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9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石化页岩油气高质量勘探实践与启示 被引量:2
1
作者 张宇 赵培荣 +5 位作者 高山林 张华 申宝剑 钱恪然 王鹏威 李鹏 《中国石油勘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27,共12页
近年来,中国石化实行“以顶层设计推进规划引领工程,以基础研究推进科技创新工程,以技术迭代推进提质创效工程,以协同攻坚推进规模增储工程”等一系列覆盖规划部署、理论技术、工程管理等全链条的页岩油气高质量勘探措施,打造了四川盆... 近年来,中国石化实行“以顶层设计推进规划引领工程,以基础研究推进科技创新工程,以技术迭代推进提质创效工程,以协同攻坚推进规模增储工程”等一系列覆盖规划部署、理论技术、工程管理等全链条的页岩油气高质量勘探措施,打造了四川盆地新区新层系海相页岩气、东部断陷盆地多类型陆相页岩油等一批具有引领意义的示范工程,推动了多领域页岩油气勘探高质量协同发展。系统梳理中国石化在页岩油气勘探方面取得的进展与成果,总结页岩油气高质量勘探的重要举措,提出页岩油气未来攻关方向。展望未来,中国石化将夯实页岩油气资源基础,坚定页岩油气勘探信心,持续深化和完善“二元富集”理论,贯彻价值引领全局理念,坚持6个“一体化”运行模式,高质量推进页岩油气战略突破发现,落实规模增储上产阵地,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作出更大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石化 页岩油气 高质量勘探 主要举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石化油气生产数智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1
2
作者 李冰 郭洪金 段鸿杰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1-93,共13页
“十二五”以来,为落实“两化”深度融合、加快数字化转型,针对老油气田普遍存在的开采成本高、用工矛盾大、运行效率低等问题,中国石化油田勘探开发事业部在胜利油田试点建设的基础上,与油公司体制机制建设相结合,统筹组织油气田企业... “十二五”以来,为落实“两化”深度融合、加快数字化转型,针对老油气田普遍存在的开采成本高、用工矛盾大、运行效率低等问题,中国石化油田勘探开发事业部在胜利油田试点建设的基础上,与油公司体制机制建设相结合,统筹组织油气田企业加快油气生产数智化建设,创新建立了油气开采工业物联网标准体系,形成了基于动静态数据的生产参数软测量技术,突破了基于大数据的异常识别与运行优化技术,自主开发了全要素国产化一级部署的油气生产信息化平台,有效解决了老油气田生产信息化建设标准不统一、整体投入较高、海量实时数据价值难以高效挖掘利用、生产运行信息化平台分散建设难以发挥规模效益等难题,形成了低成本、标准化、可推广的油气田数智化建设解决方案,构建了数智化条件下新型生产运行模式和劳动组织方式,在中国石化油气田企业全面工业化应用,见到了显著成效。结果表明,油气生产数智化建设与实践是油气田企业数字化转型、高质量发展的有效途径,在推动油气田企业生产运行模式和劳动组织方式变革、提高劳动生产率、提升精细管理水平和生产运行效率等方面起到关键的支撑作用;“十三五”以来,中国石化油气田企业劳动生产率提高91%,油井生产时率平均提高0.4个百分点,维护频次降低0.13,油田自然递减率降低2.4个百分点,实现了油气生产现场少人无人值守,有力支撑了油公司改革发展,奠定了智能油气田建设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生产数智化建设 油气开采工业物联网 生产信息化平台 数字化转型 智能油气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石化“十四五”主要勘探进展与发展战略 被引量:20
3
作者 张宇 赵培荣 +5 位作者 刘士林 刘超英 程喆 陈前 陈刚 张飞燕 《中国石油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31,共18页
在系统梳理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国石化)“十四五”以来高质量勘探举措、理论技术进展及油气勘探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油气勘探发展战略。“十四五”以来,中国石化坚定资源发展信心,大力推动高质量勘探实践,在塔里木、四川、... 在系统梳理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国石化)“十四五”以来高质量勘探举措、理论技术进展及油气勘探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油气勘探发展战略。“十四五”以来,中国石化坚定资源发展信心,大力推动高质量勘探实践,在塔里木、四川、渤海湾、准噶尔、鄂尔多斯等盆地的深层碳酸盐岩、陆相页岩油、深层页岩气、中西部碎屑岩、成熟探区隐蔽油气藏、深层煤层气等领域取得了主要勘探成果,为石油稳增长、天然气快上产夯实了储量基础。同时,发展完善了超深走滑断控缝洞型油气成藏理论、创新形成了页岩油成储成烃富集理论、深化了海相页岩气“二元富集”与致密碎屑岩油气差异富集机理认识等;攻关形成了复杂地质结构与储层结构条件下的以地震勘探、深层—超深层钻完井、超深层测录试井、水平井压裂技术等为代表的关键技术与工程工艺技术。展望未来,中国石化探区具备石油稳定发展、天然气快速发展的资源基础,勘探工作聚焦保拓矿权、勘探突破、规模增储三大核心责任,以深地工程、页岩油气示范工程、致密碎屑岩效益攻坚、常非统筹为统领,加快推进战略突破发现,落实规模增储阵地,进一步夯实上游可持续发展资源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石化 “十四五” 勘探成果 理论认识 勘探技术 发展潜力 发展思路 发展战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石化深层、常压页岩气勘探开发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19
4
作者 蔡勋育 周德华 +3 位作者 赵培荣 张华 钱恪然 万成祥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039-1049,共11页
近十几年以来,随着页岩气勘探开发理论技术水平的提高,我国实现了南方上奥陶统五峰组—下志留统龙马溪组海相页岩气商业化开发,并向深层、复杂构造区和新层系拓展。为进一步推动页岩气高效勘探开发,系统梳理了中国石化页岩气勘探开发新... 近十几年以来,随着页岩气勘探开发理论技术水平的提高,我国实现了南方上奥陶统五峰组—下志留统龙马溪组海相页岩气商业化开发,并向深层、复杂构造区和新层系拓展。为进一步推动页岩气高效勘探开发,系统梳理了中国石化页岩气勘探开发新进展,并对国内页岩气发展趋势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①高质量建成涪陵页岩气国家级示范区,创新形成了海相页岩气立体开发关键技术体系;②实现南川东胜、白马区块常压页岩气规模效益开发,构建了背斜型、单斜型、反向逆断层遮挡型、残留向斜型四种页岩气聚散模式,形成精细分区,差异化开发新模式,初步建成常压页岩气开发低成本技术体系;③初步落实川东南盆缘深层万亿方规模阵地,创新形成海相深层页岩气“超压富气”模式,初步形成4000~4500 m深层页岩气压裂技术体系;④相继在元坝、普光侏罗系,红星、普光二叠系、井研—犍为寒武系取得重大突破;⑤未来实现页岩气大突破和大发展离不开勘探开发理论技术的创新攻关,必须坚持勘探开发一体化、地质工程一体化、技术经济一体化,需要充分认识深层、常压、新层系页岩气地质特征的复杂性,还需要政策扶持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深层 常压 新层系 开发 发展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石化“十三五”油气勘探进展与“十四五”前景展望 被引量:75
5
作者 蔡勋育 刘金连 +5 位作者 张宇 赵培荣 刘超英 程喆 朱彤 许华明 《中国石油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31-42,共12页
深入总结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国石化)“十三五”期间在不同勘探领域取得的各项成果,梳理和分析油气成藏理论新认识和技术新进展,以期为“十四五”发展规划编制提供依据。5年来,中国石化大力推进高质量勘探,通过攻关中西部... 深入总结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国石化)“十三五”期间在不同勘探领域取得的各项成果,梳理和分析油气成藏理论新认识和技术新进展,以期为“十四五”发展规划编制提供依据。5年来,中国石化大力推进高质量勘探,通过攻关中西部三大盆地海相碳酸盐岩、四川盆地致密气及深层—常压页岩气、东部成熟探区复杂隐蔽油气藏、中西部碎屑岩致密油气等领域的油气富集理论、甜点预测技术及低成本工程工艺技术,发现并培育了塔里木盆地顺北油田、四川盆地涪陵页岩气田两个10×10^(8)t级大油气田,拓展了6个亿吨级规模效益增储阵地。通过中国石化矿权区油气资源赋存状况研究,明确了“十四五”发展思路及措施:立足长期低油价下高质量发展,加大勘探力度,拓展资源类型、突出区带整体、注重低品位盘活,加快推进勘探大突破大发现,预计新增探明石油地质储量9.6×10^(8)t、天然气地质储量1.16×10^(12)m^(3)。为确保发展目标顺利实现,提出了持续加大勘探投入、加大地震勘探、加强风险勘探、加强科技创新、提升工程技术5项保障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石化 勘探进展 前景展望 “十三五” “十四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石化“十三五”天然气勘探进展与前景展望 被引量:50
6
作者 郭旭升 蔡勋育 +4 位作者 刘金连 刘超英 程喆 高波 石磊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2-22,共11页
“十三五”以来,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石化)全面贯彻落实“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和“大力提升国内油气勘探开发力度”重要批示的精神,油气勘探工作以战略突破与规模增储为核心,加强理论与技术创新,大打... “十三五”以来,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石化)全面贯彻落实“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和“大力提升国内油气勘探开发力度”重要批示的精神,油气勘探工作以战略突破与规模增储为核心,加强理论与技术创新,大打高质量勘探进攻仗,取得了一批重要的油气勘探成果。为了加快推动中国石化天然气业务的发展,在全面梳理“十三五”以来天然气勘探成果,理论、技术进展的基础上,展望了未来中国石化天然气勘探的方向和发展潜力。研究结果表明:①“十三五”以来,中国石化坚持“海相陆相并举、常规非常规并重”的战略部署,按照“做大海相常规气、做强海相页岩气、做优陆相致密气”的思路,创新发展了我国南方海相页岩气、中西部海相碳酸盐岩、中西部致密碎屑岩领域的油气成藏理论;②攻关形成了基于储层识别描述与甜点预测为核心的三维地震勘探技术,攻关集成了深层/超深层钻完井、酸压测试、长水平井压裂与超大功率电动成套压裂、易钻复合桥塞等配套装备与工具;③在海相页岩、海相碳酸盐岩、陆相致密碎屑岩等3大领域取得了一系列天然气勘探成果,新增天然气探明储量1.0068×10^(12) m^(3),为中国石化天然气产量快速增长提供了优质资源保障;④展望未来,中国石化探区具有较雄厚的天然气资源基础,我国中西部海相碳酸盐岩、中西部致密碎屑岩、海域深层碎屑岩、东部成熟探区深层碎屑岩与火成岩等领域是其天然气勘探发展的主要方向。结论认为,“十四五”期间,预计中国石化可新增天然气探明储量1.16×10^(12)~1.36×10^(12) m^(3),可以为我国天然气大发展夯实资源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天然气 “十三五”勘探进展 “十四五”前景展望 天然气探明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石化页岩油勘探实践与展望 被引量:88
7
作者 孙焕泉 蔡勋育 +2 位作者 周德华 高波 赵培荣 《中国石油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569-575,共7页
中国石化页岩油勘探经历了早期选区评价及专探井试验、新一轮基础研究与先导试验两个阶段。通过早期页岩油专探井试验,发现陆相页岩油普遍存在“压不开、撑不住、返排低、稳产难”的现象,在国家“973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及中国石... 中国石化页岩油勘探经历了早期选区评价及专探井试验、新一轮基础研究与先导试验两个阶段。通过早期页岩油专探井试验,发现陆相页岩油普遍存在“压不开、撑不住、返排低、稳产难”的现象,在国家“973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及中国石化相关项目的依托下,重点围绕页岩岩相特征、页岩油可流动性、页岩可压裂性进行了科技攻关,取得了积极进展,明确咸化湖盆纹层状页岩相是最有利岩相、较高成熟度页岩油是近期攻关的主要目标,初步形成了页岩油甜点地球物理预测方法和陆相页岩油工程工艺技术系列。“十三五”至“十四五”期间,中国石化将加强中高成熟度页岩油基础理论研究与技术攻关,力争实现页岩油规模性商业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石化 页岩油 岩相 成熟度 勘探前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石化油气勘探进展与上游业务发展战略 被引量:28
8
作者 蔡勋育 刘金连 +2 位作者 赵培荣 刘超英 程喆 《中国石油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1-19,共9页
战略重组以来,中国石化上游资源战略稳步推进,构建了由东部到西部、由石油到油气、由常规到非常规及新能源的发展格局,形成了石油稳定发展、天然气快速发展、新能源有序推进、海外油气业务持续优化、工程技术支撑能力不断提升、信息化... 战略重组以来,中国石化上游资源战略稳步推进,构建了由东部到西部、由石油到油气、由常规到非常规及新能源的发展格局,形成了石油稳定发展、天然气快速发展、新能源有序推进、海外油气业务持续优化、工程技术支撑能力不断提升、信息化与智能化建设快速推进的发展态势。2016年以来,油气勘探开发成效显著,塔里木盆地、四川盆地海相碳酸盐岩领域油气储量、产量实现大规模增长,东部成熟探区精细勘探开发实现效益增储建产,中西部盆地碎屑岩勘探开发实现效益建产,四川盆地深层、常压页岩气勘探开发取得新突破,海外油气勘探取得新进展。展望未来,中国石化以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为己任,大力提升国内油气勘探开发力度、持续优化海外油气勘探开发结构、加快推进天然气产供储销体系建设、积极推进新能源业务发展,大力推进高质量勘探、效益开发,实现规模增储上产,确保“七年行动计划”目标顺利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石化 上游业务 勘探开发 发展战略 远景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中国石化“十三五”油气勘探进展与新领域 被引量:18
9
作者 何发岐 张宇 +6 位作者 王付斌 张茹 张威 齐荣 安川 黎小伟 邓杰 《中国石油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12,共12页
“十三五”初期,鄂尔多斯盆地中国石化华北油气分公司矿权区油气勘探面临的难题是盆地天然气储量动用难度大、石油成藏认识不清、资源接替阵地不明朗。5年期间,通过加强盆地整体性构造、沉积演化研究,分析成藏要素差异配置,创新盆地北... “十三五”初期,鄂尔多斯盆地中国石化华北油气分公司矿权区油气勘探面临的难题是盆地天然气储量动用难度大、石油成藏认识不清、资源接替阵地不明朗。5年期间,通过加强盆地整体性构造、沉积演化研究,分析成藏要素差异配置,创新盆地北部过渡带上古生界天然气差异聚集认识,攻关形成盆缘复杂含水气藏勘探开发技术,发现东胜气田;在重新处理解释三维地震资料基础上建立盆地南部过渡带中生界致密砂岩断缝体成藏认识,通过断缝体油藏“六定”描述,评价出中生界致密油新的甜点类型;利用大面积三维地震资料重新处理,发现盆地北部海相碳酸盐岩断缝控制岩溶储层,提出下古生界大型不整合碳酸盐岩岩溶成储成藏模式,开展复杂碳酸盐岩岩溶储层识别预测与选区评价,进而加强盆地南部下古生界碳酸盐岩勘探,形成两个千亿立方米接替目标。在总结油气勘探成果基础上,形成盆地大范围发育走滑断裂体系、岩溶储层受断裂控制等地质认识。综合分析认为:“十四五”期间,盆地深部海相碳酸盐岩风化壳岩溶之下多期活动走滑断裂控制的岩溶带、盆地周缘复杂致密碎屑岩成藏区是重要的勘探方向和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勘探进展 断控岩溶 断缝体 华北油气分公司 鄂尔多斯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石化东部断陷盆地成熟探区勘探转型发展探讨 被引量:5
10
作者 张宇 刘超英 程喆 《中国石油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2-22,共11页
近年来,通过持续深化勘探,在我国东部陆上断陷盆地成熟探区实现了效益增储,并在新区带、新类型、新层系上不断有新的发现与拓展,页岩油正成为战略接替资源,但也面临着具有引领意义的发现少、发现后规模展开难度大、对关键勘探技术支撑... 近年来,通过持续深化勘探,在我国东部陆上断陷盆地成熟探区实现了效益增储,并在新区带、新类型、新层系上不断有新的发现与拓展,页岩油正成为战略接替资源,但也面临着具有引领意义的发现少、发现后规模展开难度大、对关键勘探技术支撑的依赖显著增加、资源品质下降、勘探成效下降的高质量勘探压力。通过系统剖析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国石化)所辖东部断陷盆地成熟探区勘探发展形势与勘探潜力,明确了勘探转型发展的主要方向及举措。中国石化东部断陷盆地成熟探区具有石油勘探发展的资源优势、理论技术优势,是持续增储的“压舱石”。勘探工作必须正视勘探的阶段性、长期性、多资源并存的客观特点,树立富油气盆地勘探无禁区的理念,解放思想、创新思路,以实现高质量发展。统筹协调常规与非常规、精细勘探与规模拓展勘探、地震部署与提效勘探、工程技术与突破转化等关系是勘探转型发展的主要方向;持续优化常规与非常规差异化部署、提升高精度高密度地震勘探、突出剩余油气资源潜力评价、优化“三新”领域突破部署和一体化评价是勘探转型发展的主要举措;加强勘探基础工作、勘探技术迭代升级和勘探开发一体化组织运行是实现高质量勘探的主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石化 东部断陷盆地 成熟探区 勘探实践 转型发展 统筹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石化页岩气发展现状与趋势 被引量:100
11
作者 孙焕泉 周德华 +3 位作者 蔡勋育 王烽 冯动军 卢婷 《中国石油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4-26,共13页
中国页岩气地质资源丰富,但与北美相比具有地质年代老、埋深大、热演化程度高、构造和地表条件复杂的特点,很难实现商业开发。自2006年以来,中国石化页岩气勘探开发经历了调研及选区评价、勘探突破和勘探开发快速发展3个阶段。2012年,... 中国页岩气地质资源丰富,但与北美相比具有地质年代老、埋深大、热演化程度高、构造和地表条件复杂的特点,很难实现商业开发。自2006年以来,中国石化页岩气勘探开发经历了调研及选区评价、勘探突破和勘探开发快速发展3个阶段。2012年,海相页岩气勘探获得重大突破,高效建成中国首个页岩气田——涪陵页岩气田,并实现威荣深层页岩气商业开发及其他勘探领域的不断拓展,页岩气探明储量、产量快速规模增长。经过十余年的科技攻关和重大装备研发,中国石化创新引领了页岩气藏精细描述及综合评价技术体系,发展了立体开发调整技术,形成了山地条件下优快钻井与长水平井分段压裂及气田绿色开发配套技术。中国石化未来将持续加强地质评价与探索,夯实可持续发展的资源基础,坚持地质工程一体化发展思路,加强技术装备升级,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助推油气行业降本增效,加强项目全过程一体化管理,提升页岩气开发效益,从而实现中国石化页岩气探明储量、产量稳步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石化 页岩气 涪陵 立体开发 地质工程一体化 分段压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石化地质工程一体化发展方向 被引量:39
12
作者 孙焕泉 周德华 +3 位作者 赵培荣 李王鹏 冯动军 高波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CSCD 2021年第3期269-280,共12页
通过地质工程一体化的技术研究与应用,北美取得了页岩革命的胜利,美国实现了能源独立,并主导全球能源格局。北美页岩革命的发展历程及经验,对我国油气资源的勘探开发具有重要启示作用。中国石化探区油气资源丰富,有利目标类型多,加快勘... 通过地质工程一体化的技术研究与应用,北美取得了页岩革命的胜利,美国实现了能源独立,并主导全球能源格局。北美页岩革命的发展历程及经验,对我国油气资源的勘探开发具有重要启示作用。中国石化探区油气资源丰富,有利目标类型多,加快勘探开发对改善我国能源结构和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四川盆地海相页岩气通过地质工程一体化已实现效益开发,围绕超深层海相碳酸盐岩、致密砂岩和页岩等重点领域的高效勘探开发,需要加强隐蔽油气藏精细描述和勘探开发适应性压裂技术攻关,加强超深层碳酸盐岩储层预测和优快钻井技术体系攻关,利用大数据对致密砂岩气藏开展高效调整和优化完井方式,发展海相页岩油气多层系立体开发技术,开展向深层、常压、陆相页岩油气领域攻关。中国石化将持续加强地质理论基础研究与工程技术攻关,加强技术装备升级,坚持地质工程一体化发展思路,建立一体化运行协同机制,加强项目全过程一体化管理,切实推进各油气田降本增效,实现高质量勘探和高效益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工程一体化 页岩革命 超深层海相碳酸盐岩 致密油气 隐蔽油气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石化华东南川区块、华北彬长区块钻井工程日费制管理体系实践 被引量:4
13
作者 胡志强 何青水 +12 位作者 胡群爱 黄松伟 李燕 赵小祥 杨顺辉 薛玉志 张毅 匡立新 梁文龙 刘匡晓 肖超 李梦刚 牛成成 《中国石油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21-131,共11页
当前中国石化钻井工程普遍采用大包制管理模式,针对该模式下作业风险较高的油气井存在的非生产时效高、钻井周期长、新技术应用程度低、甲方技术管理弱化等问题开展研究,形成了“1纲领+1核心+2配套+1平台”的中国石化钻井工程日费制管... 当前中国石化钻井工程普遍采用大包制管理模式,针对该模式下作业风险较高的油气井存在的非生产时效高、钻井周期长、新技术应用程度低、甲方技术管理弱化等问题开展研究,形成了“1纲领+1核心+2配套+1平台”的中国石化钻井工程日费制管理体系,并在华东南川区块和华北彬长区块进行了应用。利用钻井工程日费制管理体系和技术融合的优势,针对华东南川区块和华北彬长区块普遍存在的地层可钻性差、机械钻速低、漏失风险高、坍塌掉块严重等复杂技术难题,形成了基于人工智能的钻井提速技术、失返性漏失地层随钻测量技术、低黏高切油基钻井液技术、强封堵强抑制成膜防塌钻井液技术等钻井示范技术。技术成果解决了制约钻井提速的技术难题,在华东南川区块和华北彬长区块应用3口井,直接创效335万元,可为钻井工程日费制管理体系在中国石化及国内其他石油公司推广提供参考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石化 日费制 管理体系 钻井技术 大包制 华东南川 华北彬长 提速提效 技术模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石化页岩气电动压裂技术现状及发展建议 被引量:12
14
作者 刘红磊 周林波 +2 位作者 陈作 薄启炜 马玉生 《石油钻探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62-68,共7页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环保要求的日益提高,页岩气压裂施工采用传统柴油机驱动压裂泵车组施工噪声大、能耗高和占地面积广等不足逐步显现出来,电动压裂设备因其功率和排量大、噪声和能耗低、施工占地少等优势逐步得到规模应用。在系统总结分...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环保要求的日益提高,页岩气压裂施工采用传统柴油机驱动压裂泵车组施工噪声大、能耗高和占地面积广等不足逐步显现出来,电动压裂设备因其功率和排量大、噪声和能耗低、施工占地少等优势逐步得到规模应用。在系统总结分析国内外电动压裂技术的发展应用历程及特点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了中国石化电动压裂技术的应用规模、时效和成本,剖析了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全面升级电动压裂系统、强化施工过程管理、大规模推广应用全电动压裂技术等建议,以期推动我国电动压裂技术发展和应用,为我国深层和常压页岩气开发提供经济高效的技术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低成本开发 绿色开发 电动压裂设备 发展建议 中国石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近期勘探进展与资源发展战略 被引量:55
15
作者 金之钧 蔡勋育 +2 位作者 刘金连 张宇 程喆 《中国石油勘探》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4-25,共12页
低油价以来,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石化)油气勘探工作积极转变观念,以高效勘探为目标,立足大盆地、聚焦大目标,突出重点、分清层次,持续推进海相碳酸盐岩、东部陆相断陷盆地、中西部碎屑岩、页岩油气以及新区的突破发... 低油价以来,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石化)油气勘探工作积极转变观念,以高效勘探为目标,立足大盆地、聚焦大目标,突出重点、分清层次,持续推进海相碳酸盐岩、东部陆相断陷盆地、中西部碎屑岩、页岩油气以及新区的突破发现与规模增储工程,形成了石油稳定增储稳产、天然气快速增储上产的局面。分析认为中国石化探区剩余油气资源丰富,石油勘探总体上处于早中期阶段、天然气勘探处于早期阶段,具备持续发展的资源基础。在资源禀赋日益变差、国际油价持续低迷等多重因素叠加下,勘探工作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坚定信心,以东部陆相断陷盆地、海相碳酸盐岩、中西部碎屑岩、页岩油气、海域等领域为重点,依靠理论、技术、管理创新,持续推进老区精细勘探、新区新领域突破发现工程,不断夯实可持续发展的资源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石化 勘探进展 发展战略 高效勘探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十二五”油气勘探进展与“十三五”展望 被引量:34
16
作者 冯建辉 蔡勋育 +1 位作者 牟泽辉 高山林 《中国石油勘探》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13,共13页
"十二五"以来,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石化")突出资源战略,转变发展方式,坚持效益勘探,深化海相碳酸盐岩、前陆冲断带、大面积岩性地层油气藏、海域深层天然气、页岩气等领域的油气成藏规律综合研... "十二五"以来,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石化")突出资源战略,转变发展方式,坚持效益勘探,深化海相碳酸盐岩、前陆冲断带、大面积岩性地层油气藏、海域深层天然气、页岩气等领域的油气成藏规律综合研究,持续攻关瓶颈技术,形成了具有特色的采集与处理、超深井优快钻完井、复杂储层和油气藏评价等一系列配套技术,在四川、鄂尔多斯、塔里木、准噶尔、渤海湾、东海等大型含油气盆地取得了一系列突破与进展,实现了石油基本保持稳定、天然气快速发展的目标。"十三五"面对经济新常态和日益复杂的内、外部环境,勘探工作任重道远。总体来看,中国石化东部探区石油资源平均探明率为46.4%,处于稳定发展阶段;中西部探区石油天然气均处于勘探的早期阶段,资源潜力巨大,具备可持续发展的基础。通过继续实施资源战略,立足大盆地实现大突破大发现,坚持老区精细勘探,实现规模商业发现;依靠理论、技术、管理创新推进高效勘探,为中国石化可持续发展和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作出新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勘探 地质认识 勘探工程技术 高效勘探 中国石化 “十二五” “十三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胜利油田油藏数值模拟软件自主研发进展与下步发展方向
17
作者 张志强 杨耀忠 +3 位作者 张世明 于金彪 曹伟东 胡慧芳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6-125,共10页
针对胜利油田复杂地质条件下的油藏开发需求,系统阐述了油藏数值模拟软件的自主研发历程、核心技术及应用成效。经过多年攻关,胜利油田研发了三维三相黑油模型、化学驱和CO_(2)驱组分数值模拟软件等一系列自主知识产权的油藏数值模拟软... 针对胜利油田复杂地质条件下的油藏开发需求,系统阐述了油藏数值模拟软件的自主研发历程、核心技术及应用成效。经过多年攻关,胜利油田研发了三维三相黑油模型、化学驱和CO_(2)驱组分数值模拟软件等一系列自主知识产权的油藏数值模拟软件,有效解决了特高含水期渗流规律表征、新型化学驱油体系驱油机理描述等关键技术难题,在模拟特高含水期油水差异化渗流、低渗透油藏非线性渗流等方面展现出显著的技术优势。此外,通过建立解耦排序、交替方向、自适应网格、代数多重网格等高效的数学模型离散与求解算法,实现了百万至千万级网格规模油藏模型的快速求解,基本满足了矿场开发方案研究的需求。然而,相较于国外商业化油藏数值模拟软件,胜利油田自主研发油藏数值模拟软件在功能完备性、大规模并行计算效率和新技术融合应用方面仍存在一定差距。为此,油藏数值模拟核心技术仍需在建模数模一体化与多种开发方式一体化的新发展模式、CPU+GPU大规模并行计算关键技术以及基于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集成应用方面进一步持续提升完善。通过持续技术创新与功能优化,胜利油田油藏数值模拟软件将进一步提升技术竞争力,为复杂油藏的高效开发提供有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值模拟 黑油模型 化学驱模型 组分模型 渗流机理 快速求解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因素敏感性分析在低勘探程度区块价值评估中的应用与探讨
18
作者 封永泰 赵琳洁 +2 位作者 王保华 李龙龙 段铁军 《石油实验地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26-432,共7页
随着矿业权竞争性政策在全国范围内的落地实施,油气勘查开采市场全面放开,但出让区块大多位于低勘探程度区。低勘探程度区存在资料缺乏、认识薄弱等现实因素,增大了各大油公司在“扩矿权”进程中所面临的区块评价、优选及竞标获取难度... 随着矿业权竞争性政策在全国范围内的落地实施,油气勘查开采市场全面放开,但出让区块大多位于低勘探程度区。低勘探程度区存在资料缺乏、认识薄弱等现实因素,增大了各大油公司在“扩矿权”进程中所面临的区块评价、优选及竞标获取难度。在此背景下,对于各大油公司而言,如何在勘探认知有限的情况下,快速且有效地评估低勘探程度区块的价值,对各油公司在区块获取中掌握主动权显得尤为重要。考虑油气勘探中地质的复杂性、勘探的局限性、开发的不确定性以及经济环境的波动性等风险因素,以国际通行的预期货币价值法为基础,借助多参数敏感性分析手段,明确影响区块价值评估的关键敏感因素,建立单位地质资源量预期收益与主控因素之间的多元回归方程,实现对低勘探程度区块价值的有效评估,并在塔里木盆地北部某常规断溶体油藏区块开展应用。该方法充分考虑油气勘探中的地质、勘探、开发、经济等风险因素,通过多参数敏感性分析,定量确定主控因素,并建立类比模型,为类比法参数体系确定提供科学依据,进而客观、快速地评估低勘探程度区的预期收益,也为出让区块的竞标决策提供有力的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勘探程度区 敏感性分析 预期收益 价值评估 类比模型 经济评价场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涪陵国家级页岩气示范区勘探开发建设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33
19
作者 郭旭升 胡德高 +5 位作者 舒志国 李宇平 郑爱维 魏祥峰 倪凯 赵培荣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4-23,共10页
2013年9月国家能源局批准设立了“重庆涪陵国家级页岩气示范区”(以下简称示范区),示范区于2015年12月建成,经过近10年的开发已成为国内页岩气产量的主要阵地。为加快我国页岩气理论认识与勘探开发技术集成和突破,有效推动中国海相页岩... 2013年9月国家能源局批准设立了“重庆涪陵国家级页岩气示范区”(以下简称示范区),示范区于2015年12月建成,经过近10年的开发已成为国内页岩气产量的主要阵地。为加快我国页岩气理论认识与勘探开发技术集成和突破,有效推动中国海相页岩气的大发展,在对示范区发展建设历程、地质理论认识、工程工艺技术、关键装备进展等内容进行系统地梳理、总结和回顾的基础上,展望了示范区未来的发展方向。研究结果表明:(1)示范区页岩气勘探开发经历了勘探评价、一、二期建设、立体开发调整三个阶段;(2)创新建立了海相页岩气“二元富集”理论和高效开发气藏工程理论认识;(3)创新形成了页岩气丛式水平井优快钻井技术、差异化缝网压裂技术、高效采气集输技术、岩溶山地绿色开发技术等配套技术体系,实现了关键装备和工具国产化;(4)实现了示范区埋深3 500 m以浅超压页岩气藏高效开发,埋深3500~4000m页岩气藏有效开发;(5)示范区未来建设主要包括加快推进深层、常压页岩气发展、持续攻关页岩气提高采收率技术、积极推广新技术新方法现场应用、着力强化绿色示范区建设等方面。结论认为,该示范区是4个国家级页岩气示范区中最早建成的,示范区取得的成果将继续指导中国页岩气勘探开发,对推动我国页岩气地质理论和勘探开发技术发展具有示范和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庆 涪陵国家级页岩气示范区 建设历程 理论认识 技术进展 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页岩气地质特殊性及其勘探对策 被引量:81
20
作者 聂海宽 何发岐 包书景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11-116,131-132,共6页
与页岩气生产大国——美国相比,中国页岩气勘探开发除了起步较晚,更有地质条件特殊性决定的页岩气地质特殊性。根据页岩发育环境、页岩类型、演化历史和演化特点等的研究,系统总结了中国海相、陆相页岩油气的地质特殊性。海相页岩具有&q... 与页岩气生产大国——美国相比,中国页岩气勘探开发除了起步较晚,更有地质条件特殊性决定的页岩气地质特殊性。根据页岩发育环境、页岩类型、演化历史和演化特点等的研究,系统总结了中国海相、陆相页岩油气的地质特殊性。海相页岩具有"一老二杂三高"的特点,时代老、层系多,多期复杂构造运动、破坏强度大,热演化史复杂、成熟度高;陆相页岩具有"一新一深二低"的特点,时代新,埋藏深、成熟低、脆性矿物含量低等,油气兼产。要实现页岩气勘探的突破和储产量的快速增长,应立足中国盆地特殊的地质特征来分析研究页岩气成藏机理、条件和有利分布区域,建立适合中国页岩气地质特殊性的综合评价方法和技术体系,同时加强地震技术、钻井技术、压裂技术、测井技术等攻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地质特殊性 海相页岩 陆相页岩 聚集机理 储层预测 含气量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