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泌阳凹陷双河油田扇三角洲前缘构型精细解剖
被引量:11
- 1
-
-
作者
姜建伟
肖梦华
王继鹏
胡书奎
-
机构
中国石化河南油田分公司科技处
中国石化河南油田分公司新疆采油厂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科学学院
中国石化河南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
出处
《断块油气田》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60-568,共9页
-
文摘
利用岩心、测井和生产动态资料,在扇三角洲前缘内部构型级次划分及识别单一河道砂的基础上,精细解剖泌阳凹陷双河油田Ⅶ10小层扇三角洲前缘的构型。双河油田扇三角洲前缘复合砂体主要发育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和溢岸砂3类构成单元,单一砂体构型界面为泥粉砂质夹层、钙质砂砾岩夹层以及泥砾岩夹层。研究区砂体的拼接样式分为河口坝-河口坝拼接、河口坝-辫状水道拼接、辫状水道-辫状水道拼接以及辫状水道-溢岸砂拼接等4种类型。应用三维视窗内多视角栅状组合技术在小层内识别出3条单一河道及其相应河口坝和溢岸砂,单一河道宽度为100-150m,具有从北向南逐步交叉合并并分流的变化规律。油田现有的井网不能有效地控制单一河道砂体分布,需要缩小井距,沿单一河道完善注采系统,以提高注水开发效果。
-
关键词
成因单砂体
构型解剖
扇三角洲前缘
双河油田
泌阳凹陷
-
Keywords
genetic single sand body
architecture anatomy
fan-delta front
Shuanghe Oilfield
Biyang Sag
-
分类号
TE121.31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
-
题名春光油田白垩系储层机械防砂筛管性能评价与优选实验
被引量:11
- 2
-
-
作者
王地举
董长银
彭元东
罗全民
付金杰
彭建文
-
机构
中国石化河南油田分公司新疆采油厂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石油工程学院
中国石化河南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
-
出处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5期120-124,共5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374226)资助
-
文摘
机械筛管是防砂井井下防砂管柱的关键组成部分,其类型和性能决定了挡砂效果和油井防砂后产能以及总体服务期限。春光油田白垩系储层为疏松砂岩易出砂储层,为了选择合适的机械防砂筛管类型,使用自行研制开发的挡砂介质性能评价径向流驱替实验装置,模拟春光油田地层砂和生产条件,对割缝筛管、复合精密筛管、绕丝筛管、金属棉滤砂管等四种类型的筛管样品进行了性能评价实验。根据动态实验数据,研究提出了筛管的流通性能、挡砂性能及其评价指标的计算方法,系统地评价了四种筛管的流通性能、挡砂性能并得到了具体的量化评价指标。实验综合对比表明,对于春光油田白垩系储层,割缝筛管的挡砂性能和流通性能均较低;金属棉滤砂管的挡砂性能最好但堵塞后的流通性能较差;绕丝筛管的两项指标均衡但总体偏低;复合精密筛管的两项指标相对均衡并均比较高,推荐作为春光白垩系储层首选的机械防砂筛管类型。
-
关键词
防砂筛管
性能评价
流通性能
挡砂性能
驱替实验
春光油田
-
Keywords
sand control screens characteristics evaluation fluid conductivity sand retention ability sand retention experiment Chunguang Oilfield
-
分类号
TE357.3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
-
题名二氧化碳注入对低渗透储层矿物及孔隙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7
- 3
-
-
作者
赵林
蒋尔梁
王树森
罗全民
李宾飞
朱迪
柏浩
-
机构
中国石化河南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
中国石化河南油田分公司新疆采油厂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石油工程学院
-
出处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659-664,670,共7页
-
文摘
注二氧化碳采油过程中,二氧化碳溶解于水形成碳酸,与储层矿物反应会改变岩心矿物组成和储层物性。本文通过室内实验研究了二氧化碳驱、二氧化碳/水交替驱及二氧化碳吞吐3种不同注入方式下低渗透储层的矿物、产出流体、储层微观结构以及渗透率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二氧化碳驱、二氧化碳水气交替驱、二氧化碳吞吐3种注入方式均可使岩心渗透率增加,二氧化碳/水交替驱过程对岩心渗透率的影响最为明显;产出液中的钙离子和钠离子浓度都明显上升,岩心矿物中方解石及长石含量下降,碳酸的溶蚀作用导致岩心中的斜长石和方解石减少;在碳酸作用下岩心微观结构由致密、连通性差、粒间孔隙发育差状态变为疏松、连通性好、粒间孔隙发育充分状态,溶蚀现象明显。
-
关键词
二氧化碳驱
矿物组成
储层物性
相互作用
-
Keywords
CO_(2)flooding
mineral composition
physical properties of reservoir
interaction
-
分类号
TE357.46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
-
题名裂缝性油藏耐温耐盐调驱剂的制备及性能评价
被引量:3
- 4
-
-
作者
纪成
梅海燕
李影
王凌云
贾瑢
-
机构
中国石化河南油田分公司新疆采油厂
西南石油大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
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南石油大学
中国石油大港油田分公司第二采油厂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第十采油厂
中国石化河南油田分公司勘探局
-
出处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91-95,共5页
-
基金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子课题"基于非线性渗流的水驱稠油油藏数值模拟技术及剩余油分布模式研究"(2011ZX05024-002-004)
-
文摘
针对常规调驱封堵剂在裂缝性高温高盐油藏易降解、适应性差的难题,以丙烯酰胺、二甲基二丙烯酰胺基磺酸钠为共聚单体,以过硫酸铵为引发剂,N,N-亚甲基丙烯酰胺为化学交联剂,锂皂石为物理交联剂,合成一种新型的耐温耐盐调驱剂颗粒,并对其微观形貌和粘弹性进行表征,评价其耐剪切性能、膨胀性能、封堵性能和提高采收率能力。结果表明:调驱剂为不规则的块状颗粒,初始平均粒径为66.87μm,在75℃的模拟地层水中吸水48 h后的粒径能达到初始粒径的3.53倍左右,其弹性模量和粘性模量分别为1 600和150 Pa;该颗粒封堵率均大于80%,总体封堵效果较好,在渗透率级差为4.03的条件下,水驱后提高采收率幅度达20.1%。该调驱剂颗粒在裂缝性高温高矿化度非均质油藏具有较强的适应性。
-
关键词
膨胀性能
流变性能
耐温耐盐性
裂缝性油藏
封堵率
调驱剂
-
Keywords
swelling property
rheology property
temperature-resistant and salt-tolerant property
fractured reservoirs
plugging ratio
profile control agent
-
分类号
TE357.43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
-
题名三元复合体系在多孔介质运移过程中变化规律研究
被引量:2
- 5
-
-
作者
王媛媛
宋考平
刘健
沈秋雨
周继龙
于涛
-
机构
东北石油大学提高油气采收率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中国石油大庆油田采油九厂
中国石化西北油田分公司采油二厂
中国石化河南油田分公司新疆采油厂
中国石油大庆油田第四采油厂
-
出处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CSCD
2018年第6期51-56,共6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分注工具对三元复合体系作用机理及三元复合体系与油层的匹配关系研究"(5140407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驱油相自扩大波及体积提高采收率新方法"(51834005)
-
文摘
为进一步探索三元复合体系在储层中的运移变化规律,针对大庆油田流体性质和地质特征,以油藏工程、表面活性剂化学和油田化学为理论指导,基于复合体系各组分浓度动态测试结果,开展了三元复合体系黏度、界面张力和驱油效果变化规律实验研究和机理分析。结果表明,三元复合驱过程中,聚合物、表面活性剂以及碱呈现出不同的沿程滞留特征,出现色谱分离现象,表面活性剂浓度下降速率远快于聚合物和碱浓度下降速率,整个驱替过程中超低界面张力和高黏度状态仅能够保持大约1/3的井距长度。超低界面张力对三元复合驱阶段采收率的贡献比有限,有大约60%以上原油不是复合体系在超低界面张力状态下采出的。三元复合驱使用体系只要在保持较低界面张力状态的同时兼顾充分的黏度性能,也可能获得同样良好的驱油效果。
-
关键词
三元复合驱
组分浓度
黏度
界面张力
驱油效果
-
Keywords
alkali/surfactant/polymer(A/S/P)compound flooding
component concentration
viscosity
interfacial tension
displacement effect
-
分类号
TE357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