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渤南油田五区、六区层序地层格架与沉积类型 被引量:14
1
作者 武法东 陈永进 +1 位作者 黄高健 陈建渝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30-33,共4页
渤南洼陷古近系为基底岩,依据层序地层学和沉积体系分析的方法,将古近系和新近系划分为裂陷阶段和坳陷阶段2个构造层序,以区域性不整合面为界,划分为7个三级层序.渤南洼陷古近纪和新近纪为不对称断阶型湖盆,南部为缓坡断阶带,以三角洲... 渤南洼陷古近系为基底岩,依据层序地层学和沉积体系分析的方法,将古近系和新近系划分为裂陷阶段和坳陷阶段2个构造层序,以区域性不整合面为界,划分为7个三级层序.渤南洼陷古近纪和新近纪为不对称断阶型湖盆,南部为缓坡断阶带,以三角洲平原和三角洲前缘沉积为主;北部为受生长断层控制的陡坡断阶带,以典型的水下扇、浊积扇和扇三角洲近端前缘沉积为主.渤南油田五区、六区位于南部缓坡带的Ⅱ区,强烈断陷期发育的沙三段9砂层组属较深水湖泊中的浊积扇体系,上覆的0~8砂层组为扇三角洲沉积体系的水下前缘组合和前扇三角洲沉积组合,总体代表了进积和湖泊充填淤浅的过程.0~9砂层组的物源应主要来自东南侧的孤岛凸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序 沉积类型 扇三角洲 渤南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高温缓凝剂WHJ在深井固井中的应用 被引量:15
2
作者 彭志刚 许遵见 +2 位作者 冯茜 陈军 曹会莲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41-44,共4页
缓凝剂对于保证水泥浆在高温下的流变性是不可缺少的,但目前国内自主开发的高温缓凝剂使用温度均低于180℃。为了确保深井高温条件下固井施工的顺利进行,以含磷化合物为主要原料研制出了高分子油井水泥缓凝剂WHJ。该缓凝剂中含有多种易... 缓凝剂对于保证水泥浆在高温下的流变性是不可缺少的,但目前国内自主开发的高温缓凝剂使用温度均低于180℃。为了确保深井高温条件下固井施工的顺利进行,以含磷化合物为主要原料研制出了高分子油井水泥缓凝剂WHJ。该缓凝剂中含有多种易被水泥颗粒吸附、抑制水泥水化能力强的基团,分子与水泥颗粒之间的作用力大,另外缓凝剂分子量大,在高温下的脱附能力差,高温下缓凝性能优良。现场应用结果表明,缓凝剂WHJ在高温下具有良好的抑制水泥水化的能力,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井 超深井 固井 水泥浆 缓凝剂 高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粒度分析在砾岩储层沉积环境研究中的应用——以准噶尔盆地西北缘某区克下组冲积扇储层为例 被引量:23
3
作者 陈欢庆 舒治睿 +2 位作者 林春燕 邓西里 刘红现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6-12,34,共8页
以准噶尔盆地西北缘某区克下组储层为例,在砾岩储层岩心观察、岩心采样数据测试等粒度发育基本特征分析的基础上,详细介绍了粒度分析在沉积环境判别中的应用。研究区目的层以粒径大于2 mm的粗碎屑为主,主要为中砂岩、砂质砾岩及细砾岩... 以准噶尔盆地西北缘某区克下组储层为例,在砾岩储层岩心观察、岩心采样数据测试等粒度发育基本特征分析的基础上,详细介绍了粒度分析在沉积环境判别中的应用。研究区目的层以粒径大于2 mm的粗碎屑为主,主要为中砂岩、砂质砾岩及细砾岩。体现出冲积扇砾岩储层以粗粒沉积为主的特点。储层总体上粒度分布范围较宽,表现出典型的冲积扇砾岩储层分选性差的基本特征。粒度概率曲线上以较粗粒的滚动搬运组分和跳跃搬运组分为主,而细粒的悬浮搬运组分很少。C-M图和结构参数散点图证实目的层以牵引流为主,且自下而上特点逐渐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度分析 砾岩储层 沉积环境 三叠系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东湾坳陷古近系沙河街组层序地层分析 被引量:54
4
作者 李德江 朱筱敏 +4 位作者 董艳蕾 张小静 陈建庆 孙琦 熊作为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669-676,共8页
辽东湾坳陷是中国东部海上的主要含油气区之一,包括3凹2凸共5个次级构造单元,其中辽中凹陷面积最大、埋藏也最深,整个盆地充填古近系及新近系沉积。通过对全盆地范围内的地震、钻井、测井和古生物资料的综合研究,建立辽东湾坳陷沙河街... 辽东湾坳陷是中国东部海上的主要含油气区之一,包括3凹2凸共5个次级构造单元,其中辽中凹陷面积最大、埋藏也最深,整个盆地充填古近系及新近系沉积。通过对全盆地范围内的地震、钻井、测井和古生物资料的综合研究,建立辽东湾坳陷沙河街组层序地层格架,将辽东湾坳陷沙河街组划分为3个二级层序,6个三级层序,并对各层序特征进行了分析对比。在层序格架内进行沉积相划分和沉积体系研究,确立辫状河三角洲、扇三角洲、深水浊积扇3种主要的沉积相类型,建立了沙河街组各个层序的沉积模式。Es4沉积范围较小,Es1+2和Es3沉积范围较大,Es3沉积水体比Es1+2沉积水体深,Es1+2层序的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沉积为有利勘探区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东湾坳陷 沙河街组 层序地层 沉积体系 沉积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腹部超压顶面附近油气成藏机制 被引量:16
5
作者 杨智 王京红 +4 位作者 林森虎 吴松涛 刘烨 李奇艳 张培智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9-25,共7页
依据地化、储层、钻探、地球物理等资料,对准噶尔盆地腹部超压顶面附近油气藏的成藏机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准噶尔盆地腹部为成岩后生烃型强超压盆地,超压顶面本身既是一个岩性、物性封堵面,也是油气运移的平衡面;烃源岩的生烃热演化... 依据地化、储层、钻探、地球物理等资料,对准噶尔盆地腹部超压顶面附近油气藏的成藏机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准噶尔盆地腹部为成岩后生烃型强超压盆地,超压顶面本身既是一个岩性、物性封堵面,也是油气运移的平衡面;烃源岩的生烃热演化、输导格架的空间构成、超压能量场的演化、超压顶封层的性质以及超压顶面附近有利圈闭的类型和分布,共同控制着超压顶面附近油气成藏过程和现今油气富集区分布;与超压演化过程密切联系,准噶尔盆地腹部超压顶面附近侏罗系圈闭经历了早晚两期油气成藏,而晚期经历了两次大的油气充注;准噶尔盆地腹部超压顶面附近有利勘探目标应为超压流体集中排放点附近的有利圈闭和超压仓内近超压顶面的有利圈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藏机制 超压顶面 强超压盆地 准噶尔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储层成岩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20
6
作者 陈欢庆 林春燕 +1 位作者 张晶 衣丽萍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9,共9页
结合自身实践,将目前储层成岩作用研究总结为成岩阶段的划分和成岩作用的分类等研究、成岩作用对储层性质的影响、成岩作用模拟、成岩相和成岩模式分析、成岩作用与油气成藏关系研究、沉积学与成岩作用关系分析、成岩作用建模研究、成... 结合自身实践,将目前储层成岩作用研究总结为成岩阶段的划分和成岩作用的分类等研究、成岩作用对储层性质的影响、成岩作用模拟、成岩相和成岩模式分析、成岩作用与油气成藏关系研究、沉积学与成岩作用关系分析、成岩作用建模研究、成岩作用与其他学科交叉研究等8方面,认为研究最多、最重要的是成岩作用对储层性质的影响。同时将目前成岩作用中存在的问题总结为成岩作用对储层物性影响研究内容较单一、成岩作用研究的方法和手段有待丰富、成岩相的研究薄弱、成岩作用的定量化研究有待加强、成岩作用的综合分析不够、成岩作用研究精度不高等6个方面。指出了今后储层成岩作用研究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岩作用 成岩相 定量表征 储层物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庄1井区下侏罗统三工河组二段砂体成因 被引量:7
7
作者 李德江 朱筱敏 +2 位作者 张小静 孔祥林 黄文松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26-329,共4页
准噶尔盆地庄1井区下侏罗统三工河组二段砂体是重要的油气储集体,明确该套砂体的成因,建立该区的沉积相模式,对于该区的进一步勘探有重要指导意义。目前对此套砂体成因的认识不一。通过对庄1井区的岩心、岩相、岩相组合的细致分析,认为J... 准噶尔盆地庄1井区下侏罗统三工河组二段砂体是重要的油气储集体,明确该套砂体的成因,建立该区的沉积相模式,对于该区的进一步勘探有重要指导意义。目前对此套砂体成因的认识不一。通过对庄1井区的岩心、岩相、岩相组合的细致分析,认为J1s21(下侏罗统三工河组二段上亚段)主要为曲流河三角洲前缘沉积,而J1s22(下侏罗统三工河组二段下亚段)主要为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沉积,且夹有滑塌浊流沉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下侏罗统三工河组二段 曲流河三角洲前缘 辫状河三角洲前缘 滑塌浊流沉积 沉积相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渤南凹陷渤深6块潜山储层描述技术 被引量:4
8
作者 金平信 刘承红 +1 位作者 高保国 舒立民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2007年第2期174-177,共4页
渤深6块潜山储层位于沾化拗陷渤南凹陷北部,埋藏深度4100~4900m,储层发育及成藏规律复杂。为了高效开发渤深6块,必须引进和优化潜山油藏描述技术,然后根据自身特点选择优化并创新使用。采用地震资料目标处理、叠前深度偏移、高精... 渤深6块潜山储层位于沾化拗陷渤南凹陷北部,埋藏深度4100~4900m,储层发育及成藏规律复杂。为了高效开发渤深6块,必须引进和优化潜山油藏描述技术,然后根据自身特点选择优化并创新使用。采用地震资料目标处理、叠前深度偏移、高精度三维地震采集处理解释等基础资料处理技术;用多井地震合成记录综合标定、变速成图等技术准确描述潜山形态。多井采用了斯伦贝谢成相、核磁共振测井、多尺度边缘检测平面预测等先进技术,最后根据录井、测井等多项信息进行综合判识并量化。应用结果表明,渤深6块15口新井全部钻遇设计油层,且均自喷生产,投产平均产油能力84t/d,产气5×10^4m^3/d,油藏开发效果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南凹陷 渤深6块 古潜山油藏 奥陶系 储层描述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杆抽油泵固定阀阀球运动规律模拟分析 被引量:10
9
作者 万国强 于大川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65-172,共8页
在常规有杆抽油泵流体进泵过程中,固定阀阀球的运动规律是影响固定阀开启程度、过阀流量以及流体进泵时间的主要因素之一。详细描述分析固定阀阀球的运动规律,对有杆抽油泵进泵流量和开启程度的准确计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针对以往的... 在常规有杆抽油泵流体进泵过程中,固定阀阀球的运动规律是影响固定阀开启程度、过阀流量以及流体进泵时间的主要因素之一。详细描述分析固定阀阀球的运动规律,对有杆抽油泵进泵流量和开启程度的准确计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针对以往的固定阀阀球运动规律模型在对阀球受力分析以及求解过程中存在的不足,综合考虑泵阀开启和关闭阶段对阀球运动的影响,对阀球的受力和运动特性进行了全面分析,建立了完善的固定阀阀球运动规律模型。利用该模型可以模拟分析不同因素对阀球运动规律的影响,并对泵阀开启和关闭阶段出现的滞后现象进行了详细的计算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杆抽油泵 固定阀 阀球运动规律 阀球受力分析 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薄层稠油油藏过热蒸汽吞吐技术优势解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崔连训 庞占喜 +1 位作者 李媛媛 路涛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629-1633,共5页
在过热蒸汽开发稠油油藏提高采收率机理分析基础上,利用数值模拟技术对1—3 m、3—5 m和5 m以上薄层稠油油藏实施过热蒸汽吞吐的开发效果进行了对比和分析。通过对比普通湿蒸汽、高温湿蒸汽和过热蒸汽的增油能力、节约蒸汽效果及油藏特... 在过热蒸汽开发稠油油藏提高采收率机理分析基础上,利用数值模拟技术对1—3 m、3—5 m和5 m以上薄层稠油油藏实施过热蒸汽吞吐的开发效果进行了对比和分析。通过对比普通湿蒸汽、高温湿蒸汽和过热蒸汽的增油能力、节约蒸汽效果及油藏特征,分析了稠油油藏过热蒸汽吞吐的技术优势。研究结果表明,过热蒸汽吞吐的增油能力明显高于普通湿饱和蒸汽吞吐和高温湿蒸汽,但当过热度超过20℃后,增油幅度变缓;相同产油量时,过热蒸汽要比湿饱和蒸汽节约大量蒸汽。这是因为过热蒸汽携热量大,比容高,可以有效萃取稠油中的轻质组分,有效扩大波及体积,增加洗油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热蒸汽 稠油油藏 蒸汽吞吐 过热度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浓度、超高相对分子质量聚合物体系性能与驱油效果评价 被引量:4
11
作者 张玉丰 吴晓东 +2 位作者 郭树强 董克峰 杨莉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45-348,324,共5页
在45℃下对超高分(=η=2.59×107)聚合物的高浓度(2.0和2.5 g/L)清水溶液的黏度(7.31 s-1)、抗剪切性、弹性及岩心驱油效果作了比较研究。发表了该聚合物的黏浓曲线。该聚合物的溶液密封老化60天后,黏度保留率随溶液浓度增大(1.0... 在45℃下对超高分(=η=2.59×107)聚合物的高浓度(2.0和2.5 g/L)清水溶液的黏度(7.31 s-1)、抗剪切性、弹性及岩心驱油效果作了比较研究。发表了该聚合物的黏浓曲线。该聚合物的溶液密封老化60天后,黏度保留率随溶液浓度增大(1.0、1.8、2.5 g/L)而增大,分别为87.8%、90.6%、92.9%。与高分聚合物(1.94×107)溶液相比,超高分聚合物溶液经过剪切后黏度降低率较大但保留黏度值较高,代表弹性的第一法向应力差较大(第一法向应力差随剪切速率增大而增大),在两种情况下浓度的影响都与M相似。在渗透率Kg≈1.0μm2的5支非均质岩心(变异系数0.72)和5支均质岩心上,分别注入浓度1.0 g/L的中分聚合物(1.3×107)溶液、浓度2.0和2.5 g/L的高分(1.60×107-1.90×107)和超高分(2.59×107)聚合物溶液,注入量2020(mg/L).PV聚合物在水驱基础上提高采收率的幅度大小排序如下:高浓超高分>高浓高分>常浓中分。图8表2参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HPAM) 超高相对分子质量 聚合物溶液 黏度 抗剪切性 弹性 驱油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下固化的生物钙/矿物纤维粉浆液深部调剖剂研制 被引量:1
12
作者 马守玉 李乃沛 +5 位作者 常方瑞 张向华 周宽文 李振纲 李西林 黄煦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27-229,共3页
为了满足孤东油田大剂量深部调剖的需要 ,将一定粒度的细粉状生物钙质和破碎的矿物纤维分散悬浮在含水玻璃和HPAM的水溶液中 ,加入CaCl2 、MgCl2 、FeSO4、聚丙烯酸钠作固化剂 ,制成了可在高温地层内固结的浆状深部调剖剂。生物钙质加工... 为了满足孤东油田大剂量深部调剖的需要 ,将一定粒度的细粉状生物钙质和破碎的矿物纤维分散悬浮在含水玻璃和HPAM的水溶液中 ,加入CaCl2 、MgCl2 、FeSO4、聚丙烯酸钠作固化剂 ,制成了可在高温地层内固结的浆状深部调剖剂。生物钙质加工成 10 0~ 35 0目的细粉 ,2 6 0目干燥生物钙粉的粒径主要在 35~ 80 μm之间 ,分散在清水中时粒径主要在 10~ 70 μm之间 ,峰值粒径为 32 .6 μm。用孤东回注污水配成的含粉料 2 0 %的浆液 ,静止状态下可稳定存在 1~ 4h ,粘度为 90mPa·s,可以泵注 ,pH为 7~ 9,在室温放置 6个月不稠化 ;用矿化度 1.0× 10 3 ~ 1.0× 10 4mg/L的水配制的浆液 ,在 70℃下均能固结。用矿化度 3.0× 10 3 mg/L的水配制 ,pH为 8的浆液 ,6 0℃下的固结时间约为 12h ,固结物抗折强度 2 .3MPa。浆液造成的地层堵塞可用酸解除。在渗透率 4 .2 7~ 6 2 .1μm2 的 4支石英砂或陶粒充填岩心中注入浆液 ,在 70℃固结后 ,岩心堵塞率高达 97.3%~ 99.8% ,突破压力为 0 .12~ 0 .81MPa/ 30cm ,其中一支堵塞率为 99.8%的岩心 ,在注水 6 0 0PV冲刷后堵塞率仍大于 95 %。图 4表 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固化 生物钙 矿物纤维 粉浆液 深部调剖剂 地层内固结 颗粒堵剂 油田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