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1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如何增强石油石化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被引量:3
1
作者 邓昌华 《石油科技论坛》 2007年第2期49-51,共3页
石油石化企业目前在技术创新方面存在着认识不到位、措施不得力、政策不配套、投入不充足等问题,为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文章从思想观念上、方针政策上、体制建设上、创新队伍培养上、处理引进与自主创新的关系上等诸多方面进行了一些分析... 石油石化企业目前在技术创新方面存在着认识不到位、措施不得力、政策不配套、投入不充足等问题,为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文章从思想观念上、方针政策上、体制建设上、创新队伍培养上、处理引进与自主创新的关系上等诸多方面进行了一些分析研究,提出了一些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 企业 自主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1年我国石油市场形势分析与2022年展望 石油行业呈现七个新态势与五方面改革方略 被引量:3
2
作者 王嘉懿 田磊 +1 位作者 付晓晴 李云 《中国能源》 2022年第3期39-43,共5页
2021年,我国经济发展和疫情防控保持全球领先地位,拉动石油消费恢复至疫情前水平,国内原油产量持续上升,原油进口量20年来首次下降,成品油产量同比下降,净出口减少。油气勘探开发、消费利用、价格改革等方面的改革加快推进。受俄乌冲突... 2021年,我国经济发展和疫情防控保持全球领先地位,拉动石油消费恢复至疫情前水平,国内原油产量持续上升,原油进口量20年来首次下降,成品油产量同比下降,净出口减少。油气勘探开发、消费利用、价格改革等方面的改革加快推进。受俄乌冲突等影响,国际油价近期仍将保持高位。随着国际油价上涨,国内成品油价格也出现明显上涨,需适时出台综合调控措施保障市场平稳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 成品油 安全 低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油企业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发展的对策思考
3
作者 蔡飞 刘琦 顾永强 《节能与环保》 2024年第1期36-43,共8页
石油企业的绿色低碳转型是应对气候变化和环境保护要求的关键举措。以“双碳”目标为引领的绿色低碳转型成为石油企业的战略选择,其对策涉及能源结构调整、技术创新、温室气体排放减少、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等。石油企业通过这些对策措施... 石油企业的绿色低碳转型是应对气候变化和环境保护要求的关键举措。以“双碳”目标为引领的绿色低碳转型成为石油企业的战略选择,其对策涉及能源结构调整、技术创新、温室气体排放减少、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等。石油企业通过这些对策措施的实施推进绿色低碳转型,逐步降低对气候的影响,推动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这不仅符合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需求,也对石油企业自身的长远发展具有积极意义。本文旨在探讨石油企业在推进以“双碳”目标为引领的绿色低碳转型的对策思考,为实现石油企业的可持续、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企业 “双碳”目标 绿色低碳 转型发展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胜利油田深薄层超稠油多元复合开采技术 被引量:41
4
作者 陶磊 李兆敏 +2 位作者 毕义泉 李宾飞 张继国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732-736,共5页
胜利油田超稠油埋藏深、储集层薄、原油黏度大、胶质和沥青质含量高,采用目前成熟的稠油开发方式无法有效动用。结合超负压泡沫混排技术、高效油溶性降黏剂降黏技术、CO2非混相驱油技术和蒸汽吞吐技术,提出深薄层超稠油多元复合开采技... 胜利油田超稠油埋藏深、储集层薄、原油黏度大、胶质和沥青质含量高,采用目前成熟的稠油开发方式无法有效动用。结合超负压泡沫混排技术、高效油溶性降黏剂降黏技术、CO2非混相驱油技术和蒸汽吞吐技术,提出深薄层超稠油多元复合开采技术。针对多元复合开采技术的开采机理,进行相关实验:①测定泡沫黏度以及泡沫悬砂、冲砂性能;②油溶性复合降黏剂与常规降黏剂降黏效果对比实验和破乳实验;③CO2破乳能力实验。实验表明:泡沫具有良好的悬砂、冲砂性能;复合降黏剂的降黏效果远好于二甲苯,复合降黏剂和CO2均具有很好的破乳效果,原油乳化程度越高,破乳效果越好。现场试验显示多元复合开采技术开发深薄层超稠油具有良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稠油 多元复合开采 泡沫 降黏剂 CO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胜利油田首口小井眼长水平段水平井钻井技术 被引量:34
5
作者 崔海林 陈建隆 +2 位作者 牛洪波 张佃宾 刘晓兰 《石油钻探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4-18,共5页
为提高低渗透油气藏的开采效率,胜利油田部署了一口小井眼长水平段多级分段压裂水平井——樊154-平1井。在介绍樊154-平1井储层特征、井身结构和井眼轨道剖面特点的基础上,认为该井存在水平段长、摩阻扭矩大、井眼尺寸小、循环压耗高和... 为提高低渗透油气藏的开采效率,胜利油田部署了一口小井眼长水平段多级分段压裂水平井——樊154-平1井。在介绍樊154-平1井储层特征、井身结构和井眼轨道剖面特点的基础上,认为该井存在水平段长、摩阻扭矩大、井眼尺寸小、循环压耗高和水平段井身质量要求严格等钻井难点,从实钻井眼轨迹优化、实时摩阻扭矩计算、底部钻具组合优选、钻井液技术、地质导向技术和井眼修复等方面,对该井采用的技术措施进行了详细介绍。该井实钻水平段长1 230.00m,创造了胜利油田小井眼水平井水平段最长纪录,平均井径扩大率4.62%,储层钻遇率100%,井眼轨迹光滑,有效地保证了该井12段分段压裂的成功实施,投产后稳产20~30t/d,为胜利油田低渗区块的高效开发提供了宝贵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眼井 水平井 低渗透储集层 压裂 胜利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胜利低渗油田长水平段水平井钻井关键技术 被引量:46
6
作者 韩来聚 牛洪波 窦玉玲 《石油钻探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7-12,共6页
长水平段水平井钻井技术已经成为低渗透油气田开发的重要技术保障,但国内相关技术起步较晚,对该项技术的认识还需要统一,对如何发展与该技术配套的优快钻井技术有待进一步研究。通过分析该技术在井眼轨道优化设计、井眼轨迹控制和钻井... 长水平段水平井钻井技术已经成为低渗透油气田开发的重要技术保障,但国内相关技术起步较晚,对该项技术的认识还需要统一,对如何发展与该技术配套的优快钻井技术有待进一步研究。通过分析该技术在井眼轨道优化设计、井眼轨迹控制和钻井液性能提高方面的主要技术难点,明确了关键技术攻关方向。通过模拟分析井眼轨道摩阻、扭矩,确定了造斜率和井眼轨道类型的优选原则;通过分析靶前位移与裸眼段摩阻系数的敏感性,明确了二者关系,并就其成因进行了钻柱力学解释,提出了靶前位移的优选原则,形成了长水平段水平井井眼轨道设计的主要思路。建立了基于地层可钻性级值的井眼轨迹控制方案优化方法,提出了以旋转减摩技术为基础的井眼轨迹高效控制思路。梳理了井壁稳定、井眼净化和润滑防卡等长水平段水平井钻井液关键技术,介绍了相应的主要技术措施。结合高平1井,介绍了上述各关键技术的应用情况,实例验证了各技术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水平段 水平井 井眼轨道 优化设计 井眼轨迹控制 低渗透油气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哈拉阿拉特山地区构造演化及其石油地质意义 被引量:13
7
作者 薛雁 张奎华 +3 位作者 王艺豪 王圣柱 程世伟 宋梅远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687-692,共6页
哈拉阿拉特山地区是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山前冲断带的一部分,构造演化过程不甚清楚,严重影响着这一地区的油气勘探进程。在三维地震资料解释的基础上,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及岩心地化分析,重建了哈拉阿拉特山地区构造演化过程,并探讨了其对油... 哈拉阿拉特山地区是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山前冲断带的一部分,构造演化过程不甚清楚,严重影响着这一地区的油气勘探进程。在三维地震资料解释的基础上,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及岩心地化分析,重建了哈拉阿拉特山地区构造演化过程,并探讨了其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哈拉阿拉特山地区构造演化主要经历了古洋壳俯冲碰撞(晚石炭世)、伸展裂陷—早期冲断变形(早二叠世)、强烈逆冲推覆(中—晚二叠世)、冲断叠加(三叠纪)、振荡隆升(侏罗纪—白垩纪)、隆升剥蚀兼走滑调整(新生代)6个阶段。早二叠世晚期伸展裂陷构造背景下,研究区发育了厚层的烃源岩;中二叠世到三叠纪,持续强烈逆冲推覆,不仅改善了储集层物性,还形成了大量构造圈闭;侏罗纪以后,构造活动趋于静止,对早期形成的油藏起到了很好的保存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哈拉阿拉特山地区 冲断带 演化阶段 构造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胜利低渗油田水平井筛管分段控流完井技术 被引量:15
8
作者 赵勇 杨海波 何苏荣 《石油钻探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8-22,共5页
为了延缓水平井筛管完井后期的含水上升速率、延长水平井生产寿命,胜利油田提出并推广应用了水平井筛管分段控流完井技术。水平井筛管分段控流完井的技术原理为:首先,要根据油井的油藏地质特征,利用管外封隔器将水平油层段合理分段,实... 为了延缓水平井筛管完井后期的含水上升速率、延长水平井生产寿命,胜利油田提出并推广应用了水平井筛管分段控流完井技术。水平井筛管分段控流完井的技术原理为:首先,要根据油井的油藏地质特征,利用管外封隔器将水平油层段合理分段,实现各个不同层系间的有效隔离;然后,利用数值模拟方法计算出油井合理的日产液量,根据油藏的物性参数制订产能分配方案、计算各段需要的渗流面积;最后根据计算结果在各段下入不同孔密或缝密的控流筛管,调节各段生产压差,使产层均衡供液,并控制底水均匀地向水平井筒推进。介绍了分段管外封隔器、变密度控流筛管、变密度割缝管等分段控流完井工具,及分段控流完井工艺。从推广应用至今,该完井技术已经在胜利油田及其所属外地区块的30余口水平井中进行了应用。应用结果表明,该技术稳油控水效果明显,油井含水率可比邻井同期下降10%,能实现各不同层系间的有效隔离、延长油井无水或低含水开采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井完井 筛管 分段完井 含水率 胜利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胜利老河口油田桩106井区馆陶组成藏规律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谭茂金 杨邦伟 +1 位作者 贾黎 邹德江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44-47,共4页
胜利油区老河口油田桩106井区馆陶组砂层组主要包括河道、堤岸、泛滥平原、废弃河道4种沉积亚相。主力含油层为上第三系馆陶组上亚段曲流河沉积的河道砂体。该区周围被富生油凹陷包围,断层对该区上第三系油气的运移和聚集起到了重要的... 胜利油区老河口油田桩106井区馆陶组砂层组主要包括河道、堤岸、泛滥平原、废弃河道4种沉积亚相。主力含油层为上第三系馆陶组上亚段曲流河沉积的河道砂体。该区周围被富生油凹陷包围,断层对该区上第三系油气的运移和聚集起到了重要的控制作用。通过大、小断层的连接,油气沿断面和储集层作垂向和横向交替运移,形成网毯状油气运聚模式。丰富的油源、优越的油气运聚条件以及良好的储盖组合在馆陶组形成以岩性油藏、岩性-构造油藏为主的隐蔽油气藏。油气藏自南向北具有含油层系逐渐变多、变深,含油性能逐渐变好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道砂 地质特征 油藏类型 控制因素 老河口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胜利油田深井超深井钻井技术 被引量:23
10
作者 赵金洲 赵金海 《石油钻探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6-61,共6页
胜利油田深井超深井钻井技术的发展大体经历了初步钻探、起步发展和规模应用3个阶段,初步形成了复杂地层条件下深井超深井配套钻井技术:深井井身结构设计技术、提高上部大尺寸井眼机械钻速技术、提高深部小尺寸井眼机械钻速技术、套管... 胜利油田深井超深井钻井技术的发展大体经历了初步钻探、起步发展和规模应用3个阶段,初步形成了复杂地层条件下深井超深井配套钻井技术:深井井身结构设计技术、提高上部大尺寸井眼机械钻速技术、提高深部小尺寸井眼机械钻速技术、套管防磨技术、防斜打快技术、钻井液技术、完井技术。详细介绍了深井超深井配套钻井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情况,并指出了胜利油田超深井钻井技术的攻关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井钻井 超深井 深井固井 井身结构 井眼稳定 钻井液 胜利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胜利油田单六块超稠油乳化降粘室内实验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曹均合 孙克己 +4 位作者 麻金海 郭省学 盖平原 王秋霞 唐培忠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03-105,108,共4页
在实验室评价了质量比7/3的阴离子/非离子混合表面活性剂降粘剂SB 3(有效物含量≥30%)对胜利滨南油田单6断块蒸汽吞吐井超稠油井筒乳化降粘的性能。所用油样为脱气脱水单6 12 X42井原油,在10s-1下50℃粘度为6.4×104mPa·s,60... 在实验室评价了质量比7/3的阴离子/非离子混合表面活性剂降粘剂SB 3(有效物含量≥30%)对胜利滨南油田单6断块蒸汽吞吐井超稠油井筒乳化降粘的性能。所用油样为脱气脱水单6 12 X42井原油,在10s-1下50℃粘度为6.4×104mPa·s,60℃粘度为3.3×104mPa·s;水相为模拟地层水,含NaCl1.5×104mg/L,Ca2+800mg/L,Mg2+200mg/L及设定量SB 3。实验研究结果表明:体积比为90/10~50/50的原油和水在60℃时形成油包水乳状液,其粘度较原油大幅上升;在水相中加入2.0×104mg/LSB 3后,相同体积比的原油和水在60℃时形成水包油乳状液,60℃、50s-1下乳状液粘度为260mPa·s(油水体积比70/30)和~130mPa·s(60/40);温度由35℃升到80℃时,油水体积比70/30的乳状液的粘度(50s-1)由579mPa·s降至65mPa·s;SB 3加量增大时(≤5.0×104mg/L)乳状粘度还会降低;SB 3不影响稠油乳状液的化学破乳脱水。因此,SB 3可用于胜利滨南油田单6断块超稠油的井筒乳化降粘。图3表4参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胜利油田单六块 超稠油 乳化降粘 室内实验 阴离子/非离子混合表面活性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胜利油田智能完井技术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25
12
作者 余金陵 魏新芳 《石油钻探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68-72,共5页
智能完井技术综合运用传感技术、信息技术和控制技术来提高油井产能、降低作业风险和费用,实现资源利用和油田开发效益的最大化,是现代完井技术的发展方向。简单介绍了国内外智能完井技术的研究现状,重点介绍了胜利油田智能完井技术的... 智能完井技术综合运用传感技术、信息技术和控制技术来提高油井产能、降低作业风险和费用,实现资源利用和油田开发效益的最大化,是现代完井技术的发展方向。简单介绍了国内外智能完井技术的研究现状,重点介绍了胜利油田智能完井技术的研究进展情况:目前已研制出整体性能与国外同类产品接近的高强管外封隔器,能达到现场要求的遇油遇水自膨胀管外封隔器;形成了均衡供液筛管分段完井技术和数据采集技术;建立了处理井下产液和压力数据的数学模型,根据处理结果可以判断出水层位。通过筛管分段完井数据采集模拟试验,对采用数学模型处理井下产液和压力数据判断出水层位的方法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可行,可为现场采用筛管分段完井及判断控制井下出水层位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完井 套管外封隔器 筛管 数据采集 数学模型 数据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地震采集工程数据可视化管理平台的设计 被引量:4
13
作者 徐维秀 萧蕴诗 +3 位作者 谭绍泉 唐廷海 杨晶 祝媛媛 《石油物探》 EI CSCD 2005年第4期357-361,共5页
阐述了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建立地震采集工程数据可视化管理平台的技术和方法。首先,从数据管理平台的设计入手,探讨了GIS与数据库的关系、平台的数据结构以及软件的整体架构等;然后,介绍了平台实现的几项关键技术,即层次型的项目数... 阐述了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建立地震采集工程数据可视化管理平台的技术和方法。首先,从数据管理平台的设计入手,探讨了GIS与数据库的关系、平台的数据结构以及软件的整体架构等;然后,介绍了平台实现的几项关键技术,即层次型的项目数据管理、图层控制的勘探项目查询、表层试验资料的数据处理、SPS(Shell Processing Support)与观测系统的显示与分析、地震数据的定量化分析等;最后,利用自行设计开发的实用软件对该技术的特色和功能进行了说明。基于GIS的地震采集数据管理平台可以整合地震勘探工程中的过程数据, 并提供主要技术环节的数据处理模块,为地震采集工程提供全方位的数据和质量监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信息系统 数据库 可视化 数据管理平台 地震采集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胜利油田第一口跨断块阶梯水平井钻井实践 被引量:11
14
作者 孙连坡 刘新华 李彦 《断块油气田》 CAS 2012年第1期117-119,共3页
永3-平9井是胜利油田第一口跨断块阶梯水平井,完钻井深2 418 m,断块前钻遇油层180 m,断块后钻遇油层110 m,断块前后垂直落差9.17 m。针对断块油藏剩余油分布相对比较零散、单井控制储量低等开发特点,利用一口跨断块阶梯水平井控制多个... 永3-平9井是胜利油田第一口跨断块阶梯水平井,完钻井深2 418 m,断块前钻遇油层180 m,断块后钻遇油层110 m,断块前后垂直落差9.17 m。针对断块油藏剩余油分布相对比较零散、单井控制储量低等开发特点,利用一口跨断块阶梯水平井控制多个断块剩余油的富集区,可最大程度地接触油层,达到提高储量控制及动用程度的目标。文中分析了永3断块油藏的构造形态和储层特性,对地质靶点、井身结构、井眼轨道等进行了优化设计,通过钻井实践总结了阶梯水平井在复杂断块油藏开发中的钻井难点和技术措施。该井的成功实施,为复杂断块油藏未动用储量的经济高效开发提供了新的工程技术思路和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断块油藏 优化设计 阶梯水平井 井眼轨迹 永3-平9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专家决策支持系统在石油工业中的应用与发展展望 被引量:7
15
作者 赵金海 杨传书 《中外能源》 CAS 2010年第11期40-45,共6页
专家决策支持系统,即智能决策支持系统(IDSS),是将人工智能(AI)和决策支持系统(DSS)相结合,应用专家系统(ES)技术,使DSS能够更充分地具有并应用人类专家的知识,通过逻辑推理来帮助解决复杂决策问题的智能化DSS。目前IDSS的研究、应用现... 专家决策支持系统,即智能决策支持系统(IDSS),是将人工智能(AI)和决策支持系统(DSS)相结合,应用专家系统(ES)技术,使DSS能够更充分地具有并应用人类专家的知识,通过逻辑推理来帮助解决复杂决策问题的智能化DSS。目前IDSS的研究、应用现状是:单项应用多,综合应用少;理论研究多,实践应用少。IDSS在石油工业中的应用已逐步渗透到石油勘探开发的各个环节中,然而随着勘探开发难度的加大,石油勘探开发和石油工程技术等领域面临的技术决策难题日益增多,因此应进一步积极探索IDSS技术应用,为研究人员提供数据支持与成果共享,为决策人员提供准确可靠的决策依据和决策工具。石油行业IDSS建设是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应遵循"架构先行、先易后难、边建边用、集成创新"的原则,首先作好系统的架构规划和技术选型,然后分步实施,逐步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决策支持系统 石油工业 商业智能 人工智能 IDS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荧光录井技术在胜利油田油质判识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6
作者 燕子杰 滕玉明 何道勇 《石油地质与工程》 CAS 2008年第1期34-36,共3页
三维荧光录井技术由于其具有更高的灵敏度和检测上限、激发波长和发射波长的任选性、更多的图谱表现形式和更丰富的参数信息等特征,较好的弥补了二维荧光录井技术的一些缺陷和不足。通过对三维荧光录井技术的研究、推广和初步应用,掌握... 三维荧光录井技术由于其具有更高的灵敏度和检测上限、激发波长和发射波长的任选性、更多的图谱表现形式和更丰富的参数信息等特征,较好的弥补了二维荧光录井技术的一些缺陷和不足。通过对三维荧光录井技术的研究、推广和初步应用,掌握了三维荧光录井技术的技术原理及技术特点。通过大量的三维荧光分析数据与试油结果进行对比研究,建立了利用最佳激发波长、最佳发射波长、油性指数等三维荧光分析参数评价原油性质的标准,同时也总结了不同的原油性质具有不同谱图形态特征,并在胜利油田的应用过程中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应用结果表明三维荧光技术在判识原油性质方面,具有独特的技术优势和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荧光 原理 谱图特征 储集岩 原油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土著微生物修复胜利油田含油污泥的工业实验 被引量:14
17
作者 闫毓霞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55-258,共4页
以胜利油田滨一污水站长期堆放的含油污泥为研究对象,采取工程措施创造有利于土著微生物生长繁殖的条件,强化其石油降解活性,以修复480m3的含油污泥。测定了不同修复阶段污泥的油含量、不同种类微生物数量和污泥基本理化性质的变化情况... 以胜利油田滨一污水站长期堆放的含油污泥为研究对象,采取工程措施创造有利于土著微生物生长繁殖的条件,强化其石油降解活性,以修复480m3的含油污泥。测定了不同修复阶段污泥的油含量、不同种类微生物数量和污泥基本理化性质的变化情况,并与加入菌剂和未做任何处理的对照区块进行对比。对初始油含量为126g/kg的污泥,利用土著微生物进行230天的修复后,油含量下降了42.8%,持水量明显增加,生物毒性降低。结果表明,利用土著微生物进行含油污泥的生物修复可在一定程度上去除石油污染物,是一种有效的含油污泥处理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油污泥 生物修复 土著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胜利油田复杂断块油藏立体开发钻完井技术 被引量:4
18
作者 刘天科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7-31,9,共5页
胜利油田复杂断块油藏较多,构造和断裂系统复杂,断块面积小,含油层系多,含油井段长,层间物性非均质严重,层间和层内矛盾突出。为了有效的开发复杂断块油藏,在永3断块应用复杂断块油藏立体开发钻完井技术。提出综合利用造斜率的预测与控... 胜利油田复杂断块油藏较多,构造和断裂系统复杂,断块面积小,含油层系多,含油井段长,层间物性非均质严重,层间和层内矛盾突出。为了有效的开发复杂断块油藏,在永3断块应用复杂断块油藏立体开发钻完井技术。提出综合利用造斜率的预测与控制技术,采用滑动钻进和复合钻进两种方式,调整钻井液性能,采用多级控压滤饼酸洗工艺,免钻塞筛管顶部装置,尾管筛管顶部注水泥工艺等措施,提高了该断块水平井、复杂结构井的钻井和固井质量。在永3-斜177井和永3-平6井应用该技术效果显著,成为高效开发胜利油田复杂断块油藏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胜利油田 复杂断块油藏 立体开发 永3断块 钻完井技术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油工程中的核磁共振技术 被引量:2
19
作者 程华国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890-894,共5页
石油工程中的核磁共振技术包括核磁共振测井技术、核磁共振录井技术、随钻核磁共振技术以及利用核磁共振技术进行流体识别的模块式地层测试技术等。限于篇幅,本文仅从核磁共振(NMR)测井与录井技术在储层物性评价、储层流体识别、完井方... 石油工程中的核磁共振技术包括核磁共振测井技术、核磁共振录井技术、随钻核磁共振技术以及利用核磁共振技术进行流体识别的模块式地层测试技术等。限于篇幅,本文仅从核磁共振(NMR)测井与录井技术在储层物性评价、储层流体识别、完井方案选取、试油层位确定、地层压力预测等方面的成功案例进行分析,说明NMR技术在石油工程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磁共振 测井 录井 石油工程 储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胜利油田桩西潜山构造深井钻探难点及对策 被引量:2
20
作者 李燕 吕兴辉 +1 位作者 李建霞 李建富 《天然气技术》 2010年第5期50-53,共4页
胜利油田桩西潜山构造极为复杂,在深井钻探过程中存在机械钻速低、地层倾角大、易井斜、井身质量难以控制、高温高压地层下钻井液维护困难、低压易漏、破碎带地层极易发生井下复杂情况与事故、完井工艺复杂等施工难点。针对上述难点,采... 胜利油田桩西潜山构造极为复杂,在深井钻探过程中存在机械钻速低、地层倾角大、易井斜、井身质量难以控制、高温高压地层下钻井液维护困难、低压易漏、破碎带地层极易发生井下复杂情况与事故、完井工艺复杂等施工难点。针对上述难点,采取了优选钻头技术、钻遇中生界地层使用聚晶金刚石复合片(PDC)钻头与减震增压装置配合、钟摆—偏轴组合及无线随钻测斜技术、抗高温低固相聚合物钻井液体系、近平衡钻井技术、加装套管防磨接头及固井工艺技术等措施,解决了钻探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潜山构造 机械钻速 井身质量 复合钻进 完井 防磨接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