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震数据体中非正常地震道的自动识别与评价方法 被引量:6
1
作者 刘成斋 王成礼 +3 位作者 王鑫 李伟 张升平 李国林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6-57,67,共3页
地震数据体中非正常地震道的识别一直是由人工进行分析的,如何快速而有效地识别和评价非正常地震道已经成为地震采集质量监控面临的重要问题。通过对地震道时窗能量特征和数据分数维的研究,提出了初至前是否起跳、极性反转、最大振幅异... 地震数据体中非正常地震道的识别一直是由人工进行分析的,如何快速而有效地识别和评价非正常地震道已经成为地震采集质量监控面临的重要问题。通过对地震道时窗能量特征和数据分数维的研究,提出了初至前是否起跳、极性反转、最大振幅异常、平均振幅异常、工业干扰道和主频异常等6种非正常地震道的自动识别方法和整体采集质量区域分布属性的评价方法,并开发了相应的软件系统。济阳坳陷纯化地区三维地震数据非正常地震道的自动识别和评价应用,提高了评价质量和工作效率,避免了一些人为感觉误差等因素的影响,同时展示了非正常地震道的分布情况,从而实现了地震采集数据由人工定性主观评价向自动定量客观评价的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数据采集 非正常地震道 自动识别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宽方位三维地震采集设计技术及应用 被引量:16
2
作者 吴安楚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65-67,共3页
随着宽方位采集方法在海上的成功应用和实施,宽方位采集观测系统在识别裂隙的能力、成像分辨率、空间连续性、衰减相干噪声和多次波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是陆上岩性、振幅变化、各向异性和小断裂油气藏地震勘探首选的采集观测系统。通... 随着宽方位采集方法在海上的成功应用和实施,宽方位采集观测系统在识别裂隙的能力、成像分辨率、空间连续性、衰减相干噪声和多次波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是陆上岩性、振幅变化、各向异性和小断裂油气藏地震勘探首选的采集观测系统。通过对当前宽方位地震采集方法的文献调研和分析,以及对当前沙特阿美公司野外地震陆上、过渡带宽方位采集所采用方法的分析研究,提出了当前宽方位采集所采用的设计方法,对其所采用的观测系统参数和属性进行了分析。沙特MK地区采用宽方位采集方法得到了较好的地震采集资料,局部构造成像更清晰,断裂分界面更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地震 窄方位 宽方位 采集设计 采集脚印 观测系统 高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