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四川盆地东南缘河坝MVT铅锌矿与古油气藏的成生关系
被引量:
29
1
作者
王国芝
刘树根
+2 位作者
陈翠华
王东
孙玮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07-116,共10页
MVT铅锌矿与(古)油气藏在空间上的密切共生/伴生关系,说明成矿与成藏具有密切的成因联系。四川盆地东南缘的河坝铅锌矿产于震旦系灯影组古油气藏中,虽然二者在空间上密切共生,但铅锌矿的规模远较古油气藏的规模小。形成铅锌矿的流体具...
MVT铅锌矿与(古)油气藏在空间上的密切共生/伴生关系,说明成矿与成藏具有密切的成因联系。四川盆地东南缘的河坝铅锌矿产于震旦系灯影组古油气藏中,虽然二者在空间上密切共生,但铅锌矿的规模远较古油气藏的规模小。形成铅锌矿的流体具有较高的盐度(w(NaCl)=21.33%~23.83%)并富含有机质,成矿流体的峰温为122~134℃。与闪锌矿共生萤石的Rb-Sr和Sm-Nd同位素年龄显示成矿发生于128~130Ma。研究区的古油气藏先后经历了多期成藏与破坏。奥陶纪—中志留世时期第一次成藏,加里东期末被破坏;二叠纪—中三叠世时期二次生烃形成油藏,晚三叠世—侏罗纪时期随着埋藏深度增加,石油发生热裂解形成古气藏,燕山期古气藏被破坏。铅锌矿的成矿仅与石油的热裂解和古气藏的破坏密切相关。石油热裂解形成硫化氢,热裂解过程中的超压使硫化氢溶于水为铅锌矿成矿提供硫源,构造隆升造成古气藏破坏,含硫化氢的油田卤水与成矿流体混合成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VT铅锌矿
油气藏
成矿-成藏耦合
灯影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常规地震解释中波阻抗差异引起的构造假象研究
被引量:
3
2
作者
李素华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6期6754-6758,共5页
因埋藏深度、构造复杂、岩性异常体或地层接触关系复杂多变等原因,地层横向速度变化很大,构造形态发生畸变,对地震解释造成一定的影响。为了落实异常体对下伏地层的影响程度,采用波动方程正演模拟技术,设计不同波阻抗组合、岩性组合及...
因埋藏深度、构造复杂、岩性异常体或地层接触关系复杂多变等原因,地层横向速度变化很大,构造形态发生畸变,对地震解释造成一定的影响。为了落实异常体对下伏地层的影响程度,采用波动方程正演模拟技术,设计不同波阻抗组合、岩性组合及异常体大小、形态变化的两类正演模型并模拟其地震响应特征。其波场快照能直观地展现地震波在某种波阻抗组合和岩性组合情况下的传播过程,有利于分析异常体对下伏地层成像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利用正演模拟方法能及时发现异常体因其厚度及波阻抗差异引起的假断层和假构造现象,可有效指导解释人员建立正确的解释方案,消除对地震解释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解释
正演模拟
地震响应
波阻抗差异
构造假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川西XC地区雷口坡组顶不整合面储层预测方法
被引量:
18
3
作者
李素华
卢齐军
+1 位作者
许国明
刘诗荣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793-798,674+854,共6页
川西XC地区雷口坡组顶不整合面海相碳酸盐岩储层的地震、地质特征表现为:储层埋藏较深,储集空间以溶蚀孔洞、裂缝为主,横向非均质性较强,地震资料主频较低,因此利用常规地震资料难以满足储层精细描述的要求。为此,本文利用谱分解技术将...
川西XC地区雷口坡组顶不整合面海相碳酸盐岩储层的地震、地质特征表现为:储层埋藏较深,储集空间以溶蚀孔洞、裂缝为主,横向非均质性较强,地震资料主频较低,因此利用常规地震资料难以满足储层精细描述的要求。为此,本文利用谱分解技术将时间域的地震信号变换到频率域,获得较原始地震数据更加丰富的分频数据体,在此基础上进行含油气性检测及分频成像、相位、相干、曲率等多属性的裂缝综合预测。预测结果表明:①储层呈NE向条带状展布,Xins1井储层最厚,Xiaos1井最薄,含油气分布区主要集中在工区西部;②雷口坡组顶不整合面储层段发育"网状"层间断层,向上延伸至小塘子组,向下可延伸至雷四中亚段,裂缝带对油气输导及改善岩溶发育带储层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预测结果与钻井结果相吻合,可为下一步油气勘探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口坡组
不整合面
谱分解技术
含油气性检测
裂缝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塔东地区英东2井寒武系-奥陶系储层流体地球化学示踪
被引量:
9
4
作者
王东
王国芝
+1 位作者
刘树根
丁代淑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867-876,共10页
系统分析了英东2井中、上寒武统和中、下奥陶统围岩及裂缝中充填物的碳、氧、锶同位素、稀土元素及流体包裹体等地球化学特征。在此基础上,根据示踪流体的形成期次、来源,划分流体充注的时序关系,探讨流体对储层改造的影响,进而对油气...
系统分析了英东2井中、上寒武统和中、下奥陶统围岩及裂缝中充填物的碳、氧、锶同位素、稀土元素及流体包裹体等地球化学特征。在此基础上,根据示踪流体的形成期次、来源,划分流体充注的时序关系,探讨流体对储层改造的影响,进而对油气动态保存条件进行探索性评价。流体地球化学研究表明,中、上寒武统和中、下奥陶统存在3期外来壳源富锶流体,其中第一期流体的87Sr/86Sr比值为0.710 8,第二期流体的87Sr/86Sr比值介于0.709 8~0.710 0,最晚一期为来自地壳深部的热液流体,其87Sr/86Sr比值为0.713 8。3期流体对储层的储集性能均起到了破坏性作用,但晚期热液流体在对储层改造的同时具有一定的建设性作用。最早一期流体充注时,中、上寒武统储层具有相对较好的油气保存条件;随后两期流体充注时,中、上寒武统储层不再具有保存油气的能力。流体地球化学示踪为动态了解英东构造带乃至整个塔东地区深部流体活动提供了一个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元素
流体包裹体
地球化学示踪
储层流体
英东2井
寒武系
奥陶系
塔东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平衡剖面技术在龙门山中段构造解释中的应用
被引量:
2
5
作者
李素华
许国明
卢齐军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70-73,共4页
龙门山推覆冲断带地形条件恶劣,构造断裂复杂,阻碍了该区油气资源的勘探进程。为搞清龙门山推覆冲断带下的构造样式,验证其构造解释方案,应用平衡剖面技术,对龙门山中段具典型构造特征的地质、地震综合解释剖面进行平衡恢复。实例分析证...
龙门山推覆冲断带地形条件恶劣,构造断裂复杂,阻碍了该区油气资源的勘探进程。为搞清龙门山推覆冲断带下的构造样式,验证其构造解释方案,应用平衡剖面技术,对龙门山中段具典型构造特征的地质、地震综合解释剖面进行平衡恢复。实例分析证明,平衡剖面技术可正确指导龙门山中段构造剧烈变形区的构造解释方案,并可定性、定量分析构造变形期次和变形程度,为下一步油气勘探提供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门山推覆冲断带
构造样式
地震资料解释
平衡剖面
构造变形期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四川盆地东南缘河坝MVT铅锌矿与古油气藏的成生关系
被引量:
29
1
作者
王国芝
刘树根
陈翠华
王东
孙玮
机构
成都理工大学
油气
藏地质及
开发
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中国石化西南油气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海相所
出处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07-116,共10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273060
41072082)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2012CB214805)
文摘
MVT铅锌矿与(古)油气藏在空间上的密切共生/伴生关系,说明成矿与成藏具有密切的成因联系。四川盆地东南缘的河坝铅锌矿产于震旦系灯影组古油气藏中,虽然二者在空间上密切共生,但铅锌矿的规模远较古油气藏的规模小。形成铅锌矿的流体具有较高的盐度(w(NaCl)=21.33%~23.83%)并富含有机质,成矿流体的峰温为122~134℃。与闪锌矿共生萤石的Rb-Sr和Sm-Nd同位素年龄显示成矿发生于128~130Ma。研究区的古油气藏先后经历了多期成藏与破坏。奥陶纪—中志留世时期第一次成藏,加里东期末被破坏;二叠纪—中三叠世时期二次生烃形成油藏,晚三叠世—侏罗纪时期随着埋藏深度增加,石油发生热裂解形成古气藏,燕山期古气藏被破坏。铅锌矿的成矿仅与石油的热裂解和古气藏的破坏密切相关。石油热裂解形成硫化氢,热裂解过程中的超压使硫化氢溶于水为铅锌矿成矿提供硫源,构造隆升造成古气藏破坏,含硫化氢的油田卤水与成矿流体混合成矿。
关键词
MVT铅锌矿
油气藏
成矿-成藏耦合
灯影组
Keywords
MVT Pb-Zn deposit
oil-gas reservoir
coupling of mineralization and accumulation
Dengying Formation
分类号
P632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常规地震解释中波阻抗差异引起的构造假象研究
被引量:
3
2
作者
李素华
机构
中国石化西南油气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海相所
出处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6期6754-6758,共5页
文摘
因埋藏深度、构造复杂、岩性异常体或地层接触关系复杂多变等原因,地层横向速度变化很大,构造形态发生畸变,对地震解释造成一定的影响。为了落实异常体对下伏地层的影响程度,采用波动方程正演模拟技术,设计不同波阻抗组合、岩性组合及异常体大小、形态变化的两类正演模型并模拟其地震响应特征。其波场快照能直观地展现地震波在某种波阻抗组合和岩性组合情况下的传播过程,有利于分析异常体对下伏地层成像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利用正演模拟方法能及时发现异常体因其厚度及波阻抗差异引起的假断层和假构造现象,可有效指导解释人员建立正确的解释方案,消除对地震解释的影响。
关键词
地震解释
正演模拟
地震响应
波阻抗差异
构造假象
Keywords
interpretation forward modeling seismic response impedance difference pseudo structure
分类号
P631.414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川西XC地区雷口坡组顶不整合面储层预测方法
被引量:
18
3
作者
李素华
卢齐军
许国明
刘诗荣
机构
中国石化西南油气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海相所
出处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793-798,674+854,共6页
文摘
川西XC地区雷口坡组顶不整合面海相碳酸盐岩储层的地震、地质特征表现为:储层埋藏较深,储集空间以溶蚀孔洞、裂缝为主,横向非均质性较强,地震资料主频较低,因此利用常规地震资料难以满足储层精细描述的要求。为此,本文利用谱分解技术将时间域的地震信号变换到频率域,获得较原始地震数据更加丰富的分频数据体,在此基础上进行含油气性检测及分频成像、相位、相干、曲率等多属性的裂缝综合预测。预测结果表明:①储层呈NE向条带状展布,Xins1井储层最厚,Xiaos1井最薄,含油气分布区主要集中在工区西部;②雷口坡组顶不整合面储层段发育"网状"层间断层,向上延伸至小塘子组,向下可延伸至雷四中亚段,裂缝带对油气输导及改善岩溶发育带储层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预测结果与钻井结果相吻合,可为下一步油气勘探提供依据。
关键词
雷口坡组
不整合面
谱分解技术
含油气性检测
裂缝预测
Keywords
Leikoupo formation
unconformity surface
spectrum decomposition technology
oilgas detection
fracture prediction
分类号
P631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塔东地区英东2井寒武系-奥陶系储层流体地球化学示踪
被引量:
9
4
作者
王东
王国芝
刘树根
丁代淑
机构
中国石化西南油气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海相所
成都理工大学
油气
藏地质及
开发
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中国
石油新疆油田
公司
石西油田作业区
出处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867-876,共10页
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计划)项目(2005CB422106)
文摘
系统分析了英东2井中、上寒武统和中、下奥陶统围岩及裂缝中充填物的碳、氧、锶同位素、稀土元素及流体包裹体等地球化学特征。在此基础上,根据示踪流体的形成期次、来源,划分流体充注的时序关系,探讨流体对储层改造的影响,进而对油气动态保存条件进行探索性评价。流体地球化学研究表明,中、上寒武统和中、下奥陶统存在3期外来壳源富锶流体,其中第一期流体的87Sr/86Sr比值为0.710 8,第二期流体的87Sr/86Sr比值介于0.709 8~0.710 0,最晚一期为来自地壳深部的热液流体,其87Sr/86Sr比值为0.713 8。3期流体对储层的储集性能均起到了破坏性作用,但晚期热液流体在对储层改造的同时具有一定的建设性作用。最早一期流体充注时,中、上寒武统储层具有相对较好的油气保存条件;随后两期流体充注时,中、上寒武统储层不再具有保存油气的能力。流体地球化学示踪为动态了解英东构造带乃至整个塔东地区深部流体活动提供了一个新方法。
关键词
稀土元素
流体包裹体
地球化学示踪
储层流体
英东2井
寒武系
奥陶系
塔东地区
Keywords
REE
fluid inclusion
geochemical tracing
reservoir fluid
Well Yingdong-2
Cambrian
Ordovician
eastern Tarim Basin
分类号
TE122.1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平衡剖面技术在龙门山中段构造解释中的应用
被引量:
2
5
作者
李素华
许国明
卢齐军
机构
中国石化西南油气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海相所
出处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70-73,共4页
文摘
龙门山推覆冲断带地形条件恶劣,构造断裂复杂,阻碍了该区油气资源的勘探进程。为搞清龙门山推覆冲断带下的构造样式,验证其构造解释方案,应用平衡剖面技术,对龙门山中段具典型构造特征的地质、地震综合解释剖面进行平衡恢复。实例分析证明,平衡剖面技术可正确指导龙门山中段构造剧烈变形区的构造解释方案,并可定性、定量分析构造变形期次和变形程度,为下一步油气勘探提供可靠依据。
关键词
龙门山推覆冲断带
构造样式
地震资料解释
平衡剖面
构造变形期次
Keywords
Longmen mountains thrust belt
structural styles
seismic interpretation
balanced section technique
stage of tectonic deformation
分类号
P631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四川盆地东南缘河坝MVT铅锌矿与古油气藏的成生关系
王国芝
刘树根
陈翠华
王东
孙玮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
2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常规地震解释中波阻抗差异引起的构造假象研究
李素华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2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川西XC地区雷口坡组顶不整合面储层预测方法
李素华
卢齐军
许国明
刘诗荣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
1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塔东地区英东2井寒武系-奥陶系储层流体地球化学示踪
王东
王国芝
刘树根
丁代淑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平衡剖面技术在龙门山中段构造解释中的应用
李素华
许国明
卢齐军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