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河南油田采油酸化废水无害化处理技术研究 被引量:11
1
作者 王松 李杨 +1 位作者 庄志国 曹民伟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90-93,共4页
报道了采用碱处理-氧化/吸附-混凝法处理油田酸化废水的一种工艺方法。实验用酸化废水取自河南油田,由剩余酸及酸化返排液组成,其CODcr=4367mg/L,由70.4%无机物和29.6%有机物构成。实验研究中以CODcr去除率为考察指标,所得... 报道了采用碱处理-氧化/吸附-混凝法处理油田酸化废水的一种工艺方法。实验用酸化废水取自河南油田,由剩余酸及酸化返排液组成,其CODcr=4367mg/L,由70.4%无机物和29.6%有机物构成。实验研究中以CODcr去除率为考察指标,所得药剂适宜加量和工艺参数如下:在碱处理阶段,Ca(OH)2加量100g/L,使废水pH由1.0升至11.5,CODcr去除率45.8%;在氧化阶段,H2O2溶液加量3mL/L,镀铜铁屑加量4g/L,pH值3~4;在吸附阶段,活性炭加量10g/L,pH值4~5,搅拌时间60min。进一步通过正交设计实验,求得氧化/口及附阶段最佳工艺条件为:pH:45,H2O2溶液加量3mL/L,镀铜铁屑加量4g/L,活性炭加量10g/L,搅拌时间80min。碱处理后废水经此氧化/吸附处理后,CODcr为315mg/L,再加入2.5g/LPAC混凝处理后,pH=7.5,CODcr为115mg/L,去除率达97.4%;悬浮固体由原废水的624mg/L降至4mg/L,含油由1.41mg/L降至0.4mg/L,色度由110mg/L降至6mg/L.CI^-由47341mg/L降至198mg/L。处理后废水达到国家二级排放标准。表7参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化废水 污水处理 氧化 吸附 混凝 处理工艺 化学需氧量(COD) 外排污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相渗曲线探索递减率随含水率变化呈现的规律 被引量:2
2
作者 马培申 孙宜丽 +5 位作者 舒政 谭夜强 余强 张薇 吴长虎 齐勇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0-115,123,共7页
为探究油田开发过程中不同含水率阶段产量递减率的变化情况。基于相渗曲线,研究了递减率、含水上升率、含水率三者之间的关系,建立了注采平衡的条件下递减率与含水率的关系,最后针对厚层油藏Z和多层油藏S进行实例计算分析。研究结果表明... 为探究油田开发过程中不同含水率阶段产量递减率的变化情况。基于相渗曲线,研究了递减率、含水上升率、含水率三者之间的关系,建立了注采平衡的条件下递减率与含水率的关系,最后针对厚层油藏Z和多层油藏S进行实例计算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注采平衡的理想条件下,某一含水率阶段递减率受采液速度、束缚水饱和度的共同影响。递减率随着含水率的上升呈抛物线式变化,且递减率与采液速度成正比关系。在油藏确定的条件下,产量递减率大小主要由采液速度的大小决定,可通过调整井网密度、注采井数比等影响采液速度的参数控制产量递减。通过建立递减率与含水率的变化关系,明确产量递减变化规律的影响因素,为减缓产量递减对策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递减率 相渗曲线 含水率 含水上升率 采液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防蜡技术在双河油田的应用 被引量:5
3
作者 刘延坡 周传迅 +2 位作者 刘晓军 吴莉玲 王立振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14-216,共3页
简述了油井微生物防蜡原理.筛选出了可在无机盐存在下以固体石蜡为碳源生长的清防蜡菌种AD-4.菌液含菌>108个/mL.该菌液与9口油井的沉积蜡在65℃作用7天后,沉积蜡凝固点(27.5~55.0℃)下降1.5~8.5℃,菌液pH值由7.4降至6.2~6.8,表面张... 简述了油井微生物防蜡原理.筛选出了可在无机盐存在下以固体石蜡为碳源生长的清防蜡菌种AD-4.菌液含菌>108个/mL.该菌液与9口油井的沉积蜡在65℃作用7天后,沉积蜡凝固点(27.5~55.0℃)下降1.5~8.5℃,菌液pH值由7.4降至6.2~6.8,表面张力(71.0~76.1 mN/m)下降34.2%~49.3%.一口井的原油在60℃与菌液作用8天后,C25以上组分减少,轻组分增多,表明该菌为烃降解菌.在双河区3口井进行先导性试验,在安棚区8口井和下三门区6口井进行适应性试验,AD-4菌液和培养基从套管加入,确定加荆周期为30天,菌液初次加量为300~450 kg,逐次递减至维持量80~150 kg,井温较高时菌液加量较大.5口井生产数据表明加菌液后抽油泵负荷和电流减小,检泵周期延长.该清防蜡菌适用条件为:矿化度<1×104mg/L,含水30%~90%,油层温度<90℃.图1表3参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烃降解菌 清防蜡菌 菌种筛选 微生物/原油相互作用 清防蜡 油井 微生物采油 河南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河油田高耗水条带影响因素及治理对策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刘博 张荣达 +2 位作者 张伊琳 卢云霞 汪婷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CSCD 2020年第6期96-102,共7页
中国东部油田长期注水开发,油藏高耗水条带发育,导致注水效率降低。为了明确高耗水条带发育的影响因素,以南阳双河北块为研究对象,分别分析了注入速度、渗透率级差、渗透率变异系数、地层系数四个因素对发育高耗水条带的影响,结合正交... 中国东部油田长期注水开发,油藏高耗水条带发育,导致注水效率降低。为了明确高耗水条带发育的影响因素,以南阳双河北块为研究对象,分别分析了注入速度、渗透率级差、渗透率变异系数、地层系数四个因素对发育高耗水条带的影响,结合正交实验比较四个因素的影响因素相对大小。研究得出渗透率高、注入速度小、渗透率变异系数和渗透率级差高,更容易发育高耗水条带并导致水驱开发效果变差;在地层系数、注入量一定的情况下,渗透率高,更容易发育高耗水条带。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渗透率变异系数对发育高耗水条带的影响最大,渗透率级差以及地层系数的影响次之,注入速度影响最小,为油田后期生产调整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耗水条带 数值模拟 正交实验 影响因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优势菌生物膜法处理采油废水 被引量:5
5
作者 曹明伟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05年第1期47-49,共3页
利用环境生物技术,开发出高温优势菌生物膜法处理采油废水使其达标排放的处理技术。该技术具有工程投资低、处理效率高、运行管理简单等特点。利用该技术建设的河南油田双河联合站采油废水处理示范工程,生产运行稳定,外排水质达到国家... 利用环境生物技术,开发出高温优势菌生物膜法处理采油废水使其达标排放的处理技术。该技术具有工程投资低、处理效率高、运行管理简单等特点。利用该技术建设的河南油田双河联合站采油废水处理示范工程,生产运行稳定,外排水质达到国家排放一级标准,在国内石油系统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优势菌 生物膜法 采油废水 化学需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边水小断块油藏聚驱后期开发技术对策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张磊 贾兰 张道连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CSCD 2020年第6期72-77,共6页
针对双河油田强边水小断块油藏聚驱后期递减持续增加的问题,研究了影响聚驱后期开发效果的因素,主要包括:①边水能量强,边部油井见效率低;②聚驱井网不规则,聚窜严重;③地层堵塞油井的产液量降幅大等。为了改善聚驱后期开发效果,进一步... 针对双河油田强边水小断块油藏聚驱后期递减持续增加的问题,研究了影响聚驱后期开发效果的因素,主要包括:①边水能量强,边部油井见效率低;②聚驱井网不规则,聚窜严重;③地层堵塞油井的产液量降幅大等。为了改善聚驱后期开发效果,进一步提高采收率,开展了强边水小断块油藏的改善开发效果技术对策研究。运用数值模拟技术研究不同注采参数条件下边部井组聚驱驱替效果,界定强边水油藏边部井组合理注采比,拟合小井距聚驱井网不同注采方式对单井点窜流的抑制作用,明确了抑制单井点聚窜的最佳方式,运用油藏工程方法研究不同聚驱阶段油井堵塞半径,提出聚驱后期堵塞油井治理对策,现场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边水 聚合物驱 数值模拟 改善开发效果 小断块油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稀疏井网条件下的古辫状河道心滩砂体估算——以苏里格气田苏X区块为例 被引量:14
7
作者 崔连可 单敬福 +2 位作者 李浮萍 崔璐 种健 《岩性油气藏》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55-164,共10页
在辫状河沉积环境中,心滩是油气储集的重要场所,如何从已钻井资料中识别心滩并进行平面组合,进而预测河道内部心滩平面展布规律,是正确认识辫状河沉积的基础。针对苏里格气田苏X区块小层划分与对比、沉积微相平面分布等精细地质研究不... 在辫状河沉积环境中,心滩是油气储集的重要场所,如何从已钻井资料中识别心滩并进行平面组合,进而预测河道内部心滩平面展布规律,是正确认识辫状河沉积的基础。针对苏里格气田苏X区块小层划分与对比、沉积微相平面分布等精细地质研究不够深入和单井产量及最终采收率均较低等问题,基于测录井、野外露头和现代卫星图片等资料,在精细划分地层的基础上,利用单期河道砂厚中心连线法、心滩测井相分异法、心滩雷达图和心滩预测技术对研究区进行单期河道和钻遇心滩的识别与刻画、心滩雷达图的绘制以及预测心滩的刻画。结果表明:研究区盒8下1-1和盒8下1-2单层均发育3支河道;河道内心滩分别给定长厚比60∶1~80∶1、宽厚比30∶1~40∶1、长宽比2∶1~3∶1,心滩长度一般为300~1 100 m,宽度一般为150~550 m;单期河道砂厚与心滩在单一河道内发育的个数呈反比。后期加密井钻探结果显示心滩雷达图和心滩预测技术均具有较高的可信度。上述方法可提高心滩钻遇率,便于后期加密井及水平井的大规模部署,有助于提高油气采收率,为相似地层结构和井网密度的工区在研究砂体平面分布和空间叠置规律方面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辫状河 心滩测井相分异法 心滩雷达图 心滩预测 苏里格气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脉冲爆燃压裂技术在煤层气井中的应用 被引量:7
8
作者 汪长栓 姚元文 +2 位作者 冯国富 杨兴波 袁结连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28-130,共3页
脉冲爆燃压裂技术利用火药能源在近井带燃烧产生多级脉冲气体压力,在裂缝方向不受地应力控制的前提下,使地层产生多条裂缝体系,改善了地层近井带的导流能力。为验证脉冲爆燃压裂技术在煤层气井的应用效果,选择部分井层开展了现场试验及... 脉冲爆燃压裂技术利用火药能源在近井带燃烧产生多级脉冲气体压力,在裂缝方向不受地应力控制的前提下,使地层产生多条裂缝体系,改善了地层近井带的导流能力。为验证脉冲爆燃压裂技术在煤层气井的应用效果,选择部分井层开展了现场试验及使用效果评价。结果表明,在煤层气井实施脉冲爆燃压裂措施,工艺简单,成本较低,不污染煤层,对提高煤层气井开发初期出水量,解除煤层气储层近井带污染及堵塞,提高产气量,具有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 爆燃压裂 煤层气 应用 效果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