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旋冲钻井技术在川西硬地层的应用 被引量:20
1
作者 秦晓庆 刘伟 +2 位作者 李丽 王超 潘登雷 《断块油气田》 CAS 2013年第4期505-507,共3页
川西地区深层天然气资源丰富,是中国石化增储上产的重点区块。沙溪庙组—须家河组岩石致密,可钻性差,机械钻速慢、钻井周期长是该地区深井钻井的首要难题。针对此问题,开展了旋冲钻井技术先导试验。通过现场应用和工具的改进、完善,在... 川西地区深层天然气资源丰富,是中国石化增储上产的重点区块。沙溪庙组—须家河组岩石致密,可钻性差,机械钻速慢、钻井周期长是该地区深井钻井的首要难题。针对此问题,开展了旋冲钻井技术先导试验。通过现场应用和工具的改进、完善,在钻井液密度为2.25 g/cm3的条件下,旋冲钻井的平均机械钻速比同地层PDC钻头提高26%,成为川西硬地层钻井提速的又一重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冲钻井 深井 须家河组 硬地层 川西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丁页2HF页岩气水平井钻井技术 被引量:12
2
作者 何龙 胡大梁 朱弘 《石油钻探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25-130,共6页
丁页2HF井是部署在川东南丁山构造的一口页岩气水平井,目的层为志留系龙马溪组,设计井深5 655.00m。该井钻进中面临陆相地层厚度大、上部地层出水、气体钻井应用井段受限、地层可钻性差、钻头选型困难、长水平段托压严重、斜井段泥页岩... 丁页2HF井是部署在川东南丁山构造的一口页岩气水平井,目的层为志留系龙马溪组,设计井深5 655.00m。该井钻进中面临陆相地层厚度大、上部地层出水、气体钻井应用井段受限、地层可钻性差、钻头选型困难、长水平段托压严重、斜井段泥页岩井壁稳定性差等技术难点。为此,首先分析了丁山构造的工程地质特征;然后,结合邻区实钻资料,在钻进中综合应用了气体钻井、高效钻头优选、PDC钻头配合螺杆复合钻井、强封堵油基钻井液和漂浮下套管、三凝水泥浆体系等技术。实钻表明,这些技术的应用效果良好,不但使丁页2HF井顺利钻达目的层,而且完钻井深达到5 700.00m,创造当时国内页岩气水平井最深纪录。对该井应用的钻井技术和工艺及具体实施效果进行了分析,认为形成的丁页2HF页岩气水平井钻井技术,可为丁山构造页岩气水平井钻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水平井 气体钻井 固井 油基钻井液 丁页2HF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钻井多相流体运移特性及套压控制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孔祥伟 林元华 +1 位作者 何龙 邱伊婕 《应用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823-827,899,共5页
井底发生气体溢流时,控压钻井多采用无模型自适应控压方式,浪费较多时效。初始套压调节并没有充分利用多相流模型,这主要由多相流模型计算结果的时效性及不准确性造成的。在尽可能缩短计算时间及准确计算气体滑脱产生的压降的基础上,利... 井底发生气体溢流时,控压钻井多采用无模型自适应控压方式,浪费较多时效。初始套压调节并没有充分利用多相流模型,这主要由多相流模型计算结果的时效性及不准确性造成的。在尽可能缩短计算时间及准确计算气体滑脱产生的压降的基础上,利用节流阀工作引发的套压差来弥补气体的滑脱压降,这为井底恒压的有模型节流阀套压调节提供诸多便利。文中建立了控压钻中油、气、水及钻井液多相流体运移模型,利用半显式差分、牛顿拉夫逊迭代等方法对其编程求解,制定了一组恒压的套压控制方案,并分析了不同套压对溢流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地层水的侵入对井底压力及套压影响不显著,气体的侵入使井底压力大幅降低。套压对气体运移速度有较大影响,当套压从0.2MPa增至3.0MPa时,井口处的气相速度从8.1m/s降至2.6m/s;井底恒压的控制中,随溢流气柱高度增加,套压随之增大;当气体沿环空循环运移至井口时套压达到最大值;气柱沿环空循环出井口时套压逐渐减小;当溢流气相全部循环出井口时,套压保持恒定。这表明及早发现溢流,不仅可以减少节流阀工作负荷,更有利于井底恒压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钻井 多相流体 半显示差分 控制方案 套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流量控制钻井气液两相流量调控试验研究
4
作者 何龙 孔祥伟 +3 位作者 沈建文 王旭东 林元华 王其军 《石油机械》 2016年第7期16-19,共4页
为了解决深井窄密度窗口钻井过程钻遇的漏喷等复杂问题,研制了微流量控制(MFC)钻井节流仿真系统,设计了节流橇和电控液压控制系统,制订了监测策略。试验结果表明,MFC钻井节流仿真系统液相目标流量的调整时间可控制在25 s之内,节流阀动... 为了解决深井窄密度窗口钻井过程钻遇的漏喷等复杂问题,研制了微流量控制(MFC)钻井节流仿真系统,设计了节流橇和电控液压控制系统,制订了监测策略。试验结果表明,MFC钻井节流仿真系统液相目标流量的调整时间可控制在25 s之内,节流阀动作引发的超调率可控制在25.0%之内;气液两相目标流量调整时间可控制在60 s之内,其超调率控制在35.0%之内,可满足现场微流量控制需要。目标流量的调控效果不仅与节流阀和传感器有关,也取决于自动化PID参数设置及管道中流体类型。在相同控制条件下,气液两相的可压缩性比液相大,液相流量比气液两相流量更易控制,流量调控速度快,控制精度较高,超调率大大降低。研究结果对于提高钻井安全性和降低钻井成本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FC 气液两相 节流橇 流量调控 控制精度 超调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水基高效液体润滑剂性能评价及应用 被引量:11
5
作者 李丽 曾颖峰 +2 位作者 刘伟 任茂 陈智晖 《断块油气田》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98-401,共4页
石油钻探过程中需大量使用钻井液润滑剂降低钻井摩阻,由于地质和钻井施工条件复杂,需要润滑剂具备强润滑性、低起泡率、强抗温性和抗钙污染能力等,现有润滑剂存在多种性能不能同时兼顾的缺点。通过基础油筛选、多功能添加剂优选复配以... 石油钻探过程中需大量使用钻井液润滑剂降低钻井摩阻,由于地质和钻井施工条件复杂,需要润滑剂具备强润滑性、低起泡率、强抗温性和抗钙污染能力等,现有润滑剂存在多种性能不能同时兼顾的缺点。通过基础油筛选、多功能添加剂优选复配以及与其他添加剂一起优选优配出新型水基高效液体润滑剂RIP-1。RIP-1常温下淡水基浆老化前后润滑系数降低率由86.3%下降到84.2%,起泡率由3.3%上升至13.3%,较其他润滑剂综合性能最优;盐水基浆老化前后润滑系数由71.1%上升至95.3%,起泡率由11.7%上升至12%,同时抑制盐水浆起泡;钙离子对RIP-1润滑效率未产生明显影响,RIP-1中多种表面活性剂复配协同效应使润滑系数变化率仅9.2%。RIP-1在川西和元坝气藏的X8-1H井和YB272H井中进行了现场应用,结果表明,RIP-1能有效降低钻柱扭矩,同时抗温性能强,钻井液密度应用范围宽,适用于陆相和海相气藏的勘探开发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体润滑剂 润滑效率 现场应用 水基 气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东北河坝区块大斜度井轨道优化设计技术 被引量:4
6
作者 朱礼平 吴玉君 +2 位作者 刁素 王希勇 王毅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78-82,127-128,共5页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川东北河坝区块大斜度定向井,在不同工况作业(如正常、滑动钻进、起下钻等)过程中都存在着造斜段轨迹控制难度大、施工摩擦阻力大等难题。为此,从井眼轨道设计入手,在系统分析常用轨道设计方法的基础上,得出除...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川东北河坝区块大斜度定向井,在不同工况作业(如正常、滑动钻进、起下钻等)过程中都存在着造斜段轨迹控制难度大、施工摩擦阻力大等难题。为此,从井眼轨道设计入手,在系统分析常用轨道设计方法的基础上,得出除了查图法和作图法外,一般应采用解析法进行设计的认识,设计思路:首先根据给定设计条件求出不同轨迹关键参数,然后求出轨道节点数据,最后求出轨道分点数据。结合该区块大斜度定向井的特点,对轨道设计中的关键参数、轨道剖面类型等进行优化,优化设计原则:①轨迹设计必须满足地质靶点、中靶方位以及现场施工条件(如钻机型号、定向仪器等)的要求;②井眼轨迹几何形状最优化设计首先须满足常规导向钻具组合造斜率的要求、特定套管柱和井眼轨迹的相互适应性,其次要求轨迹最短、管柱的摩擦阻力相对最小,最后要求轨迹光滑过渡和井眼曲率均匀。优化设计的步骤:先根据地质参数(如靶点垂深、水平位移等)和工艺水平(如定向工具型号、性能等),对造斜点以下井段进行钻井方式和钻具组合设计,然后才能对大斜度井井眼轨道进行优化设计。将所形成的大斜度定向井轨道优化设计技术成果应用于HB1-1D等多口大斜度井钻井设计和施工作业中,均顺利实现了地质中靶和完井作业,为该区块后续部署井的轨道设计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东北部 河坝区块 大斜度井 轨迹控制 摩擦阻力 扭矩 轨道优化设计 钻具组合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