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四川盆地南部中三叠统雷口坡组岩相古地理与常规—非常规双领域勘探意义 |
宋晓波
陈安清
苏成鹏
刘勇
孙娜
王泽宇
李雯
王宪峰
黄光辉
孙诗
|
《石油实验地质》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2
|
四川盆地西部坳陷中段二叠系栖霞组油气地质条件及勘探潜力 |
张庄
苏成鹏
宋晓波
石国山
汪仁富
李素华
董霞
胡永亮
|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2 |
4
|
|
3
|
水溶气脱溶的关键时期研究——以成都凹陷沙溪庙组为例 |
杨映涛
李琪
张世华
朱丽
|
《岩性油气藏》
CSCD
北大核心
|
2015 |
5
|
|
4
|
川北地区下侏罗统大安寨段陆相页岩油勘探方向再认识 |
熊亮
董晓霞
王同
魏力民
欧阳嘉穗
王保保
冯少柯
|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5
|
川西南下三叠统嘉陵江组四—五段孔隙型储层特征及勘探前景 |
廖荣峰
汤晶
宋晓波
郝哲敏
王文楷
刘勇
|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2 |
8
|
|
6
|
四川盆地南缘二叠系茅口组构造-沉积分异及控储效应 |
孟宪武
陈安清
李雯
苏成鹏
孙诗
宋晓波
黄光辉
雍茹男
王泽宇
朱茜
|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1
|
|
7
|
龙门山造山带与川西前陆盆地耦合关系及其对油气成藏的控制 |
杨长清
刘树根
曹波
李书兵
李旻
|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8 |
28
|
|
8
|
四川盆地川西坳陷中段构造演化对中三叠统雷口坡组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 |
孟宪武
刘勇
石国山
陈兰
朱兰
蔡左花
|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1 |
11
|
|
9
|
川西坳陷中段侏罗系次生气藏地层水化学特征及与油气运聚关系 |
叶素娟
李嵘
张世华
|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4 |
31
|
|
10
|
川西龙门山前带茅口组二段沉积特征储层形成机制及找矿前景 |
徐康
汪远征
蒋小琼
张庄
孟宪武
潘文蕾
宫晗凝
|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1
|
川西坳陷中段合兴场——丰谷地区沙溪庙组沉积相研究 |
付菊
伍玲
李刚
杨映涛
刘莉萍
|
《岩性油气藏》
CSCD
|
2014 |
11
|
|
12
|
川西坳陷陆相脉冲式波动“二元”层序特征研究 |
张庄
叶素娟
杨克明
朱宏权
杨映涛
李旻
张世华
|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6 |
8
|
|
13
|
川南深层页岩气开发实践与面临的挑战 |
詹国卫
杨建
赵勇
张南希
王保保
李曙光
|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3 |
11
|
|
14
|
川西龙门山构造特征与油气关系 |
罗啸泉
李书兵
赵锡奎
|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1 |
19
|
|
15
|
川西南地区中二叠统栖霞组白云岩储层特征及成因 |
李蓉
苏成鹏
贾霍甫
石国山
林辉
李素华
|
《岩性油气藏》
CSCD
北大核心
|
2022 |
8
|
|
16
|
四川盆地川西坳陷印支早期古隆起发育特征及控油气作用 |
胡烨
袁晓宇
王彦青
刘光祥
宋晓波
|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8 |
8
|
|
17
|
一种改进后的断裂封堵性研究方法——以龙门山冲断带为例 |
吕志洲
李旻
田军
黎青
|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2 |
3
|
|
18
|
松辽盆地北部浅层次生油气藏有利区带预测 |
韩建辉
王英民
冷济高
|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1 |
3
|
|
19
|
四川盆地中侏罗统下沙溪庙组致密气勘探潜力及有利方向 |
段文燊
|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1 |
21
|
|
20
|
新场须二裂缝性有水气藏产水特征及治水实践 |
曾慧
易婷
李兴文
袁玥
杨艾
向雷
|
《新疆石油地质》
北大核心
|
2025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