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先进炼油化工技术 石油化工色谱分析系列方法和软件包
1
作者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F0003-F0003,共1页
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开发的适合于石油炼制过程色谱分析的系列方法和专用分析软件,主要包括适合多种类型汽油馏分详细组成分析的方法软件、由汽油组成计算汽油辛烷值和多项物性参数的软件、适合于不同馏分油的色谱模拟蒸馏分析... 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开发的适合于石油炼制过程色谱分析的系列方法和专用分析软件,主要包括适合多种类型汽油馏分详细组成分析的方法软件、由汽油组成计算汽油辛烷值和多项物性参数的软件、适合于不同馏分油的色谱模拟蒸馏分析专用计算软件、汽柴油中含硫或氮化合物分布分析方法和软件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炼制过程 炼油化工 石油化工 氮化合物 色谱分析 汽油辛烷值 馏分油 色谱模拟蒸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馏柴油加氢转化多产化工料技术 被引量:2
2
作者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F0003-F0003,共1页
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开发的直馏柴油加氢转化多产化工料技术以直馏柴油为原料,在中压条件下,采用高选择性催化剂,将原料中的环烷烃和芳烃转化富集到重石脑油馏分中,而将链烷烃富集到轻石脑油和未转化柴油中。富含链烷烃的轻石脑... 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开发的直馏柴油加氢转化多产化工料技术以直馏柴油为原料,在中压条件下,采用高选择性催化剂,将原料中的环烷烃和芳烃转化富集到重石脑油馏分中,而将链烷烃富集到轻石脑油和未转化柴油中。富含链烷烃的轻石脑油和未转化柴油可作为优质的乙烯原料,高芳烃潜含量重石脑油作为优质的重整原料。该技术已获授权专利3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馏柴油 加氢转化 化工料 重石脑油 芳烃潜含量 链烷烃 乙烯原料 重整原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进炼油化工技术催化裂解技术(DCC)
3
作者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F0002-F0002,共1页
DCC技术是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开发的重质原料油催化裂解技术,原料包括减压瓦斯油(VGO)、减压渣油(VTB)、脱沥青油(DAO)等,产品包括可作为化工原料的低碳烯烃、液化气(LPG)、汽油、中馏分油等。其工艺流程与FCC相似,包括反应-再... DCC技术是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开发的重质原料油催化裂解技术,原料包括减压瓦斯油(VGO)、减压渣油(VTB)、脱沥青油(DAO)等,产品包括可作为化工原料的低碳烯烃、液化气(LPG)、汽油、中馏分油等。其工艺流程与FCC相似,包括反应-再生系统、分馏系统以及吸收稳定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炼油化工 吸收稳定系统 减压渣油 减压瓦斯油 分馏系统 催化裂解技术 脱沥青油 馏分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进炼油化工技术柴油超深度加氢脱硫(RTS)技术
4
作者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F0002-F0002,共1页
技术简介柴油超深度加氢脱硫(RTS)技术,由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开发,用于柴油超深度加氢脱硫,加工原料为直馏柴油、焦化汽柴油、催化裂化柴油、渣油加氢柴油等一种或多种油的混合原料。该工艺采用两个反应区操作,实现了相互影响... 技术简介柴油超深度加氢脱硫(RTS)技术,由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开发,用于柴油超深度加氢脱硫,加工原料为直馏柴油、焦化汽柴油、催化裂化柴油、渣油加氢柴油等一种或多种油的混合原料。该工艺采用两个反应区操作,实现了相互影响的脱硫脱氮等复杂反应的分区控制,能够在较缓和的条件下实现超低硫柴油的生产,同时能够改善产品颜色。本技术已获授权专利4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深度加氢脱硫 炼油化工 催化裂化柴油 渣油加氢 超低硫柴油 两个反应区 直馏柴油 混合原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进炼油化工技术 环丁砜芳烃抽提工艺(SAE)
5
作者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F0002-F0002,共1页
环丁砜芳烃抽提工艺(SAE)是一个典型的物理分离过程,由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院开发,主要用于从催化重整生成油、蒸汽裂解加氢汽油、催化裂解加氢汽油的C_(6)~C_(8)馏分中同时回收高纯度的苯、甲苯及C_(8)芳烃产品。
关键词 环丁砜 物理分离 蒸汽裂解 炼油化工 石油化工 重整生成油 催化裂解 加氢汽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进炼油化工技术 催化裂化汽油全馏分加氢脱硫技术
6
作者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F0002-F0002,共1页
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基于RSDS技术平台开发的催化裂化汽油全馏分加氢脱硫技术,适用于处理硫含量和烯烃含量较低的催化裂化汽油,在产品硫含量满足国五、国六汽油标准要求的前提下,具有辛烷值损失较少、能耗低工艺流程简单、生产... 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基于RSDS技术平台开发的催化裂化汽油全馏分加氢脱硫技术,适用于处理硫含量和烯烃含量较低的催化裂化汽油,在产品硫含量满足国五、国六汽油标准要求的前提下,具有辛烷值损失较少、能耗低工艺流程简单、生产过程环保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裂化汽油 炼油化工 烯烃含量 辛烷值损失 脱硫技术 国五 汽油标准 全馏分加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进炼油化工技术:原油评价及原油数据库系统
7
作者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F0003-F0003,共1页
原油评价及原油数据库系统原油评价广泛应用于原油采购、加工排产、炼油厂设计、流程优化、技改技措等生产环节。准确丰富的原油评价数据是炼油厂生产的基础,是提高经济效益必不可少的数据。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石科院)原油评... 原油评价及原油数据库系统原油评价广泛应用于原油采购、加工排产、炼油厂设计、流程优化、技改技措等生产环节。准确丰富的原油评价数据是炼油厂生产的基础,是提高经济效益必不可少的数据。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石科院)原油评价历史悠久,技术成熟,是国内行业的权威和技术引领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油评价 炼油化工 流程优化 技改技措 原油数据库 原油采购 评价数据 生产环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进炼油化工技术多产异构烷烃的催化裂化工艺技术(MIP)
8
作者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F0003-F0003,共1页
MIP(Maximizing Iso-Paraffins Process)技术,主要用于最大化生产低烯烃、低硫含量的清洁汽油,适用于常规催化裂化装置改造或新建装置,是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开发的新一代催化裂化技术。技 术 特 点MIP技术创新性地采用了串联双... MIP(Maximizing Iso-Paraffins Process)技术,主要用于最大化生产低烯烃、低硫含量的清洁汽油,适用于常规催化裂化装置改造或新建装置,是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开发的新一代催化裂化技术。技 术 特 点MIP技术创新性地采用了串联双反应区的变径提升管反应器,通过在第二反应区采用低反应温度、长停留时间强化汽油烯烃的氢转移反应,低反应温度适当抑制了裂化反应,长停留时间增加了异构化和氢转移反应使其转化为异构烷烃和芳烃等,从而降低了汽油烯烃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转移反应 催化裂化工艺 炼油化工 异构烷烃 清洁汽油 汽油烯烃 停留时间 裂化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进炼油化工技术——增强型催化裂解技术(DCC-PLUS)
9
作者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F0002-F0002,共1页
DCC-PLUS是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开发的以重油为原料多产轻烯烃的技术。在DCC技术的基础上,增加补剂管线,利用加工装置自产或外来的碳四馏分和/或轻汽油馏分作为提升介质,根据反应需求将从再生器来的高温催化剂输送至第三反应器... DCC-PLUS是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开发的以重油为原料多产轻烯烃的技术。在DCC技术的基础上,增加补剂管线,利用加工装置自产或外来的碳四馏分和/或轻汽油馏分作为提升介质,根据反应需求将从再生器来的高温催化剂输送至第三反应器密相床层,调节第一提升管的温度梯度分布以及床层反应器的反应环境,提高低碳烯烃产率和选择性,同时降低干气和焦炭产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炼油化工 再生器 提升管 轻烯烃 DCC 碳四馏分 加工装置 汽油馏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进炼油化工技术 SR-1000新型半再生重整催化剂及工艺技术
10
作者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F0002-F0002,共1页
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开发了SR-1000新型半再生重整催化剂及工艺技术。该催化剂采用新型的氧化铝材料作为载体,载体具有特殊的孔道结构,具有更大的比表面积和孔体积。催化剂具有积炭速率低、选择性高、活性稳定性好等特点。开工... 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开发了SR-1000新型半再生重整催化剂及工艺技术。该催化剂采用新型的氧化铝材料作为载体,载体具有特殊的孔道结构,具有更大的比表面积和孔体积。催化剂具有积炭速率低、选择性高、活性稳定性好等特点。开工时不需要额外预硫化,开工方法更简便、安全和环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炼油化工 工艺技术 预硫化 安全和环保 孔体积 SR 活性稳定性 孔道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进炼油化工技术 沸石型C_(5)/C_(6)烷烃异构化技术
11
作者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F0003-F0003,共1页
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开发的沸石型C_(5)/C_(6)烷烃异构化技术属中温异构化技术,其加工原料为重整装置的拔头油、芳烃抽提装置的抽余油或其他C_(5)/C_(6)组分油。该技术具有对原料水、硫等杂质要求宽松、开工时间短、装置操作简... 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开发的沸石型C_(5)/C_(6)烷烃异构化技术属中温异构化技术,其加工原料为重整装置的拔头油、芳烃抽提装置的抽余油或其他C_(5)/C_(6)组分油。该技术具有对原料水、硫等杂质要求宽松、开工时间短、装置操作简单、监测方便、运行平稳、无任何污染排放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工时间 烷烃异构化 炼油化工 加工原料 芳烃抽提装置 抽余油 重整装置 拔头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进炼油化工技术连续液相柴油加氢(SLHT)技术
12
作者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F0003-F0003,共1页
连续液相柴油加氢(SLHT)技术为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和中国石化工程建设有限公司联合开发的柴油超深度加氢脱硫技术,加工原料为直馏柴油。该工艺采用液相产品循环,循环油携带溶解氢进入反应系统进行加氢反应,无需设置氢气循环系统... 连续液相柴油加氢(SLHT)技术为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和中国石化工程建设有限公司联合开发的柴油超深度加氢脱硫技术,加工原料为直馏柴油。该工艺采用液相产品循环,循环油携带溶解氢进入反应系统进行加氢反应,无需设置氢气循环系统,能耗低,产品收率高,有效避免床层热点。该技术已获授权专利12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炼油化工 加工原料 授权专利 石化工程建设 联合开发 加氢反应 有效避免 溶解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进炼油化工技术
13
作者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F0002-F0002,F0003,共2页
技术简介渣油加氢处理RHT技术采用多种催化剂级配装填,能够将高硫、高金属、高残炭渣油以及高酸高钙渣油等各种劣质原料加工成为优质催化裂化原料,进而由催化裂化装置生产更多的轻质油品和低碳烯烃,液体产品收率高,环境友好,能显著提高... 技术简介渣油加氢处理RHT技术采用多种催化剂级配装填,能够将高硫、高金属、高残炭渣油以及高酸高钙渣油等各种劣质原料加工成为优质催化裂化原料,进而由催化裂化装置生产更多的轻质油品和低碳烯烃,液体产品收率高,环境友好,能显著提高炼油厂效益。本技术已获授权发明专利6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裂化原料 炼油化工 轻质油品 级配装填 催化裂化装置 渣油加氢处理 劣质原料 低碳烯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进炼油化工技术
14
作者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F0002-F0002,F0003,共2页
固定床费-托合成技术以煤、天然气、生物质等各种含碳的资源为原料生产出合成气,再通过费-托合成技术将合成气转化为液态烃类,是一条石油替代和清洁燃料生产的重要途径。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开发的固定床费-托合成技术(NHTDC)具... 固定床费-托合成技术以煤、天然气、生物质等各种含碳的资源为原料生产出合成气,再通过费-托合成技术将合成气转化为液态烃类,是一条石油替代和清洁燃料生产的重要途径。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开发的固定床费-托合成技术(NHTDC)具有工艺简单、产品杂质含量低、催化剂使用寿命长等优点,适合于中小规模的合成气资源的转化利用。本技术已经获得授权专利44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剂使用寿命 转化利用 合成气 授权专利 清洁燃料 石油替代 中小规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进炼油化工技术——柴油润滑性评定试验机技术
15
作者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F0003-F0003,共1页
为满足市场对检测柴油润滑性的需求,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石科院)通过对柴油润滑性检测方法和试验技术的深入研究,率先开发了优于国外并适合中国市场复杂情况的试验技术。技术特点柴油润滑性评定试验机技术开发的试验机采用高频... 为满足市场对检测柴油润滑性的需求,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石科院)通过对柴油润滑性检测方法和试验技术的深入研究,率先开发了优于国外并适合中国市场复杂情况的试验技术。技术特点柴油润滑性评定试验机技术开发的试验机采用高频往复式摩擦磨损技术评价柴油润滑性能,具备自动恒温恒湿功能,满足方法ISO 12156-1:2016和SH/T 0765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炼油化工 润滑性 恒温恒湿 试验机 技术开发 柴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进炼油化工技术高性价比柴油超深度脱硫催化剂RS-2200
16
作者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F0002-F0002,共1页
CoMo型柴油超深度加氢脱硫催化剂RS-2200为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基于ROCKET(Reactant-Active Phase Optimization&Cost-Effective Key Technology)技术开发,具有高活性、高稳定性和高性价比的特点,用于生产符合国V柴油标准以... CoMo型柴油超深度加氢脱硫催化剂RS-2200为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基于ROCKET(Reactant-Active Phase Optimization&Cost-Effective Key Technology)技术开发,具有高活性、高稳定性和高性价比的特点,用于生产符合国V柴油标准以上的超低硫柴油。催化剂RS-2200获得6件专利授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炼油化工 高性价比 专利授权 技术开发 RS 超低硫柴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进炼油化工技术
17
作者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F0002-F0002,F0003,共2页
原油混输与调合成套技术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开发的原油混输与调合成套技术,支持原油的调度优化和原油管道输送与调合业务,主要模块包括.
关键词 炼油化工 调合 调度优化 成套技术 主要模块 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进炼油化工技术 裂解汽油苯乙烯抽提技术(STED)
18
作者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F0003-F0003,共1页
裂解汽油苯乙烯抽提技术(STED)与大型乙烯装置配套,用于从裂解汽油C_(8)馏分中分离回收聚合级苯乙烯产品。STED由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开发,其核心技术获授权中国发明专利13件、中国石化专有技术4件。
关键词 中国发明专利 专有技术 炼油化工 核心技术 石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节能降耗的柴油灵活加氢改质(MHUG-II)技术 被引量:2
19
作者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F0002-F0002,共1页
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开发的节能降耗的柴油灵活加氢改质MHUG-II工艺,基于加氢精制和加氢改质过程化学的不同特点及加氢改质技术对不同原料的适应性,设置了分区进料、设备集成的新型加氢工艺流程。与常规加氢改质相比,MHUG-Ⅱ工... 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开发的节能降耗的柴油灵活加氢改质MHUG-II工艺,基于加氢精制和加氢改质过程化学的不同特点及加氢改质技术对不同原料的适应性,设置了分区进料、设备集成的新型加氢工艺流程。与常规加氢改质相比,MHUG-Ⅱ工艺氢耗降低10%以上,柴油收率提高6百分点以上,循环氢量降低50%以上,可生产国Ⅵ标准的清洁柴油。MHUG-Ⅱ技术可为炼油企业生产清洁柴油提供一条好的技术途径,适合中国柴油质量升级的国情需要。该技术已获授权专利4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氢改质 清洁柴油 加氢精制 循环氢 分区进料 柴油质量升级 节能降耗 炼油企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柴油、蜡油及润滑油基础油快速分析技术 被引量:1
20
作者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F0002-F0002,共1页
基于汽柴油的近红外光谱,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开发的汽柴油、蜡油及润滑油基础油快速分析技术,可对炼油厂多种汽油加工装置馏出口的汽油(FCC汽油、S Zorb汽油以及烷基化汽油)的辛烷值(预测标准偏差SEP为0.5)及PONA值(SEP为1.0%)... 基于汽柴油的近红外光谱,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开发的汽柴油、蜡油及润滑油基础油快速分析技术,可对炼油厂多种汽油加工装置馏出口的汽油(FCC汽油、S Zorb汽油以及烷基化汽油)的辛烷值(预测标准偏差SEP为0.5)及PONA值(SEP为1.0%)进行快速分析;可对炼油厂多种柴油加工装置馏出口的柴油(加氢精制柴油、加氢裂化柴油柴油以及FCC柴油)的十六烷值(SEP为1.5)及烃族组成(SEP为1.5%)进行快速分析;可对LTAG原料加氢后的中间物料的多环芳烃含量进行快速分析;可对蜡油黏度、碳氢组成进行快速分析;可对润滑油基础油黏度,黏度指数进行快速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润滑油基础油 烷基化汽油 FCC柴油 十六烷值 烃族组成 黏度指数 辛烷值 汽柴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