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5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胜利油田渤南洼陷古近系油气源与成藏特征 被引量:18
1
作者 郭瑞超 李延钧 +4 位作者 王廷栋 宋国奇 李文涛 尹长河 刘臣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74-676,共3页
对胜利油田渤南洼陷油气分布、油气特征及烃源岩特征进行了描述,通过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对比判断油气来源,并对油气成藏过程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渤南洼陷的深洼带与断阶带两地区由于烃源岩埋深不同造成油气演化阶段的差异。渤南洼陷... 对胜利油田渤南洼陷油气分布、油气特征及烃源岩特征进行了描述,通过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对比判断油气来源,并对油气成藏过程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渤南洼陷的深洼带与断阶带两地区由于烃源岩埋深不同造成油气演化阶段的差异。渤南洼陷沙三段与沙四段油气均为自生自储,其中断阶带地区油气为一期成藏,油气成熟度较低;深洼带地区存在两期油气生成过程,但主要捕获了后期湿气阶段的天然气,气体干燥系数较高,具有分段捕获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南洼陷 成藏期次 成藏特征 古近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胜利油田岩性油藏勘探中的地震技术 被引量:10
2
作者 冯连勇 黎莉 裴勇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11-215,共5页
岩性油藏是现今最有潜力、最现实的油气勘探领域。但岩性油藏一般具有复杂性和隐蔽性的特点,所以勘探难度较大。为此,本文以牛庄油区为例总结出一套适用于胜利油田岩性油藏的勘探思路,即在正确建立地质模型的基础上,应用高分辨层序地层... 岩性油藏是现今最有潜力、最现实的油气勘探领域。但岩性油藏一般具有复杂性和隐蔽性的特点,所以勘探难度较大。为此,本文以牛庄油区为例总结出一套适用于胜利油田岩性油藏的勘探思路,即在正确建立地质模型的基础上,应用高分辨层序地层学、多元地震标定技术、精细地震解释及地震相干技术、测井约束地震反演和全三维解释系列技术,实现使岩性油气藏按“区-层-点”的技术思路进行开发。通过胜利油田牛庄油区岩性油藏的开发,证实这套地震技术是行之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地震技术 岩性油藏 高分辨层序地层学 测井约束地震反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胜利油田稠油油藏水平井技术经济政策界限 被引量:15
3
作者 周英杰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76-78,共3页
稠油油藏水平井开发效果,既受油藏条件又受水平井设计参数的影响;其设计与应用更受油价的制约。因此,通过胜利油田实际资料统计分析、数值模拟和解析法以及经济评价综合研究,提出了当前油价和技术条件下,此类油藏水平井地质设计的经济... 稠油油藏水平井开发效果,既受油藏条件又受水平井设计参数的影响;其设计与应用更受油价的制约。因此,通过胜利油田实际资料统计分析、数值模拟和解析法以及经济评价综合研究,提出了当前油价和技术条件下,此类油藏水平井地质设计的经济技术政策界限:油藏埋藏深度在1500m以内,50℃脱气原油粘度低于30000mPa·s,油层厚度大于3m,水平井段长度小于300m,纵向上距油层顶2/3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胜利油田 稠油油藏 油藏埋深 原油粘度 油层厚度 技术经济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盐强抑制可降解钻(完)井液在胜利油田的应用 被引量:3
4
作者 贺伦俊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70-372,共3页
胜利油田低渗油藏储量丰富,目前多采用水平井开发方式,但常规钻井液往往会对储集层造成伤害,降低油气井产量。因此,有必要选择一种适合的钻井液体系。对有机盐强抑制可降解钻、完井液技术进行了筛选,并在胜利油田多个区块进行了现场应用... 胜利油田低渗油藏储量丰富,目前多采用水平井开发方式,但常规钻井液往往会对储集层造成伤害,降低油气井产量。因此,有必要选择一种适合的钻井液体系。对有机盐强抑制可降解钻、完井液技术进行了筛选,并在胜利油田多个区块进行了现场应用,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有机盐强抑制可降解钻、完井液体系对胜利油田低渗储集层有较好的保护作用,能显著提高油气产量,提高勘探开发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油藏 水平井 有机盐强抑制可降解钻井液 生物酶完井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胜利油田新增探明储量的特点和评价方法
5
作者 冯义娜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91-592,共2页
新增探明储量的潜力评价和经济可采储量计算将为新区储量的合理动用提供依据。通过总结胜利油田"九五"以来新建产能区块的开发规律制作了不同类型油藏经济极限产量的关系图版,将其合理地运用到新增探明储量区块的概念方案设计... 新增探明储量的潜力评价和经济可采储量计算将为新区储量的合理动用提供依据。通过总结胜利油田"九五"以来新建产能区块的开发规律制作了不同类型油藏经济极限产量的关系图版,将其合理地运用到新增探明储量区块的概念方案设计中,可在短时间内完成新增探明储量的产能评价和经济评价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胜利油田 探明储量 经济可采储量 经济极限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胜利油田滩海区窄河道薄层底水油藏注采井网优化 被引量:4
6
作者 翟亮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15-517,共3页
胜利油田滩海老168区块油藏储集层属薄层河道砂,普遍存在底水,水驱控制程度低,单井产量和采收率较低。在建立区块典型河道模型基础上,利用流线模型优化注采井网,指导区块的注采井网设计,投产后利用实际生产含水数据并结合端点标定技术,... 胜利油田滩海老168区块油藏储集层属薄层河道砂,普遍存在底水,水驱控制程度低,单井产量和采收率较低。在建立区块典型河道模型基础上,利用流线模型优化注采井网,指导区块的注采井网设计,投产后利用实际生产含水数据并结合端点标定技术,重新修正地质模型,优化关键生产参数,为该类油田的合理高效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窄河道 薄层底水 井网优化 流线模拟 端点标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胜利老河口油田桩106井区馆陶组成藏规律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谭茂金 杨邦伟 +1 位作者 贾黎 邹德江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44-47,共4页
胜利油区老河口油田桩106井区馆陶组砂层组主要包括河道、堤岸、泛滥平原、废弃河道4种沉积亚相。主力含油层为上第三系馆陶组上亚段曲流河沉积的河道砂体。该区周围被富生油凹陷包围,断层对该区上第三系油气的运移和聚集起到了重要的... 胜利油区老河口油田桩106井区馆陶组砂层组主要包括河道、堤岸、泛滥平原、废弃河道4种沉积亚相。主力含油层为上第三系馆陶组上亚段曲流河沉积的河道砂体。该区周围被富生油凹陷包围,断层对该区上第三系油气的运移和聚集起到了重要的控制作用。通过大、小断层的连接,油气沿断面和储集层作垂向和横向交替运移,形成网毯状油气运聚模式。丰富的油源、优越的油气运聚条件以及良好的储盖组合在馆陶组形成以岩性油藏、岩性-构造油藏为主的隐蔽油气藏。油气藏自南向北具有含油层系逐渐变多、变深,含油性能逐渐变好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道砂 地质特征 油藏类型 控制因素 老河口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春风油田油气输导体系 被引量:9
8
作者 袁玲 任新成 +3 位作者 穆玉庆 程长领 商丰凯 关昌田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88-289,共2页
春风油田具有远源油气成藏特征,输导体系是油气成藏的关键因素。根据油气藏分布特征、烃源岩特征和对输导体系要素的综合分析,将车排子输导体系分为上部输导体系和下部输导体系2种类型。通过分析这2套输导体系对油气的控藏作用,进一步... 春风油田具有远源油气成藏特征,输导体系是油气成藏的关键因素。根据油气藏分布特征、烃源岩特征和对输导体系要素的综合分析,将车排子输导体系分为上部输导体系和下部输导体系2种类型。通过分析这2套输导体系对油气的控藏作用,进一步明确了车排子地区春风油田油气空间分布规律和成藏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春风油田 输导体系 成藏模式 油气藏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硼中子寿命测井技术应用研究——以现河庄油田为例 被引量:4
9
作者 赵伟 王海文 +2 位作者 刘延梅 陈实 谭光明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72-374,共3页
胜利油区的现河庄油田,由数个面积较小且地质条件相对复杂的断块组成,目前已开采30多年,层间矛盾较为突出,大部分区块已进入高含水期,水淹严重。硼中子寿命测井技术作为近些年发展起来的一项重要的放射性测井技术,对于油田开发,特别是... 胜利油区的现河庄油田,由数个面积较小且地质条件相对复杂的断块组成,目前已开采30多年,层间矛盾较为突出,大部分区块已进入高含水期,水淹严重。硼中子寿命测井技术作为近些年发展起来的一项重要的放射性测井技术,对于油田开发,特别是对于油藏高含水阶段的进一步开采,与其他测井方法相比有着独特的优势。介绍了硼中子寿命测井技术,着重阐述了该项技术在现河庄油田的应用情况,对几口典型井进行了重点剖析,从而为该技术在同类型油田的进一步应用,提供了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胜利油田 现河庄油田 硼中子 俘获截面 剩余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粒子群算法求解广义Usher油田开发动态预测模型 被引量:4
10
作者 王传飞 韦涛 孙建芳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02-105,共4页
广义Usher累积产油量和含水率预测模型属于超越函数,涉及未知参数多,求解具有一定的难度。针对该模型特点,对标准粒子群优化算法进行了改进,提出了一种基于Sigmod函数的非线性惯性权重的改进粒子群优化算法,这在非线性函数优化中能够较... 广义Usher累积产油量和含水率预测模型属于超越函数,涉及未知参数多,求解具有一定的难度。针对该模型特点,对标准粒子群优化算法进行了改进,提出了一种基于Sigmod函数的非线性惯性权重的改进粒子群优化算法,这在非线性函数优化中能够较好地保证算法收敛性,避免算法陷于局部最优。通过实际油田开发数据对广义Usher预测模型进行了求解,结果表明,用改进的粒子群优化算法求解非线性函数具有较强的可靠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义Usher预测模型 粒子群 惯性权重 累积产油量 含水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口坝砂体剩余油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以东营凹陷胜坨油田为例 被引量:10
11
作者 孙玉花 辛治国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15-218,共4页
将河口坝划分为单一河口坝和叠置河口坝2种类型,建立了不同厚度、不同渗透率、不同夹层频率、不同注采条件等共计18个概念模型,并数值模拟至模型极限含水。通过对数值模拟结果的对比分析,得到了河口坝剩余油的影响因素及剩余油分布模式... 将河口坝划分为单一河口坝和叠置河口坝2种类型,建立了不同厚度、不同渗透率、不同夹层频率、不同注采条件等共计18个概念模型,并数值模拟至模型极限含水。通过对数值模拟结果的对比分析,得到了河口坝剩余油的影响因素及剩余油分布模式。分析认为,影响2种类型河口坝砂体剩余油的最主要因素是渗透率级差和夹层位置与夹层上下储集层渗透率韵律特征;将单一河口坝砂体剩余油模式分为顶部富集型、均匀驱替型和底部富集型3种模型;将叠置河口坝砂体剩余油模式分为界面之上富集型、界面之下富集型和界面上下富集型3种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口坝 构型 数值模拟 剩余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沉积学在春风油田白垩系储集层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12
作者 宋传春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47-349,共3页
根据地震沉积学原理,将其研究方法和技术思路应用于准噶尔盆地车排子地区春风油田下白垩统,以储集层精细划分与对比、最小研究单元为基础,以地震—储集层关系研究为桥梁,主要分析了利用地震数据驱动约束、多层控制、Wheeler域转换的储... 根据地震沉积学原理,将其研究方法和技术思路应用于准噶尔盆地车排子地区春风油田下白垩统,以储集层精细划分与对比、最小研究单元为基础,以地震—储集层关系研究为桥梁,主要分析了利用地震数据驱动约束、多层控制、Wheeler域转换的储集层精细等时对比方法,完善了等时地层切片和双域分析解释技术,探讨了基于地震沉积学研究的储集层预测描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春风油田 下白垩统 地震沉积学 等时切片 Wheeler转换 双域解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藏有限封闭水体能量的评价方法 被引量:11
13
作者 丁良成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91-592,共2页
胜利油区目前投入开发的气藏大多数属于构造背景上的岩性气藏,受断层及岩性的控制,水体是封闭的,其大小是有限的。在开发过程中,其动态特征表现为产水量小、生产水气比低。将气藏这一具体地质开发特征与物质平衡理论相结合,给出了水体... 胜利油区目前投入开发的气藏大多数属于构造背景上的岩性气藏,受断层及岩性的控制,水体是封闭的,其大小是有限的。在开发过程中,其动态特征表现为产水量小、生产水气比低。将气藏这一具体地质开发特征与物质平衡理论相结合,给出了水体能量的动态评价方法。实际运用表明,该方法的计算结果是可靠的,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藏 封闭油气藏 边水 底水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温抗盐水膨体的合成及其在胜坨油田的应用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桂意 李国勇 李建树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2004年第4期440-442,共3页
针对胜坨油田温度高、矿化度高等复杂地质条件,从聚合物分子的设计出发,选择合适的聚合物、交联剂、交联促进剂、无机支撑剂等化学剂,合成了一种融有机体系和无机体系为一体的新型耐温抗盐预交联水膨体,用正交实验法优化了预交联水膨体... 针对胜坨油田温度高、矿化度高等复杂地质条件,从聚合物分子的设计出发,选择合适的聚合物、交联剂、交联促进剂、无机支撑剂等化学剂,合成了一种融有机体系和无机体系为一体的新型耐温抗盐预交联水膨体,用正交实验法优化了预交联水膨体配方。结果表明,合成的预交联水膨体耐温(120℃)、耐盐(1.8×104mg/L),而且具有较高的强度、强吸附性、良好的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现场试验表明,调剖后增油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胜坨油田 化学堵水 化学剂注入 热稳定性 抗盐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测水驱油田体积波及系数方法的改进与应用 被引量:8
15
作者 胡罡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67-469,共3页
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推导出一种利用张金庆水驱曲线预测水驱油田水驱体积波及系数的新方法。实例研究表明,该方法简单、实用有效,并成功解决了前人预测方法应用条件受限、适用范围窄等问题,能够适应不同水驱油田的不同含水规律。
关键词 水驱油田 水驱特征曲线 体积波及系数 含水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春风油田油层归属探讨 被引量:4
16
作者 宋传春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99-200,共2页
准噶尔盆地春风油田主力油层位于N1s—K1不整合面附近,对其层位归属至今仍存争议,层位不同,油气藏类型也大不一样,影响了勘探部署和开发方案的制定。通过地层精细对比、地震层位标定、速度分析、属性提取和地层同位素测年等多种方法的... 准噶尔盆地春风油田主力油层位于N1s—K1不整合面附近,对其层位归属至今仍存争议,层位不同,油气藏类型也大不一样,影响了勘探部署和开发方案的制定。通过地层精细对比、地震层位标定、速度分析、属性提取和地层同位素测年等多种方法的综合分析,该油层与白垩系具有较多的相似性,认为将其划归下白垩统连木沁组较合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春风油田 油层 对比划分 连木沁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永安油田永21块地下储气库气井产能的确定 被引量:2
17
作者 徐耀东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71-73,共3页
为保证山东大中城市安全平稳供气,胜利油气区拟利用永21块废弃气藏建设地下储气库。由于该气藏已经水淹,注气过程中很难将含水饱和度降低到原始状态,因此气库运行过程中,必然存在气水两相渗流,并且随着运行周期的变化,含水饱和度不断变... 为保证山东大中城市安全平稳供气,胜利油气区拟利用永21块废弃气藏建设地下储气库。由于该气藏已经水淹,注气过程中很难将含水饱和度降低到原始状态,因此气库运行过程中,必然存在气水两相渗流,并且随着运行周期的变化,含水饱和度不断变化,气井的产能也不断变化。利用已投产井的试气资料,建立了永21块无水条件下的气井产能方程,借鉴室内气驱水物模实验,建立了永21块气相相对渗透率与注采倍数的关系方程,通过修正产能方程中的相对渗透率值,建立了永21块不同运行周期的产能方程,解决了储气库带水气井产能的计算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安油田 枯竭气藏 水淹气藏 地下储气库 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濮城油田南区沙二上4~7低渗储层特征
18
作者 肖淑明 钟建华 +1 位作者 王勇 马锋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73-78,共6页
根据铸体薄片、扫描电镜、物性、岩芯、测井和地质模型等资料,对濮城南区沙二上4~7储层进行详细研究,认为该套储层储集空间以剩余原生粒间孔和次生粒间孔组合为主;排驱压力和饱和度中值压力较高,孔喉半径小且分选性较差,歪度小,溶蚀作... 根据铸体薄片、扫描电镜、物性、岩芯、测井和地质模型等资料,对濮城南区沙二上4~7储层进行详细研究,认为该套储层储集空间以剩余原生粒间孔和次生粒间孔组合为主;排驱压力和饱和度中值压力较高,孔喉半径小且分选性较差,歪度小,溶蚀作用对改善喉道连通性的效果不佳,渗透率较低。储层质量受沉积作用和成岩作用的综合影响,其中,沉积作用是形成低渗透储层的最基本因素,决定了后期成岩作用的类型和强度,强烈的压实作用和胶结作用对形成低孔低渗储层起了决定性作用。利用储层物性和孔隙结构参数,将其储层划分为4类,其中Ⅰ、Ⅱ类储层主要分布在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和河口坝微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模型 储层 沉积相 粒间孔 成岩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车排子凸起成藏特征 被引量:28
19
作者 宋传春 贺伦俊 +2 位作者 马立群 任海宁 朱光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36-138,共3页
钻探表明,车排子凸起具有多含油层系、多油藏类型和多油质品位等“三多”成藏特征。通过地层沉积、构造演化和油源对比分析,认为“三多”成藏特征与构造格架的分割、沉积旋回和成藏期次的控制和多向油源充注密切相关,并且由于车排子凸... 钻探表明,车排子凸起具有多含油层系、多油藏类型和多油质品位等“三多”成藏特征。通过地层沉积、构造演化和油源对比分析,认为“三多”成藏特征与构造格架的分割、沉积旋回和成藏期次的控制和多向油源充注密切相关,并且由于车排子凸起南部南偏东方向古山脊的存在和北部东南方向古山梁的发育,形成了南部古近-新近系浅层以稀油聚集、晚期成藏为主,北部侏罗系-石炭系以后期改造、稠油分布的成藏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车排子 含油层系 油藏类型 油质品位 沉积旋回 构造演化 油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四棵树凹陷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对车排子凸起油气聚集的贡献 被引量:40
20
作者 张枝焕 向奎 +3 位作者 秦黎明 庄文山 席伟军 赵双丰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326-337,共12页
准噶尔盆地西南缘四棵树凹陷主要分布侏罗系、白垩系和古近系3套潜在烃源岩,其中侏罗系八道湾组烃源岩有机质丰度较高,有机质类型以Ⅲ型为主,部分为Ⅱ2型,生烃潜力较高;三工河组烃源岩有机质丰度、类型明显偏差,生烃潜力较低;西山窑组... 准噶尔盆地西南缘四棵树凹陷主要分布侏罗系、白垩系和古近系3套潜在烃源岩,其中侏罗系八道湾组烃源岩有机质丰度较高,有机质类型以Ⅲ型为主,部分为Ⅱ2型,生烃潜力较高;三工河组烃源岩有机质丰度、类型明显偏差,生烃潜力较低;西山窑组泥岩有机质丰度较高,但由于受西山窑组沉积末期构造抬升导致地层剥蚀的影响,烃源岩厚度较小,总体上生烃条件较差;白垩系烃源岩在四棵树凹陷最大厚度可达300 m,处于低熟阶段,生烃潜力较小;古近系烃源岩有机质丰度较高、类型好,但成熟度偏低,生烃条件较差。侏罗系八道湾组烃源岩处于主要生油阶段;白垩系烃源岩已达到生烃门限,处于低熟—中等成熟阶段;古近系烃源岩成熟度偏低,目前仍处于未熟到低熟阶段。油源对比表明,四棵树凹陷北部斜坡及车排子凸起带原油主要来源于四棵树凹陷及沙湾凹陷侏罗系烃源灶,后期受到白垩系低熟油源灶的侵染,古近系烃源岩的油源贡献有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棵树凹陷 烃源岩 地球化学特征 油源对比 侵染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