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银川盆地古近系清水营组烃源岩预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何宗昊 武向峰 +2 位作者 侯旭波 韩秀艳 刘艳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3期6840-6845,共6页
胜利西部银川盆地发育巨厚的新生界地层,但由于资料相对较少,盆地内古近系清水营组是否具有良好的生烃潜力一直是制约该盆地勘探的主要因素。针对这一主要问题,本文从地震资料入手,利用地震剖面、速度谱资料,结合野外地质、已钻探井,开... 胜利西部银川盆地发育巨厚的新生界地层,但由于资料相对较少,盆地内古近系清水营组是否具有良好的生烃潜力一直是制约该盆地勘探的主要因素。针对这一主要问题,本文从地震资料入手,利用地震剖面、速度谱资料,结合野外地质、已钻探井,开展地震相、沉积相分析并结合层速度分析方法进行了烃源岩的研究与预测,该综合研究方法对西部其他低勘探程度区烃源岩预测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川盆地 烃源岩 速度谱 地震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达木盆地胜利区块中下侏罗统烃源岩控制因素与发育特征 被引量:10
2
作者 颜小宁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6-38,113,共3页
烃源岩是新区油气勘探面对的首要问题,中下侏罗统是柴达木盆地东部胜利区块发育的主力烃源岩层系之一。野外地质调查发现,研究区主要发育深湖—半深湖相油页岩以及湖沼相煤系烃源岩2种类型烃源岩。烃源岩分布较广,但横向残留厚度及埋藏... 烃源岩是新区油气勘探面对的首要问题,中下侏罗统是柴达木盆地东部胜利区块发育的主力烃源岩层系之一。野外地质调查发现,研究区主要发育深湖—半深湖相油页岩以及湖沼相煤系烃源岩2种类型烃源岩。烃源岩分布较广,但横向残留厚度及埋藏深度差异较大,主要受侏罗纪原型盆地发育与后期构造运动的双重影响。地化分析结果表明,深湖—半深湖相油页岩为好烃源岩,湖沼相煤系烃源岩为中等—好烃源岩。在研究区东部烃源岩厚度较大且已进入成熟阶段,是成熟油气有利勘探区;在中西部厚度较薄且只进入低熟阶段,是低熟油气勘探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烃源岩 控制因素 发育特征 中下侏罗统 胜利区块 柴达木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北缘春晖油田侏罗系八道湾组湿地扇沉积及成藏效应 被引量:10
3
作者 肖雄飞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13-123,共11页
春晖油田位于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哈山(即"哈拉阿拉特山")地区,主要含油层系为侏罗系八道湾组,对沉积相及有利储集层分布规律的研究制约着春晖油田的勘探工作。为此,根据野外露头、钻井、测井、取心及分析测试资料等,对春晖油田... 春晖油田位于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哈山(即"哈拉阿拉特山")地区,主要含油层系为侏罗系八道湾组,对沉积相及有利储集层分布规律的研究制约着春晖油田的勘探工作。为此,根据野外露头、钻井、测井、取心及分析测试资料等,对春晖油田八道湾组开展了沉积相和有利砂体分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八道湾组一段一砂组沉积时期,气候温暖潮湿,来自西北方向的多个物源形成的湿地扇沉积在研究区相互叠置,可识别出为扇根、扇中、扇缘3种亚相和6种岩石相(扇根砾岩相,扇中辫状河道砂砾岩相、辫状河道粗砂岩相、辫状河道细砂岩相,扇缘泥岩相和碳质泥岩及煤层相);扇中粗砂岩相、细砂岩相为油气聚集的优势岩相带,亦是油气运移的优势通道,它决定了油气富集规模及油藏边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晖油田 八道湾组 湿地扇 储集层 准噶尔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濮凹陷北部膏盐岩分布特征及其对地层温度的影响 被引量:18
4
作者 孙波 蒋有录 +2 位作者 张善文 宋玲 郝建光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8-30,112-113,共3页
东濮凹陷北部地温场的形成受广泛分布的巨厚膏盐岩控制,并与构造位置、断裂热液活动、凹陷内部热流体活动有关。通过岩心观察及精细层序地层对比,将东濮凹陷北部划分为4套区域性膏盐岩和2套局部性膏盐岩,使用盆地模拟方法恢复了膏盐岩... 东濮凹陷北部地温场的形成受广泛分布的巨厚膏盐岩控制,并与构造位置、断裂热液活动、凹陷内部热流体活动有关。通过岩心观察及精细层序地层对比,将东濮凹陷北部划分为4套区域性膏盐岩和2套局部性膏盐岩,使用盆地模拟方法恢复了膏盐岩的热传导作用,并利用实测地层温度数据证实了膏盐岩对研究区现今地层温度的影响。研究发现,由于膏盐岩具有较好的热传导作用,导致其发育区及周边的地层温度产生异常高值,对烃源岩热演化和生排烃过程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膏盐岩 热传导 地层温度 古近系 东濮凹陷北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沾化凹陷沙三段下亚段泥岩裂缝储层岩性分类及测井识别 被引量:24
5
作者 宋梅远 张善文 +2 位作者 王永诗 石砥石 孟涛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8-22,112,共5页
泥岩裂缝油气藏在很大程度上受控于裂缝储层的发育,储层的研究至关重要。以岩心观察为基础,结合分析化验资料,划分了沾化凹陷沙三段下亚段泥岩裂缝储层岩性组合类型,根据泥岩裂缝在测井曲线上的响应特征,明确裂缝发育与录井、测井响应... 泥岩裂缝油气藏在很大程度上受控于裂缝储层的发育,储层的研究至关重要。以岩心观察为基础,结合分析化验资料,划分了沾化凹陷沙三段下亚段泥岩裂缝储层岩性组合类型,根据泥岩裂缝在测井曲线上的响应特征,明确裂缝发育与录井、测井响应的对应关系,建立不同岩性组合类型裂缝发育的岩电识别标准。根据取心层段储层的岩石学特征将泥岩储层划分为4种主要岩性组合类型:灰质泥岩与泥灰岩(上下泥岩、油泥岩)组合、变质泥岩与火成岩组合、油页岩与油泥岩互层、含砂质条带泥岩与油页岩组合。灰质泥岩与泥灰岩组合及变质泥岩与火成岩组合易发育泥岩裂缝;油页岩与油泥岩互层仅部分区域发育裂缝;含砂质条带泥岩与油页岩组合裂缝发育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岩裂缝 岩性组合 岩电识别标准 裂缝发育区 沾化凹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南长岭断陷查干花地区火山岩储层特征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15
6
作者 王大华 肖永军 +3 位作者 徐佑德 李军亮 王德喜 周涛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39-42,共4页
长岭断陷火山岩十分发育,是重要的天然气储集体。长岭断陷查干花地区火山岩主要分布于下白垩统营城组,以中酸性火山喷发岩为主,其主要储气岩为流纹岩和凝灰岩。流纹岩的储集空间以气孔、溶孔和构造裂缝为主;凝灰岩储集空间以溶蚀孔隙和... 长岭断陷火山岩十分发育,是重要的天然气储集体。长岭断陷查干花地区火山岩主要分布于下白垩统营城组,以中酸性火山喷发岩为主,其主要储气岩为流纹岩和凝灰岩。流纹岩的储集空间以气孔、溶孔和构造裂缝为主;凝灰岩储集空间以溶蚀孔隙和构造裂缝为主。深大断裂控制了火山岩的空间分布,火山机构和相带控制火山岩储层的分布,而构造作用、风化淋滤作用和溶蚀作用控制有效储层的形成。储层的发育程度与火山岩相和火山口(源)的位置密切相关,一般在火山口、近火山口的爆发相热碎屑流亚相和溢流相顶部—上部亚相的火山岩储集性能最好;构造活动及火山喷发可产生大量次生裂缝,提高了火山岩的储集性能;风化淋滤和溶蚀作用产生大量的次生孔隙,使储集性能得到有效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山岩 储集特征 影响因素 风化淋滤作用 溶蚀作用 查干花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衡剖面技术在临清坳陷东部盆地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7
作者 李伟 吴智平 +1 位作者 侯旭波 于洪洲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3-36,41,共5页
基于平衡剖面的基本原理,借鉴张性地区平衡剖面恢复的方法和经验,对临清坳陷东部5条主要测线进行了恢复,并分析了各构造阶段的盆地演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在早—中三叠世,盆地不存在挤压与拉张,为稳定内陆坳陷发育阶段;在晚三叠世,盆... 基于平衡剖面的基本原理,借鉴张性地区平衡剖面恢复的方法和经验,对临清坳陷东部5条主要测线进行了恢复,并分析了各构造阶段的盆地演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在早—中三叠世,盆地不存在挤压与拉张,为稳定内陆坳陷发育阶段;在晚三叠世,盆地整体抬升并遭受剥蚀,应力场表现为北东—南西向挤压;在侏罗纪—早白垩世,区内进入张性伸展发育阶段,研究区表现为受兰聊大断层控制的北东向大型初始裂陷盆地;在晚白垩世,盆地性质由拉张转变为挤压,整体缺失上白垩统,中生界剥蚀厚度约为400m;在古近纪,研究区进入大规模断陷盆地发育阶段,应力场优势拉张方向为北西—南东向;在新近纪—第四纪,研究区进入整体拗陷阶段,表现为轻微拉张性质,盆地演化趋于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衡剖面 盆地演化 应力场 张性构造 临清坳陷东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冀中坳陷前第三系碳酸盐岩岩溶发育模式 被引量:14
8
作者 吴孔友 王雨洁 李竹强 《中国岩溶》 CAS CSCD 2010年第4期402-409,共8页
冀中坳陷前第三系碳酸盐岩沉积演化经历了多期岩溶地质作用,根据古岩溶形成的时间、成因以及形态特征共识别出5种模式,即同生期层间岩溶、暴露期不整合岩溶、暴露期断裂岩溶、压释水岩溶和热液岩溶。前三者属于表生期岩溶,受构造运动及... 冀中坳陷前第三系碳酸盐岩沉积演化经历了多期岩溶地质作用,根据古岩溶形成的时间、成因以及形态特征共识别出5种模式,即同生期层间岩溶、暴露期不整合岩溶、暴露期断裂岩溶、压释水岩溶和热液岩溶。前三者属于表生期岩溶,受构造运动及相对海平面变化控制,是岩溶储集层发育的基础;后两者属于埋藏期岩溶,与酸性流体和地下热液的溶蚀作用有关,该两期岩溶作用对前期古风化壳岩溶的残余孔洞进行了进一步改造,是储层建设的主导和直接因素。多期次岩溶作用的叠加控制了区内岩溶缝洞系统的发育与分布,对碳酸盐岩储集物性的改造有着重要的地质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盐岩 表生期岩溶 埋藏期岩溶 前第三系 冀中坳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六盘山盆地早白垩世沉积演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14
9
作者 崔红庄 王金铎 +1 位作者 尹克敏 赵海华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13年第4期411-416,共6页
六盘山盆地基底具槽台过渡性质,形成于燕山运动早期,为祁连山前盆地的剪切挤压盆地;白垩系下统六盘山群自下而上可分为三桥组、和尚铺组、李洼峡组、马东山组和乃家河组5个油层组,发育有碎屑岩夹泥质灰岩,在顶部地层含少量的石膏层,垂... 六盘山盆地基底具槽台过渡性质,形成于燕山运动早期,为祁连山前盆地的剪切挤压盆地;白垩系下统六盘山群自下而上可分为三桥组、和尚铺组、李洼峡组、马东山组和乃家河组5个油层组,发育有碎屑岩夹泥质灰岩,在顶部地层含少量的石膏层,垂向上从下向上发育砾岩—粗砂岩—细砂岩—泥岩—泥灰岩和石膏岩的沉积序列,沉积物颜色为从棕红色到灰黑色再从棕红色到灰黑色的沉积旋回,反映了2个水进水退的沉积旋回。根据六盘山盆地六盘山群的颜色、岩石类型、沉积构造等,可以将六盘山群划分为冲积扇、扇三角洲、辫状河三角洲和湖泊等4种沉积相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演化 白垩系 六盘山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川盆地古近系清水营组生烃潜力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郝志伟 王金铎 +3 位作者 崔红庄 韩秀艳 曹力伟 何宗昊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31-33,113,共3页
银川盆地油气勘探程度低,仅在1965—1970年间钻探了3口参数井,但未揭示盆地内古近系清水营组中、下部及前古近系的岩性和地化特征,无法对银川盆地整体生烃潜力进行评价。从清水营组露头分析入手,结合盆地沉积特征、已钻井岩性组合及地... 银川盆地油气勘探程度低,仅在1965—1970年间钻探了3口参数井,但未揭示盆地内古近系清水营组中、下部及前古近系的岩性和地化特征,无法对银川盆地整体生烃潜力进行评价。从清水营组露头分析入手,结合盆地沉积特征、已钻井岩性组合及地震反射特征,对未被揭示的古近系沉积环境、岩性组合进行了预测;结合速度谱等地球物理资料对清水营组生烃潜力进行了预测。推测银川盆地新生界具有较好的生烃潜力,同时指出对于该盆地的评价还存在一些不利因素,其生烃情况还需利用钻井、地化资料进一步进行揭示、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反射 沉积特征 生烃潜力 清水营组 银川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山岩体盖层体系域构成与圈闭有效性——以松辽盆地长岭凹陷营城组火山岩体为例 被引量:3
11
作者 徐春华 崔建国 +1 位作者 肖永军 邱连贵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20-23,共4页
在同一盆地中并不是所有成藏条件相似的火山岩体都能够成藏,有的因为火山岩体储集空间不发育而未能成藏,有的因为缺乏必要的盖层条件而难以成藏。以长岭凹陷营城组火山岩体成藏研究为例,系统解剖了不同构造部位所钻遇的火山岩体,分析了... 在同一盆地中并不是所有成藏条件相似的火山岩体都能够成藏,有的因为火山岩体储集空间不发育而未能成藏,有的因为缺乏必要的盖层条件而难以成藏。以长岭凹陷营城组火山岩体成藏研究为例,系统解剖了不同构造部位所钻遇的火山岩体,分析了这些火山岩体盖层的岩性与油气成藏的关系,进而研究了盖层的体系域构成。只有低位体系域和湖扩张体系域的泥岩直接覆盖的火山岩体才能成藏,而低位体系域、湖扩张体系域和高位体系域形成的砂体所覆盖的火山岩体,因缺乏有效盖层而难以成藏。因此,在进行火山岩体储层发育预测研究的同时,还应开展火山岩体盖层体系域构成分析,进一步落实火山岩圈闭的有效性,以提高勘探的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山岩体 盖层条件 体系域构成 圈闭有效性 长岭凹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辽盆地长岭凹陷深层气田成藏差异性及其成因 被引量:2
12
作者 肖永军 徐春华 +1 位作者 湛小红 邱连贵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9-33,112-113,共5页
近年来松辽盆地南部长岭凹陷断陷层的勘探取得了较大进展,发现了腰英台深层气田、东岭油气田和达尔罕、达北、东英台、前神字井等含气构造。不同地区天然气组分含量存在明显差异,烃类及非烃类气体组分含量与距深大断裂的距离密切相关。... 近年来松辽盆地南部长岭凹陷断陷层的勘探取得了较大进展,发现了腰英台深层气田、东岭油气田和达尔罕、达北、东英台、前神字井等含气构造。不同地区天然气组分含量存在明显差异,烃类及非烃类气体组分含量与距深大断裂的距离密切相关。通过天然气碳同位素研究发现,形成气藏的气源包括断陷层有机烃类气体和幔源无机二氧化碳或氮气,并且有机成因气的成熟度在不同地区的差异较大。在分析了不同油气田(含气构造)气体组分和碳同位素组成等差异性的基础上,从成藏期和输导体系2个方面探讨了造成气藏差异性的主要原因,指出不同地区烃源岩演化的阶段性决定了不同气藏中天然气成熟度的差异,输导体系的不同决定了不同油气田(含气构造)气体组分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体组分 碳同位素 差异性 成藏期次 输导体系 长岭凹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卫及周缘地区石炭纪主要海泛期沉积体系 被引量:3
13
作者 刘智 崔红庄 +8 位作者 许淑梅 吴鹏 张海洋 张威 冯怀伟 李灵波 李健伟 徐琦松 李萌 《海洋地质前沿》 2014年第9期1-10,共10页
中卫及周缘地区位于阿拉善地块、华北板块、北祁连加里东造山带之间,该区上古生代受区域构造和全球海平面变化影响,地层发育与华北地区有较大差异。通过收集整理3条野外实测地质剖面及19条剖面资料,根据剖面岩性、沉积结构、构造、沉积... 中卫及周缘地区位于阿拉善地块、华北板块、北祁连加里东造山带之间,该区上古生代受区域构造和全球海平面变化影响,地层发育与华北地区有较大差异。通过收集整理3条野外实测地质剖面及19条剖面资料,根据剖面岩性、沉积结构、构造、沉积旋回等,对中卫及周缘地区石炭纪岸线变迁、沉积范围、主要海泛期沉积体系及沉积相的纵向演变规律进行了研究。将研究区石炭系地层划分为三角洲、堡岛、碳酸盐岩台地、浅海4类沉积体系。早石炭世早期,南秦岭洋的海水开始入侵研究区南部,沉积范围呈狭长带东西向展布;早石炭世晚期海侵范围逐步向北、向东扩大,于早石炭世形成由阿拉善古陆、鄂尔多斯、北祁连围成的祁连海沉积区。早石炭世海水较深,沉积物以厚层灰岩为主,碳酸盐岩台地和堡岛沉积体系较为发育。晚石炭世海侵继续向北、向东扩大,晚石炭世晚期研究区祁连海与华北陆表海在中央古隆起北部汇合;早二叠世早期,中央古隆起没于水下,祁连海与华北海已广泛连通。晚石炭世至早二叠世早期海平面变化频繁,海水较浅,沉积物以碎屑岩为主并夹有灰岩,主要发育三角洲沉积体系、堡岛沉积体系以及浅海沉积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卫 石炭纪 最大海泛期 沉积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周缘褶皱带形变特征 被引量:13
14
作者 宋传春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1-14,111,共4页
准噶尔盆地作为大型复合叠加压扭型盆地,边界被南缘、西北缘和东北缘大型褶皱带所控制,整体研究程度相对较低。通过区域地震大剖面的构造解释,进一步明确了准噶尔盆地不同边界褶皱带的发育演化时期与形变特征的差异,其主形变期具有顺时... 准噶尔盆地作为大型复合叠加压扭型盆地,边界被南缘、西北缘和东北缘大型褶皱带所控制,整体研究程度相对较低。通过区域地震大剖面的构造解释,进一步明确了准噶尔盆地不同边界褶皱带的发育演化时期与形变特征的差异,其主形变期具有顺时针方向旋转特征。利用编制构造发育剖面的方法近似定量估算了盆地周缘褶皱带在不同地质时期的挤压收缩量以及盆地中生代以来总的挤压收缩量,并分析了盆地周缘褶皱带形变与构造幕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探讨了褶皱带形变的地质作用对盆地构造特征、沉积旋回和油气分布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缘褶皱带 复合叠加压扭型盆地 构造演化 形变特征 构造幕 准噶尔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孔隙流体对岩石物理弹性参数的影响及敏感属性参数优选——以济阳坳陷为例 被引量:9
15
作者 乔玉雷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9-43,113-114,共5页
针对济阳坳陷实验室岩石物理测试数据,分析了孔隙流体对岩石物理弹性参数的影响。基于Gassmann理论模型,提出了孔隙流体敏感属性参数的优选方法。通过所定义的流体指示因子,研究了岩石物理弹性参数在孔隙含气与饱和油、饱和水时的区别,... 针对济阳坳陷实验室岩石物理测试数据,分析了孔隙流体对岩石物理弹性参数的影响。基于Gassmann理论模型,提出了孔隙流体敏感属性参数的优选方法。通过所定义的流体指示因子,研究了岩石物理弹性参数在孔隙含气与饱和油、饱和水时的区别,优选了不同流体状态下的敏感属性参数。孔隙流体对速度的影响与岩石的分选和结构等有关。随着含油饱和度增大,速度均有减小的趋势,但不同类别岩性减小的趋势不同,岩石的致密程度越高,速度随含油饱和度变化的趋势越小。通过敏感弹性参数泊松比与其他弹性参数之间的交会分析能够较好地区分不同胶结状态岩石的气体和油、水状态,通过弹性组合参数与其他敏感弹性参数的交会分析能够较好地识别不同胶结状态岩石的饱和油、饱和水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物理 孔隙流体 敏感属性参数 优选 流体识别 济阳坳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宁安盆地古近系油页岩沉积环境分析 被引量:6
16
作者 周动力 董青松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5-30,90,共7页
分析宁安盆地古近系化石类型和含量特征,以及油页岩中岩石矿物组成含量特征及各种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阐述研究区油页岩形成时的古气候条件及沉积环境.结果表明:古植物类型以温带、亚热带的草本植物、落叶阔叶林为主,矿物组成含量... 分析宁安盆地古近系化石类型和含量特征,以及油页岩中岩石矿物组成含量特征及各种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阐述研究区油页岩形成时的古气候条件及沉积环境.结果表明:古植物类型以温带、亚热带的草本植物、落叶阔叶林为主,矿物组成含量体现富含高岭石、伊蒙混层较少的特点;微量元素质量比m(Mn)/m(Ti)值介于0.02~0.11之间,m(Sr)/m(Ba)值介于0.48~0.68之间,Ⅲ(Ni)/m(Co)值介于1.97~3.02之间,m(Ni)/m(v)值介于0.10~0.39之间,m(V)/m(V+Ni)值介于0.72~0.91之间;稀土元素中ace值分布在0.76~0.87之间.研究区内油页岩形成时的气候主要为温带一亚热带半湿润、湿润、多雨的气候条件;形成于近岸、陆相淡水浅湖~沼泽,贫氧的还原性沉积环境中.该研究对明确研究区油页岩形成时的沉积环境及其勘探潜力具有一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浪拗陷 古近系 油页岩 沉积环境 宁安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东北缘欧南古隆起的发现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2
17
作者 柳忠泉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85-290,共6页
柴达木盆地为一晚期改造强烈的大型叠合盆地,原型盆地恢复是落实侏罗系烃源岩、选择突破方向的关键,其中,同沉积期隆起的识别对分隔性较强的断陷期原型盆地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基于中国石化近期投入的大量实物工作量,充分利用野外露头、... 柴达木盆地为一晚期改造强烈的大型叠合盆地,原型盆地恢复是落实侏罗系烃源岩、选择突破方向的关键,其中,同沉积期隆起的识别对分隔性较强的断陷期原型盆地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基于中国石化近期投入的大量实物工作量,充分利用野外露头、钻井和地震资料等,通过精细解释和对比,确认了早中侏罗世欧南隆起的存在及其分布范围.研究表明,该古隆起包括现今的欧南凹陷和锡铁山-埃姆尼克山两部分,它们在早中侏罗世沉积期为一整体,对沉积体系分布及烃源岩的发育具有重要影响,燕山晚期运动奠定了二分雏形.结合构造演化特征和现今的残存状况,综合分析认为欧南古隆起以北地区勘探潜力较大,应在保存条件和输导体系研究的基础上,首选近源勘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型盆地 叠合 侏罗系 沉积缺失 近源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营凹陷北部陡坡带深层砂砾岩体岩性测井识别 被引量:9
18
作者 毛庆 张德峰 吴春文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57-59,共3页
东营凹陷北部陡坡带深层砂砾岩体岩性识别难度大,钻井取心、岩屑录井和井壁取心资料不能满足储层评价的需求。基于测井资料具有信息丰富、全井段采集的优点,探讨了利用岩心和岩心扫描图像刻度地层微电阻率扫描成像(FMI)测井,建立了利用... 东营凹陷北部陡坡带深层砂砾岩体岩性识别难度大,钻井取心、岩屑录井和井壁取心资料不能满足储层评价的需求。基于测井资料具有信息丰富、全井段采集的优点,探讨了利用岩心和岩心扫描图像刻度地层微电阻率扫描成像(FMI)测井,建立了利用FMI精细划分岩性和岩性组合的方法和模型;利用FMI划分岩性的成果刻度常规测井资料,提取不同岩性的常规测井曲线特征值,探讨了利用中子—密度孔隙度、声波—密度孔隙度交会和M—N值识别岩性的方法。结果表明,M和N值识别岩性效果较好,利用该方法识别的岩性与FMI识别的岩性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准确率达到79.99%,可满足测井评价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砾岩体 岩性测井识别 地层微电阻率扫描成像 常规测井资料 东营凹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义和庄凸起东部新近系油藏油气成藏期次 被引量:8
19
作者 谭绍泉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42-44,共3页
基于大量流体包裹体的产状、显微荧光、显微测温及测盐等综合分析,并结合地区埋藏史,对义和庄凸起东部新近系油藏的油气充注期次和成藏期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义和庄凸起东部新近系存在2期油包裹体,第1期包裹体发淡黄色荧光,均一温度... 基于大量流体包裹体的产状、显微荧光、显微测温及测盐等综合分析,并结合地区埋藏史,对义和庄凸起东部新近系油藏的油气充注期次和成藏期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义和庄凸起东部新近系存在2期油包裹体,第1期包裹体发淡黄色荧光,均一温度为65~85℃;第2期包裹体发蓝白色荧光,均一温度为90~110℃,表明该区新近系油气成藏主要经历了2期油气充注。第1期油气充注距今7.0~3.8Ma,发生于馆陶组沉积末期至明化镇组沉积早期;第2期油气充注距今3.2Ma,并延续至今,发生于明化镇组沉积末期至第四纪。从四扣洼陷到义和庄凸起东部,油气成藏时期变晚,充注期次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藏期 充注期次 流体包裹体 新近系 义和庄凸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