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56篇文章
< 1 2 3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复杂断块油藏地震精细描述技术研究——以胜利油田永3工区为例 被引量:8
1
作者 李军 张军华 +3 位作者 韩双 刘显太 王军 武刚 《断块油气田》 CAS 2013年第5期580-584,共5页
随着勘探开发的深入发展,断块型油气藏已经成为重要的勘探目标之一。由于此类油气藏地震资料信噪比低、勘探难度大,必须提高资料识别能力与描述精度。在研究地震方法原理的基础上,以胜利油田的永3工区为例,重点对相干体、曲率、基于旋... 随着勘探开发的深入发展,断块型油气藏已经成为重要的勘探目标之一。由于此类油气藏地震资料信噪比低、勘探难度大,必须提高资料识别能力与描述精度。在研究地震方法原理的基础上,以胜利油田的永3工区为例,重点对相干体、曲率、基于旋转菱形的地震新属性、多尺度分析与RGB属性融合等技术方法进行了分析,实际应用取得了较好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基于本征值的第3代相干属性较常规相干体有更高的抗噪比和分辨率,可以宏观反映断裂带的总体分布特征;众多曲率属性中,倾向、方位角和最大正曲率属性最能反映断层破碎带及低序级断层;基于旋转菱形的地震属性,可以精确描述断裂的发育方向,并且能够定量判识断层破碎带;将多属性融合、多尺度分析应用于复杂断块油藏的描述,可以挖掘、凸显地震的响应特征,更好地刻画断裂的空间分布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层破碎带 相干体 曲率属性 菱形旋转 属性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胜利油田孤东原油超低界面张力驱油体系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赵方剑 吕远 +1 位作者 李超 刘雄志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72-75,8,共4页
采用旋转滴法测定了单一表面活性剂体系、复配表面活性剂体系与孤东原油的动态界面张力。实验结果表明,单一表面活性剂体系超低界面张力维持时间较短,将甜菜碱表面活性剂(C18BE)与α-烯烃磺酸盐(AOS)表面活性剂复配后,可以使油水界面张... 采用旋转滴法测定了单一表面活性剂体系、复配表面活性剂体系与孤东原油的动态界面张力。实验结果表明,单一表面活性剂体系超低界面张力维持时间较短,将甜菜碱表面活性剂(C18BE)与α-烯烃磺酸盐(AOS)表面活性剂复配后,可以使油水界面张力降至10-4m N/m。在此基础上,对这一复配体系的最佳复配比例进行了研究,最终优选出适合孤东原油的超低界面张力驱油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活性剂 复配 超低界面张力 提高采收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胜利油田稠油热采数值模拟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3
作者 程紫燕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71-73,77,共4页
"十一五"以来,胜利油田将数值模拟技术贯穿于稠油热采开发的整个过程,在常规应用方面取得了巨大进展,新建产能超过800×104t。回顾了"十一五"以来胜利油田稠油热采数值模拟方面的研究成果,对近年来稠油油藏开... "十一五"以来,胜利油田将数值模拟技术贯穿于稠油热采开发的整个过程,在常规应用方面取得了巨大进展,新建产能超过800×104t。回顾了"十一五"以来胜利油田稠油热采数值模拟方面的研究成果,对近年来稠油油藏开发的热点技术,如火烧油层、泡沫蒸汽驱、HDCS强化热采、热采多分支井等的驱油机理进行了总结概括;在此基础上,重点分析了这几种稠油热采开发方式数值模拟的技术关键,详细说明了模拟过程中其具体的处理办法及现场应用效果。根据研究现状指出了稠油热采数值模拟软件的发展方向,当前最主要是解决稠油油藏敏感性、热化学驱及稠油的非达西渗流3方面的数值模拟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油热采 火烧油层 泡沫蒸汽驱 强化热采 热采多分支井 胜利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胜利油田深薄层超稠油多元复合开采技术 被引量:41
4
作者 陶磊 李兆敏 +2 位作者 毕义泉 李宾飞 张继国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732-736,共5页
胜利油田超稠油埋藏深、储集层薄、原油黏度大、胶质和沥青质含量高,采用目前成熟的稠油开发方式无法有效动用。结合超负压泡沫混排技术、高效油溶性降黏剂降黏技术、CO2非混相驱油技术和蒸汽吞吐技术,提出深薄层超稠油多元复合开采技... 胜利油田超稠油埋藏深、储集层薄、原油黏度大、胶质和沥青质含量高,采用目前成熟的稠油开发方式无法有效动用。结合超负压泡沫混排技术、高效油溶性降黏剂降黏技术、CO2非混相驱油技术和蒸汽吞吐技术,提出深薄层超稠油多元复合开采技术。针对多元复合开采技术的开采机理,进行相关实验:①测定泡沫黏度以及泡沫悬砂、冲砂性能;②油溶性复合降黏剂与常规降黏剂降黏效果对比实验和破乳实验;③CO2破乳能力实验。实验表明:泡沫具有良好的悬砂、冲砂性能;复合降黏剂的降黏效果远好于二甲苯,复合降黏剂和CO2均具有很好的破乳效果,原油乳化程度越高,破乳效果越好。现场试验显示多元复合开采技术开发深薄层超稠油具有良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稠油 多元复合开采 泡沫 降黏剂 CO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胜利油田勘探开发计算机应用技术进展 被引量:10
5
作者 杨耀忠 赵铭海 +2 位作者 周涌沂 张明安 孙业恒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24-28,共5页
勘探开发计算机应用技术已经成为勘探开发的关键支撑技术,明确目前该领域的技术进展是下一步工作的基础。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进步,勘探开发的计算机软硬件环境得到改善,已有的盆地模拟、构造解释、储层预测、油藏数值模拟等成熟的勘探开... 勘探开发计算机应用技术已经成为勘探开发的关键支撑技术,明确目前该领域的技术进展是下一步工作的基础。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进步,勘探开发的计算机软硬件环境得到改善,已有的盆地模拟、构造解释、储层预测、油藏数值模拟等成熟的勘探开发计算机应用技术在多方面取得了巨大进步,在勘探储量落实、开发提高采收率工程中发挥了技术先锋的作用。不断涌现出的隐蔽油气藏勘探技术、油气藏整体精细建模、热力采油模拟、化学驱提高采收率等勘探开发计算机应用新技术逐步成为勘探开发的核心技术,有效地提高了储量动用率及油藏采收率,勘探开发计算机应用技术正在向勘探开发计算机应用一体化、数据软件共享化、跟踪应用模型化等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应用 勘探开发 储层建模 油气藏数值模拟 胜利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胜利油田聚合物驱油技术经济潜力分析 被引量:35
6
作者 张莉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79-82,共4页
聚合物驱油技术在胜利油区的工业化推广应用取得了较好的增油降水效果,经济效益显著。采用数值模拟和经济评价相结合的方法计算了不同油价下胜利油田聚合物驱单元的经济界限指标,研究了胜利油区聚合物驱的技术和经济潜力。认为:聚合物... 聚合物驱油技术在胜利油区的工业化推广应用取得了较好的增油降水效果,经济效益显著。采用数值模拟和经济评价相结合的方法计算了不同油价下胜利油田聚合物驱单元的经济界限指标,研究了胜利油区聚合物驱的技术和经济潜力。认为:聚合物驱最佳用量与油价密切相关,低油价下,低聚合物用量的经济效益好,高油价下,高聚合物用量的经济效益好,在目前高油价状态下,聚合物驱单元应该进一步增加用量,延缓后期含水上升速度,提高聚合物驱的总体经济效益;后续水驱单元二次注聚的潜力较小;胜利油区适合聚合物驱的四类资源较少,聚合物驱风险较大;三类资源比较丰富,但常规聚合物不适合三类高温高盐油藏,需要进行耐温抗盐聚合物和聚合物加合增效体系攻关研究,在先导试验取得成功的基础上,可成为下步聚合物驱的主阵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驱 优化 数值模拟 经济评价 潜力分析 胜利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胜利油田特殊结构井开发技术新进展 被引量:26
7
作者 周英杰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18-329,共12页
通过技术探索、研究试验、推广应用和新技术攻关,胜利油田发展形成了底水油藏、屋脊断块油藏、稠油油藏、地层不整合油藏及整装油藏特殊结构井地质油藏工程设计技术、钻井完井采油配套技术,形成了水平井、大位移水平井、分支水平井、鱼... 通过技术探索、研究试验、推广应用和新技术攻关,胜利油田发展形成了底水油藏、屋脊断块油藏、稠油油藏、地层不整合油藏及整装油藏特殊结构井地质油藏工程设计技术、钻井完井采油配套技术,形成了水平井、大位移水平井、分支水平井、鱼骨状分支水平井、老井侧钻水平井、老井侧钻定向井等井型。已在各类油藏181个开发单元完钻各类水平井586口,284个开发单元完钻老井侧钻定向井742口,年产油量分别达到119×104t和79×104t,累计产油已分别达到825×104t和409×104t。特殊结构井开发技术已成为胜利油田新、老区增产稳产的主导技术之一,近年来在薄层油藏、特高含水期厚层正韵律油藏、潜山特稠油油藏、特超稠油油藏、复杂断块油藏特殊结构井油藏描述、油藏工程优化设计、钻井工艺、完井工艺、采油工艺等方面取得了新进展,现场应用取得良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胜利油田 特殊结构井 水平井 侧钻井 大位移井 分支井 鱼骨状水平井 水平井注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胜利油田断块油藏产量递减影响因素 被引量:20
8
作者 张以根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90-93,共4页
针对“十五”以来胜利油田断块油藏的产量递减率比其他类型油藏大及在高含水开发后期如何有效控制递减的问题,采用油藏工程方法和矿场统计归纳的方法,分析了影响产量递减的理论因素和矿场实际因素,提出了影响断块油藏产油量递减的主要... 针对“十五”以来胜利油田断块油藏的产量递减率比其他类型油藏大及在高含水开发后期如何有效控制递减的问题,采用油藏工程方法和矿场统计归纳的方法,分析了影响产量递减的理论因素和矿场实际因素,提出了影响断块油藏产油量递减的主要因素是开采速度、开发阶段和产量结构等,并给出了减缓产量递减的措施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块油藏 产量递减 影响因素 采液速度 可采储量采油速度 胜利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王庄油田坨826块沙三段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李辉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49-51,共3页
综合应用取心、测井和地震资料对王庄油田坨826块沙三段扇三角洲沉积体系的沉积类型和基准面旋回进行了研究,以基准面旋回及A/S动态变化为控制因素,在扇三角洲沉积体系中识别出5种沉积类型;根据短期旋回的叠加样式进行分析,组合成MSC1,M... 综合应用取心、测井和地震资料对王庄油田坨826块沙三段扇三角洲沉积体系的沉积类型和基准面旋回进行了研究,以基准面旋回及A/S动态变化为控制因素,在扇三角洲沉积体系中识别出5种沉积类型;根据短期旋回的叠加样式进行分析,组合成MSC1,MSC2,MSC3和MSC4共4个中期旋回,建立了满足油藏开发需要的中期基准面旋回等时对比格架。研究结果表明,中期基准面上升时期,盆地边缘部位形成的辫状水道沉积是该区优质储层集中发育段。实践证明应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理论划分的储层内幕精度能够满足此类油藏开发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砾岩 高分辨率 层序地层 扇三角洲 储层内幕 王庄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胜利油田断块油藏小层组合技术界限的改进 被引量:2
10
作者 武刚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2期8675-8678,共4页
胜利油田断块油藏具有纵向上含油层系多、层间非均质严重等特点。对于边水断块油藏,还具有各小层含油条带宽度不同、水体倍数不同的特点。含油条带宽度和水体倍数相差较大的小层组合为一套层系进行开发,对井网的部署及开发效果影响较大... 胜利油田断块油藏具有纵向上含油层系多、层间非均质严重等特点。对于边水断块油藏,还具有各小层含油条带宽度不同、水体倍数不同的特点。含油条带宽度和水体倍数相差较大的小层组合为一套层系进行开发,对井网的部署及开发效果影响较大。因此小层组合中除了考虑一般的渗透率级差、黏度级差等技术界限外,还应考虑含油条带宽度级差和水体倍数级差界限。分析了含油条带宽度和水体倍数大小不同的小层组合后对开发动态的影响。建立了小层组合时含油条带宽度级差和水体倍数级差界限。并将研究结果应用到实际断块油藏的开发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块油藏 小层组合 含油条带宽度 水体倍数 技术界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田水化学研究在油源分析中的应用——以梁家楼油田和胜坨油田为例 被引量:5
11
作者 李孝军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8-40,共3页
以东营凹陷的梁家楼油田和胜坨油田为例,探讨了油田水化学研究在油源对比和油气运移研究中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这2个油田的水化学分区和油源分区较为一致,油田水以较低矿化度NaHCO_3型为主的区块,其原油主要源自沙三段下亚段烃源岩;... 以东营凹陷的梁家楼油田和胜坨油田为例,探讨了油田水化学研究在油源对比和油气运移研究中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这2个油田的水化学分区和油源分区较为一致,油田水以较低矿化度NaHCO_3型为主的区块,其原油主要源自沙三段下亚段烃源岩;而油田水以较高矿化度CaCl_2型为主的区块,其原油主要源于沙四段上亚段烃源岩。根据构造和断裂发育特征分析认为,油田水带有明确的油源信息,可作为油源分析和油气运移研究的辅助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化学类型 总矿化度 油源对比 胜坨油田 东营凹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胜利油田化学驱增油量预测方法 被引量:4
12
作者 张新英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84-585,共2页
化学驱增油量是评价化学驱效果的一个重要指标。胜利油田化学驱增油量预测方法是在该油田已经实施化学驱各项目增油变化规律分析研究的基础上,综合考虑了油藏条件、化学驱所处阶段及化学驱方法,对已经转后续水驱项目采用递减法预测增油... 化学驱增油量是评价化学驱效果的一个重要指标。胜利油田化学驱增油量预测方法是在该油田已经实施化学驱各项目增油变化规律分析研究的基础上,综合考虑了油藏条件、化学驱所处阶段及化学驱方法,对已经转后续水驱项目采用递减法预测增油量;正注聚项目根据与同类型油藏已经建立的类比模型进行类比预测增油量;二元复合驱项目应采用数值模拟方法预测增油量。此预测方法能较全面、准确地进行化学驱增油量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胜利油田 化学驱 递减法 类比法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源外地区油气成藏特征、主控因素及地质评价——以准噶尔盆地西缘车排子凸起春光油田为例 被引量:62
13
作者 沈扬 贾东 +2 位作者 宋国奇 丁咸宝 李茂榕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51-59,共9页
在油气近源富集的大背景下,仍有部分油气在远离烃源区被发现。对于这部分油气藏如何进行合理的解释?其与烃源区内油气成藏条件和主控因素有何不同?本文根据油藏(圈闭)—烃源的空间配置和成藏联系,将其分为源内、源边和源外三种类型。与... 在油气近源富集的大背景下,仍有部分油气在远离烃源区被发现。对于这部分油气藏如何进行合理的解释?其与烃源区内油气成藏条件和主控因素有何不同?本文根据油藏(圈闭)—烃源的空间配置和成藏联系,将其分为源内、源边和源外三种类型。与源内相比,源外有其独特的地质条件和成藏机制。源外成藏虽较源内苛刻,但在一定的条件仍然可以局部富集形成大油气田。以准噶尔盆地西缘车排子凸起春光油田为实例进行典型解剖,提出生烃凹陷丰富的烃源、高效的输导体系和良好的时空配置关系是其得以源外成藏的主要控制因素。源外地区作为一个新的勘探领域,具备很大的拓展潜力和空间。在油气勘探中,应注意源外成藏的可能性,并采取针对性的以输导条件为核心的研究思路开展源外地区的油气勘探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源外 源内 成藏机理 输导体系 车排子 准噶尔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背斜构造裂缝性碳酸盐岩油藏裂缝网络发育模式——以胜利油区富台油田车古201潜山为例 被引量:14
14
作者 刘显太 王玉芹 +5 位作者 杜玉山 刘旭锋 李秀华 孙志勇 王真 路漫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70-73,115,共4页
构造裂缝是裂缝性油藏的主要储集空间和渗流通道,对裂缝网络的描述是裂缝性油藏地质研究的重点和难点。裂缝网络发育受多种因素影响,非均质性极强,结合理论模式,通过野外相似露头,以及胜利油区富台油田车古201潜山油藏的钻井、测井、岩... 构造裂缝是裂缝性油藏的主要储集空间和渗流通道,对裂缝网络的描述是裂缝性油藏地质研究的重点和难点。裂缝网络发育受多种因素影响,非均质性极强,结合理论模式,通过野外相似露头,以及胜利油区富台油田车古201潜山油藏的钻井、测井、岩心、分析化验等多种资料、信息,系统研究了大、中、小、微不同尺度裂缝的发育特征及其分布规律,定量确定了不同尺度裂缝的关键特征参数,在此基础上针对背斜潜山不同构造部位(背斜轴部、翼部、倾末端),建立了背斜构造裂缝性油藏裂缝网络发育模式,为准确把握裂缝性油藏裂缝分布规律及高效部署开发井提供地质保障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背斜构造 裂缝性油藏 碳酸盐岩 裂缝网络 发育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厚层灰岩油藏岩溶纵向分带研究——以塔河油田四区油藏为例 被引量:8
15
作者 曲全工 张敬轩 +1 位作者 陆友明 朱凤云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7-21,共5页
塔河油田四区主要含油层系为奥陶系鹰山组,岩性为质纯厚层海相碳酸盐岩,主要储集空间类型为次生孔隙,包括岩溶作用形成的溶蚀孔、缝及溶洞,原生孔隙不发育。依据现代岩溶水动力单元研究成果,建立岩溶概念模型,划分出渗流岩溶带(包括渗... 塔河油田四区主要含油层系为奥陶系鹰山组,岩性为质纯厚层海相碳酸盐岩,主要储集空间类型为次生孔隙,包括岩溶作用形成的溶蚀孔、缝及溶洞,原生孔隙不发育。依据现代岩溶水动力单元研究成果,建立岩溶概念模型,划分出渗流岩溶带(包括渗入亚带和渗流亚带)、潜流岩溶带和缓流岩溶带3个古水动力单元。应用随机地震反演技术,描述储层展布,揭示了储集层纵向上主要受控于古岩溶分带,平面上受控于岩溶古地貌单元的规律,研究成果通过实际钻井得到了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分带 随机地震反演 储层发育规律 鹰山组 奥陶系 塔河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胜利油区整装油田河流相开发单元开发潜力及对策 被引量:16
16
作者 贾俊山 王建勇 +1 位作者 段杰宏 姜华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91-94,117,共4页
胜利油区整装油田河流相开发单元分布在胜坨、孤岛、孤东和埕东4个油田,经过几十年的开发,目前已进入特高含水开发阶段,油田稳产难度越来越大,因此需要对油田的开发潜力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开发对策来保持油田稳产。根据胜利油区整装... 胜利油区整装油田河流相开发单元分布在胜坨、孤岛、孤东和埕东4个油田,经过几十年的开发,目前已进入特高含水开发阶段,油田稳产难度越来越大,因此需要对油田的开发潜力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开发对策来保持油田稳产。根据胜利油区整装油田河流相开发单元特征,提出了综合流动系数的概念并依此进行分类;通过建立的分类标准,将河流相开发单元分为3类。采用河流相开发单元的相对渗透率曲线和经验公式,计算了不同类别单元的驱油效率、波及系数和采收率,并与水驱曲线法标定的采收率进行了对比,得到了不同单元的开发潜力。以Ⅰ类单元为例,选取交错行列和正对行列2种井网形式的典型单元,建立了油藏地质模型,在历史拟合的基础上,通过对不同开发措施的优化分析,提出了以井网整体加密和水平井挖潜为主的提高水驱采收率的开发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装油田 采收率 驱油效率 开发潜力 开发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埕岛油田馆陶组提液时机及技术界限研究——以埕北11井区为例 被引量:22
17
作者 任允鹏 李秀生 吴晓东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91-93,共3页
针对埕岛油田馆陶组的开发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以埕北11井区为例,在进行提液可行性分析的基础上,给定实际的地质参数,利用非活塞式水驱油理论和单因素分析方法,确定最佳的提液时机和生产压差。应用油藏数值模拟的方法,对提液的技术界限进... 针对埕岛油田馆陶组的开发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以埕北11井区为例,在进行提液可行性分析的基础上,给定实际的地质参数,利用非活塞式水驱油理论和单因素分析方法,确定最佳的提液时机和生产压差。应用油藏数值模拟的方法,对提液的技术界限进行了优化,给出了最佳的提液方案,并进行了效果预测。预测结果显示,15a增产原油165.7×10~4m^3,以综合含水率95%作为极限含水率,区块最终采收率为29.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行性分析 提液机理 技术界限 效果预测 埕岛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胜利油区海上油田二元复合驱体系性能评价 被引量:10
18
作者 张新民 冯如森 +3 位作者 宋新旺 郭拥军 祝仰文 胡俊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8-50,114,共3页
通过流变性、界面张力、吸附、老化、驱油等实验研究了适合胜利油区海上油田条件下的二元复合驱体系的性能,结果表明该体系具有良好的抗温、抗盐、抗剪切性及老化稳定性,表面活性剂在较大浓度范围内使油水界面张力达到10^(-3)mN/m。物... 通过流变性、界面张力、吸附、老化、驱油等实验研究了适合胜利油区海上油田条件下的二元复合驱体系的性能,结果表明该体系具有良好的抗温、抗盐、抗剪切性及老化稳定性,表面活性剂在较大浓度范围内使油水界面张力达到10^(-3)mN/m。物理模拟研究表明,二元复合驱体系在多孔介质中具有良好的注入性能,在1152.3×10^(-3)μm的孔隙介质中具有较高的阻力系数和残余阻力系数,分别为504.2和102.7,大幅度降低了水测渗透率,且有效地扩大了波及体积。驱油实验结果表明该体系具有良好的驱油能力,能使胜利油区海上原油采收率提高24%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元复合驱 缔合聚合物 粘度 界面张力 提高采收率 海上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断块油藏三级细分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以永安镇油田永3-1断块沙二段7—9层系为例 被引量:12
19
作者 王端平 杨勇 +1 位作者 梁承春 张进平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62-64,115,共3页
复杂断块油藏由于层间、层内非均质性以及开发非均质性的存在,导致开发不均衡。随着开发的不断深入,层间干扰矛盾越来越突出,多次细分后再进行层系分段细分经济效益变差。减缓干扰、均衡注采、扩大水驱波及体积,是大幅度提高这类油藏水... 复杂断块油藏由于层间、层内非均质性以及开发非均质性的存在,导致开发不均衡。随着开发的不断深入,层间干扰矛盾越来越突出,多次细分后再进行层系分段细分经济效益变差。减缓干扰、均衡注采、扩大水驱波及体积,是大幅度提高这类油藏水驱采收率的关键。以永安镇油田永3-1断块沙二段7—9层系为例,采用层系重组、油井分层采油、水井分层注水以及油水井变孔密射孔完井等技术,逐级减缓层间干扰,形成复杂断块油藏三级细分技术。在其先导试验区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单元产油量从11.5 t/d上升到54.1 t/d,综合含水率从83.4%下降到77.6%,为同类型油藏提高水驱采收率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断块 层系重组 变孔密射孔 三级细分 分采分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田开发预警技术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5
20
作者 肖武 杨圣贤 +1 位作者 张孝天 丁利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65-68,共4页
针对油田特高含水期稳产难度加大的状况,为提前发现问题,确保油田生产的稳定运行,提高抗风险能力,筛选并确定了日产油水平、自然递减率等9个预警指标。针对不同预警指标制定了相应的对比依据及评价标准,在利用计划对比法、趋势对比法和... 针对油田特高含水期稳产难度加大的状况,为提前发现问题,确保油田生产的稳定运行,提高抗风险能力,筛选并确定了日产油水平、自然递减率等9个预警指标。针对不同预警指标制定了相应的对比依据及评价标准,在利用计划对比法、趋势对比法和历史水平对比法等方法对单一预警指标进行评价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各项指标的运行情况,把油田的运行态势划分为好、较好、合格、差等4种情况,形成了一套适合于胜利油田特点的开发预警技术,编制了胜利油田开发预警系统并投入运行,目前已经推广到11个采油厂,初步实现了分公司、采油厂、重点油田等不同层次开发形势的有效监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发预警 预警指标 综合评价 预警方法 胜利油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