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Y油田低电阻率油层形成机理及RRSR识别方法
被引量:
22
1
作者
李薇
田中元
+2 位作者
闫伟林
刘峥君
尹海英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60-62,共3页
Y油田低电阻率油层测井、录井、岩心及试油等资料研究结果表明,其低电阻率油层成因主要是由于岩性较细、泥质含量较高,导致储集层的微孔隙发育从而导致束缚水饱和度较高,另外低孔、低渗以及盛水钻井液侵入也是重要原因。Y油田的低电阻...
Y油田低电阻率油层测井、录井、岩心及试油等资料研究结果表明,其低电阻率油层成因主要是由于岩性较细、泥质含量较高,导致储集层的微孔隙发育从而导致束缚水饱和度较高,另外低孔、低渗以及盛水钻井液侵入也是重要原因。Y油田的低电阻率油层可分为以下类型:①低孔、低渗造成的;②微孔隙发育造成的;③咸水钻井液侵入造成的。通过对低电阻率油层形成机理的研究,提出了一种利用深探测电阻率和自然电位曲线自动识别低电阻率油层的RRSR法(水层的RRSR值为0,油层、低电阻率油层的RRSR值大于0)。该方法在Y油田的应用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电阻率油层
机理
微孔隙系统
测井响应特征
自动识别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Y油田低电阻率油层形成机理及RRSR识别方法
被引量:
22
1
作者
李薇
田中元
闫伟林
刘峥君
尹海英
机构
中国
地质大学(北京)
中国
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中国
石油大庆
油田
勘探开发研究院
中国石化
河南油田
勘探开发研究院
中国石化河南油田钻井公司
出处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60-62,共3页
文摘
Y油田低电阻率油层测井、录井、岩心及试油等资料研究结果表明,其低电阻率油层成因主要是由于岩性较细、泥质含量较高,导致储集层的微孔隙发育从而导致束缚水饱和度较高,另外低孔、低渗以及盛水钻井液侵入也是重要原因。Y油田的低电阻率油层可分为以下类型:①低孔、低渗造成的;②微孔隙发育造成的;③咸水钻井液侵入造成的。通过对低电阻率油层形成机理的研究,提出了一种利用深探测电阻率和自然电位曲线自动识别低电阻率油层的RRSR法(水层的RRSR值为0,油层、低电阻率油层的RRSR值大于0)。该方法在Y油田的应用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关键词
低电阻率油层
机理
微孔隙系统
测井响应特征
自动识别方法
Keywords
low-resistivity oil pay, mechanism
micro-porosity system
well logging response
RRSR auto-identification
分类号
P631.8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Y油田低电阻率油层形成机理及RRSR识别方法
李薇
田中元
闫伟林
刘峥君
尹海英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
2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