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泌阳凹陷双河油田扇三角洲前缘构型精细解剖 被引量:11
1
作者 姜建伟 肖梦华 +1 位作者 王继鹏 胡书奎 《断块油气田》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60-568,共9页
利用岩心、测井和生产动态资料,在扇三角洲前缘内部构型级次划分及识别单一河道砂的基础上,精细解剖泌阳凹陷双河油田Ⅶ10小层扇三角洲前缘的构型。双河油田扇三角洲前缘复合砂体主要发育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和溢岸砂3类构成单元,单一... 利用岩心、测井和生产动态资料,在扇三角洲前缘内部构型级次划分及识别单一河道砂的基础上,精细解剖泌阳凹陷双河油田Ⅶ10小层扇三角洲前缘的构型。双河油田扇三角洲前缘复合砂体主要发育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和溢岸砂3类构成单元,单一砂体构型界面为泥粉砂质夹层、钙质砂砾岩夹层以及泥砾岩夹层。研究区砂体的拼接样式分为河口坝-河口坝拼接、河口坝-辫状水道拼接、辫状水道-辫状水道拼接以及辫状水道-溢岸砂拼接等4种类型。应用三维视窗内多视角栅状组合技术在小层内识别出3条单一河道及其相应河口坝和溢岸砂,单一河道宽度为100-150m,具有从北向南逐步交叉合并并分流的变化规律。油田现有的井网不能有效地控制单一河道砂体分布,需要缩小井距,沿单一河道完善注采系统,以提高注水开发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因单砂体 构型解剖 扇三角洲前缘 双河油田 泌阳凹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方位速度分析对宽方位地震资料处理的影响——以南阳凹陷CY-DZ探区地震资料处理为例 被引量:2
2
作者 杨梦娟 王雷 +3 位作者 商建立 李斌 王帮助 李铮 《石油地质与工程》 CAS 2020年第5期30-33,共4页
各向同性速度场会影响宽方位地震资料道集的动校正效果,进而影响剩余静校正效果、方位各向异性校正效果以及叠加效果等。宽方位地震资料处理时,动校正速度是随着方位角变化而变化的。采用分方位速度分析求取的多方位速度场可以有效地改... 各向同性速度场会影响宽方位地震资料道集的动校正效果,进而影响剩余静校正效果、方位各向异性校正效果以及叠加效果等。宽方位地震资料处理时,动校正速度是随着方位角变化而变化的。采用分方位速度分析求取的多方位速度场可以有效地改善动校正后道集质量,消除各向同性速度场对OVT域地震资料处理中剩余静校正及方位各向异性校正的不良影响,有利于提高动校正后道集平整度和低序级断层成像精度。该方法在南阳凹陷CY-DZ探区地震资料处理中应用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阳凹陷 分方位速度分析 剩余静校正 低序级断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泌阳凹陷王集地区开发地震采集方案设计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张永华 李锋 +3 位作者 赵雨晴 林社卿 朱艳宝 李铮 《石油地质与工程》 CAS 2019年第5期36-40,共5页
泌阳凹陷王集地区发育复杂断块、断层岩性油藏,且已进入勘探开发中后期,现有地震资料核三上段低序级断层的断面不清,不能满足油气勘探开发需求。在开发地震采集方案设计时,充分考虑王集地区构造特征及前期地震采集因素,采用基于融合处... 泌阳凹陷王集地区发育复杂断块、断层岩性油藏,且已进入勘探开发中后期,现有地震资料核三上段低序级断层的断面不清,不能满足油气勘探开发需求。在开发地震采集方案设计时,充分考虑王集地区构造特征及前期地震采集因素,采用基于融合处理的设计理念,应用地震数值模拟技术优选观测系统参数,基于叠前成像需求的波动方程对观测系统面元属性进行对比分析,确定了小面元、高覆盖、宽方位开发地震采集方案。依据该开发地震设计方案施工,采集到的地震资料波场信息丰富,地震剖面信噪比与分辨率明显改善,提高了小断层、小断块、微幅度构造及断层-岩性油藏识别能力,发现和落实了多个含油圈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泌阳凹陷 开发地震 观测系统设计 数值模拟 融合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润湿性的黏土膨胀模型研究及其应用 被引量:2
4
作者 姜建伟 于春生 周雨朦 《石油地质与工程》 CAS 2016年第2期87-89,144,共4页
建立了考虑润湿性的黏土膨胀孔隙网络模型,通过与实验数据对比,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研究了不同润湿系统中黏土膨胀给储集层渗透率带来的伤害以及黏土膨胀体积对油水相对渗透率和水驱采出程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黏土吸附液相速率相... 建立了考虑润湿性的黏土膨胀孔隙网络模型,通过与实验数据对比,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研究了不同润湿系统中黏土膨胀给储集层渗透率带来的伤害以及黏土膨胀体积对油水相对渗透率和水驱采出程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黏土吸附液相速率相同的情况下,随着岩石亲油性的增强,黏土膨胀对渗透率的伤害减轻;同一润湿系统中,膨胀体积越大束缚水饱和度越高,含水饱和度相同时,膨胀体积大的模型油相相对渗透率大于水相相对渗透率,这将在高膨胀体积模型中产生"低渗流速度窜流"现象,采出程度随黏土膨胀体积的增大逐渐降低,说明这种油相的相对渗流优势不会从根本上提高水驱采收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土膨胀 储集层伤害 油水相渗 网络模型 润湿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泌阳凹陷南部陡坡带泌293井区沉积特征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姜建伟 《石油地质与工程》 CAS 2015年第6期41-43,71,共4页
综合利用岩心、钻井、测井、录井、分析化验等资料,开展泌阳凹陷南部陡坡带沉积特征研究,确定研究区为水下冲积扇沉积体系;开展了砂体发育特征、沉积微相及展布、微相物性参数、微相含油性等研究,共划分三种亚相、六种微相类型,其中扇... 综合利用岩心、钻井、测井、录井、分析化验等资料,开展泌阳凹陷南部陡坡带沉积特征研究,确定研究区为水下冲积扇沉积体系;开展了砂体发育特征、沉积微相及展布、微相物性参数、微相含油性等研究,共划分三种亚相、六种微相类型,其中扇根主河道和辫状河道砂体储集层物性及含油性最好,是油田产能建设的主要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泌阳凹陷 南部陡坡带 沉积体系 水下扇 储层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涪陵地区茅口组热液白云岩储层预测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曾臻 屈大鹏 +2 位作者 李文成 肖伟 李铮 《石油地质与工程》 CAS 2019年第6期38-42,共5页
近年来,川东南涪陵地区茅口组热液白云岩储层获得勘探突破,表明其巨大的勘探潜力,但该区储层薄、非均质性强,地震识别预测刻画难度大。基于热液白云岩储层发育主控因素认识,首先开展了以基底断裂精细刻画、生屑滩相有利微相识别等为核... 近年来,川东南涪陵地区茅口组热液白云岩储层获得勘探突破,表明其巨大的勘探潜力,但该区储层薄、非均质性强,地震识别预测刻画难度大。基于热液白云岩储层发育主控因素认识,首先开展了以基底断裂精细刻画、生屑滩相有利微相识别等为核心的宏观描述;其次应用储层测井敏感参数优选及降维融合等定量预测技术,实现"断控"及"相控"基础上的热液白云岩储层精细描述。结果表明,热液白云岩储层由于其特殊的成因及控制因素,主要发育于基底断裂附近的生屑滩有利沉积微相,远离基底断裂有逐步减薄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涪陵地区 茅口组 热液白云岩 降维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聚合物三层分注技术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3
7
作者 胡荣 刘科伟 +3 位作者 申秀丽 董军锋 焦明远 赵娜 《石油地质与工程》 CAS 2011年第3期125-127,10,共4页
聚合物分注特别是三层分注,可以改善油藏层间差异大的问题。新型聚合物三层分注技术是将聚合物配注器放置在地面,进行地面投捞与调配,将各个配注器连接电磁流量计,实时监测各层的注入量,数据真实准确,避免了以前聚合物三层分注技术存在... 聚合物分注特别是三层分注,可以改善油藏层间差异大的问题。新型聚合物三层分注技术是将聚合物配注器放置在地面,进行地面投捞与调配,将各个配注器连接电磁流量计,实时监测各层的注入量,数据真实准确,避免了以前聚合物三层分注技术存在的问题。分析了新型聚合物分注技术的原理组成、主要配套工具及现场应用情况。该技术在河南油田已应用20井次,成功率95%,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分注 河南油田 测试调配 剪切配注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叠前逆时偏移技术在NY复杂断块群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石聿 吕佳慧 +2 位作者 李铮 赵芳 王国华 《石油地质与工程》 CAS 2017年第6期50-51,共2页
以叠前逆时偏移为核心技术,有针对性地在NY复杂断块群地区开展应用,重点分析了影响复杂断块群构造成像的主要因素。介绍了叠前逆时偏移技术的特点、关键参数选取和速度模型的构建步骤。应用结果表明,叠前逆时偏移技术有助于提高复杂断... 以叠前逆时偏移为核心技术,有针对性地在NY复杂断块群地区开展应用,重点分析了影响复杂断块群构造成像的主要因素。介绍了叠前逆时偏移技术的特点、关键参数选取和速度模型的构建步骤。应用结果表明,叠前逆时偏移技术有助于提高复杂断块群地震资料的成像质量,使断块群的绕射波成像更加准确,地层反射更加清晰,建立了一套实用有效的叠前逆时偏移方法;可满足地震资料解释的需要,降低勘探开发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断块群 速度建模 逆时偏移 三维网格层析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