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长岭断陷南部地区断陷层油气成藏机制及勘探潜力 被引量:17
1
作者 李浩 陆建林 +4 位作者 王保华 左宗鑫 李瑞磊 朱建峰 沈志杰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4-54,共11页
利用天然气组成、轻烃指纹、碳同位素和生物标志化合物以及储层流体包裹体等地球化学特征,结合地质条件以及生烃史-热史模拟研究长岭断陷南部的龙凤山地区油气成因及成藏过程,揭示其油气成藏机制。结果表明:龙凤山地区断陷层天然气属于... 利用天然气组成、轻烃指纹、碳同位素和生物标志化合物以及储层流体包裹体等地球化学特征,结合地质条件以及生烃史-热史模拟研究长岭断陷南部的龙凤山地区油气成因及成藏过程,揭示其油气成藏机制。结果表明:龙凤山地区断陷层天然气属于腐殖型和腐泥型的混合气,且为裂解气和干酪根热降解气组成的混合气,油气源主要为本地的沙河子组烃源岩,原油成熟度低于天然气,为同一油源不同热演化阶段的产物,属于次生凝析气藏,成藏表现为"近源多向供烃,复合输导,早期干酪根热降解成气与晚期原油裂解成气"的多期成藏模式;长岭南部地区发育优质烃源岩、营城组末期形成的反转构造提供了圈闭条件,具备较好油气输导条件、存在多期油气充注,油气勘探潜力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成因 油源对比 凝析油 沙河子组 长岭断陷 松辽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成烃生物的拉曼光谱特征 被引量:10
2
作者 鲍芳 腾格尔 +3 位作者 仰云峰 谢小敏 张美珍 王汝成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74-179,共6页
为了区分不同的成烃生物,本文利用拉曼光谱对烃源岩中两种常见的成烃生物,即浮游藻类和底栖藻类进行了研究。发现不同生源有机质成烃后的拉曼光谱各具特征。G峰与D峰间的位移差能够指示不同成烃生物分子结构中芳环的稠合程度,D峰和G峰... 为了区分不同的成烃生物,本文利用拉曼光谱对烃源岩中两种常见的成烃生物,即浮游藻类和底栖藻类进行了研究。发现不同生源有机质成烃后的拉曼光谱各具特征。G峰与D峰间的位移差能够指示不同成烃生物分子结构中芳环的稠合程度,D峰和G峰的强度比可以反映有机质芳香结构有序度。通过对比不同成烃生物的拉曼光谱参数,发现成烃后浮游藻类的芳环稠合程度明显小于底栖藻类,芳香结构有序度也低于底栖藻类。相同层位烃源岩中不同成烃生物的G峰与D峰位移差有明显区别,即可以通过拉曼光谱检测芳环的稠合程度来区分不同的成烃生物。D峰与G峰强度比不仅受成熟度控制,而且成烃生物的性质对其有重要的影响,也能作为区分不同成烃生物的参考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曼光谱 成烃生物 分子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二连盆地凝灰岩潜山多期风化壳形成及油气成藏效应
3
作者 李浩 高先志 +2 位作者 杨德相 王会来 王苗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14-121,共8页
火山喷发的多期性是导致凝灰岩潜山纵向多期风化壳(带)发育的重要原因。从地球化学、测井响应特征和岩石学证实了二连盆地凝灰岩潜山多期风化壳(带)的存在及其特征:(1)哈31井凝灰岩地层在1062~1080 m和1165~1179 m两个井段表现为K,Na... 火山喷发的多期性是导致凝灰岩潜山纵向多期风化壳(带)发育的重要原因。从地球化学、测井响应特征和岩石学证实了二连盆地凝灰岩潜山多期风化壳(带)的存在及其特征:(1)哈31井凝灰岩地层在1062~1080 m和1165~1179 m两个井段表现为K,Na,Ca等元素淋滤,CIA指数较大,而Al,Fe,Mn,P等元素相对富集,S/A指数变小;(2)这两个层段测井响应表现为风化壳的特征,而且其测井曲线在纵向上具旋回特征并有连井上的可对比性;(3)不同喷发期次形成的凝灰岩结构、组分以及粒度不同。凝灰岩潜山多期风化壳(带)的存在对潜山油气藏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成藏效应主要表现在储集层垂向分带性、风化壳油藏(晚期风化壳中)和内幕油藏(早期风化壳中)纵向叠置和复式油气聚集成藏模式等3个方面。文中对多期凝灰岩古风化壳的认识扩展了火山岩潜山的勘探深度,为火山岩潜山内幕油气勘探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灰岩 风化壳 潜山内幕 成藏效应 二连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