沙参2井实现我国古生代海相油气首次重大突破后,在塔里木、华北、扬子及准噶尔地块上发现一批大中型油气田。从烃源岩、储集层(体)、多储盖组合、古隆起、古斜坡控油、多期成藏、多期充注及封盖条件等方面,深入研... 1984年塔里木盆地北部沙参2井实现我国古生代海相油气首次重大突破后,在塔里木、华北、扬子及准噶尔地块上发现一批大中型油气田。从烃源岩、储集层(体)、多储盖组合、古隆起、古斜坡控油、多期成藏、多期充注及封盖条件等方面,深入研究了大油气田成藏条件,并指出勘探方向,对在地质构造十分复杂的古生界发现更多大油气田,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古生代 烃源岩 成藏条件 大油气田 勘探方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南缘构造特征及有利勘探方向 被引量:46
3
作者 孙自明 何治亮 牟泽辉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16-221,共6页
在对准噶尔盆地南缘及邻区构造演化和对地震等地球物理资料分析的基础上 ,研究了该区中新生界构造样式 ,识别出压缩、走滑和反转三大构造样式类型。根据构造样式空间分布 ,对构造变形在平面上的东西分段性与南北分带性、垂向上变形的差... 在对准噶尔盆地南缘及邻区构造演化和对地震等地球物理资料分析的基础上 ,研究了该区中新生界构造样式 ,识别出压缩、走滑和反转三大构造样式类型。根据构造样式空间分布 ,对构造变形在平面上的东西分段性与南北分带性、垂向上变形的差异性以及走滑扭动变形特征和扩展方式进行了研究。该区油气成藏条件优越 ,构造控油作用明显 ,山前冲断带的断层相关褶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样式 构造变形 勘探潜力 准噶尔盆地南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油气勘探潜力及方向 被引量:23
4
作者 赵殿栋 刘传虎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5,共5页
准噶尔盆地油气资源丰富,勘探程度低,勘探潜力大。根据准噶尔盆地勘探现状和实践,对盆地的勘探潜力、油气藏成藏控制因素和下步重点勘探方向进行了分析和阐述。非构造油气藏将是下步主要的油藏勘探类型,高凸起的斜坡带具备形成大型地层... 准噶尔盆地油气资源丰富,勘探程度低,勘探潜力大。根据准噶尔盆地勘探现状和实践,对盆地的勘探潜力、油气藏成藏控制因素和下步重点勘探方向进行了分析和阐述。非构造油气藏将是下步主要的油藏勘探类型,高凸起的斜坡带具备形成大型地层油气藏的有利条件,复杂山前逆冲推覆构造带勘探目标多、潜力大,环乌伦古坳陷及准东地区并非“生烃死亡区”,也是有利的后备勘探阵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油气勘探 油藏勘探 油气藏 勘探潜力 逆冲推覆构造 斜坡带 生烃 勘探方向 成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西北地区压性叠加盆地成油特征 被引量:10
5
作者 康玉柱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2004年第2期153-160,共8页
中国西北地区面积260×104km2,已发现100多个油气田,油气资源十分丰富。经几十年的研究和勘探,归纳总结出了西北地区压性叠加盆地成油特征:多旋回演化、构造变形复杂、多时代烃源岩、多套储盖组合、多期成藏、独特油气藏特征及油气... 中国西北地区面积260×104km2,已发现100多个油气田,油气资源十分丰富。经几十年的研究和勘探,归纳总结出了西北地区压性叠加盆地成油特征:多旋回演化、构造变形复杂、多时代烃源岩、多套储盖组合、多期成藏、独特油气藏特征及油气分布规律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地 油气田 构造 西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前油气富集”与大油气田勘探方向——再论山前油气富集 被引量:3
6
作者 李丕龙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01-103,共3页
山前,作为油气勘探的领域之一,具有油气富集和成藏的石油地质条件,是“二次生烃”、油气“二次成藏”和“再次调整晚期成藏”最现实地区,也是油气“快速成藏”和“多次调整近期成藏”的最有利地区。山前构造样式多样,不同构造样式的油... 山前,作为油气勘探的领域之一,具有油气富集和成藏的石油地质条件,是“二次生烃”、油气“二次成藏”和“再次调整晚期成藏”最现实地区,也是油气“快速成藏”和“多次调整近期成藏”的最有利地区。山前构造样式多样,不同构造样式的油气富集成藏与石油地质因素之间存在一定的相互控制和制约关系。“挤压-走滑”混合构造样式更有利于油气富集和晚期(或近期)成藏的大油气田形成,而长期隆升区的掀斜构造样式更有利于“早期(原生)油气藏”的保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前 主动山前 被动山前 山前油气富集 大油气田 快速成藏 近期成藏 长距离运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塔中-巴楚地区早二叠世岩浆岩的LA-ICP-MS锆石U-Pb年龄 被引量:54
7
作者 李勇 苏文 +6 位作者 孔屏 钱一雄 张克银 张明利 陈跃 蔡习尧 尤东华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097-1107,共11页
运用阴极发光和LA-ICP-MS U-Pb法对塔里木盆地塔中-巴楚地区岩浆岩中的锆石年龄进行了测试。结果显示,玄武岩年龄275±13Ma,凝灰岩年龄291±10Ma,辉长岩年龄274±15Ma,辉绿岩年龄272±6Ma,正长岩年龄282±3Ma,英安... 运用阴极发光和LA-ICP-MS U-Pb法对塔里木盆地塔中-巴楚地区岩浆岩中的锆石年龄进行了测试。结果显示,玄武岩年龄275±13Ma,凝灰岩年龄291±10Ma,辉长岩年龄274±15Ma,辉绿岩年龄272±6Ma,正长岩年龄282±3Ma,英安斑岩年龄286±4Ma,均属于早二叠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塔中-巴楚地区 岩浆岩 LA-ICP-MS 锆石U-Pb年龄 早二叠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博格达地区早二叠世软沉积物变形构造:弧后碰撞前陆盆地地震记录 被引量:34
8
作者 张传恒 刘典波 +1 位作者 张传林 王自强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55-266,共12页
早二叠世下岌岌槽子群发育于博格达弧后碰撞前陆盆地缓坡带,为一套长石含量较高的陆源碎屑岩。古流向、沉积相带分布研究表明,当时的古坡向向南。岌岌槽子群中首次发现大量软沉积物变形构造,包括链环层理、水塑性褶皱、液化沙脉、沙侵... 早二叠世下岌岌槽子群发育于博格达弧后碰撞前陆盆地缓坡带,为一套长石含量较高的陆源碎屑岩。古流向、沉积相带分布研究表明,当时的古坡向向南。岌岌槽子群中首次发现大量软沉积物变形构造,包括链环层理、水塑性褶皱、液化沙脉、沙侵蘑菇、碟状泄水构造、球枕构造、流化砾岩、底辟流化砾岩坨、滑混层、同沉积断层等,均是与地震驱动相适配的变形构造。这些变形构造常沿限定的岩层发育,上、下均为未变形的岩层,显示事件变形特征。大量滑混层褶皱枢纽和球枕构造轴面实测结果显示,它们既没有优势方位,其位态也与古坡向无关,进一步证实最有可能的驱动机制是地震。由于古地震活动直接与东天山造山活动密切相关,因此,研究软沉积物变形构造的时、空发育特征能够成为认识天山造山过程和相关盆地发育的一个新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 博格达山 早二叠世 软沉积物变形构造 古地震 弧后碰撞前陆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中部侏罗系层序地层格架 被引量:37
9
作者 王居峰 邓宏文 蔡希源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23-26,共4页
应用层序地层学地层基准面的原理和方法,综合研究准噶尔盆地中部钻井、测井及地震资料,确定层序界面的识别标志。在盆地中部侏罗系识别出两种层序界面类型(不整合面和沉积作用转换面),在井-震标定的基础上建立了层序地层格架。准噶尔盆... 应用层序地层学地层基准面的原理和方法,综合研究准噶尔盆地中部钻井、测井及地震资料,确定层序界面的识别标志。在盆地中部侏罗系识别出两种层序界面类型(不整合面和沉积作用转换面),在井-震标定的基础上建立了层序地层格架。准噶尔盆地中部侏罗系发育5个具有等时意义的层序界面,将其划分为4个长期基准面旋回,分析侏罗系不同层序基准面上升期与下降期地层叠加样式及沉积相、微相构成,确定三工河组是盆地中部最重要的勘探目的层系,其储集层类型主要为三角洲前缘河口坝和水下分支水道,有利储集相带的展布与所处层序地层位置密切相关,主要分布于基准面上升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侏罗系 层序界面 隹面 沉积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卡3区块二维地震采集技术研究 被引量:11
10
作者 吴长祥 李忠平 丁士平 《石油物探》 EI CSCD 2005年第2期179-182,共4页
塔里木盆地卡3区块处于沙漠腹地,地表为复合型沙垄和沙山,深层地震地质条件较差,地震资料品质不 高,波组连续性差,分辨率和信噪比低。为获取品质良好的地震资料,在该区进行了高密度二维地震资料采集技 术研究,开展了表层结构调查、干扰... 塔里木盆地卡3区块处于沙漠腹地,地表为复合型沙垄和沙山,深层地震地质条件较差,地震资料品质不 高,波组连续性差,分辨率和信噪比低。为获取品质良好的地震资料,在该区进行了高密度二维地震资料采集技 术研究,开展了表层结构调查、干扰波调查、激发和接收因素试验等工作,采取抽炮、抽道方式,得到了不同覆盖 次数的剖面。用高密度采集技术获得的剖面,浅、中、深层反射波组齐全,奥陶系内幕反射资料信息丰富,断层断 点位置清楚,构造及低幅度隆起特征明显,反映了工区的地质结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地震采集技术 区块 地震地质条件 地震资料品质 二维地震资料 沙漠腹地 结构调查 覆盖次数 结构特征 高密度 复合型 连续性 信噪比 分辨率 干扰波 反射波 奥陶系 低幅度 剖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盒子波技术设计野外观测系统 被引量:6
11
作者 郭建 魏福吉 吴长祥 《石油物探》 EI CSCD 2005年第5期474-478,共5页
盒子波技术可以较准确地获得干扰波的速度、传播方向以及资料的信噪比信息,能任意进行各种面积的检波器组合。因此,可以根据勘探区域的地表和地下地质条件,利用盒子波技术选择经济有效的检波器组合形式,获得较好的采集资料。首先,简单... 盒子波技术可以较准确地获得干扰波的速度、传播方向以及资料的信噪比信息,能任意进行各种面积的检波器组合。因此,可以根据勘探区域的地表和地下地质条件,利用盒子波技术选择经济有效的检波器组合形式,获得较好的采集资料。首先,简单介绍了盒子波技术在顺托果勒地区的应用。然后,利用盒子波技术中的方形排列进行了检波器组合个数、组合基距、组合图形及室内组合和野外组合的分析和比较,得出了①检波器组合是提高记录信噪比的必要手段;②室内检波器组合的动态范围和去噪能力优于野外检波器组合;③经静校正后再做室内检波器组合,将保留记录的高频成分,大大提高分辨率等结论。最后,设计了一种新的单点多线二维地震观测系统,即把野外组合接收优化为野外单点多线接收,经室内预处理后再进行组合,充分保持了地震记录的原始分辨率,提高了地表和地下地质条件复杂地区目的层信号的分辨率和信噪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盒子波 检波器组合 地震观测系统 单点接收 高分辨率 高信噪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寒武-奥陶系古岩溶特征与油气分布 被引量:55
12
作者 康玉柱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72-480,共9页
塔里木盆地寒武-奥陶系分布广、厚度大。由于多期构造运动及沉积体系自身的特征使古岩溶十分发育。古岩溶的纵、横向分布控制着油气分布,目前已发现十多个大、中型油气田。从古岩溶发育的期次、岩溶的分布及其类型、古岩溶成因、岩溶储... 塔里木盆地寒武-奥陶系分布广、厚度大。由于多期构造运动及沉积体系自身的特征使古岩溶十分发育。古岩溶的纵、横向分布控制着油气分布,目前已发现十多个大、中型油气田。从古岩溶发育的期次、岩溶的分布及其类型、古岩溶成因、岩溶储集特征及控油作用等进行论述。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阐述了塔里木盆地寒武-奥陶系是寻找大油气田的重要层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寒武系 奥陶系 碳酸盐岩 古岩溶 储集体 油气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前陆盆地构造特征及油气分布 被引量:14
13
作者 康玉柱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25-27,共3页
塔里木中新生代前陆盆地十分发育,油气资源潜力大,目前已发现10多个油气田,前景广阔。它的演化经历了早期前陆、晚期前陆及陆内统一盆地等3个阶段;按其动力学性质又可划分为单前陆、双前陆及走滑前陆等盆地;它的构造变形十分复杂,盆地... 塔里木中新生代前陆盆地十分发育,油气资源潜力大,目前已发现10多个油气田,前景广阔。它的演化经历了早期前陆、晚期前陆及陆内统一盆地等3个阶段;按其动力学性质又可划分为单前陆、双前陆及走滑前陆等盆地;它的构造变形十分复杂,盆地构造样式为压性逆冲断裂;在平面上可划分为逆掩带、断褶带、坳陷带及斜坡带;其油气主要分布在断褶和斜坡带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分布 构造特征 断褶带 前陆盆地 塔里木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高含水期抽油井杆柱组合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志敏 吕圣仕 余志海 《断块油气田》 CAS 2005年第3期84-86,共3页
在有杆抽油系统工作过程中,抽油杆柱的合理设计是非常重要的。通过分析吐哈油田几个采油厂目前抽油井杆柱使用状况,从杆柱受力理论与实际计算两方面入手,对各厂的杆柱设计及应力校核进行了分析与评价,认为目前杆柱设计是基本满足现场生... 在有杆抽油系统工作过程中,抽油杆柱的合理设计是非常重要的。通过分析吐哈油田几个采油厂目前抽油井杆柱使用状况,从杆柱受力理论与实际计算两方面入手,对各厂的杆柱设计及应力校核进行了分析与评价,认为目前杆柱设计是基本满足现场生产的需要;同时也提出目前杆柱设计中存在的不足,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技术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杆抽油系统 抽油杆柱 吐哈油田 受力分析 失稳临界载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古潜山油气田 被引量:5
15
作者 康玉柱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2003年第5期458-463,共6页
1984年9月,西北石油局在塔北的沙参2井实现了我国古生代海相碳酸盐岩古潜山油气田首次重大突破后,开创了油气勘探的新领域。特别是“九五”以来,塔河油田的发现和探明,加大了古生界古潜山的勘探和研究力度,并取得了重大进展,初步建立了... 1984年9月,西北石油局在塔北的沙参2井实现了我国古生代海相碳酸盐岩古潜山油气田首次重大突破后,开创了油气勘探的新领域。特别是“九五”以来,塔河油田的发现和探明,加大了古生界古潜山的勘探和研究力度,并取得了重大进展,初步建立了我国海相古生界成油理论,并阐述了古潜山油气田分布规律及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生代 古潜山 油气勘探 塔里木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油气资源开发前景展望 被引量:4
16
作者 康玉柱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63-169,共7页
新疆主要沉积盆地有30多个,总面积90×104km2,油气资源十分丰富,油气资源量365×108t。虽然经过50多年油气勘探历程,已发现80多个油气田,但勘探潜力巨大。笔者从目前勘探形势,油气勘探阶段,资源转化率、形成大油气田地质条件及... 新疆主要沉积盆地有30多个,总面积90×104km2,油气资源十分丰富,油气资源量365×108t。虽然经过50多年油气勘探历程,已发现80多个油气田,但勘探潜力巨大。笔者从目前勘探形势,油气勘探阶段,资源转化率、形成大油气田地质条件及油气资源发展战略等方面进一步论述新疆是我国油气资源主要接替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 油气田 油气资源 勘探方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主创新与古生代油气田的发现 被引量:4
17
作者 康玉柱 《中国工程科学》 2006年第9期19-23,共5页
1984年在塔里木盆地部署的沙参2井实现了中国古生代海相油气田首次重大突破,成为我国油气勘探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之后又发现多个古生代油气田及塔河大油田,并创立古生代海相成油理论。这一过程充分体现了自主创新的过程,对其进行较系统... 1984年在塔里木盆地部署的沙参2井实现了中国古生代海相油气田首次重大突破,成为我国油气勘探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之后又发现多个古生代油气田及塔河大油田,并创立古生代海相成油理论。这一过程充分体现了自主创新的过程,对其进行较系统的总结,对当前和今后古生界油气勘探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生代 海相 油气田 成油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孔隙度标定岩石电阻率参数的一种方法 被引量:2
18
作者 肖立锋 刘天佑 +1 位作者 宋桂桥 吴长祥 《勘探地球物理进展》 2004年第4期256-259,共4页
测量岩石电阻率参数的常用方法有实验室测定、地表小四极测量和电阻率反演,每种方法都有局限性。在没有钻井,不能用井旁电测深资料反演地层电阻率的情况下,可用地表小四极法测定岩石电阻率。但其测定值与井旁电测深资料反演的电阻率值... 测量岩石电阻率参数的常用方法有实验室测定、地表小四极测量和电阻率反演,每种方法都有局限性。在没有钻井,不能用井旁电测深资料反演地层电阻率的情况下,可用地表小四极法测定岩石电阻率。但其测定值与井旁电测深资料反演的电阻率值之间存在一个系统差,不能用于大地电磁测深等资料的反演解释。为此,探讨了岩石电阻率和孔隙度之间的关系,提出了一种将地表小四极法观测的岩石电阻率值用孔隙度来标定的方法。结果表明,用此方法标定后的电阻率值与井旁电测深资料反演的电阻率值十分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电阻率 电测深 电阻率反演 孔隙度 地层电阻率 大地电磁测深 地表 钻井 标定 解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1井安集海河组钻井液技术对策及措施
19
作者 梁大川 蔡雨田 +1 位作者 刘新义 罗兴树 《西南石油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89-91,共3页
准噶尔盆地南缘地区地质条件复杂,钻井技术难度大,其中安集海河组最难对付。在分析安集海河组地层粘土矿物组成及水化性能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钻井液技术对策,并针对金1井安集海河组的井下复杂情况采取了一系列技术措施,保证了该地层顺... 准噶尔盆地南缘地区地质条件复杂,钻井技术难度大,其中安集海河组最难对付。在分析安集海河组地层粘土矿物组成及水化性能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钻井液技术对策,并针对金1井安集海河组的井下复杂情况采取了一系列技术措施,保证了该地层顺利钻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安集海河组 钻井液 金1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沙窝地岩性圈闭形成机理及识别 被引量:2
20
作者 陈忠慰 朱允辉 +1 位作者 陈忠云 崔永福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2004年第4期385-387,共3页
岩性圈闭是准噶尔盆地沙窝地地区最主要的圈闭类型。从油气成藏的要素入手,提出了沙窝地岩性圈闭的成藏模式,沙窝地岩性圈闭成藏可能以古隆起和沉积砂体联合成藏,后期改造不明显,具原生成藏特点。利用合成地震记录方法,进行研究单元的标... 岩性圈闭是准噶尔盆地沙窝地地区最主要的圈闭类型。从油气成藏的要素入手,提出了沙窝地岩性圈闭的成藏模式,沙窝地岩性圈闭成藏可能以古隆起和沉积砂体联合成藏,后期改造不明显,具原生成藏特点。利用合成地震记录方法,进行研究单元的标定,并根据已知岩性油藏建立模式,采用常规地震相识别、地震属性提取、测井地震约束反演等技术进行砂体预测,指出工区内三工河组二段是有潜力的储集层,证实了三角洲前缘河道砂体的存在,指出盆1井西凹陷发育多个古隆起,是油气长期运移的指向区,斜坡带发育侏罗系三角洲砂体,易形成岩性-构造型油气藏。盆地腹部的低幅构造和岩性圈闭应是主要的勘探对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岩性圈闭 油气藏 沙窝地 砂体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