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利津南次洼页岩油勘探开发产能潜力分析
1
作者 郝鑫 《石化技术》 2025年第5期308-309,共2页
本文通过对该区域页岩油资源潜力评估、前期成功案例分析、SX151井的突破与产能潜力剖析以及后续勘探开发规划的阐述,全面展示了利津南次洼页岩油开发的现状与前景。利津南次洼沙三下、沙四纯上多口井取得产能突破,为该地区页岩油开发... 本文通过对该区域页岩油资源潜力评估、前期成功案例分析、SX151井的突破与产能潜力剖析以及后续勘探开发规划的阐述,全面展示了利津南次洼页岩油开发的现状与前景。利津南次洼沙三下、沙四纯上多口井取得产能突破,为该地区页岩油开发提供了新模式和广阔前景,同时也指出了面临的挑战及未来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津 南次洼 页岩油 勘探开发 产能潜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河东部凹陷中南段断盖配置与油气纵向分布关系
2
作者 李红艳 韩宏伟 +2 位作者 蒋有录 沈澈 郭强 《特种油气藏》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9-87,共9页
针对辽河东部凹陷中南段断盖配置封闭能力对油气纵向分布影响不明确的问题,利用井震及地质资料,研究油气纵向分布特征,通过熵权法结合TOPSIS的方式评价断盖配置封闭能力,以减少确定权重时的主观性。研究表明:研究区油气富集类型可划分... 针对辽河东部凹陷中南段断盖配置封闭能力对油气纵向分布影响不明确的问题,利用井震及地质资料,研究油气纵向分布特征,通过熵权法结合TOPSIS的方式评价断盖配置封闭能力,以减少确定权重时的主观性。研究表明:研究区油气富集类型可划分为深层富集型、浅层富集型和多层富集型3类;断盖配置可划分为封盖能力较好的Ⅰ型和封盖能力较差的Ⅱ型,沙三段Ⅰ型断盖配置分布于中段,控制油气深层富集,沙三段至东营组之间Ⅰ型和Ⅱ型断盖配置的组合共同控制油气多层富集和浅层富集。该研究成果对下一步油气勘探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纵向分布 封闭能力 断盖配置 辽河东部凹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弱凝胶调剖剂在油田污水中成胶性能评价 被引量:1
3
作者 葛珺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4年第36期15-15,共1页
应用孤岛油田现场聚合物和美国进口复合有机铬交联剂,进行了一系列的室内评价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宝莫聚合物均具有较好的初始粘度、且形成的弱凝胶体系强度高,且胶体不易脱水,满足封口的要求,该体系随盐类矿化度的增加体系强度有增加... 应用孤岛油田现场聚合物和美国进口复合有机铬交联剂,进行了一系列的室内评价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宝莫聚合物均具有较好的初始粘度、且形成的弱凝胶体系强度高,且胶体不易脱水,满足封口的要求,该体系随盐类矿化度的增加体系强度有增加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 耐温 抗盐 胶体强度 性能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渤南油田清防蜡工艺技术应用及优化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王传新 秦知 +1 位作者 孙金波 熊亮 《科学技术创新》 2020年第15期33-34,共2页
随着渤南油田开发的持续深入,由于渤南油田低密度、高含蜡的特点,结蜡问题时有发生,已经成为制约渤南油田原油高效开发的重要因素,因此,做好清防蜡工作刻不容缓。然而在以往的油井清防蜡工作中,由于实施中由于洗井液漏失问题,出现了洗... 随着渤南油田开发的持续深入,由于渤南油田低密度、高含蜡的特点,结蜡问题时有发生,已经成为制约渤南油田原油高效开发的重要因素,因此,做好清防蜡工作刻不容缓。然而在以往的油井清防蜡工作中,由于实施中由于洗井液漏失问题,出现了洗井液利用率比较低,清防蜡效果不理想的问题。因此,需要进一步优化改进清防蜡工艺。基于此,本文根据渤南油田实际,在详细分析该区油井结蜡的主要影响因素基础上,就常用的几种清防蜡方法及其效果进行了评价,并在此基础上就部分清防蜡技术存在问题其及改进方法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南油田 油井结蜡 清防蜡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成本复合堵调技术在特超稠油郑411块的应用
5
作者 陈天昊 《石化技术》 CAS 2024年第6期194-196,共3页
王庄油田郑411区块作为特超稠油典型区块,开发过程中经历高吞吐轮次,进入稠油开发中后期,井间汽窜频次高,造成产量严重损失,给单元效益开发、持续稳产带来重大挑战。由于蒸汽波及范围的限制和井间汽窜通道的出现,郑411区块油井注汽作业... 王庄油田郑411区块作为特超稠油典型区块,开发过程中经历高吞吐轮次,进入稠油开发中后期,井间汽窜频次高,造成产量严重损失,给单元效益开发、持续稳产带来重大挑战。由于蒸汽波及范围的限制和井间汽窜通道的出现,郑411区块油井注汽作业往往造成热量损失,影响到本井及邻井生产。针对这一问题,2023年引入了一种创新的低成本复合堵调技术,通过前置段塞、封堵孔道和改善注汽等措施,使堵剂在地层中形成暂时封堵,最终完全推入地层,达到优化注汽、减少损耗的目的,取得了较好的堵调效果。表现为措施有效率高,周期含水下降明显,稳定了单元开发态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超稠油 汽窜 低成本 复合堵调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营凹陷石村断层下降盘沙三段-沙二段沉积、演化特征及主控因素 被引量:11
6
作者 袁静 张红 +4 位作者 张明星 闵伟 张琳璞 郭耿生 肖运凤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2-29,共8页
以东营凹陷石村断层下降盘古近系沙三段—沙二段为研究对象,综合钻井、录井、测井和地震等资料,对研究区的沉积、演化等特征及主控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沙三段主要发育三角洲平原、三角洲前缘、滨浅湖和滩坝亚相,物源主要来自... 以东营凹陷石村断层下降盘古近系沙三段—沙二段为研究对象,综合钻井、录井、测井和地震等资料,对研究区的沉积、演化等特征及主控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沙三段主要发育三角洲平原、三角洲前缘、滨浅湖和滩坝亚相,物源主要来自广饶凸起和鲁西隆起。沙二段主要发育辫状河三角洲前缘、三角洲前缘、滨浅湖和滩坝亚相。受广饶凸起物源供给影响,辫状河三角洲前缘亚相主要分布于研究区东部,南部以来自鲁西隆起的三角洲前缘亚相为主。从沙三段2砂组—沙二段1砂组,研究区沉积充填总体呈现退积—进积式。断层活动性、古气候变化和物源供给强度等对研究区沉积发育及演化具有主要控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特征 沉积演化 主控因素 沙三段-沙二段 石村断层 东营凹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义和庄地区潜山内幕构造演化特征及其控藏作用 被引量:13
7
作者 束宁凯 汪新文 +1 位作者 王金铸 刘雅利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5-29,共5页
济阳坳陷义和庄地区潜山内幕构造演化复杂、控藏作用不明,制约着该区潜山内幕油气勘探。综合地震、测井、岩性及分析化验等资料开展了义和庄地区潜山内幕构造演化特征分析,并据此评价了构造演化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研究区... 济阳坳陷义和庄地区潜山内幕构造演化复杂、控藏作用不明,制约着该区潜山内幕油气勘探。综合地震、测井、岩性及分析化验等资料开展了义和庄地区潜山内幕构造演化特征分析,并据此评价了构造演化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研究区潜山经历了印支运动挤压抬升、燕山运动Ⅰ幕挤压、燕山运动Ⅱ幕拉张沉降、燕山运动Ⅲ幕挤压抬升以及喜马拉雅运动拉张沉降这一演化过程;义古991断层为潜山内幕典型同沉积断层,其断层活动速率验证了潜山的构造演化过程;多期次不同应力性质的构造演化使潜山内幕断层经历了多个逆冲、负反转阶段;潜山内幕的多期构造演化过程有利于优质储层和高效输导体系的形成,同时多期构造演化过程与内幕隔层相匹配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储盖组合与多种圈闭类型。在构造演化分析、有利输导体系预测与有利圈闭描述的勘探思路指导下,成功发现了义古72和义古65块等潜山内幕油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演化 潜山内幕 控藏作用 义和庄地区 济阳坳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济阳坳陷青东凹陷古近系沙河街组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及生烃潜力综合评价 被引量:12
8
作者 张明星 郭耿生 张琳璞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4-43,102,共11页
采用有机地球化学方法和盆地模拟技术,结合济阳坳陷青东凹陷古近系沙河街组构造、沉积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分析研究区古近系烃源岩的生烃潜力、演化特征等。结果表明:研究区主要存在沙三下亚段和沙四上亚段两套烃源岩,烃源岩具有"北... 采用有机地球化学方法和盆地模拟技术,结合济阳坳陷青东凹陷古近系沙河街组构造、沉积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分析研究区古近系烃源岩的生烃潜力、演化特征等。结果表明:研究区主要存在沙三下亚段和沙四上亚段两套烃源岩,烃源岩具有"北厚南薄"的发育特征,在凹陷中—北部深洼带最为发育,往南厚度变小;烃源岩有机质丰度较高,有机质类型较好(Ⅰ—Ⅱ1),具有良好的生烃物质基础;烃源岩处于低熟—成熟阶段,成熟烃源岩的分布范围有限,主要局限于北部洼陷和中部洼陷的深洼区,但研究区沙四段烃源岩具有形成低熟油的基本条件,为研究区油气聚集创造一定的物质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烃源岩 地球化学特征 生烃潜力 低熟油 古近系 青东凹陷 济阳坳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营凹陷营11北地区沙三中亚段重力流触发机制 被引量:8
9
作者 杨剑萍 黄雅睿 +7 位作者 卢惠东 李宇志 欧浩文 张文博 黄志佳 党鹏生 高丽萍 鲁娜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11,共11页
以东营凹陷营11北地区沙三中亚段重力流沉积砂体为研究对象,通过岩心、测井、录井、地震及地化分析资料,对研究区滑动、滑塌、砂质碎屑流和浊流4种沉积类型重力流的触发机制和沉积演化特征进行研究,建立2种地震岩序列,阐明震级与软沉积... 以东营凹陷营11北地区沙三中亚段重力流沉积砂体为研究对象,通过岩心、测井、录井、地震及地化分析资料,对研究区滑动、滑塌、砂质碎屑流和浊流4种沉积类型重力流的触发机制和沉积演化特征进行研究,建立2种地震岩序列,阐明震级与软沉积物变形构造的类型及垂向序列之间的对应关系。结果表明:构造运动为研究区重力流砂体主要的触发机制,沙三中亚段3砂组沉积时期构造运动最为强烈;沙三中亚段的6砂组至4砂组沉积时期,水体较深,湖平面缓慢下降,研究区整体上发育较深水的重力流沉积;3砂组沉积时期,构造抬升,湖平面下降剧烈;3砂组至1砂组沉积时期,研究区东部发育滨浅湖三角洲砂体,中部和西部发育重力流沉积;3砂组沉积时期为湖平面下降最剧烈的时期,这一结论与研究不同构造强度下地震岩中软沉积物变形构造所得出的结论相契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力流 触发机制 地震岩 沉积演化 沙三中亚段 东营凹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西坳陷大邑构造须三段储层裂缝类型及控制因素 被引量:14
10
作者 刘崇瑞 颜丹平 李书兵 《断块油气田》 CAS 2014年第1期28-31,共4页
川西坳陷大邑构造须家河组三段储层岩性以中细粒碎屑石英砂岩为主,孔隙度、渗透率很低,为典型的低渗透砂岩储层,裂缝对储层的储集和渗透能力具有重要影响,因此,该区裂缝发育特征及其控制因素的研究在储层油气资源的开发和评价中起着重... 川西坳陷大邑构造须家河组三段储层岩性以中细粒碎屑石英砂岩为主,孔隙度、渗透率很低,为典型的低渗透砂岩储层,裂缝对储层的储集和渗透能力具有重要影响,因此,该区裂缝发育特征及其控制因素的研究在储层油气资源的开发和评价中起着重要作用。文中以岩心裂缝观测和岩石力学实验数据为主要依据,对该区须三段储层的裂缝类型及发育特征进行描述和分析,探讨了构造裂缝发育的控制因素。研究表明,该区须三段低渗透砂岩储层主要发育构造裂缝、成岩裂缝和异常高压裂缝3种类型,其中构造裂缝最发育,主要受构造应力场、构造位置和岩石力学性质等因素控制,对油气的形成与分布影响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裂缝 控制因素 须家河组三段 大邑构造 川西坳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稠油油藏氮气泡沫辅助蒸汽驱驱油效率实验及参数优化 被引量:12
11
作者 王顺华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83-85,116-117,共3页
蒸汽驱能大幅度提高稠油油藏采收率,但对于单一蒸汽驱而言,由于受边底水及储层非均质性等因素的影响,易发生汽窜,降低了蒸汽的波及体积,开发效果不理想。为此,设计了氮气泡沫辅助蒸汽驱驱油实验,对单一蒸汽驱和氮气泡沫辅助蒸汽驱的驱... 蒸汽驱能大幅度提高稠油油藏采收率,但对于单一蒸汽驱而言,由于受边底水及储层非均质性等因素的影响,易发生汽窜,降低了蒸汽的波及体积,开发效果不理想。为此,设计了氮气泡沫辅助蒸汽驱驱油实验,对单一蒸汽驱和氮气泡沫辅助蒸汽驱的驱油效率进行了对比,并对氮气泡沫辅助蒸汽驱注入参数进行了优化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单一蒸汽驱综合驱油效率为63.52%,氮气泡沫辅助蒸汽驱综合驱油效率为69.95%,比单一蒸汽驱提高了6.43%。当气液比为1∶1,发泡剂质量分数为0.5%,含水率较低时,进行氮气泡沫辅助蒸汽驱开发效果较好。通过室内实验证实,氮气泡沫辅助蒸汽驱能够有效封堵高渗透条带,提高驱油效率,改善稠油油藏的开发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油 氮气泡沫辅助蒸汽驱 发泡剂 驱油效率 参数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疏水缔合羟乙基纤维素的阻力系数和残余阻力系数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仇东旭 宋丽 +1 位作者 王昊 朱妍婷 《精细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5-9,共5页
测试了疏水缔合羟乙基纤维素(BHEC)阻力系数和残余阻力系数,并与未改性羟乙基纤维素(HEC)做对比.实验结果表明:BHEC阻力系数和残余阻力系数均随着聚合物浓度的增加而增大,当浓度超过BHEC临界缔合浓度时,其阻力系数和残余阻力系数... 测试了疏水缔合羟乙基纤维素(BHEC)阻力系数和残余阻力系数,并与未改性羟乙基纤维素(HEC)做对比.实验结果表明:BHEC阻力系数和残余阻力系数均随着聚合物浓度的增加而增大,当浓度超过BHEC临界缔合浓度时,其阻力系数和残余阻力系数由增加平缓变为急剧上升;随着渗透率的增大单调减小,阻力系数为12~21,残余阻力系数为6~10;随着注入速率的增加而单调递增,但增加幅度较小;随着温度的上升而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水缔合羟乙基纤维素 阻力系数 残余阻力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物源下曲流河—浅水三角洲沉积砂体展布及演化规律——以尚家—太平川地区泉三段为例 被引量:4
13
作者 宿赛 胡明毅 +1 位作者 蔡全升 邓庆杰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63-72,共10页
以探井、岩心及储层物性资料为基础,采用重矿物分析及砂地比分析方法,确定松辽盆地尚家—太平川地区泉三段物源方向;结合双物源控制分析砂体沉积相及沉积砂体类型,通过砂体精细解释及沉积背景分析,揭示不同砂体的平面展布特征,分析其演... 以探井、岩心及储层物性资料为基础,采用重矿物分析及砂地比分析方法,确定松辽盆地尚家—太平川地区泉三段物源方向;结合双物源控制分析砂体沉积相及沉积砂体类型,通过砂体精细解释及沉积背景分析,揭示不同砂体的平面展布特征,分析其演化规律并建立沉积模式。结果表明:尚家—太平川地区泉三段主要由南、北方向物源控制;研究区可识别曲流河相、三角洲相两种沉积相,其中三角洲相沉积最为发育;沉积砂体类型可细分为曲流河道、三角洲平原分支河道和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支河道;砂体垂向分布受双物源控制,顺物源方向砂体连通性好,多期河道相互叠置,逆物源方向砂体呈透镜状发育,砂体横向分布存在"分段"特征。研究区泉三段由浅水三角洲平原逐渐向曲流河沉积转换,反映水体由深变浅的一次湖退沉积过程,为该区域油气勘探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物源 砂体 浅水三角洲 扶余油层 尚家-太平川地区 松辽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水敏储层洗井过程的储层伤害及保护 被引量:3
14
作者 叶禹 宁坤 +6 位作者 穆凌雨 左琴 马莉娜 梁佳莹 王秀宇 温远国 张雅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20-125,共6页
G储层在油井热洗清蜡后滞留的洗井液易与原油乳化堵塞地层。该储层含有35%的伊/蒙混层,易发生膨胀导致强水敏。针对该现象利用水化膨胀实验定量分析黏土矿物在不同条件下的膨胀程度、利用试管法以及显微镜观察法测定了原油乳状液的析水... G储层在油井热洗清蜡后滞留的洗井液易与原油乳化堵塞地层。该储层含有35%的伊/蒙混层,易发生膨胀导致强水敏。针对该现象利用水化膨胀实验定量分析黏土矿物在不同条件下的膨胀程度、利用试管法以及显微镜观察法测定了原油乳状液的析水率和乳状液形态,最后利用室内驱替实验测定了防膨剂和破乳剂在提高采收率方面的效果。研究表明,利用3%的AYL防膨效果最好且岩心伤害率最低,黏土膨胀率只有16.87%,远低于在地层水中的膨胀率29.6%;洗井液与原油形成的乳状液最稳定,浓度为1.5%的PRJ1破乳效果好于PRJ2;浓度为3%的AYL和1.5%的PRJ1岩心驱替后采收率从29.25%增至45%,说明该配方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洗井液渗入近井地带对储层造成的伤害。该研究对强水敏性储层的洗井清蜡操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洗井清蜡 水化膨胀 黏土稳定剂 原油乳状液 采收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营凹陷营北地区沙三中亚段重力流沉积特征 被引量:1
15
作者 黄雅睿 杨剑萍 +5 位作者 卢惠东 李宇志 黄志佳 党鹏生 房萍 牟瑛顺 《岩性油气藏》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4-23,共10页
为了研究东营凹陷营北地区沙三中亚段(Es_(3)^(2))重力流沉积特征及演化,利用岩心、测井、录井和化验资料分析了其沉积特征,并细化了砂组,绘制了沉积微相图。结果表明:该区Es_(3)^(2)重力流沉积可划分为水道控制型沉积和非水道控制型沉... 为了研究东营凹陷营北地区沙三中亚段(Es_(3)^(2))重力流沉积特征及演化,利用岩心、测井、录井和化验资料分析了其沉积特征,并细化了砂组,绘制了沉积微相图。结果表明:该区Es_(3)^(2)重力流沉积可划分为水道控制型沉积和非水道控制型沉积2类。水道控制型沉积包括重力流水道和前端复合体2类沉积亚相,重力流水道亚相包括重力流水道微相和堤岸微相;前端复合体亚相包括沟道化朵叶体微相、碎屑舌状体微相、浊积朵叶体微相和浊积席状体微相。非水道控制型沉积包括滑动亚相和滑塌亚相。沉积演化模式为:Z_(6)—Z_(4)砂组沉积期水体较深,发育半深湖的重力流沉积;Z_(3)—Z_(1)砂组沉积期随着湖平面下降,研究区东部发育滨浅湖三角洲河口坝砂体,中部和西部以重力流沉积为主。这种重力流沉积演化模式,可为该区储层预测提供可借鉴的地质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力流 沉积微相 演化模式 沙三中亚段 东营凹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滨里海盆地库姆萨伊区块盐上层侏罗系储层特征及有利储层预测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宿赛 李维锋 冯霄 《科技通报》 2018年第2期32-37,共6页
哈萨克斯坦库姆萨伊盐上油田侏罗系发育一套曲流河三角洲沉积,为典型的高孔高渗储层。通过岩心观察、粒度分析、扫描电镜、岩石薄片等资料,首次对研究区储层的岩矿特征、物性以及孔隙结构进行了详细研究。研究表明:该区主要储集层岩性... 哈萨克斯坦库姆萨伊盐上油田侏罗系发育一套曲流河三角洲沉积,为典型的高孔高渗储层。通过岩心观察、粒度分析、扫描电镜、岩石薄片等资料,首次对研究区储层的岩矿特征、物性以及孔隙结构进行了详细研究。研究表明:该区主要储集层岩性的为细砂岩、粉细砂岩,成分成熟度和结构成熟度均较高,呈现出远物源的沉积特征。黏土矿物以伊利石为主,其次为绿泥石和伊/蒙混层。砂岩储层孔隙类型以原生粒间孔为主,其次为次生的溶蚀孔隙,微裂缝少见。喉道类型以粗中孔粗中喉道为主,物性好,孔隙发育。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饱和度中值压力等影响因素,结合沉积微相、成岩作用等储层成因的主要控制因素,将侏罗系阿阿林阶组(Ю-I)分为I、II、Ⅲ类储层,巴柔阶组(Ю-II)可划分为II、Ⅲ类储层,同时通过最新的试油效果,验证了该区有利储层预测的可靠性和可行性,为该地区高孔高渗储层勘探开发提供了扎实的地质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上层 曲流河三角洲 储层特征 有利储层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液聚合物冻胶在疏松砂岩油藏水平井堵水中的应用
17
作者 李红艳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5年第4期55-,共1页
本文研究了试验水平井井区的油藏地质特征、油层物性和堵水潜力,结合生产动态、水平段渗透率和含水饱和度参数、井身轨迹和油水界面三方面,分析了该疏松砂岩油藏水平井的出水段。根据油藏条件与出水情况选择乳液聚合物冻胶体系进行堵水... 本文研究了试验水平井井区的油藏地质特征、油层物性和堵水潜力,结合生产动态、水平段渗透率和含水饱和度参数、井身轨迹和油水界面三方面,分析了该疏松砂岩油藏水平井的出水段。根据油藏条件与出水情况选择乳液聚合物冻胶体系进行堵水。现场实施后取得了显著的降水增油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液聚合物冻胶 疏松砂岩 水平井 堵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油站能耗分析与应用
18
作者 杨增森 孙宝国 《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CAS 2018年第4期31-35,共5页
由于油田开发后期,采出油粘度较大从而导致集油站耗能严重,通过集油站的用能分析评价和潜力预测,可有效缩减集油站的单耗并提高其产能。采用"三环节"能量分析方法对纯梁集油站的能量利用环节能耗和能量回收环节能量进行分析评... 由于油田开发后期,采出油粘度较大从而导致集油站耗能严重,通过集油站的用能分析评价和潜力预测,可有效缩减集油站的单耗并提高其产能。采用"三环节"能量分析方法对纯梁集油站的能量利用环节能耗和能量回收环节能量进行分析评价,计算过程能量,从而定位集油站能耗的关键部位,针对较高能耗环节提出整改措施与建议,经整改,年回收利润约为424万。表明采用"三环节"法对于集油站的能耗评价、并进行相应整改降低能耗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油站 三环节 节能 评价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