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关于开发地震技术发展的几点思考 被引量:12
1
作者 许卫平 《石油物探》 EI CSCD 2002年第1期11-14,20,共5页
开发地震技术是因油气田开发的需要而兴起。随着油气田开发程度的提高 ,开发地震的重要性将更多地显现出来。我国在地震开发技术总体上仍处于发展阶段 ,现有的一些方法 ,或因成像处理及解释手段不够完善 ,或因信噪比、分辨率及精确度不... 开发地震技术是因油气田开发的需要而兴起。随着油气田开发程度的提高 ,开发地震的重要性将更多地显现出来。我国在地震开发技术总体上仍处于发展阶段 ,现有的一些方法 ,或因成像处理及解释手段不够完善 ,或因信噪比、分辨率及精确度不够高 ,只能应用于油气田早期开发。为此 ,提出以下看法。首先 ,地球物理工程师和油藏工程师要转变观念 ,进行相互间的知识和技能的优势互补 ,掌握从地球物理到油藏开发各环节多种技术的综合应用技能 ,形成新的油藏建模技术体系。其次 ,要开展基础研究和实验室模拟研究 ,再进行实际工区的试验工作 ,以促使开发地震技术尽快走向成熟 ;加强方法技术研究 ,例如井间地震资料成像方法 ,井间多波及井中时间延迟地震的资料处理解释技术 ,以及利用井中资料提升三维资料品质等技术难点应尽快突破 ;同时提倡多种技术联合应用 ,使资料有更高的精度和分辨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发地震 油气田开发 高精度 高分辨率 井间地震 三维地震 油藏描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馏汽油掺炼催化裂化汽油加氢作重整原料的研究 被引量:18
2
作者 郭群 董建伟 石玉林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10-13,共4页
以生产合格重整原料为目的,将催化裂化汽油(FCCN)不同沸程的馏分掺入直馏汽油(SRN)在小型装置上进行了加氢精制试验。结果表明,掺入FCCN后加氢脱硫率下降的主要因素是FCCN中含有的大量烯烃与H_2S反应重新生成硫醇,以及FCCN中含有较多难... 以生产合格重整原料为目的,将催化裂化汽油(FCCN)不同沸程的馏分掺入直馏汽油(SRN)在小型装置上进行了加氢精制试验。结果表明,掺入FCCN后加氢脱硫率下降的主要因素是FCCN中含有的大量烯烃与H_2S反应重新生成硫醇,以及FCCN中含有较多难以加氢脱除的噻吩类硫化物。对SRN掺入20%的FCCN85~180℃馏分的混合原料进行加氢精制工艺条件考察,得到生产合格重整原料的适合工艺条件为:温度290~310℃、压力3.2MPa、空速2~3h^(-1)、氢油体积比3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馏汽油 掺炼 催化裂化 汽油 加氢 重整原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楚雄盆地构造-热演化与古地温场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王国力 蔡立国 +1 位作者 汪集旸 施小斌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28-31,38,共5页
楚雄盆地的古地温场演化与构造-热活动及构造变格事件相一致。晚三叠世盆地热流值大体与弧后前陆盆地的热流一致,古地温及地温梯度相对较低。侏罗纪至早白垩世的地温及地温梯度相对于晚三叠世表现出平缓的降低,接近正常的克拉通盆地的... 楚雄盆地的古地温场演化与构造-热活动及构造变格事件相一致。晚三叠世盆地热流值大体与弧后前陆盆地的热流一致,古地温及地温梯度相对较低。侏罗纪至早白垩世的地温及地温梯度相对于晚三叠世表现出平缓的降低,接近正常的克拉通盆地的热流值分布范围。晚第三纪以来盆地受陆内走滑活动及深部断裂导致岩浆的侵入与热液活动的影响,地温急剧上升,热流增大,现今楚雄盆地为一高热流区就是后期构造-热事件影响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热演化 古地温场 楚雄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烯管道焊接技术和评价方法 被引量:16
4
作者 赵红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48-53,共6页
综述了聚乙烯管道焊接技术和评价方法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较详细地阐述了聚乙烯管道热熔焊接和电熔焊接的焊接原理、焊接技术、焊接方法、工艺条件以及焊接质量的控制方法,介绍了几种聚乙烯管道焊接质量的评价方法,包括破坏性焊接性能评... 综述了聚乙烯管道焊接技术和评价方法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较详细地阐述了聚乙烯管道热熔焊接和电熔焊接的焊接原理、焊接技术、焊接方法、工艺条件以及焊接质量的控制方法,介绍了几种聚乙烯管道焊接质量的评价方法,包括破坏性焊接性能评价方法、非破坏性焊接性能评价方法、长期性能评价方法等。最后,指出聚乙烯管道焊接技术和评价方法应受到质量检验部门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 管道 焊接技术 评价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炼油工业适应原油变化和确保产品供应的技术措施——2006年NPRA年会综述 被引量:1
5
作者 江茂修 钟英竹 +5 位作者 郭群 张兵 吴雷 袁胜华 赵予川 宫超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7,共7页
介绍了2006年NPRA年会报道的炼油工业适应原油变化和确保产品供应的技术措施,主要包括应对原油资源劣质化和重质化的技术措施,应对超低硫柴油供应的技术措施,应对清洁汽油供应的技术措施以及提高催化裂化效益和降低其污染物排放的技术... 介绍了2006年NPRA年会报道的炼油工业适应原油变化和确保产品供应的技术措施,主要包括应对原油资源劣质化和重质化的技术措施,应对超低硫柴油供应的技术措施,应对清洁汽油供应的技术措施以及提高催化裂化效益和降低其污染物排放的技术措施等。从这些措施可以看出,多数炼油厂通过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或优化组合来提高其灵活性,从而确保市场供应和提高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油 超低硫柴油 清洁汽油 流化催化裂化 烟气脱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未来炼油和车用燃料的展望--2010年HART能源会议综述
6
作者 黄丽敏 傅军 +1 位作者 郭群 钟英竹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7,共7页
对2010年HART能源会议内容进行了综述。从2010年HART能源会议看,随着全球经济复苏,石油产品需求将会反弹,2015年将有明显增加。全球炼油能力在亚洲和中东地区的带动下将不断增长,最终会出现产能过剩。新的可再生燃料标准(RFS2)和低碳燃... 对2010年HART能源会议内容进行了综述。从2010年HART能源会议看,随着全球经济复苏,石油产品需求将会反弹,2015年将有明显增加。全球炼油能力在亚洲和中东地区的带动下将不断增长,最终会出现产能过剩。新的可再生燃料标准(RFS2)和低碳燃料标准(LCFS)的实施以及人们对燃料经济性的追求,将使未来炼油转向多产柴油。为了减少汽车尾气排放,满足尾气处理催化剂的要求,对汽油和柴油硫含量的要求将更加严格。温室气体减排已成为全球制订燃料政策的主要驱动力。由于石油资源的有限性以及对未来可持续性发展的要求,未来燃料和汽车动力将多样化,使用生物燃料以及混合动力等低碳的运输方式将有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炼油 燃料 生物燃料 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