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8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北油田塔里木地区水基钻井液体系环保控制指标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潘丽娟 叶艳 +2 位作者 张謦文 牛晓 何仲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07-112,共6页
目前,国内尚未制定单独的钻井液环保标准,造成钻井液体系环保性优化的方向不明确。通过调研国内现行的各种水质及土壤环保排放标准,针对西北油田在用的水基钻井液及处理剂的COD值、BOD值、生物毒性、重金属离子(Hg、Cd、总Cr、As、Pb)... 目前,国内尚未制定单独的钻井液环保标准,造成钻井液体系环保性优化的方向不明确。通过调研国内现行的各种水质及土壤环保排放标准,针对西北油田在用的水基钻井液及处理剂的COD值、BOD值、生物毒性、重金属离子(Hg、Cd、总Cr、As、Pb)以及苯并芘等环保控制指标进行检测评价。依照GB 8978-1996《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和《农用地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三次征求意见稿)两个标准进行评价。评价结果表明:西北油田水基钻井液BOD值和COD值为30~3 000mg/L,苯并芘质量浓度大于0.000 3 mg/L,远超GB 8978-1996的三级标准,而钻井液处理剂这3项指标达标率近100%;重金属离子部分达到GB 8978-1996的三级标准,其中Cd、总Cr和Pb是主要的超标项。建议在实际指标控制中,针对钻井液体系和处理剂分开制定相应的排放标准,并加强钻井液体系及处理剂尤其是润滑剂、降滤失剂等的环保指标检测,为后期研发环保钻井液体系和检测标准奠定技术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基钻井液 环保 污染控制指标 BOD 重金属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河油田碳酸盐岩储层中聚合物凝胶堵漏技术 被引量:3
2
作者 李亮 方俊伟 +2 位作者 彭博一 于培志 耿云鹏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37-443,共7页
塔河油田地质条件复杂,缝洞性碳酸盐岩储层孔缝洞发育,在此储层钻进过程中常出现放空、发生井漏,并引发井喷、井塌、卡钻等复杂事故,常规桥堵技术难以有效封堵。针对塔河油田老井修完井过程中的漏失难题,研制了一种抗高温聚合物凝胶堵漏... 塔河油田地质条件复杂,缝洞性碳酸盐岩储层孔缝洞发育,在此储层钻进过程中常出现放空、发生井漏,并引发井喷、井塌、卡钻等复杂事故,常规桥堵技术难以有效封堵。针对塔河油田老井修完井过程中的漏失难题,研制了一种抗高温聚合物凝胶堵漏剂,对其进行性能评价可知,聚合物凝胶成胶前基液黏度在13~14.5 mPa·s范围内,150℃下成胶时间在30~150 min内可控,成胶后失去流动性,形成高强度凝胶塞,具有较高承压强度,使用3 mm裂缝钢铁岩心(长5 cm)模拟储层进行封堵能力评价,封堵压力可达2.1 MPa/42 cm;凝胶具有较好的抗污染性能,稳定性良好;凝胶破胶性能显著,加入碱液改变环境pH值后,可实现48 h破胶成为低黏流体,破胶后的凝胶可满足岩心渗透率恢复值≥85%。该耐温聚合物凝胶既能实现高效封堵,也能有效解堵,在修井作业、恶性漏失等方面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凝胶 修井作业 自破胶 高温储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河油田超大型复合酸压降滤失技术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张烨 杨胜来 焦克波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21-126,共6页
为满足塔河油田碳酸盐岩储层超大型复合酸压增产改造的技术需要,对0.15 mm粒径粉陶、油溶性暂堵降滤剂和可降解纤维降滤失剂进行了室内实验评价。加入粉陶较不加粉陶15 min滤失量下降了近2 L,滤失速度由3.3×10-6m/min下降到2.0... 为满足塔河油田碳酸盐岩储层超大型复合酸压增产改造的技术需要,对0.15 mm粒径粉陶、油溶性暂堵降滤剂和可降解纤维降滤失剂进行了室内实验评价。加入粉陶较不加粉陶15 min滤失量下降了近2 L,滤失速度由3.3×10-6m/min下降到2.0×10-6m/min;油溶降滤剂的暂堵率大于85%;可降解纤维降滤剂在80~120℃,降低液体滤失量37.70%~22.99%。结合储层特征与工艺技术要求以及粉陶不同粒径组合的渗透率实验测试结果,优选0.150 mm粒径粉陶作为塔河油田超大型复合酸压降滤失剂。基于粉陶对天然裂缝的不同作用方式分析,优化粉陶加入浓度为10%左右,按由小到大逐级加入,并结合了支撑段塞和裂缝形态优化了粉陶降滤量,在TH12227H井进行矿场试验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研究结果对塔河油田超大型酸压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河油田 超大型复合酸压 滤失 降滤失剂 实验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河油田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深度改造技术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14
4
作者 江夏 张烨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07-110,共4页
针对塔河油田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埋藏深、地层破裂压力高、主体区块部分井裂缝发育、酸液滤失量大、人工裂缝延伸距离短及难以实现深度改造的技术难题,开展了攻关研究和现场实践。通过酸化预处理、压裂前射孔、优化管柱结构、酸压工作... 针对塔河油田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埋藏深、地层破裂压力高、主体区块部分井裂缝发育、酸液滤失量大、人工裂缝延伸距离短及难以实现深度改造的技术难题,开展了攻关研究和现场实践。通过酸化预处理、压裂前射孔、优化管柱结构、酸压工作液加重等技术,可有效降低施工压力20~30MPa,针对缝洞型油藏不同储层类型形成了相应的深度酸压工艺;将单一储层改造工艺有机结合,形成了清洁转向酸与常规酸复合、冻胶酸携砂压裂等复合酸压工艺;针对碳酸盐岩储层加砂压裂难点,通过小型压裂测试、前置液段塞工艺、注砂程序优化等手段成功实现了对该类储层的加砂压裂改造,TK241井一次性加砂量为82.7t,支撑剂质量浓度最高达630kg/m3;2005年9月至2010年6月,现场试验并推广应用56井次,累积增产原油量达64.068×104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盐岩 超深井 深度改造 复合酸压 水力压裂 塔河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河油田靶向压裂预制缝转向技术模拟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房好青 赵兵 +1 位作者 汪文智 周舟 《石油钻探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97-103,共7页
塔河油田超深油气资源主要储存于碳酸盐岩天然裂缝、孔洞中,应用预制缝靶向压裂技术可以控制裂缝转向,提高油气产量。采用修正降阻比法计算管柱沿程摩阻,结合裂缝不稳定渗流理论计算缝内压力变化,利用位移不连续法计算裂缝转向距离,建... 塔河油田超深油气资源主要储存于碳酸盐岩天然裂缝、孔洞中,应用预制缝靶向压裂技术可以控制裂缝转向,提高油气产量。采用修正降阻比法计算管柱沿程摩阻,结合裂缝不稳定渗流理论计算缝内压力变化,利用位移不连续法计算裂缝转向距离,建立了裂缝扩展一体化模型。计算分析了缝洞型碳酸盐岩含有预制缝的靶向压裂裂缝扩展方向角度和扩展延伸长度等参数,并将施工参数与压裂裂缝转向距离进行关联,采用有限元法及物理模拟试验进行准确性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压裂液黏度、预制缝角度、地应力差和地层岩石弹性模量等参数与压裂裂缝转向距离呈负相关关系;预制缝长度与裂缝转向距离呈正相关关系;施工排量需要优选,才能得到最优转向距离。靶向压裂预制缝转向技术的模拟研究结果,为塔河油田超深碳酸盐岩储层缝洞储集体的高效开发提供了理论指导和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缝洞型储层 碳酸盐岩 靶向压裂 裂缝转向 塔河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Gemini型离子液体破乳剂的合成及其破乳性能研究
6
作者 刘玉国 闫永赞 +3 位作者 郭波 马兆菲 米远祝 颜学敏 《化学与生物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62-68,共7页
以PEG400和十八烷基二乙醇胺为原料,采用简单的两步法合成了一种Gemini型离子液体破乳剂PE-CL,利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核磁共振氢谱(^(1)HNMR)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考察了PE-CL浓度、破乳温度、乳液pH值对破乳性能的影响,基于动... 以PEG400和十八烷基二乙醇胺为原料,采用简单的两步法合成了一种Gemini型离子液体破乳剂PE-CL,利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核磁共振氢谱(^(1)HNMR)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考察了PE-CL浓度、破乳温度、乳液pH值对破乳性能的影响,基于动态界面张力、Zeta电位、三相接触角、聚结时间、光学偏光显微镜等探讨了PE-CL的界面行为及其在W/O型乳液中的破乳机理。结果表明,当PE-CL浓度为500 mg·L^(-1)、破乳温度为45℃、破乳时间为3 h时,PE-CL的破乳效率接近100.0%,且水相清澈,油水界面整齐。PE-CL具有良好的界面活性和界面张力降低能力,通过与油水界面沥青质的竞争吸附,破坏界面膜引发水滴聚结从而实现油水分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破乳剂 界面活性 W/O型乳液 破乳机理 油水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Ⅱ)强化铁基离子液体脱硫富液氧化再生性能研究
7
作者 钟荣强 李金环 +2 位作者 白文轩 张丽 余江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共8页
目的解决铁基离子液体[Fe(Ⅲ)-IL]湿法氧化脱除硫化氢(H_(2)S)技术再生效率低的问题,利用二价铜离子Cu(Ⅱ)对铁基离子液体脱硫富液的再生性能进行强化。方法为避免铁基离子液体脱硫富液中未反应的溶解态H_(2)S分子对再生过程的干扰,制... 目的解决铁基离子液体[Fe(Ⅲ)-IL]湿法氧化脱除硫化氢(H_(2)S)技术再生效率低的问题,利用二价铜离子Cu(Ⅱ)对铁基离子液体脱硫富液的再生性能进行强化。方法为避免铁基离子液体脱硫富液中未反应的溶解态H_(2)S分子对再生过程的干扰,制备了模拟铁基离子液体脱硫富液[Fe(Ⅱ/Ⅲ)-IL],并通过FT-IR、Raman和CV等表征,验证模拟体系的可靠性。随后,将二价铜基离子液体[Cu(Ⅱ)-IL]引入至铁基离子液体脱硫富液中,并添加了聚乙二醇二甲醚(NHD)以降低脱硫富液的黏度,构建了Cu(Ⅱ)-IL+Fe(Ⅱ/Ⅲ)-IL/NHD复合体系。结果当复合体系中Cu(Ⅱ)质量浓度为4.36 g/L时,在120 min内可实现脱硫富液的全部再生。结论通过考查溶剂配比、亚铁离子质量浓度、铜离子质量浓度、水质量分数、温度等因素对脱硫富液再生性能的影响,优化了金属基离子液体脱硫体系,使其为适应石油与天然气等化石能源的开采和工业应用过程的可持续发展需求提供了新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基离子液体 硫化氢 脱硫富液再生 铜基离子液体 氧化脱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河油田西北部稠油基本性质研究 被引量:9
8
作者 李平 赵海洋 +1 位作者 廖志勇 黄云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01-603,共3页
塔河油田西北部10区、12区原油密度大(0.95~1.09 g/cm3),粘度高(700~1 800 000 mPa.s),非均质性强,降粘难度大,制约了该区的高效开发。对10区、12区数十口井原油基本性质、族组分进行了研究,剖析了原油高粘度的影响因素,为后期采取针... 塔河油田西北部10区、12区原油密度大(0.95~1.09 g/cm3),粘度高(700~1 800 000 mPa.s),非均质性强,降粘难度大,制约了该区的高效开发。对10区、12区数十口井原油基本性质、族组分进行了研究,剖析了原油高粘度的影响因素,为后期采取针对性降粘措施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河油田 稠油 族组分 胶质 沥青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河油田缝洞型储层漏失特征及控制技术实践 被引量:28
9
作者 康毅力 闫丰明 +2 位作者 游利军 杜春朝 李冬梅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2010年第1期41-43,46,共4页
塔河油田中—下奥陶统缝洞性碳酸盐岩储层非均质性强,漏失压力可能为零或负值,钻井过程中极易发生漏失等复杂事故,这也是最严重的储层损害方式之一。根据塔河油田工程地质特性,结合钻井与完井实践,从储集空间类型及其地层条件下的变化,... 塔河油田中—下奥陶统缝洞性碳酸盐岩储层非均质性强,漏失压力可能为零或负值,钻井过程中极易发生漏失等复杂事故,这也是最严重的储层损害方式之一。根据塔河油田工程地质特性,结合钻井与完井实践,从储集空间类型及其地层条件下的变化,探讨了裂缝-孔洞型储层漏失和洞穴型储层漏失特征,介绍了TK1206和TK1231井的漏失处理过程。分析表明,塔河油田钻井完井液及堵漏浆配方对于控制裂缝-孔洞型储层漏失是行之有效的;对洞穴型储层漏失,目前普遍采取提前完钻投产的方法。建议开展低损害易解堵的钻井堵漏材料及配方优化设计工作,加强钻前漏失预测及漏层完井新方法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缝洞型储层 碳酸盐岩 地层损害 防漏 堵漏 完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河油田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堵水技术 被引量:34
10
作者 吴文明 秦飞 +1 位作者 欧阳冬 何龙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04-107,118,共4页
塔河油田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孔、缝、洞储层发育,且非均质性强,底水易从高角度裂缝产出,油井治水难度大,堵水在油田稳油控水方面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经过多年探索攻关,塔河油田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堵水技术取得了较大进展,主要形成... 塔河油田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孔、缝、洞储层发育,且非均质性强,底水易从高角度裂缝产出,油井治水难度大,堵水在油田稳油控水方面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经过多年探索攻关,塔河油田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堵水技术取得了较大进展,主要形成了以油井五项基础综合分析和权重分析法为主的堵水选井分析方法。根据塔河油田碳酸盐岩油藏条件及储层特点,有针对性地研发出3类堵剂体系:第1类是可溶性硅酸盐堵剂,其主要优点是抗温抗盐、对轻微漏失井有一定针对性,适于孔缝型储层;第2类是可固化颗粒类堵剂,其主要优点是抗温抗盐、密度可选、强度高,适于缝洞型储层;第3类是有机—无机复合交联堵剂,其主要优点是油水选择性强,适于裂缝型储层及水平井(包括侧钻井)。在此基础上配套堵剂和堵水工艺,形成了具有塔河油田特色的以密度选择性堵水工艺、复合段塞逐级托堵工艺以及堵后控压酸化解堵工艺为主的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堵水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盐岩 缝洞型油藏 堵水技术 堵剂 堵水工艺 塔河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河油田碳酸盐岩油藏水平井暂堵分段酸压技术 被引量:23
11
作者 张雄 耿宇迪 +2 位作者 焦克波 侯帆 罗攀登 《石油钻探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82-87,共6页
针对塔河油田裸眼水平井"封隔器+滑套"分段酸压费用高、作业周期长、分段工艺复杂、分段工具可靠性低、工具留井后处理难度大等问题,通过"纤维+颗粒"复合暂堵代替"封隔器+滑套"分段,完成单段酸压后注入"纤维+颗粒"复合段塞... 针对塔河油田裸眼水平井"封隔器+滑套"分段酸压费用高、作业周期长、分段工艺复杂、分段工具可靠性低、工具留井后处理难度大等问题,通过"纤维+颗粒"复合暂堵代替"封隔器+滑套"分段,完成单段酸压后注入"纤维+颗粒"复合段塞,在裂缝端口架桥形成具有一定封堵强度的暂堵层,迫使裂缝从下一段起裂,实现无工具分段酸压。通过室内试验优选出耐温120℃的暂堵纤维,120℃下其在清水及盐酸中2h的溶解率小于40%,可保证持续暂堵效果,最终溶解率100%,不伤害储层;优化了纤维和颗粒的尺寸及质量分数,质量分数为1.0%-2.0%、长度为6-8mm的纤维+质量分数为0.5%、直径为1.0mm的颗粒其暂堵压力大于9MPa。该技术在塔河油田应用8井次,施工暂堵压力6.6-9.0MPa,单井改造后产能大幅度提高,施工费用降低,累计增油5.6×104 t。研究结果表明,水平井暂堵分段酸压技术无需分段工具,解决了塔河油田碳酸盐岩水平井酸压工具下入和后期处理困难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盐岩油藏 水平井 暂堵 分段酸压 塔河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河油田缝洞型油藏高产油井见水预警评价技术 被引量:18
12
作者 罗娟 鲁新便 +3 位作者 巫波 何新明 李新华 王雷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68-473,共6页
利用塔河油田已见水高产井资料,总结其见水预警参数,研究水淹预警机理,并结合油井见水影响因素,建立水淹预警机制。塔河油田奥陶系溶洞型和裂缝-孔洞型油藏开采过程中,底水经历水侵前—成锥期—托锥期—突破期4个阶段的变化。托锥后期,... 利用塔河油田已见水高产井资料,总结其见水预警参数,研究水淹预警机理,并结合油井见水影响因素,建立水淹预警机制。塔河油田奥陶系溶洞型和裂缝-孔洞型油藏开采过程中,底水经历水侵前—成锥期—托锥期—突破期4个阶段的变化。托锥后期,水侵会使溶洞系统的压力发生震荡,这种震荡对井底流压有一定的影响;根据节点分析思想,井底流压变化时,井口油压也变化,在生产指标上出现流压、油压、套压或产量的异常信号。根据影响油井见水的地质因素、工程因素、生产管理因素及油井见水前异常信号,总结出缝洞型油藏油井见水风险分级评价的31项指标,形成了高产井预警技术。经塔河油田奥陶系碳酸盐岩油藏146口未见水高产井验证,预警评价技术预警效果好,延长了油井无水采油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河油田 缝洞型油藏 高产油井 异常信号 见水预警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穿插修复技术在塔河油田的应用 被引量:34
13
作者 葛鹏莉 羊东明 +2 位作者 韩阳 高秋英 朱原原 《腐蚀与防护》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84-386,共3页
塔河油田金属管线频繁腐蚀穿孔,严重制约了油气田安全生产。高密度聚乙烯(HDPE)内穿插修复工艺作为一种管道在线修复技术,应用其金属管的力学性能与非金属管的耐蚀性能相结合,在多条地面金属管线修复中进行应用,有效提高了管线的防腐蚀... 塔河油田金属管线频繁腐蚀穿孔,严重制约了油气田安全生产。高密度聚乙烯(HDPE)内穿插修复工艺作为一种管道在线修复技术,应用其金属管的力学性能与非金属管的耐蚀性能相结合,在多条地面金属管线修复中进行应用,有效提高了管线的防腐蚀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线修复 内穿插 腐蚀治理 塔河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河油田深侧钻井防塌钻井液技术 被引量:16
14
作者 黄维安 牛晓 +3 位作者 沈青云 周伟 杨世超 邱正松 《石油钻探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51-57,共7页
塔河油田深部巴楚组和桑塔木组地层为以伊/蒙混层或伊利石为主的硬脆性泥页岩地层,水化分散性较强且发育有微裂缝,钻井过程中易因泥页岩水化而导致井壁失稳,为此,提出了"抑制表面水化-物化封堵-有效应力支撑"三元协同防塌对策,并构建... 塔河油田深部巴楚组和桑塔木组地层为以伊/蒙混层或伊利石为主的硬脆性泥页岩地层,水化分散性较强且发育有微裂缝,钻井过程中易因泥页岩水化而导致井壁失稳,为此,提出了"抑制表面水化-物化封堵-有效应力支撑"三元协同防塌对策,并构建了三元协同防塌钻井液。室内性能评价试验结果表明:三元协同防塌钻井液抗温达170℃、抗盐5.0%、抗钙0.5%~1.0%、抗劣土8.0%,泥页岩膨胀率和滚动回收率分别为5.05%和91.33%,能封堵宽400μm的裂缝,承压能力达到4 MPa。三元协同防塌钻井液在塔河油田20余口井进行了应用,均未发生由于井壁失稳造成的井下故障,桑巴楚组和桑塔木组地层的井径扩大率平均降低63.4百分点,建井周期平均缩短4.3d。这表明,三元协同钻井液防塌技术可有效解决塔河油田深侧钻井巴楚组和桑塔木组地层的井壁失稳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井 侧钻 井眼稳定 防塌钻井液 钻井液性能 塔河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河油田超深定向井KCl-阳离子乳液聚磺钻井液技术 被引量:16
15
作者 王立锋 王杰东 +2 位作者 冯纪成 陈亮 沈青云 《石油钻探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73-77,共5页
塔河油田超深定向井钻井主要使用聚磺混油钻井液,该钻井液虽然能满足超深定向井的钻井要求,但无法满足环境保护和油气层保护的要求。因此,以阳离子乳液聚合物钻井液为基础,通过引入磺化材料提高其抗温性,加入KCl提高其抑制性,优选出了K... 塔河油田超深定向井钻井主要使用聚磺混油钻井液,该钻井液虽然能满足超深定向井的钻井要求,但无法满足环境保护和油气层保护的要求。因此,以阳离子乳液聚合物钻井液为基础,通过引入磺化材料提高其抗温性,加入KCl提高其抑制性,优选出了KCl-阳离子乳液聚磺钻井液。室内性能评价表明,KCl-阳离子乳液聚磺钻井液的高温润滑性、抑制性、稳定性与聚磺混油钻井液相当。现场应用表明,KCl-阳离子乳液聚磺钻井液能够满足塔河油田超深定向井的携岩、防塌、润滑和环保要求,可以替代聚磺混油钻井液,同样也适用于与塔河油田地质特征相似的超深定向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深井 定向井 乳化钻井液 聚合物钻井液 钻井液性能 塔河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井小井眼定向随钻扩孔技术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15
16
作者 白彬珍 臧艳彬 +2 位作者 周伟 黄河淳 孙吉凯 《石油钻探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73-77,共5页
深井小井眼斜井段钻后扩孔存在扭矩大、工具易折断、周期长、扩孔效果差等技术难题,为此,开展了定向随钻扩孔研究与试验。在分析国内外主要扩孔工具的特点和现场应用效果的基础上,优选CSDR型双心钻头作为扩孔工具,配套475K4570型可调式... 深井小井眼斜井段钻后扩孔存在扭矩大、工具易折断、周期长、扩孔效果差等技术难题,为此,开展了定向随钻扩孔研究与试验。在分析国内外主要扩孔工具的特点和现场应用效果的基础上,优选CSDR型双心钻头作为扩孔工具,配套475K4570型可调式单弯螺杆钻具为其提供动力。根据水功率合理分配原则,优化了钻头喷嘴组合和水力参数,在THA井进行了现场试验。THA井一趟钻钻进153m,成功实现了井斜14.13°-42.50°段内的定向随钻扩孔,作业段井眼轨迹平滑,平均全角变化率5.554°/30m,平均井径Φ173.99mm,作业周期较设计周期缩短50%。现场试验表明,双心钻头配合螺杆动力钻具可以实现深井小井眼大斜度段的定向随钻扩孔作业,扩孔效果好,作业周期短,是进行斜井段扩孔作业的有效技术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井 侧钻 定向井 随钻扩孔 双心钻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暂堵重复压裂转向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9
17
作者 毛金成 卢伟 +4 位作者 张照阳 宋志峰 赵金洲 张俊江 王雷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2202-2206,2211,共6页
介绍了机械转向、化学转向和纤维转向三大类暂堵重复压裂转向技术的优缺点。讲述了堵球转向、最大压差及注入速率转向、连续油管转向和封隔器转向的机理和存在的问题,概括了机械转向的特点;介绍了化学微粒转向、泡沫转向、聚合物转向和... 介绍了机械转向、化学转向和纤维转向三大类暂堵重复压裂转向技术的优缺点。讲述了堵球转向、最大压差及注入速率转向、连续油管转向和封隔器转向的机理和存在的问题,概括了机械转向的特点;介绍了化学微粒转向、泡沫转向、聚合物转向和VES转向酸的发展历程,以及最新纤维转向的机理和最新的发展情况,并对暂堵剂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暂堵转向 机械转向 化学转向 纤维转向 新型暂堵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缝洞型油藏多级分段堵水技术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9
18
作者 吴文明 詹兆文 +1 位作者 欧阳冬 秦飞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19-124,共6页
针对塔河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孔、缝、洞发育且储层非均质严重,底水易从高角度裂缝窜进并产出,油井治水难度大的问题,开展了多级分段堵水技术研究,该技术根据油井漏失情况,使用不同类型的堵漏剂和堵漏工艺进行预堵漏,以不同密度可固化颗... 针对塔河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孔、缝、洞发育且储层非均质严重,底水易从高角度裂缝窜进并产出,油井治水难度大的问题,开展了多级分段堵水技术研究,该技术根据油井漏失情况,使用不同类型的堵漏剂和堵漏工艺进行预堵漏,以不同密度可固化颗粒为主体堵剂,通过多级段塞、分段注入的施工工艺和堵后控压酸化求产工艺,实现缝洞型油藏油井的高效堵水。多级分段堵水技术对塔河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有较好的适应性,现场应用有效率达70%以上,可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缝洞型油藏 堵水技术 堵漏工艺 多级分段 堵水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向酸酸液体系室内研究及其在塔河油田的应用 被引量:8
19
作者 耿宇迪 张烨 +1 位作者 赵文娜 米强波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55-259,283,共6页
为解决塔河油田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酸压施工液体滤失量大、酸蚀裂缝作用距离短的难题,通过室内实验开展了转向酸液配方优化、转向性能的评价及其现场施工工艺研究。筛选出适用于非均质储层酸压(化)改造的转向酸酸液基本配方:20%HCl+... 为解决塔河油田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酸压施工液体滤失量大、酸蚀裂缝作用距离短的难题,通过室内实验开展了转向酸液配方优化、转向性能的评价及其现场施工工艺研究。筛选出适用于非均质储层酸压(化)改造的转向酸酸液基本配方:20%HCl+8%DCA-1转向剂+2%DCA-6酸液缓蚀剂,简称DCA-1转向酸。该转向酸酸液室温放置3天无分层,表面张力为24.57 mN/m,与航空煤油间的界面张力为1.39 mN/m,对N80钢片的腐蚀速率为0.77g/m2.h。该转向酸与大理石的反应速率明显低于常规酸液体系,且反应得到的变黏酸液,在120℃、170 1/s下剪切1h后黏度仍大于500 mPa.s;该转向酸无需专门的破胶剂,遇到原油、天然气、醇醚等有机介质或者大量的地层水后均会破胶,破胶液的黏度小于25 mPa.s。该转向酸实现了转向暂堵的功能,具有良好的缓速性和耐高温流变性,又能快速返排。2008~2009年开展了6口井的转向酸酸压现场试验,其中5口井从酸压前无产能到压后获得高产流油,累计增油达到3.75×104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向酸 酸压 转向 暂堵 性能评价 塔河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分子量聚合物压裂液的研究及其在塔河油田的应用 被引量:10
20
作者 侯帆 张烨 +1 位作者 方裕燕 杨方政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76-79,101,共4页
针对瓜胶压裂液成本大幅增加的问题,在塔河油田开展了替代瓜胶压裂液的聚合物压裂液研究,形成了一套满足现场酸压施工要求的聚合物压裂液体系。该聚合物压裂液具有较好的延迟交联、耐温耐剪切性能、携砂性能和破胶性能,摩阻低,每1 000 ... 针对瓜胶压裂液成本大幅增加的问题,在塔河油田开展了替代瓜胶压裂液的聚合物压裂液研究,形成了一套满足现场酸压施工要求的聚合物压裂液体系。该聚合物压裂液具有较好的延迟交联、耐温耐剪切性能、携砂性能和破胶性能,摩阻低,每1 000 m摩阻可比瓜胶压裂液低0.8 MPa。现场选取了TH-1井等14口井进行聚合物压裂液冻胶+胶凝酸前置液酸压试验,获得良好增油效果。并且,聚合物压裂液价格比瓜胶压裂液降低了35%,有效降低了酸压措施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压裂液 塔河油田 酸压 现场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