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四川盆地西南部茅口组岩溶储层分布及成藏特征 |
李素华
贾霍甫
卢齐军
李蓉
苏成鹏
朱兰
|
《特种油气藏》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2
|
中国页岩气发展的回顾与思考——从志留系到寒武系 |
郭彤楼
|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3
|
中国深层/超深层油气勘探储层地质力学研究进展、挑战及展望 |
尹帅
张子阳
王濡岳
刘翰林
许自强
王敏捷
刘寅
刘敬寿
徐珂
鞠玮
冯少柯
何建华
王茂森
|
《天然气工业》
北大核心
|
2025 |
1
|
|
4
|
煤成气理论推动中国从贫气国跃升为世界产气大国 |
贾承造
郭彤楼
刘文汇
秦胜飞
黄士鹏
刘全有
彭威龙
洪峰
张延玲
|
《石油勘探与开发》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5
|
中国氢能产业的地方实践及启示 |
邓绍林
刘琦
许苏予
胡鹏飞
何太碧
|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7
|
|
6
|
川中地区茅二段白云石化作用机制及分布模式 |
高兆龙
彭瀚霖
张玺华
陈聪
李天军
李国蓉
何钊
李肖肖
田家奇
|
《海相油气地质》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7
|
四川盆地寒武系筇竹寺组新类型页岩气形成机理与勘探突破 |
郭彤楼
邓虎成
赵爽
魏力民
何建华
|
《石油勘探与开发》
北大核心
|
2025 |
4
|
|
8
|
四川盆地南缘二叠系茅口组构造-沉积分异及控储效应 |
孟宪武
陈安清
李雯
苏成鹏
孙诗
宋晓波
黄光辉
雍茹男
王泽宇
朱茜
|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1
|
|
9
|
川西地区中二叠统栖霞组储层特征及成因机制 |
孟宪武
徐康
蒋小琼
王莹
王东
赵姗姗
宫晗凝
|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0
|
超深层礁下滩薄储层沉积模式与预测——以元坝西区长兴组礁下滩储层为例 |
徐守成
高博乐
丁蔚楠
刘远洋
郑公营
张小青
|
《石油物探》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1
|
川南下寒武统筇竹寺组地震勘探难点与关键采集技术 |
段文燊
吴朝容
涂远艮
|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2
|
气驱水与水驱气流体微观分布特征研究 |
汪周华
张鸿宇
张娟
廖浩奇
黄仕林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3
|
L360QS管线钢环焊缝在湿硫化氢中损伤行为的研究 |
梁中红
李怡
袁银春
张凤霞
刘子熠
王威
|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4
|
四川盆地南部中三叠统雷口坡组岩相古地理与常规—非常规双领域勘探意义 |
宋晓波
陈安清
苏成鹏
刘勇
孙娜
王泽宇
李雯
王宪峰
黄光辉
孙诗
|
《石油实验地质》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5
|
深层页岩储层现今地应力方向评价及其扰动力学机制——以川南永川区块五峰组——龙马溪组一段为例 |
李勇
何建华
曹峰
邓虎成
王园园
李瑞雪
魏力民
李厂
|
《中国地质》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6
|
考虑储层力学性质与破裂条件的裂缝预测方法及应用——以四川盆地WR页岩气田为例 |
魏水建
徐天吉
唐建明
程冰洁
|
《中国海上油气》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7
|
滑套可溶开启工具研制及应用 |
刘涛
侯治民
胡顺渠
崔警宇
|
《钻采工艺》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8
|
基于叠前反演技术的须家河组孔隙甜点储层预测 |
师修琳
黎平
李剑波
王淳
任海侠
|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2
|
|
19
|
川西裂缝-孔隙型致密砂岩边底水气藏水侵识别方法 |
郎丽媛
刘露
毕有益
邓美洲
|
《断块油气田》
北大核心
|
2025 |
1
|
|
20
|
深层超致密砂岩孔隙演化特征及“甜点”储层发育模式——以川西坳陷东部斜坡须家河组二段为例 |
程炳杰
廖哲渊
吕正祥
谢诚
蔡永煌
刘四兵
李峰
张世华
|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北大核心
|
2025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