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石化济南分公司节能技术改造 被引量:1
1
作者 万辉 王旭开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66-69,共4页
针对中国石化济南分公司能耗现状进行了分析。从工艺装置能量优化、工艺装置与其它单元之间的热联合、全厂低温热优化利用、蒸汽动力系统综合优化等方面综合考虑降低能耗的措施,提出改造方案。改造项目实施后,全厂综合能耗降低87.36 MJ... 针对中国石化济南分公司能耗现状进行了分析。从工艺装置能量优化、工艺装置与其它单元之间的热联合、全厂低温热优化利用、蒸汽动力系统综合优化等方面综合考虑降低能耗的措施,提出改造方案。改造项目实施后,全厂综合能耗降低87.36 MJ/t,取得了较好的节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能 技术改造 总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MTO与SMTO急冷水沸腾床过滤技术应用及对比研究
2
作者 林春阳 陈建琦 吴文锋 《石油炼制与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39-48,共10页
为了解决甲醇制烯烃(MTO)急冷水中高浓度细微催化剂造成生产装置堵塞难题,结合深层过滤与旋流强化脱附技术,开发了沸腾床过滤装置并成功运用于MTO水洗系统。相比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开发的MTO(DMTO)装置,中石化(上海)石油化... 为了解决甲醇制烯烃(MTO)急冷水中高浓度细微催化剂造成生产装置堵塞难题,结合深层过滤与旋流强化脱附技术,开发了沸腾床过滤装置并成功运用于MTO水洗系统。相比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开发的MTO(DMTO)装置,中石化(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开发的MTO(SMTO)装置急冷水的悬浮物浓度更高,催化剂粒径更小同时分散性更好,虽不易发生堵塞但分离难度更大。对于DMTO装置急冷水,在进水悬浮物质量浓度为400~800 mg/L时,一级过滤出水降低至16~102 mg/L,二级过滤出水降低至7~16 mg/L。对于SMTO装置急冷水,在进水悬浮物质量浓度为4500~9500 mg/L时,一级过滤出水降低至100~862 mg/L,二级过滤出水降低至13~160 mg/L。沸腾床过滤设备采用外排急冷水进行过滤介质再生,无需额外消耗新鲜水,优异的悬浮物分离效果极大提高了急冷水回用率,降低了换热设备清洗频次和生产运维成本,为MTO工艺的高效运行提供了有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MTO SMTO 急冷水 沸腾床过滤 悬浮物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风险的检验(RBI)技术在加氢装置中的应用
3
作者 张元友 关凯书 《石油炼制与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86-194,共9页
随着原油劣质化、重质化的趋势加重,加氢装置原料油中的Cl,N,S等腐蚀性元素的含量不断增加,导致加氢装置发生腐蚀失效的案例频增。基于对以往加氢系统腐蚀失效案例的分析,讨论了装置上的腐蚀部位及其腐蚀机理,并采用基于风险的检验技术... 随着原油劣质化、重质化的趋势加重,加氢装置原料油中的Cl,N,S等腐蚀性元素的含量不断增加,导致加氢装置发生腐蚀失效的案例频增。基于对以往加氢系统腐蚀失效案例的分析,讨论了装置上的腐蚀部位及其腐蚀机理,并采用基于风险的检验技术制定了不同操作条件下的设备风险等级。进而,以某工厂蜡油加氢系统为研究对象,对易发生铵盐(NH_(4)Cl、NH_(4)HS)腐蚀的设备及管线进行腐蚀回路划分与风险评估。最后,针对系统中不同腐蚀回路的各项指标参数,均进行了理想控制范围的设定,从而抑制或减缓铵盐腐蚀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氢系统 铵盐腐蚀 基于风险的检验技术 风险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保型芳烃橡胶填充油抽提工艺开发与工业应用 被引量:31
4
作者 王玉章 吴艳萍 +1 位作者 施昌智 刘颖荣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4,共4页
以富含芳烃的溶剂精制抽出油为原料,筛选出对多环芳烃具有选择性溶解能力的抽提溶剂,开发了ARE环保型芳烃橡胶填充油抽提工艺,在中型ARE装置上生产出满足欧盟2005/69/EC指令要求的芳烃橡胶填充油。根据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开发的... 以富含芳烃的溶剂精制抽出油为原料,筛选出对多环芳烃具有选择性溶解能力的抽提溶剂,开发了ARE环保型芳烃橡胶填充油抽提工艺,在中型ARE装置上生产出满足欧盟2005/69/EC指令要求的芳烃橡胶填充油。根据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开发的ARE抽提工艺数据包,中国石化济南分公司建设了70 kt/a环保型芳烃橡胶填充油生产装置。生产结果表明,溶剂精制抽出油经ARE溶剂抽提可以生产满足欧盟2005/69/EC指令要求的芳烃橡胶填充油,采用该填充油对橡胶充油后得到的橡胶性能优良,各项指标均达到SBR1723优级品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芳烃 橡胶 填充油 抽提 苯并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逆流连续重整低苛刻度反应规律研究 被引量:15
5
作者 王杰广 马爱增 +1 位作者 袁忠勋 盖金祥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47-52,共6页
在中国石化济南分公司600kt/a逆流连续重整工业试验装置上考察了低苛刻度等温条件下催化剂积炭和反应规律,采用程序升温氧化法研究了积炭特性。结果表明:逆流连续重整工艺在工程上和技术上是可行的;与顺流相比,逆流工艺第一反应器温降... 在中国石化济南分公司600kt/a逆流连续重整工业试验装置上考察了低苛刻度等温条件下催化剂积炭和反应规律,采用程序升温氧化法研究了积炭特性。结果表明:逆流连续重整工艺在工程上和技术上是可行的;与顺流相比,逆流工艺第一反应器温降下降幅度最大,各反应器温降分布趋于均匀;第三反应器和第四反应器生成的炭量总和特别是第四反生成的炭量占总积炭量的比例明显增加,而第一反应器的比例明显减少;部分环烷烃转化向第三反应器和第四反应器转移,第三反应器和第四反应器中的烷烃转化率略高于顺流;液体产物中烯烃含量在第三反应器中达到峰值,第四反应器中呈现下降趋势;逆流积炭的燃尽温度略有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流连续重整 积炭规律 反应规律 程序升温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线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在S Zorb装置上的应用 被引量:5
6
作者 许育鹏 刘天波 +5 位作者 王硕 张蕊 刘玉亮 林坤 赵衍伟 褚小立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93-99,共7页
为应用在线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对汽油吸附脱硫(S Zorb)装置物料进行在线分析,基于大量有代表性的S Zorb装置原料汽油和产物脱硫汽油样品,采集其近红外光谱,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建立了预测S Zorb装置物料密度、辛烷值、蒸气压、馏程和烃... 为应用在线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对汽油吸附脱硫(S Zorb)装置物料进行在线分析,基于大量有代表性的S Zorb装置原料汽油和产物脱硫汽油样品,采集其近红外光谱,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建立了预测S Zorb装置物料密度、辛烷值、蒸气压、馏程和烃组成的近红外光谱分析模型,模型交互验证结果表明,近红外光谱分析方法与标准方法之间具有良好的一致性。通过配置在线近红外光谱分析系统和应用所建S Zorb装置物料多性质近红外光谱分析模型,将在线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应用于某炼油厂S Zorb装置对原料汽油和脱硫汽油进行在线分析,可在1 min内完成对3路物料的密度、辛烷值、蒸气压、馏程和烃组成合计65个指标的在线分析。S Zorb脱硫汽油密度(20℃)的预测标准偏差为1.5 kg m^(3),研究法辛烷值(RON)的预测标准偏差为0.2,烯烃质量分数和芳烃质量分数的预测标准偏差分别为0.46百分点和0.51百分点,蒸气压预测标准偏差为1.5 kPa,初馏点、10%馏出温度、50%馏出温度、90%馏出温度和终馏点的预测标准偏差分别为2.0,1.7,2.1,2.3,2.8℃,方法精度和检测速率满足工业现场快速分析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线近红外光谱分析 吸附脱硫 汽油 辛烷值 密度 馏程 蒸气压 烃组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原位XRD和TG-MS法研究S Zorb工业吸附剂热解行为 被引量:5
7
作者 邹亢 徐广通 +4 位作者 盖金祥 黄南贵 忻睦迪 曹晓娜 王明恒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732-739,共8页
从某S Zorb工业装置上采集了2个具有不同脱硫活性的工业吸附剂,采用XRD、碳硫分析和SEM表征其晶体结构、化学组成和形貌,采用高温原位XRD表征其在受热过程中晶体结构的变化规律,采用TG-MS和DTA表征其热分解过程和产物。结果表明,Zn2SiO... 从某S Zorb工业装置上采集了2个具有不同脱硫活性的工业吸附剂,采用XRD、碳硫分析和SEM表征其晶体结构、化学组成和形貌,采用高温原位XRD表征其在受热过程中晶体结构的变化规律,采用TG-MS和DTA表征其热分解过程和产物。结果表明,Zn2SiO4的形成显著影响了S Zorb吸附剂的化学组成、脱硫活性和稳定性、分解温度、质量损失。S Zorb吸附剂的热解包括5个阶段,分别为物理吸附水和吸附物的挥发、Ni物相的氧化、积炭的燃烧、ZnS热解和晶相转变。高温和酸性环境会导致进一步生成Zn2SiO4物相。最后详细阐述了S Zorb吸附剂的热解机理,以期为S Zorb工业生产和科研提供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原位XRD TG-MS S Zorb吸附剂 热解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油MIP与劣质催化裂化柴油LTAG组合工艺催化裂化装置运行分析 被引量:5
8
作者 刘天波 林春阳 +1 位作者 侯和乾 唐津莲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72-78,共7页
炼油结构调整、油品提质升级要求炼油厂调整催化裂化工艺的加工策略,增产清洁汽油馏分并减少劣质催化裂化柴油产品。中国石化济南分公司采用MIP与LTAG组合工艺技术进行催化裂化装置改造,通过设计双反应器工艺流程,解决了重油催化裂化原... 炼油结构调整、油品提质升级要求炼油厂调整催化裂化工艺的加工策略,增产清洁汽油馏分并减少劣质催化裂化柴油产品。中国石化济南分公司采用MIP与LTAG组合工艺技术进行催化裂化装置改造,通过设计双反应器工艺流程,解决了重油催化裂化原料与加氢后劣质柴油两种差异性原料进行高选择性裂化反应的难题。对比改造前的FDFCC工艺技术,重油MIP与劣质催化裂化柴油LTAG组合工艺,通过精确控制LTAG原料的加氢深度实现了多产富含芳烃高辛烷值汽油的目标;装置改造后,汽油收率明显增加,汽油辛烷值显著提高,汽油中烯烃含量降低而芳烃含量明显提高;柴油十六烷值降低幅度大,油浆密度略有增加,其中副提升管LTAG油浆产率较低,对应的副分馏塔需要补充油浆才能保障油浆系统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裂化 重油 MIP 劣质柴油 LTAG 高辛烷值汽油 油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芳香基环保橡胶增塑剂A1820应用性能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吴艳萍 王海燕 李卫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79-85,共7页
研究了中国石化济南分公司(简称济南炼化)A1820芳香基环保橡胶增塑剂的生产工艺、产品性质,对比研究了当期市场占有率较高的参比产品的应用性能。物理精制工艺生产的A1820热稳定性和光安定性优良;用作填充油时,济南炼化A1820和参比产品... 研究了中国石化济南分公司(简称济南炼化)A1820芳香基环保橡胶增塑剂的生产工艺、产品性质,对比研究了当期市场占有率较高的参比产品的应用性能。物理精制工艺生产的A1820热稳定性和光安定性优良;用作填充油时,济南炼化A1820和参比产品在丁苯橡胶中效果相当;作为操作油,前者赋予胶料相对更好的加工性能、动态性能和更优的抗老化性能;两种操作油的相同配方轮胎制品均性能优良,但采用A1820的轮胎湿地刹车性能相对更好。研究结果被市场广泛接受,济南炼化A1820在高端轮胎橡胶制造领域的占比逐步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橡胶增塑剂 热稳定性 光安定性 橡胶填充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加氢与“老三套”组合工艺生产重质基础油的工业应用 被引量:6
10
作者 宗军 吴艳萍 +1 位作者 夏季祥 吕亮功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77-82,共6页
在原油分输分炼的基础上,中国石化济南分公司应用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开发的高压加氢和"老三套"结合的新技术,提高润滑油基础油质量等级,生产优质HVIⅡ6、HVIⅡ10润滑油基础油和国内市场紧缺的HVIⅡ类150BS基础油;同时,充分利... 在原油分输分炼的基础上,中国石化济南分公司应用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开发的高压加氢和"老三套"结合的新技术,提高润滑油基础油质量等级,生产优质HVIⅡ6、HVIⅡ10润滑油基础油和国内市场紧缺的HVIⅡ类150BS基础油;同时,充分利用石蜡资源,采用溶剂蜡脱油技术,生产高质量、高附加值的62号-68号精炼蜡及80号软质微晶蜡产品,实现了高附加值产品收率的最大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质基础油 光亮油 微晶蜡 加氢处理 糠醛精制 酮苯脱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 Zorb吸附剂活性评价模型及其应用 被引量:4
11
作者 徐广通 邹亢 +1 位作者 盖金祥 徐莉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8-22,共5页
提出并定义了用于评价S Zorb吸附剂活性的参数——吸附剂活性指数以及潜活性指数。活性指数和潜活性指数将吸附剂的物相组成、装置操作参数、原料汽油的硫含量、产品汽油的硫含量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基于大量的工业数据,建立了吸附剂活... 提出并定义了用于评价S Zorb吸附剂活性的参数——吸附剂活性指数以及潜活性指数。活性指数和潜活性指数将吸附剂的物相组成、装置操作参数、原料汽油的硫含量、产品汽油的硫含量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基于大量的工业数据,建立了吸附剂活性指数与装置脱硫能力的关联模型。利用该模型可以判断吸附剂的活性能否满足特定目标的脱硫需要,也可以根据脱硫的需要来推算吸附剂合理的活性指数。另外,根据吸附剂的活性指数和潜活性指数还可以计算装置运行过程中的新剂置换量并指导再生操作。该模型在中国石化济南分公司900kt/a S Zorb工业装置上应用并取得较好的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 Zorb吸附剂 反应吸附脱硫 活性指数 活性评价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催化剂积炭对逆流连续催化重整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9
12
作者 王杰广 马爱增 +1 位作者 袁忠勋 盖金祥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5,共5页
在中国石化济南分公司600kta逆流连续催化重整(简称逆流连续重整)工业试验装置上,考察了第四反应器(四反)入口温度和四反催化剂积炭量的关系以及催化剂积炭对逆流连续重整反应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四反入口温度对四反催化剂积炭量和装... 在中国石化济南分公司600kta逆流连续催化重整(简称逆流连续重整)工业试验装置上,考察了第四反应器(四反)入口温度和四反催化剂积炭量的关系以及催化剂积炭对逆流连续重整反应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四反入口温度对四反催化剂积炭量和装置催化剂总积炭量影响很大,降低四反入口温度有利于降低逆流连续重整装置催化剂的总体积炭水平;随着催化剂加权平均积炭量的增加,反应器温降减小,芳烃产率和氢气产率下降明显,环烷烃和烷烃的转化率下降,低碳数环烷烃转化率下降的幅度比高碳数的大,五元环烷烃转化率下降的幅度比六元环烷烃的大,异构烷烃转化率下降的幅度高于正构烷烃,低碳数正构烷烃转化率下降的幅度高于高碳数正构烷烃;逆流连续重整技术优化的方向是控制催化剂的总体积炭水平,尤其要尽可能降低四反的积炭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流连续重整 积炭 环烷烃转化 烷烃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脱硫吸附剂物相快速定量分析技术及其应用 被引量:7
13
作者 邹亢 徐广通 +1 位作者 盖金祥 马春阳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98-104,共7页
利用Rietveld相定量法建立了S Zorb吸附剂物相组成数据库,该数据库基本上覆盖了S Zorb吸附剂在国内出现过的各种情况。分别针对新剂、工业待生和再生剂建立了物相快速定量分析模型,该模型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重复性。建立了针对工业待生... 利用Rietveld相定量法建立了S Zorb吸附剂物相组成数据库,该数据库基本上覆盖了S Zorb吸附剂在国内出现过的各种情况。分别针对新剂、工业待生和再生剂建立了物相快速定量分析模型,该模型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重复性。建立了针对工业待生和再生剂中Zn3O(SO4)2物相、工业待生剂中NiO物相的报警模型。物相快速定量分析技术在S Zorb工业装置上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可以有效指导工业装置操作参数的优化并提高其长周期运行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硫吸附剂 物相快速定量分析技术 物相报警模型 数据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S Zorb装置加工量的措施 被引量:2
14
作者 颜世山 柴剑锋 +1 位作者 吴言泽 杜亮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60-64,共5页
分析中国石化济南分公司900 kt/a S Zorb装置自开工以来加工量低于设计值的主要原因。通过采取增加原料进装置过滤器、对原料换热器进行抽芯清洗、提高催化裂化装置提升管出口温度、提高催化裂化汽油直供温度、调整吸附剂循环再生频次... 分析中国石化济南分公司900 kt/a S Zorb装置自开工以来加工量低于设计值的主要原因。通过采取增加原料进装置过滤器、对原料换热器进行抽芯清洗、提高催化裂化装置提升管出口温度、提高催化裂化汽油直供温度、调整吸附剂循环再生频次、加热炉燃料改用重瓦斯、降低反应温度和采用高纯度氢气等措施,在生产的汽油产品满足国Ⅲ排放标准要求的前提下,S Zorb装置的加工量提高11 t/h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 Zorb装置 加工量 加热炉 反应温度 吸附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乳化切削液的研制与应用 被引量:4
15
作者 冯君茜 王颖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59-63,共5页
研制出一种由表面活性剂、润滑剂、防锈剂、稳定剂、低粘度矿物油、杀菌剂和水等组成的透明微乳化水基切削液。实验室评定结果表明,该乳化液具有良好的防锈性、润滑性和稳定性,达到了设计指标要求;3个月的使用试验结果表明,乳化液的润... 研制出一种由表面活性剂、润滑剂、防锈剂、稳定剂、低粘度矿物油、杀菌剂和水等组成的透明微乳化水基切削液。实验室评定结果表明,该乳化液具有良好的防锈性、润滑性和稳定性,达到了设计指标要求;3个月的使用试验结果表明,乳化液的润滑性能和防锈性能基本没有下降。该乳化液不含氯化石蜡和亚硝酸钠,因而具有重要的环保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乳化 低粘度 防锈性能 稳定剂 乳化液 表面活性剂 透明 使用试验 润滑性 氯化石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润滑油基础油装置工艺流程优化及节能措施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海燕 任峰 +1 位作者 宗军 吴艳萍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24-27,共4页
中国石化济南分公司重质基础油光亮油生产工艺的"老三套"部分是在原糠醛精制、酮苯脱蜡和白土精制装置基础上扩建改造而来。由于原料性质及工艺流程的改变,各装置在开工初期均出现了流程不畅、操作不稳和能耗、物耗较高等问... 中国石化济南分公司重质基础油光亮油生产工艺的"老三套"部分是在原糠醛精制、酮苯脱蜡和白土精制装置基础上扩建改造而来。由于原料性质及工艺流程的改变,各装置在开工初期均出现了流程不畅、操作不稳和能耗、物耗较高等问题。通过实施对糠醛精制装置空冷器流程及三效蒸发塔自压流程、酮苯精制装置换热流程、新鲜溶剂比的优化以及停加白土并实现酮苯脱蜡-白土精制装置热联合等技术改造,解决了上述问题,改造后直接经济效益达804.27万元/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油 溶剂精制 加氢处理 酮苯脱蜡 白土精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蜡嗅味影响因素探讨与工艺改进方案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海燕 吴艳萍 +1 位作者 任峰 宗军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65-68,共4页
探讨了影响石油蜡嗅味的因素及嗅味物质的化学组成。通过嗅味物质阈值判断出影响中国石化济南分公司(济南炼化)石油蜡嗅味的主要物质是甲苯和环己烷。分析了济南炼化石油蜡的嗅味物质来源是酮苯脱蜡脱油工艺和加氢工艺;通过试验研究和... 探讨了影响石油蜡嗅味的因素及嗅味物质的化学组成。通过嗅味物质阈值判断出影响中国石化济南分公司(济南炼化)石油蜡嗅味的主要物质是甲苯和环己烷。分析了济南炼化石油蜡的嗅味物质来源是酮苯脱蜡脱油工艺和加氢工艺;通过试验研究和理论分析,确定了采用真空与蒸汽汽提相结合除嗅工艺方案。济南炼化石油蜡经除嗅工艺单元后可以稳定生产满足嗅味指标不大于1号的全精炼蜡产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蜡 嗅味 甲苯 除嗅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劣质重油高选择性催化裂化(RTC-G)技术的工业应用 被引量:2
18
作者 刘天波 陈学峰 +4 位作者 武一 吴言泽 张执刚 白风宇 龚剑洪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30-35,共6页
以高选择性、低能耗地将劣质重质原料转化为优质清洁油品和化工原料为目标,中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开发了高选择性催化裂化(RTC-G)技术,并在中国石化济南分公司进行了首次工业应用。与空白标定相比,在相同转化率下,液化气收... 以高选择性、低能耗地将劣质重质原料转化为优质清洁油品和化工原料为目标,中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开发了高选择性催化裂化(RTC-G)技术,并在中国石化济南分公司进行了首次工业应用。与空白标定相比,在相同转化率下,液化气收率增加1.96百分点,汽油收率降低0.51百分点,干气产率和焦炭产率分别降低0.49百分点和0.80百分点,油浆产率降低2.18百分点,产品分布明显改善;适当提高转化率,液化气收率基本不变,汽油收率增加3.73百分点,油浆产率降低3.21百分点,焦炭选择性降低0.78百分点。使用RTC-G技术后,高价值产品选择性提高,产品结构进一步改善。RTC-G技术成为“双碳”目标背景下企业降碳增效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裂化 高选择性 快速流化床 汽油 焦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损失率脱除碳氧化物生产燃料电池氢的技术应用 被引量:1
19
作者 梁峰 鲁树亮 +3 位作者 黄顺贤 尹雅棠 吴言泽 孙宏强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21-26,共6页
为解决燃料电池氢资源紧缺问题,某炼化公司拓展了低温甲烷化技术的应用,将该技术用于脱除工业氢中碳氧化物,生产燃料电池氢,率先在国内通过该工艺产出燃料电池氢,解决了燃料电池氢资源“瓶颈”,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与普遍... 为解决燃料电池氢资源紧缺问题,某炼化公司拓展了低温甲烷化技术的应用,将该技术用于脱除工业氢中碳氧化物,生产燃料电池氢,率先在国内通过该工艺产出燃料电池氢,解决了燃料电池氢资源“瓶颈”,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与普遍使用的PSA法生产燃料电池氢相比,采用低温甲烷化技术可降低氢损失率约20%,节省投资70%,按产氢3000 m^(3) h规模测算可降本增效490万元a。在副产氢资源不足而需通过制氢来满足全厂氢气平衡的情况下,以制氢装置所产工业氢为原料,利用低温甲烷化技术生产燃料电池氢具有一定的优势和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氢 碳氧化物 低温甲烷化 燃料电池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油铜片腐蚀不合格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丙庚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77-80,共4页
针对中国石化济南分公司催化裂化精制汽油铜片腐蚀经常不合格,并导致成品调合罐样品常常出现铜片腐蚀不合格的情况,对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应对措施。结果表明,成品汽油铜片腐蚀不合格的原因是第一套催化裂化装置(简称一催化)的精制汽油... 针对中国石化济南分公司催化裂化精制汽油铜片腐蚀经常不合格,并导致成品调合罐样品常常出现铜片腐蚀不合格的情况,对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应对措施。结果表明,成品汽油铜片腐蚀不合格的原因是第一套催化裂化装置(简称一催化)的精制汽油中含有多硫化物等活性硫化物,由一催化精制汽油原料所含直馏汽油中的单质硫转化而来。通过更改工艺,将含有单质硫的一催化稳定汽油和部分二催化稳定汽油进S Zorb装置,剩余的二催化稳定汽油则进入脱硫脱臭单元,从而解决了成品汽油铜片腐蚀不合格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片腐蚀 活性硫化物 多硫化物 催化裂化精制汽油 直馏汽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