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焉耆盆地含氮化合物分布与油气运移特征 被引量:3
1
作者 南红丽 李永林 +1 位作者 赵德力 田宏岭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2004年第5期488-491,共4页
利用含氮化合物作为油气运移示踪剂,探讨了含氮化合物在焉耆盆地油气充注方向研究中的应用。盆地侏罗系油藏原油中含氮化合物存在一定的运移分馏作用,表现为自生烃中心向外,含氮化合物绝对含量由高到低,屏蔽型化合物相对富集而暴露型化... 利用含氮化合物作为油气运移示踪剂,探讨了含氮化合物在焉耆盆地油气充注方向研究中的应用。盆地侏罗系油藏原油中含氮化合物存在一定的运移分馏作用,表现为自生烃中心向外,含氮化合物绝对含量由高到低,屏蔽型化合物相对富集而暴露型化合物相对减少,异构体参数[a]/[c]的相对含量则由大变小。在同一构造带中,随埋深的减小,含氮化合物同样存在着运移分馏效应。研究表明,宝浪油田油气注入方向在平面上自南向北,在纵向上自深层向浅层运移聚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氮化合物 油气运移 油气成藏 焉耆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叠前深度偏移技术在焉耆盆地本东地区构造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3
2
作者 孙耀华 宋建平 《石油物探》 EI CSCD 2003年第3期379-383,共5页
针对焉耆盆地逆冲断层复杂,地震纵、横向速度变化剧烈和成像困难等特点,首先从地质模型正演入手,确定适应复杂构造精确成像的叠前深度偏移方法,然后对叠前深度偏移处理中的叠前去噪、模型建立、层速度求取、模型优化等关键性技术进行研... 针对焉耆盆地逆冲断层复杂,地震纵、横向速度变化剧烈和成像困难等特点,首先从地质模型正演入手,确定适应复杂构造精确成像的叠前深度偏移方法,然后对叠前深度偏移处理中的叠前去噪、模型建立、层速度求取、模型优化等关键性技术进行研究,选择适合该地区地震资料特点的处理流程,最后得到的二维叠前深度偏移资料成像质量有明显提高,为焉耆盆地本东地区后期地震勘探方法的选择、井位确定和储量计算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焉耆盆地 地质模型 叠前深度偏移 叠后时间偏移 叠前去噪 构造研究 层析成像 模型优化 地震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勘探技术在焉耆盆地勘探开发中的应用 被引量:2
3
作者 孙耀华 《勘探地球物理进展》 2002年第5期55-59,共5页
地震勘探技术可以分为以二维地震为主的地震勘探初期阶段、以地震地层学为主的地震勘探中期阶段、以三维地震为主的地震勘探高级阶段、以地震储层研究为主的开发地震初级阶段和以四维地震为主的开发地震高级阶段。针对不同阶段的地质条... 地震勘探技术可以分为以二维地震为主的地震勘探初期阶段、以地震地层学为主的地震勘探中期阶段、以三维地震为主的地震勘探高级阶段、以地震储层研究为主的开发地震初级阶段和以四维地震为主的开发地震高级阶段。针对不同阶段的地质条件和不同的地质任务 ,选择合理的地震勘探技术可有效提高勘探开发效益。焉耆盆地的勘探开发体现了以地震勘探为主的思路 ,在勘探开发过程中重视了针对不同勘探开发阶段和不同的地质目标选择合理的地震技术 ,因此 ,在早期勘探开发中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勘探技术 焉耆盆地 勘探开发 应用 油气勘探 神经网络模式识别 相干分析 地震地层学 三维叠前深度偏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焉耆盆地侏罗系煤中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意义 被引量:13
4
作者 崔光来 全书进 吴朝东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594-600,共7页
通过对焉耆盆地侏罗系煤层的微量元素研究 ,分别探讨了微量元素的含量、分布、赋存特征及其成煤环境意义。研究表明 ,焉耆盆地煤中微量元素总体含量较低 ,但P、V、Ti等元素则明显富集 ,属于内陆湖泊盆地 ;微量元素在盆地边缘和煤层的顶... 通过对焉耆盆地侏罗系煤层的微量元素研究 ,分别探讨了微量元素的含量、分布、赋存特征及其成煤环境意义。研究表明 ,焉耆盆地煤中微量元素总体含量较低 ,但P、V、Ti等元素则明显富集 ,属于内陆湖泊盆地 ;微量元素在盆地边缘和煤层的顶底板及夹矸中明显富集 ;P元素具有明显的有机亲和性 ,Cu、Ti等元素主要赋存于粘土矿物中 ;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和沉积物的颜色 ,以及西山窑组粗碎屑的出现表明 ,焉耆盆地侏罗系水体由淡水向微咸水逐渐过渡 ,古气候由潮湿向干旱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量元素 焉耆盆地 古气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