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企业研发投入能够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吗——来自中国上市公司能源消耗强度的微观经验证据 被引量:7
1
作者 鞠伟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7期123-130,共8页
该研究手工收集整理2009—2018年沪深非金融类A股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报告披露的能源消耗数据,以逆指标能源消耗强度作为企业能源利用效率的计量指标,理论分析与实证考察企业研发投入对其能源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研发投入对企业能源... 该研究手工收集整理2009—2018年沪深非金融类A股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报告披露的能源消耗数据,以逆指标能源消耗强度作为企业能源利用效率的计量指标,理论分析与实证考察企业研发投入对其能源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研发投入对企业能源消耗强度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表明企业研发投入有助于其提升能源利用效率。进一步研究发现,企业研发投入对其能源利用效率的提升效应在国有企业与低市场化进程地区企业中表现得较弱,揭示了上述提升效应对制度环境的依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发投入 能源利用效率 国有产权 地区市场化进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地貌对不同类型滩坝沉积的控制作用——以东营凹陷东部南坡地区为例 被引量:44
2
作者 王延章 宋国奇 +2 位作者 王新征 陈建平 肖淑明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3-16,111-112,共4页
断陷湖盆滩坝储层研究程度低、控制因素不清、勘探难度大。在东营凹陷东部南坡地区沉积背景研究的基础上,进行目的层厚度计算、剥蚀量恢复和压实校正,定性定量地对沙四段纯化镇下段各沉积时期古地貌进行恢复。结果表明,研究区古地貌具... 断陷湖盆滩坝储层研究程度低、控制因素不清、勘探难度大。在东营凹陷东部南坡地区沉积背景研究的基础上,进行目的层厚度计算、剥蚀量恢复和压实校正,定性定量地对沙四段纯化镇下段各沉积时期古地貌进行恢复。结果表明,研究区古地貌具有北面环洼、南部傍山、东部山梁、草桥断陷的特点,这种古地貌造成了湖盆内部总体饥饿沉积,为碳酸盐岩滩坝的形成提供了古地貌条件。碳酸盐岩滩坝主要分布在物源供给不足的水下隆起区和斜坡区,以陈官庄台地和通古3潜山、王家岗走滑构造带区域为主;砂岩滩坝主要分布在王家岗走滑构造带以东的八面河地区、通古3潜山以南的草桥地区、西北部史14地区。古地貌与物源供给耦合,对不同类型的滩坝及其他沉积体起到控制作用。依据提出的微型古地貌概念,将研究区古地貌划分为正向单元、负向单元和斜坡单元3大类,包括高点、古梁、断鼻、向斜、沟槽、断洼、缓斜、阶地、陡斜等9种微型古地貌,分析了其对不同类型滩坝沉积的控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滩坝 古地貌 控制作用 微型古地 貌东营凹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渗透、特低渗透油藏非达西渗流整体压裂优化设计 被引量:33
3
作者 温庆志 蒲春生 +2 位作者 曲占庆 徐胜强 刘玉忠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02-104,107,共4页
低渗透、特低渗透油藏在新增储量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该类油藏具有特殊的渗流规律,但基于达西定律的中—高渗透整体压裂理论对其并不适用,导致常规的整体压裂技术开发效果不理想。通过室内实验回归了启动压力梯度与渗透率的函数关系,... 低渗透、特低渗透油藏在新增储量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该类油藏具有特殊的渗流规律,但基于达西定律的中—高渗透整体压裂理论对其并不适用,导致常规的整体压裂技术开发效果不理想。通过室内实验回归了启动压力梯度与渗透率的函数关系,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低渗透非达西渗流整体压裂的数学模型。以肇源特低渗透油藏为研究对象,应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启动压力梯度对油水井各项生产动态指标的影响,并对裂缝参数进行了优化设计。结果表明,启动压力梯度对油水井各项生产指标造成负面影响,不同的启动压力梯度优化出来的裂缝参数差别较大。因此,低渗透、特低渗透油藏整体压裂优化设计过程中不能忽视启动压力梯度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透油藏 非达西渗流 启动压力梯度 整体压裂 参数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歇性波浪条件下湖相滩坝砂的结构特征——以东营凹陷南斜坡王73井区沙四段为例 被引量:15
4
作者 李安夏 王冠民 +2 位作者 庞小军 王新征 任拥军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2-14,共3页
东营凹陷南斜坡王家岗油田王73井区沙四段发育带状展布的滨浅湖滩坝砂体。取心层段砂岩结构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沙四段滩坝砂体在结构上与典型湖相滩坝砂体差异很大,砂体的结构成熟度普遍偏低,具有颗粒分选差、磨圆差、杂基含量高和物... 东营凹陷南斜坡王家岗油田王73井区沙四段发育带状展布的滨浅湖滩坝砂体。取心层段砂岩结构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沙四段滩坝砂体在结构上与典型湖相滩坝砂体差异很大,砂体的结构成熟度普遍偏低,具有颗粒分选差、磨圆差、杂基含量高和物性差的特征。粒度分析发现,颗粒的偏度与粒径无直接对应关系。颗粒的平均粒径越大,分选越差。粒度概率累积曲线主要以多段式跳跃组分为主,曲线的斜率低。这些特征表明,研究区沙四段滩坝砂体沉积时的波浪作用很不稳定,波浪发生期和波浪间歇期交替出现,这与湖泊波浪的特征是密切相关的,由此也造成了该区储层物性普遍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滨浅湖 滩坝砂体 砂岩结构 波浪作用 王家岗油田 东营凹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驱油藏水平井临界产量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9
5
作者 姚凯 陈树营 +1 位作者 姜汉桥 党龙梅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77-80,共4页
研究了水平井二维渗流临界产量问题,利用稳定水脊形成时的动静态平衡条件,推导出了底水和边水2类水驱油藏中水平井临界产量公式,并且给出了数值求解方法。水驱油藏水平井临界产量取决于水平井段在油层中的位置、距离油水边界的远近及油... 研究了水平井二维渗流临界产量问题,利用稳定水脊形成时的动静态平衡条件,推导出了底水和边水2类水驱油藏中水平井临界产量公式,并且给出了数值求解方法。水驱油藏水平井临界产量取决于水平井段在油层中的位置、距离油水边界的远近及油层水平流动系数和油水密度差,而当垂直渗透率减小时,临界产量略微减少。根据研究结果及时调整了草13块馆陶组油藏部分水平井井身轨迹设计参数,制定了开发技术对策和稳油控水措施。矿场实践证实所选择的最佳提液时机和单井合理采液量以及所应用的氮气泡沫压锥技术和封堵卡水工艺,有效改善了水平井开发效果,实现了单元连续稳产,采收率由15%提高到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渗流 势分布 水驱 稳定水脊 水平井 临界产量 草13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气候及其对碳酸盐岩滩坝发育的控制作用 被引量:7
6
作者 王延章 王新征 +2 位作者 石小虎 肖淑明 路达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5-22,共8页
利用孢粉法、古气候指数法、元素纵向变化分析法、元素比值法等方法对20口井300余块样品进行了分析,研究了沙四段古气候特征,在此基础上分析古气候对滩坝沉积的控制作用。沙四段对应于喜热植物和喜温植物均较发育的温热适中的温度环境,... 利用孢粉法、古气候指数法、元素纵向变化分析法、元素比值法等方法对20口井300余块样品进行了分析,研究了沙四段古气候特征,在此基础上分析古气候对滩坝沉积的控制作用。沙四段对应于喜热植物和喜温植物均较发育的温热适中的温度环境,也对应于湿生植物和旱生植物均较发育的中等略偏潮湿的湿度环境。下部温度较低、相对较干旱,上部温度偏高、偏潮湿。滩坝发育于较干旱的温热适中的气候环境,较干燥的环境使蒸发作用较大,有利于化学岩的形成和碳酸盐岩滩坝的发育。同时,适宜的气候条件使腹足类和介形类古生物大量发育,有利于形成生物湖相碳酸盐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滩坝 古气候 控制作用 孢粉法 沙四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稠油油藏水平井产量的预测方法 被引量:7
7
作者 杜殿发 石达友 +2 位作者 师耀利 孙永杰 邱增法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76-78,共3页
水平井产量的预测工作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应用基于误差反向传播算法的人工神经网络和数学统计2种方法对超稠油油藏水平井产量进行了研究。第1种方法综合考虑地质、生产、人为等因素对水平井产量的影响,在对原有水平井产量数据拟合的... 水平井产量的预测工作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应用基于误差反向传播算法的人工神经网络和数学统计2种方法对超稠油油藏水平井产量进行了研究。第1种方法综合考虑地质、生产、人为等因素对水平井产量的影响,在对原有水平井产量数据拟合的基础上,利用基于误差反向传播算法的人工神经网络,对超稠油油藏水平井未来周期的产量进行预测;第2种方法是回归出水平井截至某周期的累积产量与第1周期产量的关系,在已知第1个周期产量的前提下,用此关系来预测后几个周期的产量。结果表明,2种方法得到的预测产量与实际产量的相对误差均小于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神经网络 超稠油 水平井 产量预测 统计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达木盆地北缘马海以东地区地层油气藏评价 被引量:9
8
作者 杨明林 尹太举 +1 位作者 张昌民 易红霞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41-43,共3页
以马海构造东南斜坡为例,从油源、储盖组合、圈闭等方面对柴达木盆地北缘马海以东地区地层油气藏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虽然该区地层圈闭落实,顶、底板具有较好的封堵条件,储盖组合良好,但是由于尕丘凹陷烃源岩发育较差,厚度小且分... 以马海构造东南斜坡为例,从油源、储盖组合、圈闭等方面对柴达木盆地北缘马海以东地区地层油气藏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虽然该区地层圈闭落实,顶、底板具有较好的封堵条件,储盖组合良好,但是由于尕丘凹陷烃源岩发育较差,厚度小且分布局限,制约了该区圈闭的有效性,因而难以成藏。综合评价认为,该区今后地层圈闭目标的重点应转向马海构造西缘和北缘油气运移通道上的有利油气捕获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层油气藏 地层超覆圈闭 成藏条件 马海构造 柴达木盆地北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营凹陷陈官庄地区沙四段下亚段储层沉积相 被引量:5
9
作者 王萍 钟建华 +2 位作者 邱隆伟 王新征 王延章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30-32,共3页
东营凹陷陈官庄地区沙四段下亚段是重要的含油气层段。以前一直认为该层段主要发育冲积扇沉积,近年来逐渐发现该看法与勘探开发现状不相符合。针对储层变化大、油气产量高低差别大和油水关系复杂等生产实际问题,通过详细的岩心观察,以... 东营凹陷陈官庄地区沙四段下亚段是重要的含油气层段。以前一直认为该层段主要发育冲积扇沉积,近年来逐渐发现该看法与勘探开发现状不相符合。针对储层变化大、油气产量高低差别大和油水关系复杂等生产实际问题,通过详细的岩心观察,以及沉积物的颜色和沉积物结构特征等研究,认为该层段红色泥岩中呈夹层状出现的灰色砂岩属于滩坝成因。滩坝的形成是早期沉积的冲积扇扇端亚相沉积物在沿岸流和波浪的持续性作用或颠选改造下,沿着湖泊边缘沿岸流的方向发生二次搬运和沉积的结果。认识的改变有助于勘探思路的调整,下一步应该沿岸流方向向西寻找新的勘探阵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积扇 滩坝 沉积相 沙四段下亚段 陈官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侧钻井投球调剖技术室内模拟及方案设计 被引量:4
10
作者 赵磊 付强 +3 位作者 张丁涌 王史文 张秀生 李兆敏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07-110,共4页
为解决侧钻井转注水后分层注水难度大的问题,将投球调剖技术应用到侧钻井注水中,实现资源的重新利用。介绍了投球调剖技术的工作原理和技术优点,阐述了调剖球的性能特征,通过实验室建立侧钻井仿真可视模型的方式,进行了侧钻井中投球调... 为解决侧钻井转注水后分层注水难度大的问题,将投球调剖技术应用到侧钻井注水中,实现资源的重新利用。介绍了投球调剖技术的工作原理和技术优点,阐述了调剖球的性能特征,通过实验室建立侧钻井仿真可视模型的方式,进行了侧钻井中投球调剖的物理模拟实验。实验验证了调剖球在侧钻井中封堵的可行性,依据大量数据分析了调剖球封堵炮眼的规律,确定了不同工况下投球位置、井筒内流量对封堵效果的影响。提出了靠近目标层投球和适当控制流量的方法,该方法可实现对调剖球在井筒中运动的控制,给出了不同注入位置及各层流量比下最优的投球方式、流量大小和投球数量,为现场施工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侧钻井 投球调剖 物理模拟 封堵效果 方案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动凝胶深部调驱的数学模型及快速求解方法 被引量:5
11
作者 张戈 冯其红 +3 位作者 同登科 刘洋 刘斯达 陈永保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5-58,共4页
可动凝胶深部调驱数值模拟方法的研究滞后干工艺技术的发展,为了更好地指导调驱技术的实施,对其进行了深入研究。在黑油模型的基础上,将各化学组分用水相中的各组分浓度表示,建立了可动凝胶深部调驱的油、水两相数学模型,分别用IMPES方... 可动凝胶深部调驱数值模拟方法的研究滞后干工艺技术的发展,为了更好地指导调驱技术的实施,对其进行了深入研究。在黑油模型的基础上,将各化学组分用水相中的各组分浓度表示,建立了可动凝胶深部调驱的油、水两相数学模型,分别用IMPES方法、流线模拟方法和分数步预测-校正方法对模型进行了求解,对比了3种求解方法的优缺点,并对所建数学模型进行了参数敏感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传统的IMPES方法计算结果弥散严重;流线模拟方法的优势在于计算精度高,且能够模拟实际质点的运移轨迹;分数步预测-校正方法的优势在于计算速度快,且计算精度能够满足实际需要。将流线模拟方法和预测-校正法的计算结果与全隐式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误差在5%以内,计算速度分别提高了23.2%和42.1%。参数敏感性分析验证了模型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动凝胶 深部调驱 数值模拟 流线模拟方法 分数步预测-校正方法 参数敏感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井震约束下的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对比方法及其应用 被引量:8
12
作者 吴常玉 肖淑明 王立军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61-64,共4页
为了解决油田内、油田间、洼陷间、凹陷间的地层划分和对比问题,针对地震资料纵向分辨率低和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对比难以在平面上进行连续追踪的缺点,提出了井震约束下的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对比方法。该方法共包括5步:进行研究区地震反射... 为了解决油田内、油田间、洼陷间、凹陷间的地层划分和对比问题,针对地震资料纵向分辨率低和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对比难以在平面上进行连续追踪的缺点,提出了井震约束下的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对比方法。该方法共包括5步:进行研究区地震反射界面的研究;建立地质分层与地震反射界面的关系;地震层序的划分及地震层序对比;在井震约束下进行层序划分和长期基准面旋回识别;进行中期和短期基准面旋回的识别。在南堡凹陷高尚堡、柳赞、唐海3个油田进行了应用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找出了3个油田间地层的对应关系,实现了3个油田间大层和小层的统一划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震约束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 河流相 地层对比 基准面旋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庄洼陷东部王58地区5砂组油气富集规律 被引量:1
13
作者 蔡宏兴 王新征 邱隆伟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5-19,共5页
王58地区油气运移受泄压和断层等因素的共同影响,存在多条油气运移路径,油气的优势运移指向为王58地区中北部及北东方向。王58地区5砂组可分为3个砂体,从下往上油气积聚区有逐渐往东迁移的趋势。油藏的形成不受顺向断层和反向断层的制约... 王58地区油气运移受泄压和断层等因素的共同影响,存在多条油气运移路径,油气的优势运移指向为王58地区中北部及北东方向。王58地区5砂组可分为3个砂体,从下往上油气积聚区有逐渐往东迁移的趋势。油藏的形成不受顺向断层和反向断层的制约,在靠近断层的位置可以形成断层油藏和断层-岩性油藏,在相对远离断层的位置可以形成岩性油藏。在落实储层分布区的基础上,沿油气运移路径加强相对构造高点上的复合圈闭或在斜坡上的岩性圈闭的寻找是王58地区下一步油气勘探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藏类型 富集规律 运移路径 王58地区 牛庄洼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力喷砂割缝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8
14
作者 赵磊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94-96,共3页
随着油田的不断开发,油水井近井地带的地层性质不断变化,造成油气压力下降和污染堵塞等问题,阻碍了油水的流动,导致产量下降。水力喷砂割缝技术能够深穿透近井压实带,增大压实带的渗透率,并且对套管和水泥环损害很小,是一种高性价比的... 随着油田的不断开发,油水井近井地带的地层性质不断变化,造成油气压力下降和污染堵塞等问题,阻碍了油水的流动,导致产量下降。水力喷砂割缝技术能够深穿透近井压实带,增大压实带的渗透率,并且对套管和水泥环损害很小,是一种高性价比的完井及油层改造措施。对水力喷砂割缝工具进行了改进.将钢球收集器省去,从而节省了空间增大了割缝长度。针对溢流阀研制了专用测试装置,确保水力喷砂割缝工具的最佳使用效果和施工成效。利用实验手段对砂比、泵压、移动速度和喷嘴直径等参数进行了优化。现场应用证实,采用优化的参数和水力喷砂割缝技术后,施工成功率达到100%,采油井日产油量平均增加了3.6倍,注水井的配注量达到了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力喷砂割缝 工具改进 参数优化 解堵 增产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稠油油藏泥浆污染酸化配方研究及其应用 被引量:1
15
作者 何牛仔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02-104,共3页
在油田水平井钻井过程中,极易造成油层伤害,新投水平井水平段泥浆污染异常突出,严重制约了新投水平井的初期开发效果。为此,通过不同质量分数单一酸液对泥浆的溶蚀等室内实验,确定盐酸和氢氟酸为主体酸。在此基础上,对盐酸、氢氟... 在油田水平井钻井过程中,极易造成油层伤害,新投水平井水平段泥浆污染异常突出,严重制约了新投水平井的初期开发效果。为此,通过不同质量分数单一酸液对泥浆的溶蚀等室内实验,确定盐酸和氢氟酸为主体酸。在此基础上,对盐酸、氢氟酸、酸化缓蚀剂和防淤渣剂的质量分数进行了优化,确定其质量分数分别为8%,4%,0.8%和1%,为防止二次沉淀产生,应添加质量分数为1%~2%的醋酸溶液,并加入了质量分数为3%的酸化复合添加剂,以替代常用的防膨剂和活性剂。性能对比与配伍性实验结果表明,新研制的酸液体系具有较低的表面张力和较好的防膨性能,并通过岩心驱替实验进行解堵效果评价。实验结果显示,该配方可使岩心渗透率恢复率达85.4%,对泥浆污染具有良好的解堵效果。对29口井的酸化、酸洗施工应用效果证实,解堵效果良好,累积产油量达4.18×10^4t,酸化成本共降低281.3×10^4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油油藏 泥浆污染 酸化配方 性能评价 现场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