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沾3内源微生物驱的生物特征变化及其对驱油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
12
1
作者
胡婧
曹功泽
+4 位作者
王文杰
吴晓玲
曹嫣镔
汪卫东
唐存知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74-179,共6页
内源微生物驱油通过激活油藏中特定的微生物群落提高原油采收率。分析胜利油田沾3区块内源微生物驱现场试验产出液中微生物群落结构以及优势菌的动态变化,考察油藏生物特征与现场开发动态之间的对应关系。结果表明:生物多样性、优势菌...
内源微生物驱油通过激活油藏中特定的微生物群落提高原油采收率。分析胜利油田沾3区块内源微生物驱现场试验产出液中微生物群落结构以及优势菌的动态变化,考察油藏生物特征与现场开发动态之间的对应关系。结果表明:生物多样性、优势菌含量与现场生产动态之间存在明显的相关性,其中菌群多样性与原油产量之间呈明显负相关关系;4类优势菌的交替协同作用直接影响了原油产量,优势菌总量的变化与原油产量之间呈明显正相关关系,而且油井产量的变化滞后于生物特征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源微生物驱
生物特征
优势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陈373块薄层稠油油藏N_2和CO_2补充地层能量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
7
2
作者
秦延才
李微
+1 位作者
周淑娟
陈德春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4期3856-3860,共5页
为探索N2、CO2对稠油物性参数的影响规律,采用室内实验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实验测定注入N2、CO2后地层条件下稠油体积膨胀系数、黏度、溶解系数等物性参数,并利用CMG油藏数值模拟软件进行CO2、N2补充地层能量的数值模拟研究。研究...
为探索N2、CO2对稠油物性参数的影响规律,采用室内实验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实验测定注入N2、CO2后地层条件下稠油体积膨胀系数、黏度、溶解系数等物性参数,并利用CMG油藏数值模拟软件进行CO2、N2补充地层能量的数值模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一定的温度和所测压力范围内,CO2和N2在陈373块稠油中的溶解度、体积膨胀系数均随压力的升高而升高,且CO2的溶解性能、膨胀幅度均优于N2;随压力的增大,溶解气体后原油黏度呈下降趋势,且CO2的降黏效果优于N2;在油藏压力12 MPa下,N2的溶解可使原油的黏度下降23.58%,CO2溶解可使原油黏度下降74.96%。注CO2吞吐、N2吞吐和蒸汽吞吐的平均周期产油量由高到低依次为788.5 t、419.9 t和266.7 t,因此CO2吞吐的周期产油效果最高;从保持地层能量来看,在同一井筒范围(20 m)CO2的吞吐的油藏压力降幅最小,对补充地层能量的效果最好;从经济效益来看,N2吞吐的经济效果最高、CO2吞吐次之,蒸汽吞吐已无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层稠油
补充地层能量
氮气
二氧化碳
溶解度
体积膨胀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聚丙烯酰胺凝聚剂的研究
被引量:
3
3
作者
毛源
张贵才
+2 位作者
葛际江
唐存知
孙铭勤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63-166,共4页
为了解决聚驱油田转后续水驱阶段地层滞留聚合物再利用的问题,运用微乳法制备聚丙烯酰胺凝聚剂的方法,研制出一种带有阳离子基团的体型聚合物凝聚剂,并对该凝聚剂的制备、性能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在聚丙烯酰胺凝聚剂的阳离子度为5%、...
为了解决聚驱油田转后续水驱阶段地层滞留聚合物再利用的问题,运用微乳法制备聚丙烯酰胺凝聚剂的方法,研制出一种带有阳离子基团的体型聚合物凝聚剂,并对该凝聚剂的制备、性能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在聚丙烯酰胺凝聚剂的阳离子度为5%、两种溶液质量分数相同、体积比为1∶1,剪切速率为170s-1的条件下,可以提高黏度约10mPa.s;在80℃水浴恒温4h,黏度降低率仅为3%;在氯化钠用量达到1%时,溶液中复合体系的黏度仍为32.9mPa.s。新型凝聚剂有显著的增黏效果和深部调驱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驱后
聚丙烯酰胺
凝聚剂
阳离子
增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沾3内源微生物驱的生物特征变化及其对驱油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
12
1
作者
胡婧
曹功泽
王文杰
吴晓玲
曹嫣镔
汪卫东
唐存知
机构
中国石化
胜利油田
分公司
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
青岛市黄岛区致远中学
中国石化
胜利油田
分公司
河口采油厂
工艺
研究所
出处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74-179,共6页
基金
国家"863"计划项目(2013AA064401)
文摘
内源微生物驱油通过激活油藏中特定的微生物群落提高原油采收率。分析胜利油田沾3区块内源微生物驱现场试验产出液中微生物群落结构以及优势菌的动态变化,考察油藏生物特征与现场开发动态之间的对应关系。结果表明:生物多样性、优势菌含量与现场生产动态之间存在明显的相关性,其中菌群多样性与原油产量之间呈明显负相关关系;4类优势菌的交替协同作用直接影响了原油产量,优势菌总量的变化与原油产量之间呈明显正相关关系,而且油井产量的变化滞后于生物特征的变化。
关键词
内源微生物驱
生物特征
优势菌
Keywords
indigenous microorganism flooding
biological features
dominant bacteria
分类号
TE357.9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陈373块薄层稠油油藏N_2和CO_2补充地层能量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
7
2
作者
秦延才
李微
周淑娟
陈德春
机构
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河口采油厂工艺所
中国
石油大学(华东)
出处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4期3856-3860,共5页
文摘
为探索N2、CO2对稠油物性参数的影响规律,采用室内实验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实验测定注入N2、CO2后地层条件下稠油体积膨胀系数、黏度、溶解系数等物性参数,并利用CMG油藏数值模拟软件进行CO2、N2补充地层能量的数值模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一定的温度和所测压力范围内,CO2和N2在陈373块稠油中的溶解度、体积膨胀系数均随压力的升高而升高,且CO2的溶解性能、膨胀幅度均优于N2;随压力的增大,溶解气体后原油黏度呈下降趋势,且CO2的降黏效果优于N2;在油藏压力12 MPa下,N2的溶解可使原油的黏度下降23.58%,CO2溶解可使原油黏度下降74.96%。注CO2吞吐、N2吞吐和蒸汽吞吐的平均周期产油量由高到低依次为788.5 t、419.9 t和266.7 t,因此CO2吞吐的周期产油效果最高;从保持地层能量来看,在同一井筒范围(20 m)CO2的吞吐的油藏压力降幅最小,对补充地层能量的效果最好;从经济效益来看,N2吞吐的经济效果最高、CO2吞吐次之,蒸汽吞吐已无经济效益。
关键词
薄层稠油
补充地层能量
氮气
二氧化碳
溶解度
体积膨胀系数
Keywords
thin heavy oil energy complement nitrogen carbon dioxide solubility coeffi-cient of cubical expansion
分类号
TE357.44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聚丙烯酰胺凝聚剂的研究
被引量:
3
3
作者
毛源
张贵才
葛际江
唐存知
孙铭勤
机构
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河口采油厂工艺所
中国
石油大学(华东)石油工程学院
出处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63-166,共4页
文摘
为了解决聚驱油田转后续水驱阶段地层滞留聚合物再利用的问题,运用微乳法制备聚丙烯酰胺凝聚剂的方法,研制出一种带有阳离子基团的体型聚合物凝聚剂,并对该凝聚剂的制备、性能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在聚丙烯酰胺凝聚剂的阳离子度为5%、两种溶液质量分数相同、体积比为1∶1,剪切速率为170s-1的条件下,可以提高黏度约10mPa.s;在80℃水浴恒温4h,黏度降低率仅为3%;在氯化钠用量达到1%时,溶液中复合体系的黏度仍为32.9mPa.s。新型凝聚剂有显著的增黏效果和深部调驱意义。
关键词
聚驱后
聚丙烯酰胺
凝聚剂
阳离子
增黏
Keywords
stage after polymer flooding
polyacrylamide
coagulant
cation
viscosity increase
分类号
TE357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沾3内源微生物驱的生物特征变化及其对驱油效果的影响
胡婧
曹功泽
王文杰
吴晓玲
曹嫣镔
汪卫东
唐存知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
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陈373块薄层稠油油藏N_2和CO_2补充地层能量可行性研究
秦延才
李微
周淑娟
陈德春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3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聚丙烯酰胺凝聚剂的研究
毛源
张贵才
葛际江
唐存知
孙铭勤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