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流体势与油气运聚规律研究——以孤东地区为例
被引量:
12
1
作者
彭存仓
谭河清
+2 位作者
武国华
刘世斌
张博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2003年第3期269-273,共5页
流体势是地下流体所有能的综合表现 ,不同的流体 (如油、气、水 )在各自的势场作用下 ,有各自的势场分布规律运动。通过研究地下流体势空间分布模式 ,可确定盆地流体系统构成 ,提高对油气运移规律的认识 ,明确预测有利油气聚集区 ,提高...
流体势是地下流体所有能的综合表现 ,不同的流体 (如油、气、水 )在各自的势场作用下 ,有各自的势场分布规律运动。通过研究地下流体势空间分布模式 ,可确定盆地流体系统构成 ,提高对油气运移规律的认识 ,明确预测有利油气聚集区 ,提高钻探成功率。研究表明 ,孤东地区地下流体势类型分为高势区、低势区 ,高势区分布与活跃生油洼陷分布一致 ,是孤东地区油气成藏的主要烃源区和动力源区。低势区与目前的油气田吻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运聚
数学模型
流体势
孤东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应用修匀-等比递减法标定化学驱可采储量
被引量:
4
2
作者
王学忠
田冀
谷建伟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2003年第6期585-586,共2页
针对化学驱油过程中产量增幅快、含水波动大、集中见效时间短的特点,探讨应用修匀-等比递减法标定化学驱可采储量。对年产油量数据序列开始出现明显波动的阶段进行修匀,生成一个新数据序列。对修匀后的新数据序列采用等比递减法,回归计...
针对化学驱油过程中产量增幅快、含水波动大、集中见效时间短的特点,探讨应用修匀-等比递减法标定化学驱可采储量。对年产油量数据序列开始出现明显波动的阶段进行修匀,生成一个新数据序列。对修匀后的新数据序列采用等比递减法,回归计算生产指标。通过对孤东油田小井距实际资料的计算,证明该方法可靠性较高。此外,还对七区西52+3的资料进行了计算,结果可信度较高,证明该方法尤其适用于化学驱油阶段指标计算,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驱油
递减
标定
可采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红柳构造坡折带层序地层学模式与油气分布
被引量:
3
3
作者
纪友亮
曾留芳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1035-1035,共1页
在对地震、测井和钻井等资料详细分析的基础上,将济阳坳陷红柳地区下第三系划分出了7个三级层序、19个体系域.在层序地层单元划分和对比的基础上,结合断层上下盘地层厚度的差异变化所反映的古地形,认为济阳坳陷红柳地区在下第三系沉积时...
在对地震、测井和钻井等资料详细分析的基础上,将济阳坳陷红柳地区下第三系划分出了7个三级层序、19个体系域.在层序地层单元划分和对比的基础上,结合断层上下盘地层厚度的差异变化所反映的古地形,认为济阳坳陷红柳地区在下第三系沉积时期,发育两种不同类型的构造坡折带,并建立了该区的构造坡折带层序地层学模式,研究了构造坡折带层序地层学模式与油气的关系,认为第Ⅰ,Ⅱ层序间的界面附近可形成有利的地层不整合覆盖圈闭与构造-岩性圈闭;第Ⅳ层序低位域可作为油气的运载层,在合适构造的匹配下,可形成有利的构造圈闭或构造-岩性圈闭,并对有利区带做出了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序地层学模式
构造坡折带
油气分布
红柳
下第三系
济阳坳陷
地层厚度
三级层序
单元划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红柳构造坡折带层序地层学模式与油气分布
4
作者
纪友亮
曾留芳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1229-1234,共6页
在对地震、测井和钻井等资料详细分析的基础上,将济阳坳陷红柳地区下第三系划分出了7个三级层序、19个体系域.在层序地层单元划分和对比的基础上,结合断层上下盘地层厚度的差异变化所反映的古地形,认为济阳坳陷红柳地区在下第三系沉积时...
在对地震、测井和钻井等资料详细分析的基础上,将济阳坳陷红柳地区下第三系划分出了7个三级层序、19个体系域.在层序地层单元划分和对比的基础上,结合断层上下盘地层厚度的差异变化所反映的古地形,认为济阳坳陷红柳地区在下第三系沉积时期,发育两种不同类型的构造坡折带,并建立了该区的构造坡折带层序地层学模式,研究了构造坡折带层序地层学模式与油气的关系,认为第Ⅰ,Ⅱ层序间的界面附近可形成有利的地层不整合覆盖圈闭与构造-岩性圈闭;第Ⅳ层序低位域可作为油气的运载层,在合适构造的匹配下,可形成有利的构造圈闭或构造-岩性圈闭,并对有利区带做出了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序地层学
济阳坳陷
构造坡折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流体势与油气运聚规律研究——以孤东地区为例
被引量:
12
1
作者
彭存仓
谭河清
武国华
刘世斌
张博
机构
浙江大学
中国石化胜利油田有限公司孤东采油厂
出处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2003年第3期269-273,共5页
文摘
流体势是地下流体所有能的综合表现 ,不同的流体 (如油、气、水 )在各自的势场作用下 ,有各自的势场分布规律运动。通过研究地下流体势空间分布模式 ,可确定盆地流体系统构成 ,提高对油气运移规律的认识 ,明确预测有利油气聚集区 ,提高钻探成功率。研究表明 ,孤东地区地下流体势类型分为高势区、低势区 ,高势区分布与活跃生油洼陷分布一致 ,是孤东地区油气成藏的主要烃源区和动力源区。低势区与目前的油气田吻合较好。
关键词
油气运聚
数学模型
流体势
孤东地区
Keywords
hydrocarbon migration and accumulation
math model
fluid potential
Gudong area
分类号
TE122.1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应用修匀-等比递减法标定化学驱可采储量
被引量:
4
2
作者
王学忠
田冀
谷建伟
机构
中国石化胜利油田有限公司孤东采油厂
石油大学
出处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2003年第6期585-586,共2页
文摘
针对化学驱油过程中产量增幅快、含水波动大、集中见效时间短的特点,探讨应用修匀-等比递减法标定化学驱可采储量。对年产油量数据序列开始出现明显波动的阶段进行修匀,生成一个新数据序列。对修匀后的新数据序列采用等比递减法,回归计算生产指标。通过对孤东油田小井距实际资料的计算,证明该方法可靠性较高。此外,还对七区西52+3的资料进行了计算,结果可信度较高,证明该方法尤其适用于化学驱油阶段指标计算,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关键词
化学驱油
递减
标定
可采储量
Keywords
decline
calibration
chemical flooding
recoverable reserve
分类号
TE331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TE357.46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红柳构造坡折带层序地层学模式与油气分布
被引量:
3
3
作者
纪友亮
曾留芳
机构
同济大学
中国石化
胜利油田
有限公司
出处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1035-1035,共1页
文摘
在对地震、测井和钻井等资料详细分析的基础上,将济阳坳陷红柳地区下第三系划分出了7个三级层序、19个体系域.在层序地层单元划分和对比的基础上,结合断层上下盘地层厚度的差异变化所反映的古地形,认为济阳坳陷红柳地区在下第三系沉积时期,发育两种不同类型的构造坡折带,并建立了该区的构造坡折带层序地层学模式,研究了构造坡折带层序地层学模式与油气的关系,认为第Ⅰ,Ⅱ层序间的界面附近可形成有利的地层不整合覆盖圈闭与构造-岩性圈闭;第Ⅳ层序低位域可作为油气的运载层,在合适构造的匹配下,可形成有利的构造圈闭或构造-岩性圈闭,并对有利区带做出了预测.
关键词
层序地层学模式
构造坡折带
油气分布
红柳
下第三系
济阳坳陷
地层厚度
三级层序
单元划分
Keywords
sequence stratigraphy
Jiyang depression
structure slope belt
分类号
P613 [天文地球—矿床学]
TE122.1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红柳构造坡折带层序地层学模式与油气分布
4
作者
纪友亮
曾留芳
机构
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
中国石化胜利油田有限公司孤东采油厂
出处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1229-1234,共6页
文摘
在对地震、测井和钻井等资料详细分析的基础上,将济阳坳陷红柳地区下第三系划分出了7个三级层序、19个体系域.在层序地层单元划分和对比的基础上,结合断层上下盘地层厚度的差异变化所反映的古地形,认为济阳坳陷红柳地区在下第三系沉积时期,发育两种不同类型的构造坡折带,并建立了该区的构造坡折带层序地层学模式,研究了构造坡折带层序地层学模式与油气的关系,认为第Ⅰ,Ⅱ层序间的界面附近可形成有利的地层不整合覆盖圈闭与构造-岩性圈闭;第Ⅳ层序低位域可作为油气的运载层,在合适构造的匹配下,可形成有利的构造圈闭或构造-岩性圈闭,并对有利区带做出了预测.
关键词
层序地层学
济阳坳陷
构造坡折带
Keywords
sequence stratigraphy
Jiyang depression
structure slope belt
分类号
TE121.32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流体势与油气运聚规律研究——以孤东地区为例
彭存仓
谭河清
武国华
刘世斌
张博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2003
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应用修匀-等比递减法标定化学驱可采储量
王学忠
田冀
谷建伟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2003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红柳构造坡折带层序地层学模式与油气分布
纪友亮
曾留芳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红柳构造坡折带层序地层学模式与油气分布
纪友亮
曾留芳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