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断层输导作用与油气充注作用关系分析 被引量:9
1
作者 刘震 张旺 +3 位作者 曹尚 刘明洁 张威 董冬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302-1313,共12页
断层是控制油气藏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断层的开启及闭合影响到油气运移与聚集的效率。但油气在断层中的运移与在砂层中的充注存在差异性这一问题长期被忽视。一般认为,只要发育断层,其断开的渗透层就会被油气充注,极少关注地层水和石油... 断层是控制油气藏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断层的开启及闭合影响到油气运移与聚集的效率。但油气在断层中的运移与在砂层中的充注存在差异性这一问题长期被忽视。一般认为,只要发育断层,其断开的渗透层就会被油气充注,极少关注地层水和石油的压缩特性对充注的影响。本文提出,地下单断层活动时,深部油气在超压作用下以涌流方式难以快速充注进入中浅层被切割的砂体,因此,单砂体至少要存在一条断层作为泄水出口,石油才能通过其余断层充注进入砂体,即单砂体要发育两条及两条以上断层,石油才能注入砂体。在断层静止期,油气通过渗流方式沿特定深度范围断面垂向运移,对油气垂向运移距离影响较小。本文运用4个大型盆地的典型油气藏与断层分布关系讨论了本文观点。该观点对油气成藏规律研究及成藏目标评价有较重要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层 垂向输导 超压 烃类充注 砂岩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曲堤断鼻应力成因机制及对构造和油气的控制作用 被引量:1
2
作者 董冬 向龙斌 +3 位作者 程建莉 牛富玲 张卫海 初启龙 《地质科技情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7-32,共6页
曲堤断鼻是济阳坳陷一个大型中浅层富油断鼻构造,受张、扭、拱应力复合作用形成。古近纪以来NW向拉张应力和NE向右旋走滑扭应力持续作用使其在基底鼻形背景上形成NE走向的"两阶两垒夹一堑"构造格局,古近纪晚期以来叠加的基底... 曲堤断鼻是济阳坳陷一个大型中浅层富油断鼻构造,受张、扭、拱应力复合作用形成。古近纪以来NW向拉张应力和NE向右旋走滑扭应力持续作用使其在基底鼻形背景上形成NE走向的"两阶两垒夹一堑"构造格局,古近纪晚期以来叠加的基底块体差异性拱张又使其形成NW向地垒型"鼻脊带"。不同应力机制对油气有不同控制作用,张应力作用下断鼻主体区断层活动弱但油气丰度高,东西两翼断层活动强但油气丰度低;扭应力作用下断层压扭段附近油气富集,张扭段附近含油性变差;拱张应力作用使油气作垂向大幅疏导从而形成系列新断块圈闭并形成"鼻脊区"最有利聚油场所。断鼻内不同构造部位因应力作用不同从而形成不同构造单元并具有不同含油气丰度特征,约95%已探明储量赋存于张扭形成的"两垒夹一堑"断鼻主体区内,其中近60%已探明储量又富集于基底上拱"鼻脊区",显示构造高部位是控油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堤 断鼻 应力机制 走滑作用 油气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凝原油井筒温度场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2
3
作者 姚传进 雷光伦 +3 位作者 吴川 高达 蒋宝云 刘海庆 《石油钻探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74-78,共5页
高凝原油由于含蜡量高、凝固点高,井筒结蜡严重,开采效果差。根据传热学基本原理,建立了高凝原油井筒温度场数学模型,并选取了潍北油田的4口生产井,对影响井筒温度场的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油井产液量、体积含水率、油管导热系数... 高凝原油由于含蜡量高、凝固点高,井筒结蜡严重,开采效果差。根据传热学基本原理,建立了高凝原油井筒温度场数学模型,并选取了潍北油田的4口生产井,对影响井筒温度场的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油井产液量、体积含水率、油管导热系数和电热杆加热功率对井筒温度影响较大,生产时间对井筒温度的影响较小;油井产液量、油管导热热阻和电热杆加热功率的增加对改善井筒结蜡状况有利,而体积含水率(乳化水)的增加对井筒结蜡具有恶化作用,井筒电热杆加热存在最优的加热参数;采取增产(如提液、压裂、注水等)、原油破乳、保温油管以及井筒电热杆加热等措施,可有效改善高凝原油的流动性,实现高凝原油的正常举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凝原油 井眼温度分布 数学模型 结蜡 保温油管 电加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142区块大型压裂技术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6
4
作者 肖晖 郭建春 +1 位作者 卢聪 周玉龙 《石油钻探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90-95,共6页
为了提高F142区块油藏开发效益,研究并应用了大型压裂开发技术。在充分考虑大型压裂造长缝基础上,综合利用极限井距、经济极限井距和经济合理井距原理,同时结合区块地应力方向,优化了井网井距;在深穿透、造长缝、饱填砂、低伤害和低风... 为了提高F142区块油藏开发效益,研究并应用了大型压裂开发技术。在充分考虑大型压裂造长缝基础上,综合利用极限井距、经济极限井距和经济合理井距原理,同时结合区块地应力方向,优化了井网井距;在深穿透、造长缝、饱填砂、低伤害和低风险的设计原则上,利用三维压裂优化设计软件,以产量最优为目标,优化了加砂量、排量、砂比和前置液量等参数;根据大型压裂储层、施工时间和施工规模对压裂液性能的要求,优选了压裂液,确定了F142区块低渗透油藏大型压裂开发模式。根据优化结果,F142区块应采用反九点法井网开发,同时采用大砂量、大排量、高前置液量、中等砂比的大型压裂工艺。完成了22井次大型压裂现场试验,平均单井加砂量75m3;压前平均单井产油量0.8t/d,压后初期平均单井产油量22t/d,取得了显著的增产效果。这表明,大型压裂开发技术能够大幅提高F142区块开发效率,为类似储层的高效开发提供了技术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透 油藏开发 大型压裂 井网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滨425区块非均质油藏压裂裂缝参数优化 被引量:8
5
作者 蒋宝云 周玉龙 +4 位作者 陈莉 袁浩仁 汤志斌 马莅 卢聪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2期9322-9329,共8页
胜利油田滨425区块具有储层物性差、非均质性强等特点,水力压裂后存在层间产能差异大、储层动用不充分以及增产有效期短等问题,为此以压后产能为目标,提出滨425区块非均质油藏压裂裂缝参数优化方法。通过纵向精细分层、网格方向调整以... 胜利油田滨425区块具有储层物性差、非均质性强等特点,水力压裂后存在层间产能差异大、储层动用不充分以及增产有效期短等问题,为此以压后产能为目标,提出滨425区块非均质油藏压裂裂缝参数优化方法。通过纵向精细分层、网格方向调整以及局部网格加密的方式,建立滨425区块沙四段精细化地质模型。建立典型注采井组模型,对油井压裂前后的生产数据进行历史拟合。以压裂后的单井产能为目标,优化裂缝长度和导流能力。结果表明,滨425区块沙四段的四个砂层组物性差异较大,其中一、二砂组的储层物性以及含油性质总体好于三、四砂组;分析不同裂缝参数对压裂后油井产能的影响,优化得到三段压裂层段最优段长分别为90、70、80 m,最优裂缝导流能力为20、25、30 D·cm。该方法能显著提高水力压裂增产效果,为非均质油藏压裂裂缝参数优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均质油藏 地质建模 数值模拟 水力压裂 裂缝参数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柱状支撑裂缝内流体流动规律 被引量:7
6
作者 卢聪 卢云霄 +3 位作者 李芝力 陈滔 郭建春 蒋宝云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11-118,共8页
通道压裂通过脉冲交替泵入含支撑剂的携砂液和不含支撑剂的中顶液,在人工裂缝中形成非均匀柱状支撑结构的不连续铺置,从而在裂缝中形成流体流动的高速通道。目前对于支撑剂团在地层闭合压力作用下的变形规律尚认识不清,导致对支撑裂缝... 通道压裂通过脉冲交替泵入含支撑剂的携砂液和不含支撑剂的中顶液,在人工裂缝中形成非均匀柱状支撑结构的不连续铺置,从而在裂缝中形成流体流动的高速通道。目前对于支撑剂团在地层闭合压力作用下的变形规律尚认识不清,导致对支撑裂缝宽度的变化规律认识不明,从而难以准确计算支撑裂缝导流能力。根据大型可视化平板支撑剂运移铺置实验结果,统计分析支撑剂团铺置形态及尺寸,将支撑剂团分为3类。通过实验模拟支撑剂团柱的压缩变形过程,得到不同闭合压力下支撑剂团柱高度变化规律和支撑剂团杨氏模量。采用光滑粒子法,将支撑剂团柱离散成具有实际质量与体积的颗粒;采用有限元法将地层进行离散;通过两者耦合接触算法,对支撑剂团柱与地层的接触进行耦合计算;根据平板实验抽提的支撑剂团柱尺寸,建立3种类型的支撑剂团柱与地层接触模型;继而获取不同地层闭合压力与岩石杨氏模量下的支撑剂团柱压后形态、法向应力以及支撑剂团柱高度等参数,研究支撑剂团柱变形规律。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方法,建立支撑剂团柱-裂缝的缝内流动模型,计算得到不同施工参数下的压力场和速度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道压裂 支撑剂团柱 光滑粒子法 流动特征 压力分布 支撑剂铺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杆抽油泵固定阀阀球运动规律模拟分析 被引量:10
7
作者 万国强 于大川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65-172,共8页
在常规有杆抽油泵流体进泵过程中,固定阀阀球的运动规律是影响固定阀开启程度、过阀流量以及流体进泵时间的主要因素之一。详细描述分析固定阀阀球的运动规律,对有杆抽油泵进泵流量和开启程度的准确计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针对以往的... 在常规有杆抽油泵流体进泵过程中,固定阀阀球的运动规律是影响固定阀开启程度、过阀流量以及流体进泵时间的主要因素之一。详细描述分析固定阀阀球的运动规律,对有杆抽油泵进泵流量和开启程度的准确计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针对以往的固定阀阀球运动规律模型在对阀球受力分析以及求解过程中存在的不足,综合考虑泵阀开启和关闭阶段对阀球运动的影响,对阀球的受力和运动特性进行了全面分析,建立了完善的固定阀阀球运动规律模型。利用该模型可以模拟分析不同因素对阀球运动规律的影响,并对泵阀开启和关闭阶段出现的滞后现象进行了详细的计算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杆抽油泵 固定阀 阀球运动规律 阀球受力分析 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段塞控水封窜技术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张连社 封旭 孙岩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2012年第1期55-59,共5页
孤岛油田注聚区层内或层间非均质性严重,注聚过程中聚合物易沿高渗孔道窜进,使得部分注入井油压低,对应油井高见聚,严重影响聚合物驱开发效果。针对这一问题,研究应用了冻胶型堵剂和无机颗粒型堵剂。冻胶型堵剂试验结果表明,PAM-BM聚合... 孤岛油田注聚区层内或层间非均质性严重,注聚过程中聚合物易沿高渗孔道窜进,使得部分注入井油压低,对应油井高见聚,严重影响聚合物驱开发效果。针对这一问题,研究应用了冻胶型堵剂和无机颗粒型堵剂。冻胶型堵剂试验结果表明,PAM-BM聚合物对耐盐复合有机铬交联剂的适应性最好,然后对该体系的主段塞及封口段塞进行了优化;而无机颗粒型堵剂研究表明,无机颗粒型堵剂具有较好的悬浮性,注入性能优良,强度较高,有良好的封堵效果。现场应用表明,复合段塞控水封窜技术具有良好的调剖封窜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聚区 控水封窜 复合段塞 调剖封窜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层气开采过程中储层压力变化预测 被引量:3
9
作者 葛静涛 白雪静 陈龙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2014年第1期62-65,共4页
以分析煤层气开采过程中流体在基质和割理中的运移规律为基础,建立煤层气在不同地层环境下运移的数学物理方程,并采用古典隐式差分法求解煤层气平面径向一维渗流方程式。根据山西延川南工区实际生产数据,用所建模型预测储层压力变化,计... 以分析煤层气开采过程中流体在基质和割理中的运移规律为基础,建立煤层气在不同地层环境下运移的数学物理方程,并采用古典隐式差分法求解煤层气平面径向一维渗流方程式。根据山西延川南工区实际生产数据,用所建模型预测储层压力变化,计算结果表明模型可以模拟煤层气开采中在某一产量下不同生产时间段储层压力变化规律,为生产中工作制度的制定提供了科学依据,研究对煤层气开采有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气 开采 储层压力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的大孔道定量计算方法 被引量:14
10
作者 陈存良 王振 +2 位作者 牛伟 王汉满 郭龙飞 《断块油气田》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74-77,共4页
大孔道的发育造成大量注入水低效、无效循环,降低了开发效果,如何定量计算大孔道已成为高含水期油田开发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文中提出利用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方法定量计算大孔道参数。从大孔道形成前后的动、静态响应特征出发,选取... 大孔道的发育造成大量注入水低效、无效循环,降低了开发效果,如何定量计算大孔道已成为高含水期油田开发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文中提出利用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方法定量计算大孔道参数。从大孔道形成前后的动、静态响应特征出发,选取了大孔道的控制因素作为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的输入,对应的大孔道参数定量解释结果作为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的输出,通过统计训练学习,建立了大孔道与控制因素相关的定量计算模型,进而得到大孔道的定量计算结果。结果表明,支持向量机模型的计算结果与样本值拟合精度较高,能较好且客观地反映各控制因素对大孔道的影响。在岔15断块试验区应用后发现,模型的计算结果与实际监测值误差较小,满足矿场应用要求,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 大孔道 定量计算 高含水 提高采收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抑制油井层间水窜的固井技术探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王云川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18-121,共4页
油井存在油水互层时,油层和水层间具有良好的封隔效果是延长油井见水期的方法之一。X井位于新疆油田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其目的层石炭系地层裂缝发育、油水层交错且受边底水及注水井等因素的影响,油井完井投产后油井含水率上升快并形成水... 油井存在油水互层时,油层和水层间具有良好的封隔效果是延长油井见水期的方法之一。X井位于新疆油田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其目的层石炭系地层裂缝发育、油水层交错且受边底水及注水井等因素的影响,油井完井投产后油井含水率上升快并形成水淹,油井产能迅速下降。为保证完井后水层和油层间的水泥石仍然具有良好的封隔效果,采用韧性膨胀防窜水泥浆体系进行固井。文章在室内测试了该水泥浆体系的密度、流变性和失水量等基本属性,并结合力学软件和室内试验,优化水泥石的力学参数。现场应用表明,该体系既能够确保油井的固井质量,同时又能满足完井施工后水泥石完整性和封隔性要求,具有良好的防窜性能,满足封隔油井层间水窜的要求。X井固井作业的成功为同类井确保完井后水泥石力学完整性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底水 窜流 固井 韧性膨胀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