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港油田大张坨断层三维封闭特征 被引量:7
1
作者 胡望水 吕炳全 +2 位作者 郭齐军 李功权 柳保军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31-33,共3页
断层封闭大致有两种类型 ,一是岩性封闭型 ,断层上、下盘砂泥岩并置造成封闭 ;二是断面型 ,即泥岩涂抹使断面压差很高而封闭。对于由并置作用引起的断层封闭性 ,可在Allan模式的基础上定量评价 ;对于因泥岩涂抹造成的断层封闭 ,可应用... 断层封闭大致有两种类型 ,一是岩性封闭型 ,断层上、下盘砂泥岩并置造成封闭 ;二是断面型 ,即泥岩涂抹使断面压差很高而封闭。对于由并置作用引起的断层封闭性 ,可在Allan模式的基础上定量评价 ;对于因泥岩涂抹造成的断层封闭 ,可应用断面物质涂抹法 ,用泥岩涂抹系数、泥岩涂抹比率、泥岩涂抹潜力等属性参数描述其空间封闭性。在大港油田千米桥地区大张坨断层的三维封闭性定量评价中 ,用实测地层压力来标定其泥岩涂抹属性参数 ,确定大张坨断层的中、下部都是封闭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港油田 三维封闭特征 断层封闭 对置封闭 泥岩涂抹 封闭性评价 黄骅坳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井楼油田八区优势通道判别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崔连训 黄金山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2013年第2期46-50,共5页
探讨井楼油田八区经过长期注水开发后优势通道的形成判别。油藏经长期注水开发可能会形成许多高渗流通道,这会导致注入水形成无效循环,严重影响油藏的注水开发效果。通过结合油田的实际生产资料和成熟理论,建立了优势通道的研究模型,结... 探讨井楼油田八区经过长期注水开发后优势通道的形成判别。油藏经长期注水开发可能会形成许多高渗流通道,这会导致注入水形成无效循环,严重影响油藏的注水开发效果。通过结合油田的实际生产资料和成熟理论,建立了优势通道的研究模型,结果表明:井楼八区南部大部分区域形成了优势通道,而北部则有小部分区域,且与储层的物性资料相匹配,可为油田的进一步开发调整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势通道 关联度法 井间连通 井楼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油价下油田开发对策的探讨 被引量:6
3
作者 罗伟 陈琳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79-80,共2页
随着国际油价的不断攀升,石油作为关系到国家安全的战略产品,且具有不可再生性,其重要地位不言而喻。通过分析油价历史及油价变化对油田开发的影响,结合目前国内油气开发形势,探讨了在高油价下石油企业的应对方式,通过采取强化国内油田... 随着国际油价的不断攀升,石油作为关系到国家安全的战略产品,且具有不可再生性,其重要地位不言而喻。通过分析油价历史及油价变化对油田开发的影响,结合目前国内油气开发形势,探讨了在高油价下石油企业的应对方式,通过采取强化国内油田开发力度、做大效益总量、提高自供原油比例等一系列技术,实现高油价下相应的油田开发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油价 OPEC 成本 油田开发 生命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扬子地区海相天然气勘探方向、关键问题与勘探对策 被引量:29
4
作者 焦方正 冯建辉 +2 位作者 易积正 蔡勋育 何发岐 《中国石油勘探》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8,共8页
中扬子地区古生界海相层系与上扬子地区具有相似的油气地质基本条件,但经历了长期、曲折的勘探历程,久攻未克。研究分析中扬子地区区域构造、沉积演化,烃源岩、储层沉积相带、成藏组合,认为中扬子地区发育以震旦系、寒武系为勘探主要目... 中扬子地区古生界海相层系与上扬子地区具有相似的油气地质基本条件,但经历了长期、曲折的勘探历程,久攻未克。研究分析中扬子地区区域构造、沉积演化,烃源岩、储层沉积相带、成藏组合,认为中扬子地区发育以震旦系、寒武系为勘探主要目的层的下组合和以二叠系、三叠系为主的上组合两个含油气组合,具备发现常规天然气和页岩气的良好石油地质条件,资源潜力大,是寻找规模天然气的重点勘探潜力区。提出上组合有效勘探区域主要为鄂西渝东石柱复向斜、江汉平原区沉湖—土地堂复向斜、当阳复向斜和湘鄂西区的利川复向斜南部地区;下组合勘探以鄂西渝东石柱复向斜及湘鄂西区为有利分布区;湘鄂西区是寒武系牛蹄塘组页岩气勘探有利区,枝江—当阳区块为奥陶系五峰组—志留系龙马溪组页岩气勘探有利区。在勘探思路上,应坚持以构造演化及成藏演化为主线,以储层和保存评价为重点,常规油气与非常规油气并举,强化技术攻关,实现中扬子海相勘探的大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扬子地区 海相 天然气 台缘礁滩 岩溶 勘探方向 勘探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东北须家河组储层特征及主控因素 被引量:51
5
作者 盘昌林 刘树根 +2 位作者 马永生 郭旭升 郭彤楼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7-34,190-191,共8页
勘探和研究证明,川东北地区须家河组具备良好的勘探潜力,特别是元坝地区中浅层已经成为该区天然气勘探的重要接替领域。川东北地区上三叠统须家河组成藏条件优越、气源充足,而储层发育是控制气藏分布的关键因素。通过对须家河组储层岩... 勘探和研究证明,川东北地区须家河组具备良好的勘探潜力,特别是元坝地区中浅层已经成为该区天然气勘探的重要接替领域。川东北地区上三叠统须家河组成藏条件优越、气源充足,而储层发育是控制气藏分布的关键因素。通过对须家河组储层岩性特征、岩石结构特征、物性特征、孔隙类型和成岩作用特征及其相互关系的研究,指出沉积相是控制优质储层发育的关键因素,成岩作用和构造裂隙作用对储层发育有重要影响,元坝西北部须二段发育大型相控型孔隙砂岩储层,物性较好,是川东北中浅层将来增储的主要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层 主控因素 致密砂岩 须家河组 川东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济阳盆地南缘古近系碎屑高压变质矿物的发现及其构造古地理含义 被引量:7
6
作者 李忠 许承武 +1 位作者 石永红 李阳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3130-3140,共11页
针对华北济阳盆地南缘、鲁西隆起北麓的博兴洼陷新生代沉积,通过矿物分离、显微鉴定、探针分析与计算,发现古近系孔店组和沙河街组第四段中存在确凿的碎屑蓝闪石、冻蓝闪石、多硅白云母等高压矿物。结合同层位碎屑重矿物组合与区域碰撞... 针对华北济阳盆地南缘、鲁西隆起北麓的博兴洼陷新生代沉积,通过矿物分离、显微鉴定、探针分析与计算,发现古近系孔店组和沙河街组第四段中存在确凿的碎屑蓝闪石、冻蓝闪石、多硅白云母等高压矿物。结合同层位碎屑重矿物组合与区域碰撞造山带物源的时比分析,说明上述高压矿物源于胶东地区的苏鲁造山带,而其源岩是否与俯冲洋壳的折返有关值得进一步研究。对碎屑蓝闪石等高压矿物物源进一步的讨论说明,它们极可能直接来源于苏鲁造山带,但不排除博兴洼陷同时期也接受了来自鲁西地区的剥露物质(含再旋回物源)。因此,鲁西隆起-苏鲁造山带晚中生代-古近纪早期具有明显的东高西低的古地理特点,而自古近纪始新世中期45Ma左右(相当于沙河街组四段顶界年龄)古地势开始逆转。换句话说,45Ma以后鲁西隆起基本阻隔了直接来自苏鲁造山带的物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济阳 盆地南缘 古近系 碎屑 高压变质矿物 构造古地理 含义 Sulu orogenic belt 苏鲁造山带 heavy mineral 鲁西隆起 高压矿物 物源 high correlation analysis 蓝闪石 metamorphic rocks 沙河街组四段 博兴洼陷 data analys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顺托果勒地区北东向走滑断裂带的油气勘探意义 被引量:182
7
作者 焦方正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831-839,共9页
古隆起碳酸盐岩风化壳领域是多年来塔里木盆地油气勘探发现的重要领域。近年来,在塔中、塔北古隆起之间的顺托果勒低隆、斜坡区,通过新的地震资料识别出一系列走滑断裂带,且钻井揭示其具有较好的含油气性,相继在顺南、顺托、顺北实现重... 古隆起碳酸盐岩风化壳领域是多年来塔里木盆地油气勘探发现的重要领域。近年来,在塔中、塔北古隆起之间的顺托果勒低隆、斜坡区,通过新的地震资料识别出一系列走滑断裂带,且钻井揭示其具有较好的含油气性,相继在顺南、顺托、顺北实现重大油气突破。顺托果勒地区北东向左行走滑断裂带在构造样式上具有"纵向分层变形、深部主滑移带沿走向分段变形"的特征,上奥陶统及其之上的碎屑岩层系多发育雁列式正断层,其下部对应于发育在碳酸盐岩层系的走滑断层主滑移带。受斜列侧接部位局部应力场改变的影响,走滑断裂带深部通常表现为拉分负花状、压隆正花状及平移平直状3类样式。多期活动的系列北东向走滑断裂带形成了规模较大的碳酸盐岩缝洞体系,为后期埋藏溶蚀改造形成规模储层和油气运聚均提供了有利条件,具有明显的"控储、控藏、控富"特征。在这种奥陶系发育较为齐全的低隆斜坡区呈现出沿断裂带大面积富含油气的勘探形势,具有不同于古隆起暴露剥蚀区风化壳领域的油气成藏模式,使得"塔河之外找塔河"成为可能,已初步落实轻质油资源量12×10~8t,将成为中石化塔里木探区"十三五"期间增储建产的主战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液溶蚀改造 断裂控储 走滑断裂带 顺托果勒地区 塔里木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