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成熟探区勘探地质风险评价——以济阳坳陷为例 被引量:11
1
作者 郭元岭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94-97,共4页
勘探地质风险是勘探风险中最基础的问题,对地质条件认识上的不确定性,决定了勘探地质风险伴随着油气勘探的全过程。济阳坳陷作为一个成熟探区,由于勘探程度和地质认识程度较高,当前的主要地质风险是隐蔽油气藏发育的构造和沉积等客观条... 勘探地质风险是勘探风险中最基础的问题,对地质条件认识上的不确定性,决定了勘探地质风险伴随着油气勘探的全过程。济阳坳陷作为一个成熟探区,由于勘探程度和地质认识程度较高,当前的主要地质风险是隐蔽油气藏发育的构造和沉积等客观条件、隐蔽油气藏的识别及含油气性的判断、同一类型隐蔽油气藏的发育规模等。重点分析了勘探地质风险的相对性及不确定性的特点,以及不同勘探阶段地质风险产生的原因及变化规律。勘探地质风险评价应同时分析含油气概率和地质认识能力2个方面,并提出了相应的评价内容和评价方法。由于油气勘探工作具有极强的探索性,因而,勘探地质风险评价是勘探决策的有效支持手段,但并不一定是决定性的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 勘探 地质风险 评价 济阳坳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陈家庄凸起东段北斜坡带沉积特征及有利砂体预测 被引量:6
2
作者 任怀强 郭元岭 +2 位作者 赵乐强 刘惠彪 赵丽丽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6-18,共3页
储层沉积特征是油田开发初期的重要研究内容。研究表明,陈家庄凸起东段北斜坡带沙二段—馆陶组主要发育冲积扇、扇三角洲、滨浅湖滩坝以及河流相沉积。通过岩心相分析进一步划分了各类沉积的亚相和微相类型。在砂体展布特征分析的基础上... 储层沉积特征是油田开发初期的重要研究内容。研究表明,陈家庄凸起东段北斜坡带沙二段—馆陶组主要发育冲积扇、扇三角洲、滨浅湖滩坝以及河流相沉积。通过岩心相分析进一步划分了各类沉积的亚相和微相类型。在砂体展布特征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勘探实践,提出扇三角洲前缘砂、冲积扇扇中水道砂以及滨浅湖滩坝砂为该区最有利于油气成藏的砂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特征 冲积扇 扇三角洲 河流相 陈家庄凸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济阳拗陷埕东北坡上第三系河道砂体地震描述及含油性预测技术 被引量:7
3
作者 胡兴中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80-583,共4页
上第三系河道砂体油气藏是济阳拗陷重要的勘探领域之一。通过近几年对埕东凸起北坡馆陶组河道砂岩油藏的深入研究,形成了一套以地质综合分析为基础、地球物理技术为依托的比较成熟的上第三系河道砂储层描述技术及砂体含油气性判别技术... 上第三系河道砂体油气藏是济阳拗陷重要的勘探领域之一。通过近几年对埕东凸起北坡馆陶组河道砂岩油藏的深入研究,形成了一套以地质综合分析为基础、地球物理技术为依托的比较成熟的上第三系河道砂储层描述技术及砂体含油气性判别技术。前者包括水平切片、相干分析、频谱分解等;后者包括含油性预测条件分析、地震属性差异分析、优选最佳属性、利用神经网络进行含油性预测。这套技术在实际应用中获得了满意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层描述技术 含油性判别 河道砂体 埕东凸起北坡 济阳拗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营凹陷西部沙四段上亚段滩坝砂体的沉积特征 被引量:12
4
作者 张宇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35-38,共4页
东营凹陷西部沙四段上亚段沉积时期发育了丰富的滩坝沉积砂体,结合岩心描述和相关测试分析,系统总结了滨浅湖滩坝砂体的岩性和空间分布特征。滩坝砂体岩性主要为岩屑质长石砂岩,石英含量一般为40%~50%,长石含量一般为30%~40%,岩屑含... 东营凹陷西部沙四段上亚段沉积时期发育了丰富的滩坝沉积砂体,结合岩心描述和相关测试分析,系统总结了滨浅湖滩坝砂体的岩性和空间分布特征。滩坝砂体岩性主要为岩屑质长石砂岩,石英含量一般为40%~50%,长石含量一般为30%~40%,岩屑含量变化大;组成滩坝砂体的碎屑物质粒径一般小于0.25,平均粒径为3~5,分选系数小于2,粒度概率图以一跳一悬式和两跳一悬式为主,跳跃次总体含量平均为70%,斜率为50°~70°,碎屑物质分选好。滩坝砂体中广泛发育反映浅水波浪冲刷、沿岸流对沉积物改造作用和生物扰动的沉积构造;一个完整的滩坝沉积相序对应于一个滩坝沉积的准层序,其顶底界面一般为湖泛面;滩坝砂体在平面上主要分布在正向构造带周围,其轴向与凹岸平行或与凸岸突出方向一致,并且轴向与沿岸流方向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滩坝 沉积特征 沉积模式 东营凹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埕岛东部潜山油气成藏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杜振京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1-33,113,共3页
针对埕岛东部潜山地质格局及油气成藏规律比较复杂、成藏特征认识不够深入等问题,通过对钻井、录井、构造解释及测试资料等的综合分析,研究其构造及地层特征,对其油气分布规律及成藏主控因素进行深入探讨。结果表明,受多期强烈构造运动... 针对埕岛东部潜山地质格局及油气成藏规律比较复杂、成藏特征认识不够深入等问题,通过对钻井、录井、构造解释及测试资料等的综合分析,研究其构造及地层特征,对其油气分布规律及成藏主控因素进行深入探讨。结果表明,受多期强烈构造运动的影响,研究区地层分布非常复杂,不同构造带或同一构造带不同构造部位的地层发育均存在差异。纵向上,埕岛东部潜山在太古界、下古生界、上古生界和中生界均有不同程度的油气富集,其中以下古生界最为富集,且主要分布于构造较高部位; 平面上,由构造主体向翼部,油气分布层位由老到新,油气藏类型由断块—残丘型油气藏向地层不整合油气藏过渡。通过对典型井的解剖,认为储盖组合和侧向封堵条件为研究区油气成藏的主控因素,由此建立埕岛东部潜山的油气成藏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化壳 断块-残丘型油气藏 油气分布规律 成藏主控因素 油气成藏模式 埕岛东部潜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沾化凹陷仓储层的孔隙度和埋深对油气运聚的影响 被引量:6
6
作者 吕希学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6-8,13,共4页
在不考虑幕式排烃的情况下,对沾化凹陷成藏期仓储层进行研究,揭示了仓储层的孔隙度和埋深与油气运聚间的关系。在对现今仓储层的厚度、物性和埋深等基本特征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沉积埋藏史的分析,建立成藏期仓储层埋深及孔隙度的演化函... 在不考虑幕式排烃的情况下,对沾化凹陷成藏期仓储层进行研究,揭示了仓储层的孔隙度和埋深与油气运聚间的关系。在对现今仓储层的厚度、物性和埋深等基本特征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沉积埋藏史的分析,建立成藏期仓储层埋深及孔隙度的演化函数,恢复成藏期仓储层的古埋深和古孔隙度;利用公式计算出成藏期仓储层内油气运移所受的浮力及毛管压力,根据浮力与毛管压力的差值判断仓储层内油气的运聚状态,当差值为正时,说明运移的动力大于运移的阻力,仓储层以运移油气为主;当差值为负时,说明运移的动力小于运移的阻力,油气不能在仓储层中运移,表现为成毯或成藏的状态。利用动、阻力差值的分布规律,结合古孔隙度、古埋深的恢复结果,可对油气运移、成藏的孔隙度和埋深等要素进行界定。结果表明,沾化凹陷古仓储层油气运移的孔隙度下限为34.5%,埋深下限为1300m;现今仓储层油气运移的孔隙度下限为30.9%,埋深下限为1789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仓储层网毯式油气成藏体系毛管压力浮力沾化凹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