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东营凹陷南部重力异常地质成因 被引量:5
1
作者 胡加山 隋志强 刘成斋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39-42,共4页
引起重力异常的地质因素非常复杂,要对其做出合理地质解释,不仅需要精细分离重力异常,而且需要与其他资料结合。从重力正演模拟出发,分析了可能产生重力异常的地质因素,以及不同地质体的重力响应形态。在此基础上,利用垂向二阶导数及其... 引起重力异常的地质因素非常复杂,要对其做出合理地质解释,不仅需要精细分离重力异常,而且需要与其他资料结合。从重力正演模拟出发,分析了可能产生重力异常的地质因素,以及不同地质体的重力响应形态。在此基础上,利用垂向二阶导数及其他信息增强技术,有效提取东营凹陷南部地区局部重力异常,结合地震、钻井资料,进行了地质成因推断分析,认为影响该区重力局部正异常的地质因素主要是古潜山(包括断块山和残丘山)、盖层构造以及其他如陡坡带砂砾岩体等,古潜山的分布多受大断裂控制,平面上成带连片分布;而区域重力异常则反映了该区的区域构造特征。应用效果表明,在地震成熟勘探区,高精度重力不仅可以发现一些新的地质目标,而且与地震相结合,在诸如深层构造、潜山、有规模的隐蔽性断裂等目标的落实方面,也可以发挥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力正演模拟 重力局部正异常 构造 地质成因 东营凹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文地质旋回在临清地区油气勘探中的应用 被引量:6
2
作者 李国林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53-55,共3页
地下水文地质特征在油气藏形成与演化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受沉积环境及构造活动等因素的控制,不同的水文地质特征反映不同的地质环境。分析临清地区水文地质特征发现,该区沙四段地层水矿化度平均高于孔店组;前寒武系到中奥陶统地层水... 地下水文地质特征在油气藏形成与演化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受沉积环境及构造活动等因素的控制,不同的水文地质特征反映不同的地质环境。分析临清地区水文地质特征发现,该区沙四段地层水矿化度平均高于孔店组;前寒武系到中奥陶统地层水矿化度、水型出现明显变化;古近系地层水矿化度较低,表明该区地下水与渗入水的淡化作用有关。根据古水文地质旋回的概念,将研究区自下而上划分出6个水文地质旋回,结合构造和沉积特征分析表明,临清地区石炭系—二叠系烃源岩地层沉积前或沉积后的水文地质旋回对油气生成、运聚无影响,中生代的水文地质旋回和中生代与古近纪之间的水文地质旋回对油气的保存不利,新近纪是油气成藏的最好时期,钻井证实该期利于成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文地质旋回 矿化度 渗入水 沉积特征 临清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正演模型的地震处理技术保幅性分析与评价 被引量:11
3
作者 王军 吕小伟 王立歆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6-49,114,共4页
目前在地震资料处理技术的相对保幅性评价方面,还缺少行之有效的方法。实际资料由于受到噪声和地表变化等因素的影响,不确定因素比较多,对处理技术的相对保幅性难以进行定量评价。针对这种情况,提出了基于正演模型的振幅曲线统计法、残... 目前在地震资料处理技术的相对保幅性评价方面,还缺少行之有效的方法。实际资料由于受到噪声和地表变化等因素的影响,不确定因素比较多,对处理技术的相对保幅性难以进行定量评价。针对这种情况,提出了基于正演模型的振幅曲线统计法、残差法、AVO属性分析法和振幅比法等4种保幅性评价方法,即利用正演数据,在影响因素比较单一的条件下,采用相应的保幅性评价方法,对比分析了处理前后正演数据的变化,对几何扩散补偿、预测反褶积和地表一致性振幅补偿处理技术的保幅性进行了评价。速度场精度对几何扩散补偿处理的相对保幅性有较大影响,采用准确的速度是提高处理保幅性的基础。预测反褶积虽然能提高分辨率,但相对保幅性较差,实际资料处理时应结合井资料进行细致的参数分析,提高处理的相对保幅性。对于地表一致性振幅补偿处理,参与运算的炮数越多,处理结果的相对保幅性越好,实际资料处理时,应该利用尽可能多的数据进行运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演模型 相对保幅性 残差法 振幅曲线 反褶积 振幅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数据体中非正常地震道的自动识别与评价方法 被引量:6
4
作者 刘成斋 王成礼 +3 位作者 王鑫 李伟 张升平 李国林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6-57,67,共3页
地震数据体中非正常地震道的识别一直是由人工进行分析的,如何快速而有效地识别和评价非正常地震道已经成为地震采集质量监控面临的重要问题。通过对地震道时窗能量特征和数据分数维的研究,提出了初至前是否起跳、极性反转、最大振幅异... 地震数据体中非正常地震道的识别一直是由人工进行分析的,如何快速而有效地识别和评价非正常地震道已经成为地震采集质量监控面临的重要问题。通过对地震道时窗能量特征和数据分数维的研究,提出了初至前是否起跳、极性反转、最大振幅异常、平均振幅异常、工业干扰道和主频异常等6种非正常地震道的自动识别方法和整体采集质量区域分布属性的评价方法,并开发了相应的软件系统。济阳坳陷纯化地区三维地震数据非正常地震道的自动识别和评价应用,提高了评价质量和工作效率,避免了一些人为感觉误差等因素的影响,同时展示了非正常地震道的分布情况,从而实现了地震采集数据由人工定性主观评价向自动定量客观评价的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数据采集 非正常地震道 自动识别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层伤害建模研究进展 被引量:6
5
作者 冀登武 蓝强 +1 位作者 李公让 张敬辉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98-102,118,共5页
地层伤害包括细颗粒和有机/无机沉积物的运移、沉积和固定,细颗粒在孔隙表面引起的不同问题可以描述成多相流体流经多孔介质时孔喉处的堵塞、解堵、聚集和界面颗粒的传递过程,这些行为包含了不同的力学、化学和热传递过程。综述了引起... 地层伤害包括细颗粒和有机/无机沉积物的运移、沉积和固定,细颗粒在孔隙表面引起的不同问题可以描述成多相流体流经多孔介质时孔喉处的堵塞、解堵、聚集和界面颗粒的传递过程,这些行为包含了不同的力学、化学和热传递过程。综述了引起储层伤害的不同颗粒运移过程的现象学模型,讨论了不同力学、化学和热力学过程对颗粒行为的影响。给出的模型可用来解释注水效率降低、颗粒的地层伤害、钻井液侵入的地层伤害、储层天然裂缝发育的地层伤害以及沥青沉淀、出砂和砾石堵塞伤害等现象,并为储层保护提供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层伤害 数学建模 影响因素 颗粒运移 多孔介质 孔喉尺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山岩体盖层体系域构成与圈闭有效性——以松辽盆地长岭凹陷营城组火山岩体为例 被引量:3
6
作者 徐春华 崔建国 +1 位作者 肖永军 邱连贵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20-23,共4页
在同一盆地中并不是所有成藏条件相似的火山岩体都能够成藏,有的因为火山岩体储集空间不发育而未能成藏,有的因为缺乏必要的盖层条件而难以成藏。以长岭凹陷营城组火山岩体成藏研究为例,系统解剖了不同构造部位所钻遇的火山岩体,分析了... 在同一盆地中并不是所有成藏条件相似的火山岩体都能够成藏,有的因为火山岩体储集空间不发育而未能成藏,有的因为缺乏必要的盖层条件而难以成藏。以长岭凹陷营城组火山岩体成藏研究为例,系统解剖了不同构造部位所钻遇的火山岩体,分析了这些火山岩体盖层的岩性与油气成藏的关系,进而研究了盖层的体系域构成。只有低位体系域和湖扩张体系域的泥岩直接覆盖的火山岩体才能成藏,而低位体系域、湖扩张体系域和高位体系域形成的砂体所覆盖的火山岩体,因缺乏有效盖层而难以成藏。因此,在进行火山岩体储层发育预测研究的同时,还应开展火山岩体盖层体系域构成分析,进一步落实火山岩圈闭的有效性,以提高勘探的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山岩体 盖层条件 体系域构成 圈闭有效性 长岭凹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车排子地区古近系沉积相研究 被引量:22
7
作者 杨勇 陈世悦 +1 位作者 王桂萍 孟宪波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5-9,111,共5页
从单井相分析入手,结合地震、测井、古生物、分析化验资料和岩相古地理的研究成果,分析了准噶尔盆地车排子地区古近系沉积相类型及特征,阐明了沉积相带的平面展布特征及沉积演化的控制因素,并进行了有利区带的预测。结果表明,白垩纪后... 从单井相分析入手,结合地震、测井、古生物、分析化验资料和岩相古地理的研究成果,分析了准噶尔盆地车排子地区古近系沉积相类型及特征,阐明了沉积相带的平面展布特征及沉积演化的控制因素,并进行了有利区带的预测。结果表明,白垩纪后受构造运动的影响,车排子地区发生沉降,在西北高东南低的古地形背景下,差异沉积明显。受湖平面变化、古地貌、物源供给和古气候的控制,古近纪紫泥泉子组沉积时期发育冲积扇、扇三角洲和湖泊沉积,物源来自西北方向;安集海河组沉积时期湖盆范围增大,物源主要来自北方,冲积扇和扇三角洲沉积向北缩进,研究区南部广泛发育滨浅湖沉积。地层发育受沉积特征的控制,有利储集砂体主要为扇三角洲分流河道及水下分流河道砂体,构造-岩性圈闭是研究区下步的勘探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近系扇三角洲沉积演化车排子地区准噶尔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辽盆地长岭凹陷深层气田成藏差异性及其成因 被引量:2
8
作者 肖永军 徐春华 +1 位作者 湛小红 邱连贵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9-33,112-113,共5页
近年来松辽盆地南部长岭凹陷断陷层的勘探取得了较大进展,发现了腰英台深层气田、东岭油气田和达尔罕、达北、东英台、前神字井等含气构造。不同地区天然气组分含量存在明显差异,烃类及非烃类气体组分含量与距深大断裂的距离密切相关。... 近年来松辽盆地南部长岭凹陷断陷层的勘探取得了较大进展,发现了腰英台深层气田、东岭油气田和达尔罕、达北、东英台、前神字井等含气构造。不同地区天然气组分含量存在明显差异,烃类及非烃类气体组分含量与距深大断裂的距离密切相关。通过天然气碳同位素研究发现,形成气藏的气源包括断陷层有机烃类气体和幔源无机二氧化碳或氮气,并且有机成因气的成熟度在不同地区的差异较大。在分析了不同油气田(含气构造)气体组分和碳同位素组成等差异性的基础上,从成藏期和输导体系2个方面探讨了造成气藏差异性的主要原因,指出不同地区烃源岩演化的阶段性决定了不同气藏中天然气成熟度的差异,输导体系的不同决定了不同油气田(含气构造)气体组分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体组分 碳同位素 差异性 成藏期次 输导体系 长岭凹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渤南洼陷沙三段中亚段9砂组储层特征及分布规律 被引量:7
9
作者 程桂玲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54-55,58,共3页
沙三段中亚段9砂组是渤南洼陷的重点勘探和含油层系之一。其储层在整个洼陷内分布广泛,含油气性较好,该区义601、义285、义65及义173等井,在沙三段中亚段9砂组试油均见到良好的工业油流,但不同区块储层沉积厚度、物性和油气充注程度不同... 沙三段中亚段9砂组是渤南洼陷的重点勘探和含油层系之一。其储层在整个洼陷内分布广泛,含油气性较好,该区义601、义285、义65及义173等井,在沙三段中亚段9砂组试油均见到良好的工业油流,但不同区块储层沉积厚度、物性和油气充注程度不同,成藏条件复杂。以实钻资料为依据,对沙三段中亚段9砂组储层岩性、物性、含油性及横向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该区沙三段中亚段9砂组为浊积扇体,主要分布在罗北及埕南洼陷边缘断裂所限定的断槽中,扇根位于南部,扇中位于渤南油田的主体部位,扇端位于北部义288井区,油藏类型主要为岩性及岩性-构造油气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层 分布规律 沙三段中亚段9砂组 渤南洼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岩油气藏裂缝评价技术及应用——以埕岛地区片麻岩储层为例 被引量:3
10
作者 谢云 侯会军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81-85,116-117,共5页
基岩油气藏非均质性极强,渗流特征具有很大的差异性和突变性。对这类裂缝型储层的产层确定和生产预测,目前还没有成熟有效的评价技术。以埕岛地区片麻岩储层为例,以微电阻率扫描成像测井和声波扫描测井为基础,形成了一套新的评价技术组... 基岩油气藏非均质性极强,渗流特征具有很大的差异性和突变性。对这类裂缝型储层的产层确定和生产预测,目前还没有成熟有效的评价技术。以埕岛地区片麻岩储层为例,以微电阻率扫描成像测井和声波扫描测井为基础,形成了一套新的评价技术组合。对裂缝按成因和形态特征进行详细的分类识别,并应用于研究裂缝发育规律,可以更加明晰地了解裂缝的渗流特征;通过微电阻率扫描成像测井和声波扫描测井综合判断裂缝的有效性,可以更为准确地确定真正的渗透性储层段;以裂缝定量计算为基础,建立了新的储层渗透率估算模型。实例对比表明,这一模型相对于其他模型,可以更为合理地反映裂缝和孔隙对储层渗透率的复合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岩油气藏 裂缝评价 渗透率 片麻岩储层 微电阻率扫描成像测井 埕岛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