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煤焦油沸腾床加氢制备180号船用燃料油调合组分
被引量:12
- 1
-
-
作者
薛倩
张雨
刘名瑞
张会成
-
机构
中国石化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
中国石化燃料油销售有限公司
-
出处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88-92,共5页
-
文摘
对中温煤焦油全馏分进行沸腾床加氢处理,将加氢产物经分馏切割出大于355℃的馏分或大于400℃的馏分,对两者的性质进行分析,并考察大于400℃馏分与水上油、煤柴油、页岩油调合的相容性和储存安定性。建立了梯度黏度法,用于评价燃料油的储存稳定性。结果表明:大于355℃馏分可直接作为180号船用燃料油;大于400℃馏分与水上油、煤柴油、页岩油具有较好的相容性,可以作为180号船用燃料油的优质调合组分,在大于400℃馏分、水上油、页岩油和煤柴油的比例(质量分数)分别为67%,12%,10%,11%时,能够调合得到满足GB/T 17411标准要求的180号船用燃料油。
-
关键词
煤焦油
沸腾床加氢
调合
船用燃料油
-
Keywords
coal tar
ebullated bed hydrotreating
blending
marine fuel oil
-
分类号
TQ517
[化学工程]
-
-
题名梯度黏度法研究重质船用燃料油稳定性
被引量:6
- 2
-
-
作者
刘名瑞
项晓敏
张会成
薛倩
-
机构
中国石化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
中国石化燃料油销售有限公司
-
出处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96-100,共5页
-
文摘
介绍了一种以水上油为低成本调合组分的重质船用燃料油调合方法,并提供梯度黏度法对其稳定性进行研究。梯度黏度法以快速老化的方式模拟重质船用燃料油在存储过程中的性质变化,用老化后燃料油的下层与上层密度、黏度差、酸值、总沉积物检验燃料油的储运稳定性,并将黏度差作为判断燃料油稳定性的主要指标。结果表明,水上油与沥青、煤柴油、页岩油调合时的比例最高不超过17%,才能保证燃料油的稳定性要求。同时,快速老化条件为120℃下处置10h时,燃料油性质状态与常温下处置15天时相近。
-
关键词
燃料油
稳定性
梯度黏度法
评价方法
-
Keywords
marine fuel oil
stability
gradient viscosity method
evaluation method
-
分类号
TE626.2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加工工程]
-
-
题名重质船用燃料油黏度预测模型研究
被引量:2
- 3
-
-
作者
刘名瑞
王晓霖
王海波
于阳
王刚
-
机构
中国石化大连(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
中国石化燃料油销售有限公司辽宁分公司
-
出处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9-35,共7页
-
文摘
研究了现有黏度预测模型应用于重质船用燃料油黏度预测的可行性,筛选几种常见的黏度物理模型,进行试验数据对比和最优模型选取,基于重质船用燃料油数据库对Cragoe模型进行修正,并结合掺稀降黏试验数据分析混合机制对预测模型相对误差的影响。结果表明,针对目前市场上常用的重质船用燃料油调合组分,采用Cragoe黏度模型进行预测误差较小。这是由于Cragoe黏度模型的预测不受组分油黏度比的限制,在重质船用燃料油中的适用性最好。采用所提出的修正模型,可进一步降低对重质船用燃料油黏度预测的误差。分析多组分调合的结果显示,若组分中的黏度呈梯度分布时可降低预测误差。另外,渣油与稀组分油(简称稀油)调合时,沥青质的络合效应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模型的预测准确性。
-
关键词
船用燃料油
黏度
预测模型
逻辑模型
-
Keywords
marine fuel oil
viscosity
prediction model
logic model
-
分类号
TE626.2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加工工程]
-
-
题名非石油基油品对渣油掺稀降黏效果及掺稀模型研究
被引量:4
- 4
-
-
作者
李遵照
刘名瑞
程亚松
张雨
-
机构
中国石化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
中国石化燃料油销售有限公司
-
出处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38-42,共5页
-
文摘
采用水上油、页岩油和煤柴油等3种非石油基稀油对渣油进行掺稀降黏,考察了温度、稀油类型和掺稀比(稀油与调合油的质量比)对调合油黏温关系的影响,并基于实验数据,将由氩模型微分方程导出的液体黏度理论方程拓展应用到渣油掺稀调合油的黏温关系描述中,建立渣油掺稀黏度模型。结果表明:3种非石油基稀油均能够用于对渣油进行掺稀降黏,掺稀比越高,调合油黏度降低幅度越大,在掺稀比低于0.3的条件下,页岩油和水上油降黏效果较好;稀油对渣油沥青质基本片层结构的缔合作用力的影响是造成调合油黏度降低的重要原因;所建模型的计算值与实验值吻合较好,模型参数反映了调合油的分子构成,能较好地描述渣油掺稀降黏的黏温关系。
-
关键词
渣油
降黏
黏度模型
机理
非石油基稀油
-
Keywords
residue oil
viscosity reduction
viscosity model
mechanism
non-petroleum solvent
-
分类号
TE626.9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加工工程]
-
-
题名环保新政下的内河船舶用油分析
- 5
-
-
作者
房海峰
-
机构
中国石化燃料油销售有限公司
-
出处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S1期25-28,共4页
-
文摘
国内环保法规日趋严格,2019年1月1日起,全国范围内须供应符合国Ⅵ标准的车用汽、柴油,取消普通柴油标准。国Ⅵ标准车用柴油质量升级使炼厂的投资和运行成本大幅增加,国内少数炼厂按期全部升级为国Ⅵ柴油面临困难。船舶发动机与车用发动机的性能参数有明显差别,中速船舶使用国Ⅵ车用柴油质量过剩。因此,利用低十六烷值柴油馏分生产船用轻燃,既保障了内河船用油品的安全性、环保性,又降低了炼厂质量升级成本。
-
关键词
内河
船舶
燃料油
质量升级
标准
-
Keywords
inland river
ship
fuel oil
quality upgrading
standard
-
分类号
F4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