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石化石油工程技术现状及发展建议 被引量:17
1
作者 张锦宏 《石油钻探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9-17,共9页
石油工程技术是实现油气勘探开发的手段,是推进油气发展的重要动力。为了实现复杂油气藏的高效勘探开发和剩余油气的挖潜增效,满足勘探开发日益迫切的石油工程技术需求,中国石化近几年重点开展了优快钻井完井技术、复杂地层测井录井技... 石油工程技术是实现油气勘探开发的手段,是推进油气发展的重要动力。为了实现复杂油气藏的高效勘探开发和剩余油气的挖潜增效,满足勘探开发日益迫切的石油工程技术需求,中国石化近几年重点开展了优快钻井完井技术、复杂地层测井录井技术、特殊储层改造技术等技术攻关和相关装备的研制工作,有力支撑了中国石化70多个盆地、500多个区块的油气勘探开发和海外5大区域近40个国家油田技术服务市场的开拓。综述了中国石化石油工程技术的发展现状,着重介绍了钻井完井、测井录井和储层改造方面取得的技术突破;结合中国石化石油工程技术的发展目标和新的技术需求提出了发展建议,即加快发展关键核心技术,进一步完善适用于超深油气藏、页岩油气藏、致密油气藏、东部老油田等的集成配套技术,并重视非常规能源、深水油气开发技术的研究,全力打造一体化服务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勘探开发 石油工程 技术现状 发展建议 中国石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威荣深层页岩气田水平段安全提速技术对策 被引量:11
2
作者 兰凯 董成林 +1 位作者 李光泉 杜小松 《断块油气田》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05-510,共6页
以威荣页岩气田为代表的深层海相页岩气产能建设是中国石化“十四五”天然气增储上产的重点区域,但是已完钻井的完钻周期普遍超过设计周期,且卡钻等井下复杂情况频发,无法实现效益开发的目标。针对水平段施工的瓶颈难题,从水平段导向层... 以威荣页岩气田为代表的深层海相页岩气产能建设是中国石化“十四五”天然气增储上产的重点区域,但是已完钻井的完钻周期普遍超过设计周期,且卡钻等井下复杂情况频发,无法实现效益开发的目标。针对水平段施工的瓶颈难题,从水平段导向层位选择、钻井参数优化设计和配套工艺措施制定等3个方面开展研究。基于含气性指标和可钻性兼顾的原则,将31-1小层作为地质导向钻进的目标层;根据钻头二维破岩临界钻压、扭矩的解析公式,建议水平段PDC钻头钻齿后倾角控制在25°以内,钻压在100~150 kN,扭矩限定值在25 kN·m;基于岩屑床冲刷滚动和运移模型,在高转速、大排量随钻清砂工艺基础上,提出用稀浆与稠浆交替举砂来提高复杂井段井筒的清洁效果。现场应用表明,优质储层钻遇率达100%,机械钻速提高46.51%,扭矩平稳,对深层页岩气钻井提质提效具有借鉴与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层页岩气 水平井 钻井参数 钻井提速 井筒清洁 威荣区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甜菜碱型疏水缔合胶凝剂的制备及其性能评价
3
作者 陈介骄 《断块油气田》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47-552,共6页
当前在碳酸盐岩酸化压裂改造中应用的主要添加剂(胶凝剂)逐渐不能满足储层改造的需要。为此,文中以N-甲基牛黄酸钠、烯丙基氯、棕榈酰氯和三乙胺为原料,在二氯甲烷溶剂中,通过两步法制备出一种含磺酸根离子和季铵盐的甜菜碱型疏水单体(T... 当前在碳酸盐岩酸化压裂改造中应用的主要添加剂(胶凝剂)逐渐不能满足储层改造的需要。为此,文中以N-甲基牛黄酸钠、烯丙基氯、棕榈酰氯和三乙胺为原料,在二氯甲烷溶剂中,通过两步法制备出一种含磺酸根离子和季铵盐的甜菜碱型疏水单体(TSM-16);并以TSM-16和丙烯酰胺(AM)为原料,采用自由基水溶液聚合法合成了一种新型胶凝剂(PAT),且与常规胶凝剂(PAA)进行了综合性能对比。结果表明,相较于PAA,由于PAT具有疏水链段和两性离子基团,它在酸液中表现出更优异的酸稳定性、热稳定性、剪切稳定性和缓速性能,在酸化压裂领域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菜碱型 疏水单体 胶凝剂 综合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庆低渗透油藏注水动态裂缝开启机理及有效调整对策 被引量:17
4
作者 王文环 彭缓缓 +3 位作者 李光泉 吕文峰 魏晨吉 秦勇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842-847,共6页
大庆长垣外围低渗透油藏水驱开发受注水动态裂缝影响,水驱开发效果差。为改善水驱效果,需首先明确注水动态裂缝开启规律,进而才能提出开发调整对策。综合利用地质力学、油藏工程及数值模拟等方法,建立了注水动态裂缝开启压力计算方... 大庆长垣外围低渗透油藏水驱开发受注水动态裂缝影响,水驱开发效果差。为改善水驱效果,需首先明确注水动态裂缝开启规律,进而才能提出开发调整对策。综合利用地质力学、油藏工程及数值模拟等方法,建立了注水动态裂缝开启压力计算方法,揭示了其开启机理和延伸规律,并针对裂缝开启不同情况,形成了相应的调整对策。研究表明:当注水压力超过储层现今最小水平主应力时,裂缝首先沿现今最大水平主应力方向开启;随着注水压力继续增加,裂缝沿与现今最大主应力方向夹角较小的注采井连线方向开启。根据裂缝开启压力计算方法,结合大庆外围A油藏条件,其裂缝开启的临界注水压力为9 MPa。油藏注水压力为12~14 MPa,当注水井排与现今最大水平主应力方向一致时,油藏沿现今最大水平主应力方向开启单方向裂缝,剩余油主要沿裂缝呈条带状分布;当注水井排与现今最大水平主应力方向呈一定夹角时,油藏开启多方向裂缝,剩余油被多方向裂缝切割呈零散分布。基于不同井网与裂缝匹配油藏剩余油分布模式,提出了“限压注水控制多方向注水动态裂缝开启、沿现今最大水平主应力方向裂缝线性注水、侧向基质驱替”的开发新理念,给出了注水压力界限与井网加密调整模式,现场应用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水动态裂缝 井网加密调整 低渗透油藏 大庆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元素含量的页岩矿物成分及脆性评价方法 被引量:33
5
作者 黄锐 张新华 秦黎明 《中国石油勘探》 CAS 2014年第2期85-90,共6页
以四川某地区页岩气井的页岩段为例,充分利用X射线荧光测量的元素含量及X射线衍射测量的矿物含量,建立了由元素向矿物转化的数学计算方法,可以计算岩石中的7种矿物,包括黏土矿物(高岭石、绿泥石、蒙皂石、伊利石)及石英、长石、方解石... 以四川某地区页岩气井的页岩段为例,充分利用X射线荧光测量的元素含量及X射线衍射测量的矿物含量,建立了由元素向矿物转化的数学计算方法,可以计算岩石中的7种矿物,包括黏土矿物(高岭石、绿泥石、蒙皂石、伊利石)及石英、长石、方解石常见矿物,矿物含量计算值与实测值对比一致性较好。此外,利用元素的含量,划分了岩石中3种组分泥质、砂质及灰质,并以此利用砂质/(泥质+砂质+灰质)评价了页岩脆性,对于指导页岩的储层改造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素含量 矿物转化模型 X射线荧光 X射线衍射 脆性评价 页岩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石解吸气测定仪在页岩气勘探中的应用 被引量:5
6
作者 杨明清 刘杰 +4 位作者 任收麦 黄子舰 孟凡洋 吴非 邵广宇 《中国石油勘探》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20-124,共5页
页岩储层的含气量决定了页岩气开发是否具有商业价值,是页岩勘探评价中的重要参数,也是页岩气实验测试的难点之一。现场解吸法是最直接和常用的测试方法,如何提高解吸气的测量精度,是准确评价页岩含气量的关键。在分析常规现场解吸仪器... 页岩储层的含气量决定了页岩气开发是否具有商业价值,是页岩勘探评价中的重要参数,也是页岩气实验测试的难点之一。现场解吸法是最直接和常用的测试方法,如何提高解吸气的测量精度,是准确评价页岩含气量的关键。在分析常规现场解吸仪器使用过程中测量精度低、自动化程度差的基础上,自行研制了岩石解吸气测定仪,阐述其方法原理,通过测量过程分析及页岩含气量计算方法探讨,证明含气性分析结果是有效的,并于2014年在CY1井成功进行了应用,为优选出"低风险区"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解吸气测定仪 页岩气 解吸气 损失气 残余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俄罗斯固井监控工作站带来的启示
7
作者 杨明清 廖东良 +1 位作者 何沛航 杜建娟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8-30,42,共4页
俄罗斯拥有丰富的石油资源,拥有大量的固井设备进行现场服务。俄罗斯的固井监控设备具有自己的特点,从借鉴的角度出发,对俄罗斯固井监控工作站进行了分析,其工作站主要包括水泥浆密度、压力、流量、温度等传感器及计算机采集、处理显示... 俄罗斯拥有丰富的石油资源,拥有大量的固井设备进行现场服务。俄罗斯的固井监控设备具有自己的特点,从借鉴的角度出发,对俄罗斯固井监控工作站进行了分析,其工作站主要包括水泥浆密度、压力、流量、温度等传感器及计算机采集、处理显示系统,能实现水泥浆密度、压力、流量、温度等参数的在线测量,具有采集精度高、自动计算、存储、显示、回放等功能。对提高我国相应设备的研发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井 监控 传感器 信号采集 优势 借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扭矩波动系数法监测钻头运行状况 被引量:1
8
作者 杨明清 李三国 王成彪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76-79,共4页
钻头扭矩参数的变化可以反映钻头运行状况,现有的扭矩参数监测方法受扭矩传感器、钻机型号、操作人员等因素影响较大,用设置扭矩门限值的方法监测钻头运行状况,监测效果较差。为此,提出了用监测"扭矩波动系数"代替现有监测扭... 钻头扭矩参数的变化可以反映钻头运行状况,现有的扭矩参数监测方法受扭矩传感器、钻机型号、操作人员等因素影响较大,用设置扭矩门限值的方法监测钻头运行状况,监测效果较差。为此,提出了用监测"扭矩波动系数"代替现有监测扭矩绝对值的方法,并给出其计算模型:通过对现有采集的扭矩参数进行实时数据处理,实时计算测量点扭矩曲线的平均值、扭矩值的标准差,用测量点扭矩值的标准差与扭矩曲线的平均值的比值绘制出"扭矩波动系数"随使用时间的移动曲线,该移动曲线消除了不同扭矩传感器、不同钻机、不同的操作人员所造成的人为影响,更加客观地反映了钻头牙齿、牙轮的实时工作状况。该方法经过现场试验,能更好地预测钻头寿命终结,提高了钻井效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该方法立足于现有钻头扭矩参数的测量技术,不增加软硬件设备及人员,可在所有的钻井现场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钻头 扭矩 波动系数 监测 计算模型 钻头寿命终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