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准噶尔盆地复杂火成岩地层防漏堵漏控压钻井技术 被引量:13
1
作者 樊朝斌 先齐 杨世军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88-92,141,共5页
以准噶尔盆地石炭系火成岩为目的层的油气勘探开发已开展近20年,实钻中井漏问题十分突出,虽经过多年研究,但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地解决。近年来,伴随着国内外成熟的钻、完井技术不断整合配套,基于大量的地质资料分析、基础理论研究成... 以准噶尔盆地石炭系火成岩为目的层的油气勘探开发已开展近20年,实钻中井漏问题十分突出,虽经过多年研究,但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地解决。近年来,伴随着国内外成熟的钻、完井技术不断整合配套,基于大量的地质资料分析、基础理论研究成果及现场参数统计和室内实验与模拟结果,在上述地区开展了控压钻井(MPD)技术实践并获得成功。实践证明:MPD在该区的成功应用不但解决了长期困扰人们的井漏问题,而且还以其自身优势解决了诸如产层保护、井身结构优化、二叠系和石炭系地层机械钻速难以提高、井壁失稳和长裸眼段穿越多套压力系统共存的窄密度窗口等一系列相关难题。通过多项技术攻关和现场试验,提高了机械钻速、延长了钻头寿命,为该地区裂缝性火山岩气藏的勘探开发提供了技术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石炭纪 火成岩地层 井漏 防漏堵漏 控压钻井 窄密度窗口 机械钻速 产层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88井四开井段钻井完井技术及复杂情况的处理 被引量:3
2
作者 唐世春 廉仕学 +1 位作者 侯绪田 李梦刚 《石油钻探技术》 CAS 2004年第4期23-25,共3页
沙88井在奥陶系下统鹰山组地层钻遇5.70m的大溶洞,钻井液有进无出,堵漏13次均无效,漏失钻井液及堵漏浆2748 m3。后采用欠平衡压力强行钻进技术钻完四开井段,φ177.8mm尾管固井采用"穿鞋戴帽"固井技术,有效封固了漏失层上下井... 沙88井在奥陶系下统鹰山组地层钻遇5.70m的大溶洞,钻井液有进无出,堵漏13次均无效,漏失钻井液及堵漏浆2748 m3。后采用欠平衡压力强行钻进技术钻完四开井段,φ177.8mm尾管固井采用"穿鞋戴帽"固井技术,有效封固了漏失层上下井段及漏失层井段。详细介绍了沙88井四开井段复杂井况下的堵漏、强行钻进、固井等技术措施及施工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漏 堵漏 欠平衡压力钻井 尾管固井 沙88井 塔河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东北地区盐膏层钻井液技术 被引量:6
3
作者 杨晋斌 杨健 《石油钻探技术》 CAS 2004年第3期24-25,共2页
川东北地区盐膏层埋深达3000-4500m,总厚度超过400m,在高温高压下具有塑性流动的特性,易导致缩径、卡钻、井喷等工程事故,造成钻井液工作难度大。基于盐膏层地质情况,提出了钻井液技术的难点,从钻井液体系选择、现场维护处理措施等方面... 川东北地区盐膏层埋深达3000-4500m,总厚度超过400m,在高温高压下具有塑性流动的特性,易导致缩径、卡钻、井喷等工程事故,造成钻井液工作难度大。基于盐膏层地质情况,提出了钻井液技术的难点,从钻井液体系选择、现场维护处理措施等方面给出了对策,指出了川东北地区钻井液工作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膏层 钻井液 钻井工程 盐岩 降粘剂 矿化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井底岩屑磨料脉冲射流钻井技术磨损实验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陈袆 周卫东 师伟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7-9,121,共3页
采用自行研制的井底岩屑磨料脉冲射流工具及模拟井筒实验装置,通过磨料脉冲射流破岩实验,研究了磨料介质(岩屑、石英砂及钢珠)、自激振荡腔内碰撞壁以及喷嘴的磨损情况。结果表明,岩屑磨料在对岩石冲击磨削的同时,其自身强度也在衰减;... 采用自行研制的井底岩屑磨料脉冲射流工具及模拟井筒实验装置,通过磨料脉冲射流破岩实验,研究了磨料介质(岩屑、石英砂及钢珠)、自激振荡腔内碰撞壁以及喷嘴的磨损情况。结果表明,岩屑磨料在对岩石冲击磨削的同时,其自身强度也在衰减;石英砂的尖锐棱角被磨平,颗粒变得圆滑;钢珠质量在破岩实验的0~60min内减少比较明显,在60min之后减少的幅度降低,同时,其外表面和球度也发生改变,但未见明显的裂缝等微观特征;冲蚀严重的位置位于井底岩屑磨料脉冲射流调制工具自激振荡腔内的碰撞壁、喷嘴以及流道等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屑 磨料射流 脉冲射流 磨损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河油田侧钻短半径水平井技术 被引量:14
5
作者 何龙 陈岳军 《石油钻探技术》 CAS 2003年第6期63-65,共3页
分析了塔河油田侧钻短半径水平井的难点,详细介绍了该油田侧钻水平井施工措施和注意事项,并以TK406CH井为例,介绍了该技术的现场应用情况。该油田20余口干井和老井的测钻施工表明,侧钻短半径水平井技术对干井或老井挖潜具有重要意义,值... 分析了塔河油田侧钻短半径水平井的难点,详细介绍了该油田侧钻水平井施工措施和注意事项,并以TK406CH井为例,介绍了该技术的现场应用情况。该油田20余口干井和老井的测钻施工表明,侧钻短半径水平井技术对干井或老井挖潜具有重要意义,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河油田 侧钻 水平井 负压钻井 碳酸盐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倾斜盐岩层段井眼蠕变缩径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李留伟 练章华 +2 位作者 石崇平 汤平汉 周杰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65-68,共4页
文章用盐岩蠕变的非线性有限元法建立了具有倾斜盐岩夹层的地层有限元模型。研究了新疆某油气田钻遇的盐岩层段钻井液密度、地层倾角与井眼蠕变缩径的关系。研究表明,增大钻井液密度,可有效地减缓蠕变缩径。地层倾角对井眼蠕变缩径的影... 文章用盐岩蠕变的非线性有限元法建立了具有倾斜盐岩夹层的地层有限元模型。研究了新疆某油气田钻遇的盐岩层段钻井液密度、地层倾角与井眼蠕变缩径的关系。研究表明,增大钻井液密度,可有效地减缓蠕变缩径。地层倾角对井眼蠕变缩径的影响较复杂,对于上覆岩层压力大于水平应力的情况下,井眼初始蠕变量随地层倾角增大而增大。地层倾角对井眼后期蠕变(稳态蠕变)缩径的影响不仅与倾角大小有关,还与蠕变应力差有关。当蠕变应力差较小时,即钻井液密度较大时,蠕变速率随地层倾角增大而减小。当蠕变应力差较大时,对于该井蠕变岩层段,地层倾角小于15°时,蠕变速率随地层倾角增大而增大,地层倾角大于15°时,蠕变速率随地层倾角增大而减小。该研究结果为盐岩段井眼稳定性分析和提供合理的钻井液密度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钻井 盐岩 蠕变 缩径 地层倾角 有限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高温两性离子粘土稳定剂TTA的制备及性能评价 被引量:11
7
作者 彭刚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2010年第3期238-241,共4页
在对两性离子聚合物抑制粘土水化膨胀作用机理研究的基础上,分别以丙烯酰胺(AM)、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MDAAC)和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AMPS)为聚合单体,采用过硫酸钾和亚硫酸氢钠组成氧化还原引发体系的溶液聚合方法,研制了一... 在对两性离子聚合物抑制粘土水化膨胀作用机理研究的基础上,分别以丙烯酰胺(AM)、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MDAAC)和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AMPS)为聚合单体,采用过硫酸钾和亚硫酸氢钠组成氧化还原引发体系的溶液聚合方法,研制了一种耐高温两性离子粘土稳定剂TTA,并采用红外光谱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静态粘土膨胀实验和岩心流动渗透率伤害率实验结果表明:两性离子粘土稳定剂TTA不仅用量小,耐高温能力强,而且对粘土水化膨胀具有较好的抑制效果,是一种性能优良的粘土稳定剂,可应用于油气田开发的各个领域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层保护 粘土稳定剂 两性离子聚合物 研制 试验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井底岩屑磨料脉冲射流调制元件自激腔室的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陈祎 沈忠厚 仲冠宇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38-40,9,共3页
针对自激腔室的井底岩屑磨料脉冲射流调制问题,基于计算流体力学理论,建立了自激腔室的二维物理模型并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研究了自激腔室的流场特征,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其结构参数对进出口压力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自激腔室可以激生... 针对自激腔室的井底岩屑磨料脉冲射流调制问题,基于计算流体力学理论,建立了自激腔室的二维物理模型并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研究了自激腔室的流场特征,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其结构参数对进出口压力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自激腔室可以激生低压涡环,有利于岩屑的吸入和脉冲射流的形成。进出口压力随着上下喷嘴直径比的增大而增大,与腔长没有明显的线性关系。研究内容可以为井底岩屑磨料脉冲射流技术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底岩屑磨料脉冲射流 k-ε两方程 流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磨溪气田雷一1中亚段薄储层水平井地质导向着陆技术 被引量:9
9
作者 陈东 白璟 +3 位作者 谢意 张涛 段敏 刘伟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88-94,共7页
四川盆地川中地区磨溪气田中三叠统雷一段为泥质白云岩、膏质白云岩、石膏频繁互层,地质录井分层困难,雷一1中亚段有效储层为针孔白云岩,厚度较薄(仅2~6m),井眼轨迹在薄储层顶部准确着陆的风险巨大。为此,开展了随钻测井与电缆测井的... 四川盆地川中地区磨溪气田中三叠统雷一段为泥质白云岩、膏质白云岩、石膏频繁互层,地质录井分层困难,雷一1中亚段有效储层为针孔白云岩,厚度较薄(仅2~6m),井眼轨迹在薄储层顶部准确着陆的风险巨大。为此,开展了随钻测井与电缆测井的伽马和深、浅相位电阻率信息相关性分析,建立了能够准确地反映所钻岩性的曲线形态。利用地质构造图、地震剖面、随钻测井信息、岩屑录井等资料,建立钻前井眼轨迹着陆姿态地质模型;实钻中考虑到随钻测井工具的仪器测量点距离钻头有10~13m距离,将岩屑录井与随钻测井信息进行综合应用,准确地跟踪正钻的标志岩性,及时修正储层垂深,精细调整井眼轨迹,有效地保证了水平井井眼轨迹在储层顶部准确着陆,形成了磨溪气田雷一1中亚段薄储层的地质导向着陆技术。该项技术的现场应用降低了钻穿储层而必须填井侧钻、水平段一开始钻进就进行大幅度的轨迹调整等钻井风险,为该气田水平井高效开发做出了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磨溪气田 中三叠世 薄储集层 随钻测井 井眼轨迹 储集层着陆 钻井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压解卡工艺在XS1井的应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彭刚 杨世军 先齐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71-73,115-116,共3页
常规解卡工艺一般用于压差黏附卡钻事故的处理,实践中暴露出解卡操作时间长的缺陷并存在解卡成功率低的风险。为满足提速提效要求,有效解除黏附卡钻事故,探索了采用关井加压浸泡解卡剂工艺。,分析了黏附卡钻发生条件和机理,介绍了加压... 常规解卡工艺一般用于压差黏附卡钻事故的处理,实践中暴露出解卡操作时间长的缺陷并存在解卡成功率低的风险。为满足提速提效要求,有效解除黏附卡钻事故,探索了采用关井加压浸泡解卡剂工艺。,分析了黏附卡钻发生条件和机理,介绍了加压解卡的原理:将解卡剂替至准确卡钻位置后,采用下压钻具、关井,然后用小排量注入钻井液对环空加压,加速解卡剂向钻具与井壁之间的泥饼渗透,对泥饼产生破坏、分解作用,减少钻具和泥饼接触面积,从而能够有效、快速解卡。该工艺在四川盆地XS1井首次使用并获得成功,证明了该方法能降低事故处理时间和提高解卡成功率,有效减少事故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附卡钻 关井 加压 解卡剂 事故 解卡工艺 四川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