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特高含水后期油藏低成本开发技术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刘海成 《石化技术》 CAS 2017年第2期120-121,共2页
近年来国际原油价格持续低迷,依靠工作量投入的整体调整经济效益差。因此针对特高含水后期油藏,开展进一步提高水驱采收率的低成本开发技术研究显得尤为重要。选取孤东油田七区西馆5^(2+3)单元开展低成本开发技术研究。对比抽稀变流线... 近年来国际原油价格持续低迷,依靠工作量投入的整体调整经济效益差。因此针对特高含水后期油藏,开展进一步提高水驱采收率的低成本开发技术研究显得尤为重要。选取孤东油田七区西馆5^(2+3)单元开展低成本开发技术研究。对比抽稀变流线、抽稀交替脉冲、矢量注采三类调整方式的开发效果。从研究结果看,老井抽稀具有一定的效果,但改善开发效果幅度有限,且抽稀后的老井利用率低;通过抽稀交替脉冲的方式开采,流线交替改变,能够进一步的改善井网抽稀效果,但老井停产后扶停难度大;与抽稀交替脉冲方式相比,矢量注采调配,能够取得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高含水后期 低成本 抽稀变流线 抽稀交替脉冲 矢量注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台油田碳酸盐岩潜山裂缝充填特征及其控制因素 被引量:3
2
作者 孙志勇 杜玉山 +2 位作者 陈开远 王玉芹 金强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20-28,共9页
为研究富台潜山油田有效裂缝分布区域,利用岩心、薄片、流体包裹体分析等资料对富台潜山储层进行系统分析。综合研究结果表明:富台潜山裂缝充填成因主要是深层热液作用;裂缝充填物主要为方解石,少量为硬石膏;裂缝充填受围岩岩性、裂缝... 为研究富台潜山油田有效裂缝分布区域,利用岩心、薄片、流体包裹体分析等资料对富台潜山储层进行系统分析。综合研究结果表明:富台潜山裂缝充填成因主要是深层热液作用;裂缝充填物主要为方解石,少量为硬石膏;裂缝充填受围岩岩性、裂缝性质、热液温度和流速、与断层距离等多种因素控制。富台潜山的裂缝纵向上冶里-亮甲山组、凤山组的白云岩储层充填程度低,上、下马家沟组灰岩充填程度高;平面上背斜轴部远离埕南大断层及二台阶断层的部分充填程度低,靠近这2条断层区域充填程度高;低充填程度区为有效裂缝分布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盐岩潜山 裂缝充填特征 裂缝充填控制因素 深层热液 富台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莱阳赭埠村辛格庄组冲积扇沉积特征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陈德坡 乔雨朋 +4 位作者 王军 邱隆伟 刘志宏 刘卫 张阳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CAS 2019年第3期87-94,共8页
冲积扇是河(洪)流出山口后形成的典型陆相扇形堆积体。在扇根部位存在牵引流与碎屑流两种沉积机制,在扇中、扇缘两个部位则为牵引流沉积,使冲积扇内部沉积模式复杂。在山东省莱阳市近郊赭埠村发现了现象很好的冲积扇,属白垩统王氏群辛... 冲积扇是河(洪)流出山口后形成的典型陆相扇形堆积体。在扇根部位存在牵引流与碎屑流两种沉积机制,在扇中、扇缘两个部位则为牵引流沉积,使冲积扇内部沉积模式复杂。在山东省莱阳市近郊赭埠村发现了现象很好的冲积扇,属白垩统王氏群辛格庄组,通过对该剖面详细地观察与测量,运用沉积学原理对该露头进行解剖,共识别出了混乱堆积砾岩相、平行层理砾岩相、槽状交错层理砂岩相、板状交错层理砂岩相、平行层理砂岩相、水平层理泥岩相以及块状层理泥岩相。划分出了槽流相带、片流相带、辫流相带、径流相带,槽流相带与片流相带出露的最少,主要剖面的最上部多为泥石流沉积。而径流相带、辫流相带出露的最多,呈现出砂泥交互沉积的特征,可以清晰地识别出扇中部分近源辫状河的特征。结合山东莱阳冲积扇露头特征,通过对其不同相带沉积特征的研究,建立了其沉积模式并分析了剖面演化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积扇 露头 沉积模式 演化特征 辛格庄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营凹陷沙三下—沙四上亚段泥页岩岩相沉积环境分析 被引量:49
4
作者 杨万芹 蒋有录 王勇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9-26,共8页
根据岩心及其分析化验资料,从岩石的颜色、成分、结构、有机质丰度等方面划分泥页岩岩相类型;从古气候、古物源、古水深、古盐度和古水体的氧化还原性5个方面分析古环境,建立环境指标分级量化标准。研究结果表明,东营凹陷沙四上亚段—... 根据岩心及其分析化验资料,从岩石的颜色、成分、结构、有机质丰度等方面划分泥页岩岩相类型;从古气候、古物源、古水深、古盐度和古水体的氧化还原性5个方面分析古环境,建立环境指标分级量化标准。研究结果表明,东营凹陷沙四上亚段—沙三下亚段沉积环境特征具有气候由干燥—半干燥—半潮湿,水体由半深水到深水、从强还原性逐渐到还原性、盐度从盐水到咸水到半咸水,物源从较少到较多的规律变化,共划分了6个环境组合;并建立了沉积环境与泥页岩岩相之间的关系,即有机质丰度主要受盐度控制,盐水区为含有机质的岩相,咸水区和半咸水区为富有机质的岩相;结构主要受气候和水深控制,气候干燥—半干燥、半深水环境发育纹层状的岩相,气候半潮湿、深水环境发育层状的岩相;岩性主要受气候和物源控制,气候干燥、物源少的环境发育泥质灰(云)岩和灰(云)岩的岩相,气候半潮湿、物源较多的环境发育灰质泥岩的岩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营凹陷 泥页岩岩相 沉积环境 古气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营、沾化凹陷压力结构差异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4
5
作者 邱贻博 王永诗 +1 位作者 高永进 贾光华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24-31,共8页
根据东营、沾化凹陷的实测地层压力的统计、泥岩声波时差测井响应以及超压剖面发育特征的研究,将东营、沾化2个凹陷的超压划分为单一强超压和复合超压2种超压系统。单一强超压系统分布在东营凹陷,纵向上发育1个超压系统(沙三—沙四段),... 根据东营、沾化凹陷的实测地层压力的统计、泥岩声波时差测井响应以及超压剖面发育特征的研究,将东营、沾化2个凹陷的超压划分为单一强超压和复合超压2种超压系统。单一强超压系统分布在东营凹陷,纵向上发育1个超压系统(沙三—沙四段),超压系统发育规模大、分布范围广、超压幅度强,压力系数可达2.0。复合超压系统分布在沾化凹陷,纵向上发育3个超压系统,上超压系统位于沙一段,超压幅度较弱,最大压力系数不超过1.4;中超压系统位于沙三段,超压幅度较强,压力系数可达到1.8;下超压系统位于沙四下亚段,超压幅度也较强。压力结构的差异性与烃源岩的发育层系、热演化的程度、压力封闭层的分布以及断裂活动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营凹陷 沾化凹陷 超压系统 压力结构 控制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排子地区石炭系火山岩油藏油气输导体系与运聚模式 被引量:12
6
作者 徐佑德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34-41,共8页
利用钻井、地震及大量分析化验资料,对车排子地区石炭系火山岩油藏的油气输导要素及输导样式进行了综合研究,认为研究区石炭系发育断层、毯砂、风化淋滤层3种油气输导单元,形成了断层-毯砂、断层-淋滤层、走滑断层等3种有效输导样式,控... 利用钻井、地震及大量分析化验资料,对车排子地区石炭系火山岩油藏的油气输导要素及输导样式进行了综合研究,认为研究区石炭系发育断层、毯砂、风化淋滤层3种油气输导单元,形成了断层-毯砂、断层-淋滤层、走滑断层等3种有效输导样式,控制了油气向盆缘凸起区大规模运移。根据车排子凸起东西两翼油藏在油源、输导要素等方面的差异,建立了"毯砂-风化淋滤层和走滑断层油气运移、断阶带优储聚集"的近源运聚模式及"毯砂-风化淋滤层油气运移、斜坡区优储聚集"的远源运聚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输导体系 石炭系 火山岩油藏 油气运聚模式 车排子凸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动阻力分析的不同压力环境下圈闭含油性预测方法——以东营凹陷为例 被引量:1
7
作者 邱贻博 王永诗 +2 位作者 高永进 贾光华 刘鑫金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24-29,共6页
针对东营凹陷成藏压力环境复杂和不同压力环境下成藏动、阻力存在差异的情况,在分析不同成藏压力环境下成藏动、阻力的基础上,建立了基于动力学分析的不同压力环境下圈闭含油性预测方法,利用该方法对东营凹陷梁75—梁76地区沙四段滩坝... 针对东营凹陷成藏压力环境复杂和不同压力环境下成藏动、阻力存在差异的情况,在分析不同成藏压力环境下成藏动、阻力的基础上,建立了基于动力学分析的不同压力环境下圈闭含油性预测方法,利用该方法对东营凹陷梁75—梁76地区沙四段滩坝砂油气成藏进行定量评价,结果表明:超压环境下,在生烃超压作用下,有效孔隙度>10%的储层含油饱和度>50%,具有大面积成藏的特点;压力过渡环境下,梁75—梁76地区的西部剩余压力差较大,是油气的有利指向区;常压环境下,油气在浮力作用下具有高点汇聚,高孔富集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藏动力学 压力环境 成藏动阻力 圈闭含油性 东营凹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碱三元复合驱体系与正构烷烃间的界面张力 被引量:4
8
作者 郭淑凤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20-124,共5页
为明确有机碱、表面活性剂、聚合物三者之间的协同效应,采用旋转滴法研究了有机碱三元复合驱体系与正构烷烃间的界面张力。研究结果表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烷醇酰胺6501能够有效降低正癸烷油水间的界面张力,浓度为2.0 g/L时6501溶液与正... 为明确有机碱、表面活性剂、聚合物三者之间的协同效应,采用旋转滴法研究了有机碱三元复合驱体系与正构烷烃间的界面张力。研究结果表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烷醇酰胺6501能够有效降低正癸烷油水间的界面张力,浓度为2.0 g/L时6501溶液与正癸烷间的界面张力稳态值为10-1m N/m;有机碱乙醇胺或二乙醇胺的加入可以进一步将体系与正癸烷间的界面张力降至10-2m N/m,这主要是由于有机碱能够影响烷醇酰胺的溶解性及其在界面上的分子排列,乙醇胺降低界面张力的能力大于二乙醇胺;聚合物类型对有机碱三元复合体系与正癸烷间的界面张力有较大影响,加入水溶性聚合物后的有机碱三元体系与正癸烷间的界面张力可降至10-3m N/m,而加入疏水缔合聚合物后的有机碱三元体系与正癸烷间界面张力瞬时值升高,稳态值变化不大,保持在10-1m N/m数量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醇胺 二乙醇胺 烷醇酰胺 聚合物 正构烷烃 界面张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矿化度对二元体系吸附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郭淑凤 《石油化工应用》 CAS 2016年第2期97-99,103,共4页
以孤岛中一区Ng3为目标研究区块,针对0.4%SLPS+0.15%HPAM-1、0.3%SLPS+0.1%P1709+0.15%HPAM-1两个体系开展了不同矿化度、不同温度下吸附前后界面张力试验。结果表明,矿化度对0.4 SLPS+0.15%HPAM-1体系界面张力的影响大于温度。温度和... 以孤岛中一区Ng3为目标研究区块,针对0.4%SLPS+0.15%HPAM-1、0.3%SLPS+0.1%P1709+0.15%HPAM-1两个体系开展了不同矿化度、不同温度下吸附前后界面张力试验。结果表明,矿化度对0.4 SLPS+0.15%HPAM-1体系界面张力的影响大于温度。温度和矿化度对0.3%SLPS+0.1%P1709+0.15%HPAM-1体系界面张力的影响不大,在矿化度为5 000 mg/L^60 000 mg/L,该体系存在一个最佳含盐量。不同矿化度下,两体系吸附前后界面张力变化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度 矿化度 化学驱 二元体系 吸附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网格内两相流动界面位置的精确定位算法 被引量:2
10
作者 孙红霞 苏军伟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79-87,共9页
针对流体体积(VOF)法处理两相流动界面张力的虚拟流体方法无法准确确定亚网格内界面位置点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高精度的界面位置定位算法。该方法根据界面两侧单元界面曲度在亚网格内构建变曲度弧线,实现了两相界面的高精度近似,完成了网... 针对流体体积(VOF)法处理两相流动界面张力的虚拟流体方法无法准确确定亚网格内界面位置点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高精度的界面位置定位算法。该方法根据界面两侧单元界面曲度在亚网格内构建变曲度弧线,实现了两相界面的高精度近似,完成了网格单元中心连线和界面交点位置以及该位置的曲度的准确求取,成功地考虑了界面曲度对亚网格内界面位置的影响,同时方法本身不受网格类型及空间维度的限制。针对毛细管上升、静态液滴、二维气泡上升以及三维气泡上升等物理过程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界面曲度对亚网格界面位置可产生显著影响;亚网格内界面位置的准确捕捉以及该位置点界面曲度的准确求取可以显著改善VOF方法的预测精度,模拟结果显示最好可提高3.5倍。该方法可为复杂结构内高表面张力驱动流提供新的预测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由表面流 数值模拟 表面张力 流体体积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