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波形分析在塔河油田勘探开发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
作者 杨子川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10-312,共3页
以塔河油田碳酸盐岩储集层的孔隙空间结构所特有的非均质性和各向异性为出发点建立地质模型,研究波形的全方位特征及合成机理,依据钻井、测井等资料,建立碳酸盐岩储集层特征与地震响应之间的对应关系,从而根据地震波的波形对储集层的发... 以塔河油田碳酸盐岩储集层的孔隙空间结构所特有的非均质性和各向异性为出发点建立地质模型,研究波形的全方位特征及合成机理,依据钻井、测井等资料,建立碳酸盐岩储集层特征与地震响应之间的对应关系,从而根据地震波的波形对储集层的发育程度作出预测。该方法在塔河油田的实际应用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河油田 波形分析 碳酸盐岩储集层 孔隙空间结构 非均质性 各向异性 地质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河油田缝洞型油藏单井注水替油技术研究 被引量:36
2
作者 荣元帅 黄咏梅 +2 位作者 刘学利 罗娟 李峰 《石油钻探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7-60,共4页
塔河油田在碳酸盐岩油藏能量弱的定容性单井缝洞单元进行了注水替油试验,大幅度提高了原油采收率。通过全面分析塔河油田大量现场注水替油资料,提出了以下注水替油技术:选择通过机采手段无法正常生产的定容性油井进行注水替油,并优先选... 塔河油田在碳酸盐岩油藏能量弱的定容性单井缝洞单元进行了注水替油试验,大幅度提高了原油采收率。通过全面分析塔河油田大量现场注水替油资料,提出了以下注水替油技术:选择通过机采手段无法正常生产的定容性油井进行注水替油,并优先选择溶洞型储集体油井;注水替油前要尽可能利用天然能量,在地层压力难以维持正常机抽生产时进行注水替油;在注水替油的第一个周期,周期注采比应控制在0.25~0.50;溶洞型储集体油井早期注采比应控制在1.0~2.0,中后期控制在0.5~1.0;裂缝性储集体油井早期注采比应控制在0.8~1.5,中后期控制在0.3~0.8;溶洞型储集体油井前期可适当提高注水速度,裂缝性储集体油井的注水速度不宜过高;注水压力应低于井口承压能力和地层破裂压力;注水焖井后开井产液量不能高于注水前正常生产时的产液量。这些技术为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单井注水替油生产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盐岩油气藏 单井 注水替油 提高采收率 塔河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碎屑岩储层的流体性质判别方法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樊政军 赵冬梅 蔺学旻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47-50,共4页
由于天山南亚肯北区块新生界—中生界为典型的复杂岩性储层,砂体较发育、横向变化大,岩石成熟度较低,且不同沉积环境和沉积体系均有较大的差异性;岩石成分复杂,填隙物含量较高,岩石粒度不等,这给储层识别和储层综合评价带来一定的困难... 由于天山南亚肯北区块新生界—中生界为典型的复杂岩性储层,砂体较发育、横向变化大,岩石成熟度较低,且不同沉积环境和沉积体系均有较大的差异性;岩石成分复杂,填隙物含量较高,岩石粒度不等,这给储层识别和储层综合评价带来一定的困难。为建立一套适合新疆天山南亚肯北区块砂岩气层测井识别评价方法,进行了一系列研究,从目前亚肯构造完钻的1口超深探井(A1井)地质资料入手,探讨了目的层苏维依组、库姆格列木群、巴什基奇克组、巴西盖组和舒善河组的岩性、储层特征及含油气情况。通过对A1井及邻区测井曲线响应特征的对比分析,总结了该区的储层测井响应特征,并利用比值法、交会图法、重叠法等多种测井解释技术进行了各组段储层的流体性质的识别,经测试验证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碎屑岩 储集层 测井 天然气 岩性 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裂气井水锁伤害解除的数值模型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周小平 孙雷 +1 位作者 周丽梅 马旭杰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01-103,共3页
低渗透凝析气藏一般需要实施水力压裂措施后才能进行有效地开发,但大量室内实验和现场实践表明,压裂过程中往往会产生压裂工作液对储层的伤害,特别是在低渗透常压或异常低压油气藏中,压降常常与毛细管力在数量级上大小相当,故在进行一... 低渗透凝析气藏一般需要实施水力压裂措施后才能进行有效地开发,但大量室内实验和现场实践表明,压裂过程中往往会产生压裂工作液对储层的伤害,特别是在低渗透常压或异常低压油气藏中,压降常常与毛细管力在数量级上大小相当,故在进行一些修井作业及水力压裂后会出现气藏产量递减的现象。在低渗透凝析气藏压裂过程中,压裂液沿裂缝壁面进入气藏后将会产生气水两相流动,改变原始含气饱和度,毛细管压力使得流体流动阻力增加及压裂后返排困难,如果气层压力不能克服升高的毛细管力,就会使压裂液无法排出,出现严重的水锁效应。利用气体饱和水后的蒸发作用解除水锁伤害的机理,建立了压裂气藏水锁伤害模型,并选取岩样进行了研究,结果认为蒸发速度越大,温度越高,渗透率越大,压降越大水锁伤害解除得就越快,压裂气井中的水基流体的滤失会对压裂气井产能造成严重伤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井 压裂 水锁 蒸发 效应 数值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河油田奥陶系油藏开发动态与地层水化学特征响应 被引量:5
5
作者 朱蓉 楼章华 +3 位作者 云露 冉启华 金爱民 李梅 《地质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97-406,共10页
塔河油田是塔里木盆地第一个超亿吨级的大型油田,其主力油藏为奥陶系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近年来,油田地层水的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影响了油田的开发和生产。阿克库勒凸起北部地质历史时期曾经发育间断性的大气水下渗—向心流,凸起南部斜... 塔河油田是塔里木盆地第一个超亿吨级的大型油田,其主力油藏为奥陶系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近年来,油田地层水的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影响了油田的开发和生产。阿克库勒凸起北部地质历史时期曾经发育间断性的大气水下渗—向心流,凸起南部斜坡区受到泥岩压实排水和粘土矿物脱水形成的离心流的影响,地层水受到一定程度的淡化。塔河油田主体部位处于越流泄水区,地层水具有明显的高矿化度和高K++Na+、Cl-浓度,有利于油气聚集成藏。塔河油田奥陶系地层水动力场形成演化与油气运移、聚集密切相关。海西晚期、喜马拉雅期离心流强度大,是油气藏主要成藏期。早、晚海西运动、印支运动期间抬升剥蚀,遭受强烈的大气水下渗淋滤、生物降解,是油气藏主要破坏期。根据地层水赋存状态,区分出洞穴底部油气驱替残留水、洞穴周缘小缝洞系统驱替残留水、储层下部层间水3种不同类型。研究油井产出水矿化度、Cl-、K++Na+浓度动态变化规律,总结出平稳型、起伏型、上升型和下降型4种动态类型。通过综合分析油井开发动态及油水产出特征,正确把握其变化过程,可以判断油井产水来源,从而为油田的稳油控水提供指导性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河油田 奥陶系油藏 地下水化学性质 开发动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分量油气地震勘探技术急需解决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10
6
作者 王赟 文鹏飞 +2 位作者 李宗杰 刘佳 李孟泽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395-1406,1168,共13页
首先简单回顾了地震各向异性理论与多分量地震勘探技术的国内外发展现状,然后针对石油工业领域需求,重点讨论了裂缝各向异性等效介质理论应用存在的问题。对于页岩、煤层等强各向异性介质,需要突破Thomsen理论的弱各向异性假设;对于多... 首先简单回顾了地震各向异性理论与多分量地震勘探技术的国内外发展现状,然后针对石油工业领域需求,重点讨论了裂缝各向异性等效介质理论应用存在的问题。对于页岩、煤层等强各向异性介质,需要突破Thomsen理论的弱各向异性假设;对于多组多尺度裂缝型储层,需要从单斜介质模型的角度进一步丰富、发展现有的等效介质理论;而对于中国广泛分布的陆相薄互层储层,宽方位P波各向异性分析与S波分裂分析需要在正交各向异性介质的框架下重新认识波场特征,并厘定各向异性异常的影响因素。同时分析了多分量地震数据处理、解释分析中存在的不足,主要问题在于油气勘探开发的高精度要求与多分量地震数据处理技术不够完善所产生的不匹配。最后,提出了一些值得攻关研究的方向,重点在于现有的多分量地震数据处理需要进一步发展保矢量和动力学特征的方法技术,包括多分量的高维插值波场重建技术、宽方位OVT叠加技术、深海OBS/OBN稀疏采样成像技术以及大起伏海底条件下的PS波深度域偏移成像技术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各向异性 多分量 裂缝 等效介质理论 矢量 动力学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河碳酸盐岩油藏岩溶古地貌研究 被引量:77
7
作者 康志宏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22-525,共4页
塔河油田奥陶系油藏属于多期构造和岩溶作用形成岩溶型碳酸盐岩油藏,缝洞系统受控于岩溶作用,岩溶作用强烈程度明显受控于古地貌形态。利用层序地层学理论的层序界面等时性研究古地貌,提出利用两个等时界面进行岩溶古地貌恢复。但仅仅... 塔河油田奥陶系油藏属于多期构造和岩溶作用形成岩溶型碳酸盐岩油藏,缝洞系统受控于岩溶作用,岩溶作用强烈程度明显受控于古地貌形态。利用层序地层学理论的层序界面等时性研究古地貌,提出利用两个等时界面进行岩溶古地貌恢复。但仅仅利用钻井恢复的古地貌结果是不够的,同时针对目前塔河油田埋藏深、井点数据较少,不足以反映岩溶古地貌的细节,提出了地震和钻井资料相结合,采用ESE方法(又称误差模拟)研究思路再现古地貌。通过层序地层学和ESE方法建立了塔河油田海西运动早期古地貌模型。划分出岩溶高地、岩溶斜坡等,进而预测次生孔隙发育区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河油田 碳酸盐岩 岩溶 古地貌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河油田深层碎屑岩非构造圈闭地震勘探技术 被引量:7
8
作者 漆立新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15-518,共4页
随着塔河油田勘探程度的不断提高,勘探对象也变得越来越复杂,寻找非构造油气藏是当前主要的任务,此类油气藏的特点是,埋藏深度大(4000m以下),圈闭幅度低,砂层厚度小,横向变化快,地震识别、落实与评价困难。针对上述特点,开发出了一套适... 随着塔河油田勘探程度的不断提高,勘探对象也变得越来越复杂,寻找非构造油气藏是当前主要的任务,此类油气藏的特点是,埋藏深度大(4000m以下),圈闭幅度低,砂层厚度小,横向变化快,地震识别、落实与评价困难。针对上述特点,开发出了一套适于塔河油田深层碎屑岩非构造圈闭识别与评价的技术系列,主要包括正演模拟、精细相干断裂解释、波形分析、地震属性提取与优选、地震测井联合反演、三维可视化地质体检测等,从而扩大了塔河油田碎屑岩层系的油气勘探成果,并为此类油气藏的勘探开发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河油田 地震勘探技术 非构造圈闭 识别 评价 深层碎屑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河油田碳酸盐岩储层高精度地震勘探的思考 被引量:12
9
作者 漆立新 《石油物探》 EI CSCD 2005年第4期352-356,共5页
随着勘探开发的深入,塔河油田主产油区的原有地震资料已不能满足油田开发精度的需求,针对这一问题,在艾协克和桑塔木三维工区,开展了高精度地震勘探方法的研究。首先,针对工区的地震地质条件和碳酸盐岩储层特征,基于前期的勘探成果,利... 随着勘探开发的深入,塔河油田主产油区的原有地震资料已不能满足油田开发精度的需求,针对这一问题,在艾协克和桑塔木三维工区,开展了高精度地震勘探方法的研究。首先,针对工区的地震地质条件和碳酸盐岩储层特征,基于前期的勘探成果,利用工区丰富的地震地质资料,分析存在的问题;然后,结合工区的地震地质条件,在正演模拟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对缝洞体地震波场的认识,提出下一步高精度地震勘探的方法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河油田 碳酸盐岩 孔缝洞 高精度地震 正演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河南油田低电阻油藏饱和度评价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赵毅 章成广 +1 位作者 樊政军 柳建华 《岩性油气藏》 CSCD 2007年第3期97-100,共4页
饱和度计算是评价油气层的主要参数之一,文中以塔河南油田三叠系低电阻油藏部分油井为例,比较了阿尔奇方程和Waxman-Smits模型饱和度评价的结果,并以核磁共振实验结果计算的束缚水饱和度为基准,认为用Waxman-Smits模型评价这一地区的含... 饱和度计算是评价油气层的主要参数之一,文中以塔河南油田三叠系低电阻油藏部分油井为例,比较了阿尔奇方程和Waxman-Smits模型饱和度评价的结果,并以核磁共振实验结果计算的束缚水饱和度为基准,认为用Waxman-Smits模型评价这一地区的含水饱和度更为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水饱和度 Waxman-Smits模型 阿尔奇方程 束缚水饱和度 塔河南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河油田油气运移与聚集规律 被引量:49
11
作者 顾忆 邵志兵 +5 位作者 陈强路 黄继文 丁勇 陈正辅 陈江汉 徐思煌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24-230,237,共8页
通过对塔河油田油气地球化学特征、流体包裹体特征、储层沥青、储层自生粘土矿物、今古水动力场和今古流体势的分析以及油气输导条件等与油气运移与聚集关系的研究,认为塔河油田油气总体存在着“三期五次”油气充注期,即海西晚期(第一次... 通过对塔河油田油气地球化学特征、流体包裹体特征、储层沥青、储层自生粘土矿物、今古水动力场和今古流体势的分析以及油气输导条件等与油气运移与聚集关系的研究,认为塔河油田油气总体存在着“三期五次”油气充注期,即海西晚期(第一次)、印支—燕山期(第二次)和喜马拉雅期(第三、四、五次),其主成藏期为海西晚期和喜马拉雅晚期。海西晚期油气运移方向总体为由南向北,喜马拉雅期油气运移方向总体为由南向北、由东向西。研究认为,规模巨大的寒武—奥陶系主力烃源岩,为多期供烃、多期成藏提供了可靠的资源保障;处于古隆起、古斜坡有利区域构造位置,是油气长期运移的指向区;大型不整合面、岩溶输导网络、断裂带是塔河油田油气成藏的重要输导条件;多套储层、多套储盖组合、多种圈闭类型以及大型碳酸盐岩岩溶—缝洞型储集体发育是形成塔河大型复式油气田的重要条件;“早期成藏改造、晚期充注调整”是塔河油田奥陶系油藏重要的成藏机制,成藏封闭条件的形成与演化是塔河油气成藏的重要控制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地球化学 古流体场 油气运移 油气成藏 塔河油田 塔里木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克库勒凸起东河砂岩的沉积相与层序地层 被引量:24
12
作者 郭建华 朱美衡 +1 位作者 刘辰生 石媛媛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808-815,共8页
阿克库勒地区东河砂岩包括了含泥砾砂岩、分选好的中-细粒砂岩、粉砂岩及泥岩,是一个具有完整海侵-海退旋回的标准层序,顶、底分别为两个不整合面所限,为Ⅰ型层序边界。东河砂岩自下而上明显地分为低位体系域、海侵体系域与高位体系域... 阿克库勒地区东河砂岩包括了含泥砾砂岩、分选好的中-细粒砂岩、粉砂岩及泥岩,是一个具有完整海侵-海退旋回的标准层序,顶、底分别为两个不整合面所限,为Ⅰ型层序边界。东河砂岩自下而上明显地分为低位体系域、海侵体系域与高位体系域。由于低位体系域是陆上河流的充填沉积,因此,盆地内低位体系域不发育,分布局限。海侵体系域主要为受潮汐控制的滨岸沉积,由一系列向上变浅和变细的副层序堆积成退积的副层序组,副层序由下部的潮下砂坝向上逐渐变化为潮间砂坪、砂泥混合坪及泥坪。高位体系域主要分布于东河砂岩的上段,由于东河砂岩的不断沉积,在达到最大海泛面之后,滨岸带海水循环畅通,形成了以波浪作用为主的浪控滨岸沉积体系,主要是以分选好的灰白色中-细粒砂岩为特征,构成了特色十分鲜明的“东河砂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相 潮控滨岸 浪控滨岸 层序地层 东河砂岩 塔里木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河南盐下地区上奥陶统良里塔格组沉积环境分析 被引量:19
13
作者 侯明才 万梨 +3 位作者 傅恒 周丽梅 漆立新 俞仁连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09-516,共8页
塔河南盐下地区上奥陶统良里塔格组主要为一套碳酸盐岩。通过对研究区28口钻井岩心的详细描述和3 200余块薄片的鉴定,确认其主要的岩石类型有微晶灰岩、生屑灰岩、藻粘结灰岩、藻球粒灰岩、鲕粒灰岩、含玄武岩屑灰岩。在这些碳酸盐岩中... 塔河南盐下地区上奥陶统良里塔格组主要为一套碳酸盐岩。通过对研究区28口钻井岩心的详细描述和3 200余块薄片的鉴定,确认其主要的岩石类型有微晶灰岩、生屑灰岩、藻粘结灰岩、藻球粒灰岩、鲕粒灰岩、含玄武岩屑灰岩。在这些碳酸盐岩中可见藻屑、苔藓虫屑、角石、海绵、棘屑、腕足、双壳、珊瑚、三叶虫等指示正常海相环境的生物。在综合分析其岩石学特征、自然伽马曲线、成像测井和地震资料的基础上,将研究区良里塔格组划分为开阔台地、台地边缘浅滩和台地前缘斜坡三种沉积环境。并讨论了良里塔格早、晚期沉积相的空间展布特征,编制了各时期的古地理图。为塔河南上奥陶统的油气勘探提供了地质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河南 良里塔格组 沉积环境 古地理图 油气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河南部奥陶系海西早期岩溶的发现 被引量:14
14
作者 严威 王兴志 +2 位作者 丁勇 吕海涛 刘存革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53-60,192-193,共8页
塔河油田奥陶系碳酸盐岩主要经历了加里东中期及海西早期岩溶作用。前人认为,桑塔木组泥岩隔水层控制了海西早期岩溶的分布范围:北部的桑塔木组缺失区是海西早期岩溶的发育区,并对先期的加里东中期岩溶产物加以全面改造;而南部的桑塔木... 塔河油田奥陶系碳酸盐岩主要经历了加里东中期及海西早期岩溶作用。前人认为,桑塔木组泥岩隔水层控制了海西早期岩溶的分布范围:北部的桑塔木组缺失区是海西早期岩溶的发育区,并对先期的加里东中期岩溶产物加以全面改造;而南部的桑塔木组覆盖区则仅保留了加里东中期岩溶。通过岩石学、沉积学、地球化学及地震学等研究表明,海西早期岩溶可以在一定范围内突破桑塔木组的限制。桑塔木组的覆盖仅仅改变了海西早期岩溶作用的形式,即由裸露风化壳型岩溶转变为覆盖承压型岩溶。指出了与主体区相连的断裂带才是岩溶—缝洞型储层的发育区带,而孤立的、不与主体区相连的断裂带,则岩溶作用不发育。该岩溶作用的发现,对于在塔河油田南部、西部桑塔木组覆盖区寻找岩溶缝洞型储层发育带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河油田 奥陶系 桑塔木组尖灭线 海西早期 加里东中期 覆盖承压岩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频谱分解技术在塔里木盆地北部TH地区碳酸盐岩缝洞型储层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26
15
作者 张亚中 赵裕辉 +3 位作者 鲁新便 刘哲生 叶建伟 宋伯虎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B09期16-20,24,共6页
本文从频谱分解技术的基本原理及计算方法入手,根据正演模型,通过对比缝洞型储层与地震反射特征的关系,总结出储层发育的反射特征,相应地精细调整频谱分解处理参数,进而进行预测。通过与钻井资料对比可知,频谱分解技术可以刻画不同频率... 本文从频谱分解技术的基本原理及计算方法入手,根据正演模型,通过对比缝洞型储层与地震反射特征的关系,总结出储层发育的反射特征,相应地精细调整频谱分解处理参数,进而进行预测。通过与钻井资料对比可知,频谱分解技术可以刻画不同频率强反射、弱反射的边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频谱分解 碳酸盐岩 地震响应 调谐数据体 时频四维数据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断裂检测技术在塔河油田南部碳酸盐岩储层及油藏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30
16
作者 刘群 李海英 邓光校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02-206,共5页
塔河油田南部奥陶系一间房组碳酸盐岩储层具有油层薄、油水关系复杂及断层控储、控藏的特征。应用地震资料进行断裂检测的准确与否,关系到断控型油藏预测的准确度,决定了本地区的勘探开发的成效。基于塔河地区高品质二次采集三维地震资... 塔河油田南部奥陶系一间房组碳酸盐岩储层具有油层薄、油水关系复杂及断层控储、控藏的特征。应用地震资料进行断裂检测的准确与否,关系到断控型油藏预测的准确度,决定了本地区的勘探开发的成效。基于塔河地区高品质二次采集三维地震资料,应用精细相干及蚂蚁体断裂检测技术对南部斜坡区断裂进行了检测。参考检测结果,结合地震剖面对断裂开展了精细解释,将解释断层平面多边形与碳酸盐岩储层预测振幅变化率属性进行叠合,在此基础上开展了断控型油藏预测研究,总结出塔河油田南部地区两种与断裂相关的油气富集模式:主干断裂上倾封挡型和分支断裂上倾封挡型。按此模式部署,在该区取得了较好的勘探开发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征值相干 蚂蚁体追踪 振幅变化率 走滑断层 断裂上倾封挡 塔河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水两相流Darcy-Stokes模型 被引量:16
17
作者 刘学利 彭小龙 +1 位作者 杜志敏 陈昭晖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89-92,共4页
塔河油田缝洞型油藏的溶洞可分为微小溶洞溶孔和大溶洞,部分大溶洞未被充填,未充填的大溶洞内部不存在多孔介质,流体流动属于自由流动,流动规律符合Navier-Stokes方程,油藏存在自由流动区和渗流区,流动规律符合Darcy-Stokes耦合模型。... 塔河油田缝洞型油藏的溶洞可分为微小溶洞溶孔和大溶洞,部分大溶洞未被充填,未充填的大溶洞内部不存在多孔介质,流体流动属于自由流动,流动规律符合Navier-Stokes方程,油藏存在自由流动区和渗流区,流动规律符合Darcy-Stokes耦合模型。针对塔河油田的流体特征,将现有的用来描述单相不可压缩流体流动的Darcy-Stokes模型扩展到油水两相的微可压缩流体,并根据未充填溶洞内压力差异小这一特征,对油水动量守恒方程进行简化,所得到的动量守恒方程在形式上与不可压缩流体的相同,但流体密度和粘度仍然是关于压力的函数。模型中引入了Beavers-Joseph-Saffman边界条件,并将该条件扩展到两相流。将Darcy-Stokes模型应用于数值试井,结果表明,尽管采用双重介质渗流模型和Navier-Stokes模型都可以得到很好的拟合效果,但是后者的解释成果更接近三维地震解释所预测的地质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河油田 Darcy-Stokes 两相流 裂缝 溶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巴麦地区晚石炭世碳酸盐岩台内滩储层综合评价 被引量:10
18
作者 王小敏 陈昭年 +3 位作者 樊太亮 余腾孝 曹自成 何海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371-381,共11页
碳酸盐岩台内滩是重要的油气勘探目标,但关于台内滩储层的形成与评价研究相对薄弱。以巴麦地区先巴扎区块上石炭统小海子组作为研究碳酸盐岩台内滩的典型实例,"露头-岩心-镜下-测井-地震"五位一体综合分析表明,小海子组发育... 碳酸盐岩台内滩是重要的油气勘探目标,但关于台内滩储层的形成与评价研究相对薄弱。以巴麦地区先巴扎区块上石炭统小海子组作为研究碳酸盐岩台内滩的典型实例,"露头-岩心-镜下-测井-地震"五位一体综合分析表明,小海子组发育竹蜓类生屑滩、藻核形石滩、生屑滩、砂屑滩和薄皮鲕粒滩等5种碳酸盐岩台内滩,形成于海侵背景下、内缓坡台地中的微低古隆起环境,受控于构造变形和海平面变化。优质储层受开阔台地浅滩沉积作用和(准)同生期成岩作用控制;纵向上小海子组下亚段的储层物性比上亚段好;平面上Ⅰ类储层自Bt8井沿北东东向至西南向呈条带状展布,与台内古地貌较高区域相对应;Ⅱ类储层主要发育在台内古地貌较低区域,呈零散的片状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盐岩台内滩 储层 层序地层 成岩作用 小海子组 巴麦地区 塔里木盆地 碳酸盐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酸盐岩表生岩溶与埋藏溶蚀比较——以塔北和塔中地区为例 被引量:69
19
作者 钱一雄 Conxita Taberner +2 位作者 邹森林 尤东华 王蓉英 《海相油气地质》 2007年第2期1-7,共7页
表生岩溶与埋藏溶蚀是碳酸盐岩储层发育的最重要成岩作用,两者受岩石等内在因素的影响基本相同,但所受的外部主控因素差异显著。表生岩溶受构造不整合面、古构造等影响较大;埋藏溶蚀主要受断裂与深部流体控制。表生岩溶主要表现为垂向... 表生岩溶与埋藏溶蚀是碳酸盐岩储层发育的最重要成岩作用,两者受岩石等内在因素的影响基本相同,但所受的外部主控因素差异显著。表生岩溶受构造不整合面、古构造等影响较大;埋藏溶蚀主要受断裂与深部流体控制。表生岩溶主要表现为垂向分带性明显的复杂孔洞缝网络结构,而埋藏溶蚀主要呈受断裂—裂隙控制的“V”形洞穴样式或与断裂有关的阶梯状分布。表生岩溶发育一些标型特征,如钙质壳,古土壤,铝土矿,淡红色方解石晶体,溶蚀沟、坑、天坑,新月形状、悬垂和纤维状渗滤砂或胶结物,岩溶角砾及与地下暗河有关的机械流水沉积;埋藏溶蚀往往发育与中低温热液有关的异形铁白云石、萤石、闪锌矿、磁黄铁矿等密西西比河谷型矿物以及塌陷构造、裂隙结构、不规则的角砾(化)岩体等。塔里木盆地塔北地区主要发育表生岩溶作用;塔中地区西北部不具备发育大规模表生岩溶的地质条件,以发育埋藏溶蚀作用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陶纪 碳酸盐岩 表生岩溶作用 埋藏溶蚀作用 塔里木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河油田石灰岩洞缝型储层测井评价 被引量:12
20
作者 樊政军 柳建华 马勇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45-48,共4页
塔河油田奥陶系主要岩性为颗粒微晶灰岩与泥微晶灰岩,储集空间类型繁多,分布不均,非均质性强,使得储层的储、渗机理和特性复杂化。针对复杂油气储层,开展了储层空间类型的研究,分析描述了不同储层空间的测井响应特征,利用成像测井和常... 塔河油田奥陶系主要岩性为颗粒微晶灰岩与泥微晶灰岩,储集空间类型繁多,分布不均,非均质性强,使得储层的储、渗机理和特性复杂化。针对复杂油气储层,开展了储层空间类型的研究,分析描述了不同储层空间的测井响应特征,利用成像测井和常规测井方法来识别孔、洞、缝储层,结合地质、岩心录井等生产实际对储层进行了分类,建立了不同类型碳酸盐岩储层测井识别模式、评价标准和储层参数求取的方法。通过多年的攻关研究,完善了综合概率法识别洞缝型储层的模型,为塔河油田储量参数计算和利用测井技术判别石灰岩缝洞型储层流体性质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河油田 奥陶纪 石灰岩 储集层 类型 测井解释 储层参数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