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川东南南川区块龙潭组深部煤层气成藏特征及勘探前景 被引量:14
1
作者 郭涛 金晓波 +2 位作者 武迪迪 解飞 刘尽贤 《煤田地质与勘探》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0-67,共8页
四川盆地东南缘南川区块Y2井直井自喷日产气1.3×104m^(3),获四川盆地东南缘深部煤层气勘探战略突破。为了系统揭示南川区块深部煤层气富集高产规律,通过区域地质、测试、化验及生产资料,从煤岩煤质、孔裂隙发育特征、含气性、可压... 四川盆地东南缘南川区块Y2井直井自喷日产气1.3×104m^(3),获四川盆地东南缘深部煤层气勘探战略突破。为了系统揭示南川区块深部煤层气富集高产规律,通过区域地质、测试、化验及生产资料,从煤岩煤质、孔裂隙发育特征、含气性、可压性入手,开展深部煤层气成藏特征及勘探潜力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深部煤储层全区稳定分布,厚度在1.5~4.2 m,镜质体随机反射率Rran在1.6%~2.2%,为高镜质组含量、低灰分煤层,为煤层气成藏提供了物质基础;煤储层为“微孔-微裂隙”型储层,微孔占比达78.4%,其比表面积贡献达95%,利于煤层气吸附与保存,微裂隙发育,利于压裂改造及气体渗流;煤层具有“高含气量、富含游离气”的特征,总含气量12~37m^(3)/t,深部煤层气游离气占比一般在24%~36%,吸附临界转换深度在1500m左右;深部煤层水平应力差异系数小,煤体结构好,顶板为良好的应力隔档,天然裂缝与最大主应力夹角小,具有良好的可压性;丁山、林滩场等盆缘宽缓背斜及盆内高陡背斜是川东南深部煤层气勘探的有利区带。研究成果对川东南深部煤层气勘探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也可为全国类似盆地深部煤层气勘探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东南 深部煤层气 龙潭组 赋存状态 成藏特征 可压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