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型高叠置致密砂岩气藏提高采收率技术 被引量:4
1
作者 李华昌 黎华继 +1 位作者 李峰 许鑫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10-120,共11页
新场气田沙溪庙组气藏储层致密、特低渗、低孔,自然产能极低,主要通过人工压裂开发。通过系统分析影响气藏采收率的主要因素,形成了以气藏精细描述及分类评价为基础,建模-数模一体化的剩余气分布规律定量评价和利润为约束的剩余储量开... 新场气田沙溪庙组气藏储层致密、特低渗、低孔,自然产能极低,主要通过人工压裂开发。通过系统分析影响气藏采收率的主要因素,形成了以气藏精细描述及分类评价为基础,建模-数模一体化的剩余气分布规律定量评价和利润为约束的剩余储量开发潜力评价为核心,井网立体开发及差异化对策优化为手段的提高采收率技术。研究结果表明,致密砂岩气藏依靠单一技术提高采收率非常有限,多种技术联合攻关能最大限度提高采收率,切实提高新场沙溪庙组气藏采收率31.71%。多轮次的气藏精细描述为提高采收率对策选择奠定了基础,复算储量误差率小于2%;剩余气定量描述及潜力评价为气藏加密调整及效益开发提供了可靠的保障,明确了气藏剩余气类型及其效益开发界限,提高采收率8.28%;多层组混合井网立体化开发和差异化开发对策是气藏实现提高采收率的主要手段,提高采收率23.4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砂岩气藏 剩余气 立体开发 差异化对策 提高采收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场气田致密砂岩气藏采收率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高伟 曹廷宽 李凤 《石油地质与工程》 CAS 2022年第5期61-65,共5页
致密砂岩气藏储量丰度低,地质条件复杂,提高气藏采收率难度大。以四川盆地典型层状致密砂岩气藏新场气田J_(2)s_(2)气藏为例,采用岩心实验、动态分析及数值模拟等方法,从地质方面和开发方面对影响气藏采收率的因素进行综合研究。结果表... 致密砂岩气藏储量丰度低,地质条件复杂,提高气藏采收率难度大。以四川盆地典型层状致密砂岩气藏新场气田J_(2)s_(2)气藏为例,采用岩心实验、动态分析及数值模拟等方法,从地质方面和开发方面对影响气藏采收率的因素进行综合研究。结果表明,地层渗流能力、含气性等地质因素以及开发井网、废弃地层压力、工程工艺等开发因素对致密砂岩气藏的采收率影响较大。研究成果可为国内外致密砂岩气藏提高采收率对策的制定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场气田 采收率 渗流能力 含气性 开发井网 工程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西气田含油气井生产维护治理技术 被引量:1
3
作者 许剑 赵哲军 +2 位作者 朱江 张强 龚云洋 《天然气技术与经济》 2018年第5期24-26,共3页
川西坳陷东坡沙溪庙气藏属于低渗致密气藏,随着气藏开发进入中后期,为解决储层反凝析油、水锁等问题采用"投产初期合理配产,提高露点压力以上的采出程度;生产中期保持气井平稳生产,尽量避免关井和提产;生产后期采用化学药剂解除储... 川西坳陷东坡沙溪庙气藏属于低渗致密气藏,随着气藏开发进入中后期,为解决储层反凝析油、水锁等问题采用"投产初期合理配产,提高露点压力以上的采出程度;生产中期保持气井平稳生产,尽量避免关井和提产;生产后期采用化学药剂解除储层伤害"的生产治理技术,储层伤害治理效果显著。针对井筒堵塞和积液问题,同时推导出了全新的凝析油气井泡排剂加量公式,优化了起泡剂加注方式,制定了一井一策井筒解堵措施,成功开展20余口井井筒解堵作业,实现经济效益400余万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西气田 低渗致密 含油气井 储层伤害 泡排 解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窄河道致密砂岩气藏采气速度优化——以ZJ气田沙溪庙组气藏为例 被引量:11
4
作者 曹廷宽 段永明 +1 位作者 李南颖 栗涵洁 《断块油气田》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90-94,共5页
窄河道致密砂岩气藏具有河道砂体薄窄、储层物性差、气井控制储量规模小、压力及产量递减迅速的特点,地质条件及开采规律均与层状致密砂岩气藏存在较大差异,需开展针对性的采气速度优化研究。以ZJ气田沙溪庙组气藏为例,综合考虑河道砂... 窄河道致密砂岩气藏具有河道砂体薄窄、储层物性差、气井控制储量规模小、压力及产量递减迅速的特点,地质条件及开采规律均与层状致密砂岩气藏存在较大差异,需开展针对性的采气速度优化研究。以ZJ气田沙溪庙组气藏为例,综合考虑河道砂体、测井、储层物性特征参数,将主力河道划分为3种类型;结合气藏工程及经济评价方法对各类河道中气井配产及采气速度进行优化,并分析了造成窄河道致密砂岩气藏采气速度高于层状致密砂岩气藏的原因。结果表明:窄河道致密砂岩气藏中水平井合理配产比为1/6~1/3,最优采气速度为4%~6%;河道砂体窄、动用储量规模小,是造成此类气藏采气速度偏高的主要原因。适度提高采气速度,可有效缩短单井的投资回报期,提高窄河道致密砂岩气藏开发的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窄河道 致密砂岩气藏 水平井 经济评价 合理产量 采气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窄河道致密气藏采出水回注可行性研究——以中江气田为例
5
作者 侯阳红 黎华继 +3 位作者 李峰 黄超 张强 朱林 《石化技术》 CAS 2023年第9期162-165,共4页
随着中江气田快速上产,气田面临着巨大的采出水处理压力。而回注是最为快捷、经济且环保的采出水处理手段,但对于以窄河道致密砂岩气藏为主要开发对象的中江气田,其地质条件相对复杂,回注选井、回注量估算等都存在一定难度。根据中江气... 随着中江气田快速上产,气田面临着巨大的采出水处理压力。而回注是最为快捷、经济且环保的采出水处理手段,但对于以窄河道致密砂岩气藏为主要开发对象的中江气田,其地质条件相对复杂,回注选井、回注量估算等都存在一定难度。根据中江气田窄河道储层特征及气井井型特征,从地质、工程、环境3个方面开展回注条件研究,建立了回注选井原则,优化了回注量计算公式。以单井为实例分析回注可行性,论证回注井储层发育情况、地层封盖能力、最大注水量、注入压力、地层水配伍性。回注试验表明试注情况与理论计算较为一致,所选气井具有良好的回注潜力,表明窄河道致密砂岩气藏采出水回注具有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江气田 窄河道致密气藏 地层水回注 可行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江气田致密砂岩气藏压裂效果主控因素研究
6
作者 杨晨曦 《石化技术》 CAS 2024年第11期234-237,230,共5页
致密砂岩气水平井压裂效果受多种因素影响,主要包括储层地质因素和压裂施工因素,明确各种因素对水力压裂效果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针对中江区块压裂主控因素研究较少,关联不明的问题,结合研究区块的地质和压裂施工数据,基于机器学习先... 致密砂岩气水平井压裂效果受多种因素影响,主要包括储层地质因素和压裂施工因素,明确各种因素对水力压裂效果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针对中江区块压裂主控因素研究较少,关联不明的问题,结合研究区块的地质和压裂施工数据,基于机器学习先验算法(Apriori)分析结合熵权法,建立了中江区块沙溪庙组致密砂岩气井水力压裂主控因素研究方法。判断影响该区块压裂效果的主控因素为压裂段数、渗透率、加砂总量、泥质含量、平均砂比。进而将主控因素参数取值范围对压裂效果的影响程度进行分析,确定了优化后的施工参数。最后利用压裂效果主控因素,采用朴素贝叶斯方法预测无阻流量。选取研究区两口压裂井进行实例分析,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研究结果对该区块压裂选井选层及压裂施工参数优化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砂岩气 水力压裂 APRIORI 熵权法 主控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轻烃地球化学特征对天然气来源和运移相态的约束——以四川盆地西部新场气田侏罗系气藏为例 被引量:5
7
作者 吴小奇 王萍 +3 位作者 陈迎宾 黎华继 胡烨 曾华盛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22-34,共13页
新场气田侏罗系是四川盆地川西坳陷天然气稳产的重要产层之一,但是新场气田侏罗系天然气来源和成藏特征的认识存在较大争议。为了更有效地揭示川西坳陷侏罗系天然气成藏过程和富集机理,在分析新场气田不同层位天然气轻烃化合物组成的基... 新场气田侏罗系是四川盆地川西坳陷天然气稳产的重要产层之一,但是新场气田侏罗系天然气来源和成藏特征的认识存在较大争议。为了更有效地揭示川西坳陷侏罗系天然气成藏过程和富集机理,在分析新场气田不同层位天然气轻烃化合物组成的基础上,探讨了轻烃参数判识成熟度的适用性,并揭示了轻烃地球化学特征对成烃成藏的指示意义。研究结果表明:(1)新场气田侏罗系天然气C_(5)—C_(7)轻烃组成中异构烷烃相对正构烷烃呈优势分布,C_(7)轻烃组成中甲基环己烷呈明显的优势分布,甲基环己烷指数均大于60%,为典型的煤成气;C_(6)—C_(7)轻烃组成中芳烃含量明显低于链烷烃和环烷烃。(2)上侏罗统蓬莱镇组气藏主要为上三叠统须家河组三段烃源岩生成的天然气以游离相运移聚集形成,中侏罗统沙溪庙组气藏与部分蓬莱镇组气藏主要为须家河组五段烃源岩生成的天然气以水溶相和游离相运移聚集形成。(3)蓬莱镇组气藏天然气C_(6)—C_(7)轻烃组成中芳烃含量明显偏低,异庚烷值明显偏高,主要源自不同类型化合物在溶解度、极性等方面的差异影响。结论认为,天然气在运移聚集过程中受水溶、吸附等作用的影响,运用C_(6)—C_(7)轻烃组成、异庚烷值分别进行天然气成因类型和成熟度判识时需特别谨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新场气田 侏罗系 轻烃化合物 成熟度 天然气成因 气源对比 运移相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江气田高含凝析油水平井柱塞气举技术 被引量:2
8
作者 雷炜 刘通 +2 位作者 杜洋 赵哲军 许鑫 《中外能源》 CAS 2020年第5期52-56,共5页
针对中江气田水平井柱塞下入深度不足、在低压井中运行效率低、在结蜡井中易卡堵的问题,首先从A靶点处存在球座台阶面的井身特点出发,研制了免钢丝作业直投式水平井柱塞限位器,将柱塞下死点深度拓展至A靶点附近;其次基于Lea矿场经验法,... 针对中江气田水平井柱塞下入深度不足、在低压井中运行效率低、在结蜡井中易卡堵的问题,首先从A靶点处存在球座台阶面的井身特点出发,研制了免钢丝作业直投式水平井柱塞限位器,将柱塞下死点深度拓展至A靶点附近;其次基于Lea矿场经验法,引入载荷因子和柱塞上升速度,制作了"四线五区"柱塞气举运行工况诊断图版,提出了以Ⅰ区高效运行区为优化目标的柱塞运行提效方法,并且形成了"通井刮蜡,挤注热水,闷井强排"的结蜡井柱塞防卡方法,以及针对扩径井口的柱塞捕捉简易方法;最后在JS104-3HF井开展了现场应用,柱塞顺利下至A靶点附近,成功克服了井筒结蜡卡堵,柱塞运行平稳,产气量增加明显,有助于该技术在中江气田水平井中的推广。新图版直观判断柱塞工况,快速优化柱塞工艺,方便一线工程师使用,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江气田 水平井 排液采气 柱塞气举 高凝析油含量 蜡堵 诊断 防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四定分析的特低渗-致密储层测井综合评价--以川西坳陷XC构造带须二气藏为例 被引量:3
9
作者 黎华继 陈俊 +1 位作者 邓双林 金武军 《石油地质与工程》 CAS 2022年第5期12-20,共9页
川西坳陷XC构造带须二气藏为典型的特低渗-致密油气藏,气藏地质条件复杂,随着地质工程一体化逐渐深入,测井评价已不局限于常规的“孔、渗、饱”等参数,需进一步提高测井综合评价的广度和深度。遵循地质物探一体化、地质工程一体化的原则... 川西坳陷XC构造带须二气藏为典型的特低渗-致密油气藏,气藏地质条件复杂,随着地质工程一体化逐渐深入,测井评价已不局限于常规的“孔、渗、饱”等参数,需进一步提高测井综合评价的广度和深度。遵循地质物探一体化、地质工程一体化的原则,将四定分析研究思路引入到XC构造带须二气藏的测井综合评价中。利用交会图法、特殊测井资料刻度法、最优化测井评价技术,结合多层感知神经网络及地球物理反演的方法,开展XC构造带须二气藏有利岩相识别、储层参数精准计算、裂缝识别以及储层甜点评价,提出了“定性评价有利岩相、定量评价储层参数、定域评价裂缝展布、定向评价储层类型”的“四定”研究方法,为XC构造带须二气藏的有效开发提供依据。利用该方法结合地质认识在XS构造部署的滚动勘探井XS101井测试获无阻流量68.3×10^(4)m^(3)/d,证实了该方法的可靠性及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C构造带 须二气藏 特低渗-致密 四定分析 测井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薄层特低孔隙度致密砂岩气藏开发模式研究——以川西洛带气田遂宁组气藏为例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岩 邓美洲 +4 位作者 卜淘 高伟 詹泽东 王琼仙 刘叶 《天然气技术与经济》 2023年第5期26-32,共7页
为了建立特低孔隙度、低丰度的多薄层致密砂岩气藏的开发模式,指导同类气藏高效开发,以四川盆地川西洛带气田上侏罗统遂宁组气藏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储集层特征、微观渗流机理,指出了该类气藏科学合理的开发模式。研究结果表明:①砂岩、... 为了建立特低孔隙度、低丰度的多薄层致密砂岩气藏的开发模式,指导同类气藏高效开发,以四川盆地川西洛带气田上侏罗统遂宁组气藏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储集层特征、微观渗流机理,指出了该类气藏科学合理的开发模式。研究结果表明:①砂岩、泥岩频繁互层叠置,储集层基质物性较差,为特低孔隙度、致密储层,微观孔隙以细孔—微喉型为主,孔喉体积比偏小,岩心覆压实验结果表明渗透率应力敏感较强;②气藏原始束缚水饱和度中等,气水两相共渗区较大,岩心衰竭实验结果表明采收率中等—较高;③气藏无边、底水,属常压、定容封闭弹性气驱干气气藏;④单井控制储量小,稳产期短,压力、产量递减较快,低压低产期较长。结论认为:①该类气藏以多个薄砂体交互叠置状或透镜状分布为地质特征,为了提高开发效益,按照先评价认识清楚后再投入开发、逐步滚动扩边增储上产的思路开展气田建设工作;②建产期优先开发高产富集区,试验增产工艺;③稳产期依靠直井多层压裂合采,补充新井实现产能井间接替;④递减期依靠老井转层挖潜、增压开采与泡沫排水采气等措施延缓产量递减,同时部署开发调整井进一步提高采收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西部 洛带气田 多薄层 特低孔隙度 致密砂岩 孔隙结构 渗流机理 开发技术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北米仓山前缘筇竹寺组成脉流体特征及流体活动对页岩气保存的意义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小佳 李峰 +3 位作者 邓双林 吴娟 邓宾 刘树根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27-35,共9页
四川盆地下寒武统筇竹寺组页岩气勘探研究目前主要集中在川南、川西南地区,对于川北米仓山前缘的研究特别是页岩层系中裂缝脉体的研究较少,制约了该地区筇竹寺组的勘探进程。通过岩心-薄片观察、流体包裹体测温、流体地球化学分析等方... 四川盆地下寒武统筇竹寺组页岩气勘探研究目前主要集中在川南、川西南地区,对于川北米仓山前缘的研究特别是页岩层系中裂缝脉体的研究较少,制约了该地区筇竹寺组的勘探进程。通过岩心-薄片观察、流体包裹体测温、流体地球化学分析等方法研究了川北米仓山前缘筇竹寺组成脉流体特征及流体活动对页岩气保存的意义。结果表明:研究区筇竹寺组有2期方解石和1期石英充填,第1期方解石脉形成于早奥陶世,成脉流体为层内地层水、海水、大气淡水的混合流体;第2期方解石脉形成于早白垩世,成脉流体为层内地层水和深部热液的混合流体,与液烃、气相甲烷一起充注;第3期石英脉形成于晚白垩世,成脉流体为层内的硅质流体,与气相甲烷一起充注。筇竹寺组2期方解石成脉时受到了深部热液和大气淡水的影响,页岩气保存条件遭受一定程度的破坏,而第3期硅质流体来源于页岩层内,表明筇竹寺组的后期改造作用不强,页岩保留了一定的自封闭性。研究成果为米仓山前缘筇竹寺组页岩气勘探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仓山前缘 筇竹寺组 脉体 流体包裹体 流体地球化学 流体活动 页岩气保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西地区中江气田大安寨段混积特征及储层地质意义
12
作者 邓双林 黎华继 +3 位作者 吴玲 李小佳 曹香妮 张兴堂 《石油地质与工程》 CAS 2023年第6期21-28,共8页
川西坳陷中江气田大安寨段混合沉积现象比较发育,通过露头、岩心、薄片、扫描电镜等观察表明,大安寨段发育介壳灰岩、(含)泥质介壳灰岩、(含)砂质介壳灰岩、介壳质泥岩、含灰长石岩屑砂岩等混积岩,混合沉积类型为间断混合和原地混合两类... 川西坳陷中江气田大安寨段混合沉积现象比较发育,通过露头、岩心、薄片、扫描电镜等观察表明,大安寨段发育介壳灰岩、(含)泥质介壳灰岩、(含)砂质介壳灰岩、介壳质泥岩、含灰长石岩屑砂岩等混积岩,混合沉积类型为间断混合和原地混合两类,混积岩储层受成岩作用影响普遍较致密,一定程度的泥质混入能改善储层物性,泥质过度混入会抑制储层渗透性,泥质介壳灰岩储层为甜点储层,回龙地区为区内大安寨段勘探开发有利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江气田 大安寨段 混合沉积 泥质介壳灰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澜沧江跨越管道的落石冲击影响与防护 被引量:13
13
作者 陈利琼 刘洋 +2 位作者 吴世娟 来进和 张兴龙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25-130,共6页
为了保障澜沧江跨越管道的安全运行,需要探寻该跨越管道落石防治方案。为此,以澜沧江跨越管道左岸落石为研究对象,运用RocFallⅡ软件对其运动进行模拟,分析落石质量、下落高度对落石撞击管道位置以及撞击管道时最大动能的影响;然后在CAE... 为了保障澜沧江跨越管道的安全运行,需要探寻该跨越管道落石防治方案。为此,以澜沧江跨越管道左岸落石为研究对象,运用RocFallⅡ软件对其运动进行模拟,分析落石质量、下落高度对落石撞击管道位置以及撞击管道时最大动能的影响;然后在CAESARⅡ软件管道模型上施加作用力,计算使管道发生失效的落石质量;最后结合该跨越管道左岸地形以及落石分布情况提出落石防治措施。研究结果表明:(1)落石质量以及下落高度对落石撞击管道位置的影响很小,撞击点分布在以跨越管道起点为起点,长度为13 m的范围内;(2)落石撞击管道时的动能受下落高度的影响较小,但与质量几乎呈线性相关;(3)质量超过1 000 kg的落石可能使管道发生撞击失效;(4)通过在坐标为(208 m,1 274 m)以及(250 m,1 225 m)的位置分别设置高度为2 m和4 m的SNS柔性防护网可有效对落石进行拦截,保证该跨越管道的安全。结论认为,通过对澜沧江跨越管道左岸落石运动进行研究并采取积极的防护措施,可以有效降低落石撞击管道的可能性,保证该跨越管道的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澜沧江 跨越管道 安全 落石运动 影响 RocFall CAESARⅡ 失效 防护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测压资料的井筒液面位置快速确定方法
14
作者 王浩儒 张强 +1 位作者 唐雷 熊胜尧 《中外能源》 CAS 2019年第3期76-78,共3页
气藏在开发过程中,随着气体产出,地层压力会不断下降,气井产能也会逐渐降低。当气井产量降低到某一值时,气体将不能够将液体从井筒中带出,导致液体在井筒中累积,造成积液,积液的存在会改变气井井筒压力梯度分布。本文提供了一种利用测... 气藏在开发过程中,随着气体产出,地层压力会不断下降,气井产能也会逐渐降低。当气井产量降低到某一值时,气体将不能够将液体从井筒中带出,导致液体在井筒中累积,造成积液,积液的存在会改变气井井筒压力梯度分布。本文提供了一种利用测压资料快速求取判断液面位置的方法 ,通过确定测压资料中的压力梯度突变点,利用突变点前后气液混合段和纯液段压力梯度以及纯气段末端测点深度和纯液段起始测点深度,便可快速计算出井筒中的液面深度。现场应用20口井,统计表明该方法与实测结果平均误差仅为1.33%,可为准确计算井筒积液量,确定泡排、气举等工艺参数选择提供依据,达到高效、长效开发气田的目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筒积液 液面位置 试井测压 压力梯度 气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