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新型天然气超音速脱水净化装置现场试验
被引量:
33
1
作者
蒋文明
刘中良
+4 位作者
刘恒伟
张新军
张建
宋辉
鲁树东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36-138,共3页
传统的天然气脱水技术存在处理量小、设备占用空间大、投资高、维护工作量大等缺点。2000年壳牌公司最先将超音速脱水技术用于天然气处理。它利用天然气在超音速状态下的蒸气冷凝现象进行天然气脱水,将膨胀机、分离器和压缩机的功能集...
传统的天然气脱水技术存在处理量小、设备占用空间大、投资高、维护工作量大等缺点。2000年壳牌公司最先将超音速脱水技术用于天然气处理。它利用天然气在超音速状态下的蒸气冷凝现象进行天然气脱水,将膨胀机、分离器和压缩机的功能集中于一体。该装置具有无运动部件、结构简单可靠、无需人员职守、制造运行成本低等优点。2003年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和北京工业大学在国内率先开展了超音速分离管的研发工作,相继完成了基础理论研究、数值模拟研究、室内试验研究,近来又进行了现场试验研究,为超音速脱水工业化的可行性进行了验证。试验发现:超音速分离管进出口天然气露点降最大逾35℃,最小逾10℃;分离管的产液量为17mL/m^3,整个系统的产液量在28~40mL/m^3。该系统不仅有效地降低了天然气的水露点还可进行轻烃回收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音速
气体脱水
旋流分离器
露点
轻烃回收
现场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双组分混合物一维超音速分离管内数值模拟
被引量:
7
2
作者
蒋文明
刘中良
+2 位作者
刘恒伟
张建
张新军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697-701,共5页
建立了存在自发凝结的双组分混合物的一维跨音速流动数学模型,对双组分可凝结混合物在分离管中的流动进行了数值模拟,给出了沿喷管轴向的液相参数分布,模拟结果与相关文献实验结果基本一致。将上述模型应用到结构更为复杂的超音速分离管...
建立了存在自发凝结的双组分混合物的一维跨音速流动数学模型,对双组分可凝结混合物在分离管中的流动进行了数值模拟,给出了沿喷管轴向的液相参数分布,模拟结果与相关文献实验结果基本一致。将上述模型应用到结构更为复杂的超音速分离管中,得到了超音速分离管内双组分可凝结混合物的流动参数及其分布,揭示了超音速分离管内部主要流动与凝结参数的变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发凝结
双组分
超音速
喷管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超声波旋流脱水装置及其内部流动的理论解
被引量:
11
3
作者
刘恒伟
刘中良
+2 位作者
张建
冯永训
颜廷敏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829-831,846,共4页
为了克服现有天然气脱水技术的不足,基于气体动力学和传热传质学理论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天然气超声波旋流脱水装置.介绍了其基本结构和分离机理,通过对装置结构的合理简化,给出了相应的数学模型,求解得出了装置内部各参数一维稳态流动的...
为了克服现有天然气脱水技术的不足,基于气体动力学和传热传质学理论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天然气超声波旋流脱水装置.介绍了其基本结构和分离机理,通过对装置结构的合理简化,给出了相应的数学模型,求解得出了装置内部各参数一维稳态流动的理论分析解.装置内部流动的理论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基本吻合,可利用给出的分析解及计算方法对装置进行简单的几何结构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波
旋流
脱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新型天然气超音速脱水净化装置现场试验
被引量:
33
1
作者
蒋文明
刘中良
刘恒伟
张新军
张建
宋辉
鲁树东
机构
北京工业大学环境与能源工程学院.教育部传热强化与过程节能重点试验室及北京市传热与能源利用重点试验室
中国石化胜利油田有限公司规划设计研究院
出处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36-138,共3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50676002)
教育部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资助(编号:20040005008)
北京市拔尖创新人才选拔计划(2006)
文摘
传统的天然气脱水技术存在处理量小、设备占用空间大、投资高、维护工作量大等缺点。2000年壳牌公司最先将超音速脱水技术用于天然气处理。它利用天然气在超音速状态下的蒸气冷凝现象进行天然气脱水,将膨胀机、分离器和压缩机的功能集中于一体。该装置具有无运动部件、结构简单可靠、无需人员职守、制造运行成本低等优点。2003年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和北京工业大学在国内率先开展了超音速分离管的研发工作,相继完成了基础理论研究、数值模拟研究、室内试验研究,近来又进行了现场试验研究,为超音速脱水工业化的可行性进行了验证。试验发现:超音速分离管进出口天然气露点降最大逾35℃,最小逾10℃;分离管的产液量为17mL/m^3,整个系统的产液量在28~40mL/m^3。该系统不仅有效地降低了天然气的水露点还可进行轻烃回收工作。
关键词
超音速
气体脱水
旋流分离器
露点
轻烃回收
现场试验
Keywords
supersonic, gas dehydrating, cyclone separator, dew point, light hydrocarbon recovery, field test
分类号
TE868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储运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双组分混合物一维超音速分离管内数值模拟
被引量:
7
2
作者
蒋文明
刘中良
刘恒伟
张建
张新军
机构
北京工业大学教育部传热强化与过程节能重点实验室
中国石化胜利油田有限公司规划设计研究院
出处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697-701,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0676002)
教育部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项目(20040005008)
北京市拔尖创新人才选拔计划项目(2006)资助
文摘
建立了存在自发凝结的双组分混合物的一维跨音速流动数学模型,对双组分可凝结混合物在分离管中的流动进行了数值模拟,给出了沿喷管轴向的液相参数分布,模拟结果与相关文献实验结果基本一致。将上述模型应用到结构更为复杂的超音速分离管中,得到了超音速分离管内双组分可凝结混合物的流动参数及其分布,揭示了超音速分离管内部主要流动与凝结参数的变化规律。
关键词
自发凝结
双组分
超音速
喷管
数值模拟
Keywords
spontaneous condensation
two-component
supersonic
nozzle
simulation
分类号
TK123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工程热物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超声波旋流脱水装置及其内部流动的理论解
被引量:
11
3
作者
刘恒伟
刘中良
张建
冯永训
颜廷敏
机构
北京工业大学环境与能源工程学院教育部传热强化与过程节能重点实验室及北京市传热与能源利用重点实验室
中国石化胜利油田有限公司规划设计研究院
出处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829-831,846,共4页
基金
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项目(20040005008).
文摘
为了克服现有天然气脱水技术的不足,基于气体动力学和传热传质学理论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天然气超声波旋流脱水装置.介绍了其基本结构和分离机理,通过对装置结构的合理简化,给出了相应的数学模型,求解得出了装置内部各参数一维稳态流动的理论分析解.装置内部流动的理论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基本吻合,可利用给出的分析解及计算方法对装置进行简单的几何结构优化.
关键词
超声波
旋流
脱水
Keywords
supersonic
swirling
dehydration
分类号
TQ021.2 [化学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新型天然气超音速脱水净化装置现场试验
蒋文明
刘中良
刘恒伟
张新军
张建
宋辉
鲁树东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
3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双组分混合物一维超音速分离管内数值模拟
蒋文明
刘中良
刘恒伟
张建
张新军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超声波旋流脱水装置及其内部流动的理论解
刘恒伟
刘中良
张建
冯永训
颜廷敏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