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塔里木盆地玉北地区奥陶系储层构造裂缝定量预测 被引量:7
1
作者 张继标 刘士林 +1 位作者 戴俊生 张仲培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2019年第2期177-186,共10页
在应用有限元法对塔里木盆地玉北地区不同裂缝发育期古构造应力场进行数值模拟的基础上,根据岩石破裂准则及应变能守恒,构建裂缝参数与构造应力间定量模型,开展储层裂缝定量预测。研究结果表明:玉北地区奥陶系储层内部裂缝以构造缝为主... 在应用有限元法对塔里木盆地玉北地区不同裂缝发育期古构造应力场进行数值模拟的基础上,根据岩石破裂准则及应变能守恒,构建裂缝参数与构造应力间定量模型,开展储层裂缝定量预测。研究结果表明:玉北地区奥陶系储层内部裂缝以构造缝为主,其发育受构造位置控制作用明显,主要在加里东晚期—海西早期及海西晚期发育,加里东晚期—海西早期裂缝密度主要介于0.04~0.2条/m之间,海西晚期裂缝密度主要介于0.2~2.0条/m之间,且海西晚期构造运动对早期裂缝改造作用明显,受海西晚期构造运动改造,早期裂缝开启性明显提高,裂缝开度平均提高78.6%;加里东晚期—海西早期及海西晚期两期裂缝继承性发育区,裂缝发育程度及开启性高,更有利于油气运移与聚集,为油气富集有利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缝 定量预测 应力 数值模拟 玉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玉北地区奥陶系储层构造裂缝成因模式 被引量:5
2
作者 张继标 云金表 +2 位作者 张仲培 刘士林 黄玮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2014年第4期413-423,共11页
在基于成像测井、岩心及薄片资料对玉北地区构造裂缝进行识别并总结其发育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裂缝切割关系、充填方解石阴极发光及包裹体特征划分裂缝发育期次,并应用有限元法数值模拟不同裂缝发育期古构造应力场特征,结合裂缝发育力学机... 在基于成像测井、岩心及薄片资料对玉北地区构造裂缝进行识别并总结其发育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裂缝切割关系、充填方解石阴极发光及包裹体特征划分裂缝发育期次,并应用有限元法数值模拟不同裂缝发育期古构造应力场特征,结合裂缝发育力学机制,分析不同时期断层-褶皱控制下的裂缝成因模式。研究结果表明,玉北地区奥陶系构造裂缝主要沿高陡带发育,其发育程度、产状受断层、褶皱共同控制,共发育4期裂缝,其中加里东中期Ⅰ、Ⅲ幕裂缝受断层主控、加里东晚期至海西早期裂缝受断层与褶皱共同控制、海西晚期裂缝主要受褶皱控制;与断裂走向较一致的高角度裂缝对储层发育贡献最大,加里东晚期—海西早期及海西晚期两期裂缝发育区,更有利于油气聚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缝 发育规律 应力 数值模拟 成因机制 玉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陡倾逆断层形成机制——以塔里木盆地色力布亚断层为例 被引量:5
3
作者 李伟 陈书平 +3 位作者 云金表 刘志娜 刘士林 季弘莹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2018年第1期1-8,共8页
中国西部盆地多发育陡倾逆冲断层,但对其成因仍未取得统一认识。色力布亚断裂带位于塔里木盆地的西部,是一条典型的陡倾逆冲断层,为研究陡倾断层的成因提供了很好的实例。根据最新地震剖面与地层分析认为,色力布亚断裂上部倾角约为65... 中国西部盆地多发育陡倾逆冲断层,但对其成因仍未取得统一认识。色力布亚断裂带位于塔里木盆地的西部,是一条典型的陡倾逆冲断层,为研究陡倾断层的成因提供了很好的实例。根据最新地震剖面与地层分析认为,色力布亚断裂上部倾角约为65°,经两期构造运动形成,第一期是加里东晚期运动—海西早期运动(362~439 Ma),第二期为喜马拉雅中期运动(5.3~23.3 Ma);正是断层的多期活动形成了上部的陡倾断层,即先存缓倾逆断层的活动改变了局部应力场,使最大主应力轴由水平变倾斜,随之产生的库伦断裂倾角变陡,并伴生反冲逆断层。同时利用数字砂箱模拟结果验证了上述推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色力布亚断裂 塔里木盆地 陡倾逆断层 数字砂箱 成因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庆油田北三东西块高含水期剩余油分布 被引量:10
4
作者 董仕贵 毕研斌 +1 位作者 石红萍 李景发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2-27,115,共6页
利用储层流动带指标,采用概率统计法对大庆油田北三区东部西块葡萄花油层岩石物理相进行分类,以不同岩石物理相的含油饱和度变化规律为指导,分析目的层的剩余油分布特征.结果表明:以高弯曲分流河道砂体沉积为主的水上分流平原相,平面上... 利用储层流动带指标,采用概率统计法对大庆油田北三区东部西块葡萄花油层岩石物理相进行分类,以不同岩石物理相的含油饱和度变化规律为指导,分析目的层的剩余油分布特征.结果表明:以高弯曲分流河道砂体沉积为主的水上分流平原相,平面上已大片水淹,剩余油主要分布在二线受效、废弃河道遮挡所造成的厚油层中上部低、未水淹型油层部位,是三次采油剩余油挖潜的主要对象.以低弯曲分流河道砂体和水下分流河道砂体发育为特征的沉积单元中,剩余油分布比较复杂,主要分布在二线受效和注采关系不完善形成的河道砂体中上部低、未水淹层段中,是三次加密剩余油挖潜的主要对象;河间砂和席状砂体油层水驱油效率较低,存在零散分布的剩余油,通过井网加密和综合调整,在一定程度上可进一步提高这类油层的动用程度和开发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流三角洲 高含水期 岩石物理相 含油饱和度 剩余油分布 大庆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泥盆系东河砂岩油气分布规律 被引量:5
5
作者 李京昌 陈元壮 +3 位作者 何宏 宋海明 许杰 吴疆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05-511,共7页
为进一步阐明塔里木盆地泥盆系东河砂岩油气分布规律、明确油气勘探方向,分析了东河砂岩油气成藏相关的资料,并对其成藏特征和分布规律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认为,塔里木盆地东河砂岩油气分布受控于海西运动期断裂带和地层尖灭。受海西... 为进一步阐明塔里木盆地泥盆系东河砂岩油气分布规律、明确油气勘探方向,分析了东河砂岩油气成藏相关的资料,并对其成藏特征和分布规律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认为,塔里木盆地东河砂岩油气分布受控于海西运动期断裂带和地层尖灭。受海西运动期构造控制的圈闭能否成藏,取决于圈闭的规模和距离油源的距离,色力布亚断裂带东段是此类油气勘探的有利地区;受地层尖灭控制的圈闭能否成藏,取决于圈闭底板岩性和其是否处于构造高部位,顺托果勒低隆南北两侧以及阿瓦提坳陷北部是此类油气勘探最有利的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泥盆系 东河砂岩 油气藏 分布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