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油气田开发项目后评价管理的理论与实践——评《油气田开发项目后评价》
1
作者 邓绍林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96-196,共1页
项目后评价是投资项目周期的最后一环,也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之一。项目后评价通过全面回顾与系统分析项目实施全流程,对比项目决策时确定的目标、效益和环境等指标,分析项目完成情况,结合指标数据形成经验报告,从而更好地服务下一油... 项目后评价是投资项目周期的最后一环,也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之一。项目后评价通过全面回顾与系统分析项目实施全流程,对比项目决策时确定的目标、效益和环境等指标,分析项目完成情况,结合指标数据形成经验报告,从而更好地服务下一油气田开发项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项目后评价 项目决策 理论与实践 项目周期 项目完成情况 油气田开发项目 指标数据 全流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窄河道致密砂岩气藏的断层有效性评价——以中江气田沙溪庙组为例 被引量:5
2
作者 顾战宇 彭先锋 邓虎成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2981-2991,共11页
中江气田中上侏罗统沙溪庙组是致密砂岩气藏,评价其断层有效性对认识气藏内“断-砂”配置关系、油气充注度意义重大。通过三维地震构造解释方法获得断层的基本性质、断层内部结构、断面形态等,结合断裂构造演化评价断层的有效性。通过... 中江气田中上侏罗统沙溪庙组是致密砂岩气藏,评价其断层有效性对认识气藏内“断-砂”配置关系、油气充注度意义重大。通过三维地震构造解释方法获得断层的基本性质、断层内部结构、断面形态等,结合断裂构造演化评价断层的有效性。通过分析“断-砂-源”匹配样式及控气作用,研究断层与砂体的配置关系对气藏成藏的富集作用。研究表明,中江气田储层类型为低孔低渗的孔隙型,气藏为“深源浅聚、断砂输导”的“窄”河道致密砂岩次生气藏。通过分析现今“断-砂”配置关系,确定研究区内三类“断-砂”配置模式,并建立相应目标层级的评价标准。研究结果可以为中江气田沙溪庙组等此类窄河道致密砂岩气藏的断层有效性评价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层 有效性 中江气田 沙溪庙组 致密砂岩 窄河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南东峰场地区须二、须六段成岩演化差异对储层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顾战宇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39-148,共10页
对四川盆地南部东峰场地区须二与须六段储集层的岩石学特征、储集空间类型、储层物性特征和孔隙结构特征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须二段与须六段的储层岩石学特征、储集空间类型不同,储层物性特征、孔隙结构相似。在分析二者的沉积、成... 对四川盆地南部东峰场地区须二与须六段储集层的岩石学特征、储集空间类型、储层物性特征和孔隙结构特征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须二段与须六段的储层岩石学特征、储集空间类型不同,储层物性特征、孔隙结构相似。在分析二者的沉积、成岩条件的基础上,认为它们的沉积条件和沉积环境类似,储层特征的差异是因为成岩演化不同所致。须二段储层经历了机械压实作用→环边绿泥石胶结→早期方解石胶结→石英次生加大→长石溶蚀作用→碳酸盐矿物充填次生孔隙的成岩演化过程,并形成了以环边绿泥石胶结、硅质胶结和早期方解石胶结为主的储层,储集空间类型以次生溶孔为主;须六段储层岩石则是在同生成岩期间受到大气淡水的影响,长石蚀变形成了大量高岭石并保存至今,形成了以晶间孔、微裂缝和原生粒间孔为主的储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须家河组 储层特征 成岩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大力度开发致密油和页岩油增强国家能源安全保障 被引量:7
4
作者 廖晓蓉 郭焦锋 李维明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8-9,14,共3页
能源资源需求不断增大、供给持续紧张是我国目前经济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加大力度开发致密油和页岩油将有效缓解国家能源安全的紧张局面。但是,目前我国发展致密油和页岩油存在着缺乏统一规划、财税政策支持力度小、基础研究薄弱等问题... 能源资源需求不断增大、供给持续紧张是我国目前经济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加大力度开发致密油和页岩油将有效缓解国家能源安全的紧张局面。但是,目前我国发展致密油和页岩油存在着缺乏统一规划、财税政策支持力度小、基础研究薄弱等问题,为此,建议尽快制定致密油和页岩油发展战略和相关规划,大力加强致密油和页岩油基础理论研究、开展致密油和页岩油勘探开发关键技术攻关,尽快完善我国致密油和页岩油开发利用的财税优惠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油和页岩油 石油 财税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