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油田地理信息系统在线编辑功能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3
1
作者 徐震 徐士进 +2 位作者 董少春 马沧 张霞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09年第14期3964-3968,共5页
利用WebGIS管理油田地面数据可以有效的提高管理效率,提供决策支持。传统油田GIS系统考虑到安全和技术等因素,并没有开发在线编辑功能,数据定期更新,系统数据滞后于实际生产数据。油田地面管理数据具有变动频繁,变化量小的特点。数据在... 利用WebGIS管理油田地面数据可以有效的提高管理效率,提供决策支持。传统油田GIS系统考虑到安全和技术等因素,并没有开发在线编辑功能,数据定期更新,系统数据滞后于实际生产数据。油田地面管理数据具有变动频繁,变化量小的特点。数据在线编辑的实现,将极大提高油田地理信息系统的时效性和可用性。讨论了利用MapGuide实现在线编辑功能的技术细节,并解决了数据更新和数据安全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线编辑 MAPGUIDE WEBGIS 油田地面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北油田北部馆陶组上段沉积演化
2
作者 邹娟 戴俊生 +2 位作者 冀国盛 吉文辉 田博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2015年第2期16-21,共6页
新北油田北部凹陷众多,成藏条件比较复杂,尤其是馆陶组上段。通过对岩心录井、测井曲线特征等分析,结合前人研究,对新北油田北部馆陶组上段沉积地层进行了重新划分,将前3个砂层组划分为12个小层,研究其地层发育特征。并以单井沉积相分... 新北油田北部凹陷众多,成藏条件比较复杂,尤其是馆陶组上段。通过对岩心录井、测井曲线特征等分析,结合前人研究,对新北油田北部馆陶组上段沉积地层进行了重新划分,将前3个砂层组划分为12个小层,研究其地层发育特征。并以单井沉积相分析为基础,对新北油田北部馆陶组上段沉积相进行重新分析,认为该段为三角洲平原亚相,物源来自北东方向,主要发育分流河道、分流间湾、天然堤、决口扇等微相。在馆陶组上段沉积时期,沉积环境整体较稳定,沉积相展布变化不大,仅第二砂层组沉积时期,水体相对较动荡,砂体量、分流河道走向多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北油田 馆陶组上段 三角洲平原沉积亚相 沉积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平井开采底水油藏采水控锥方法研究 被引量:39
3
作者 王青 吴晓东 刘根新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09-111,共3页
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分别研究用水平井开采底水油藏时井型、采水时机和采水量对控制底水锥进的影响。研究表明,对于垂向渗透率较低、油水界面之上存在夹层的储集层,采水控锥效果显著。水平井采水效果好于直井采水;采水越早,控锥效果越好;... 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分别研究用水平井开采底水油藏时井型、采水时机和采水量对控制底水锥进的影响。研究表明,对于垂向渗透率较低、油水界面之上存在夹层的储集层,采水控锥效果显著。水平井采水效果好于直井采水;采水越早,控锥效果越好;采水量越大,控锥作用越明显;采水时机和采水量存在最优值。对于适于呆水控锥的油藏,应根据具体地质构造、储集层物性、水体大小等情况,结合经济分析,综合选择合适的采水井型、采水时机和采水量。另外,采水控锥并不是对所有水平井开采的底水油藏都有效,如果垂向渗透率大,油水界面之上无夹层、隔层的有效阻挡,或水体巨大,水平井的含水上升会很快,采水一般难以见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井 底水油藏 采水控锥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小断块油气藏滚动勘探开发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陆修莲 蒋弋平 +1 位作者 范海林 刘学清 《石油物探》 EI CSCD 2004年第6期568-572,共5页
YA是江苏油田最为典型的复杂小断块油气藏。断块破碎、玄武岩多次波干扰、辉绿岩屏蔽是地震勘探面临的主要困难。为此,在该地区采取了针对性的措施:①资料采集采用了合适的观测系统,如优化测网方向、提高覆盖次数;②采用处理解释一体化... YA是江苏油田最为典型的复杂小断块油气藏。断块破碎、玄武岩多次波干扰、辉绿岩屏蔽是地震勘探面临的主要困难。为此,在该地区采取了针对性的措施:①资料采集采用了合适的观测系统,如优化测网方向、提高覆盖次数;②采用处理解释一体化方法并借助于一些针对性的处理技术,以提高资料的处理质量;③运用综合的、多阶段的解释研究方法,即从研究火成岩的侵人机制入手,用地质理论指导地震解释,辅以三维立体解释技术,实现精细构造解释。上述措施的实施,使该区的滚动勘探开发取得了很好的成果,探明地质储量显著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藏 滚动勘探开发 覆盖次数 解释技术 多次波 地震解释 地震勘探 复杂小断块 精细构造 江苏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吸水剖面进行储层参数解释方法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郭文敏 刘玉忠 +2 位作者 刘同敬 焦红岩 秦家敏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09-112,209-210,共4页
在考虑边界层效应及启动压力梯度的两相渗流数学模型基础上,以注水井吸水剖面为边界条件,考虑油井见水前、后两种情况,建立了以生产井累计产油量、瞬时产液量、含水率为目标函数的吸水剖面综合解释模型。以L11–41井组为例,对不同时间... 在考虑边界层效应及启动压力梯度的两相渗流数学模型基础上,以注水井吸水剖面为边界条件,考虑油井见水前、后两种情况,建立了以生产井累计产油量、瞬时产液量、含水率为目标函数的吸水剖面综合解释模型。以L11–41井组为例,对不同时间测试的吸水剖面进行了井间渗透率、饱和度以及平均饱和度解释,同时以该井组内L11–131井解释饱和度与现场PND和RT饱和度测井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吸水剖面综合解释结果与测井解释结果吻合。利用吸水剖面资料进行储层参数综合解释,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定量描述注采井间主渗通道参数大小,为油田注采关系调整及井间挖潜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水剖面 储层参数解释 启动压力 数学模型 剩余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等效渗透率在底水油藏水平井数值模拟中的应用 被引量:1
6
作者 程强 魏敬超 李立峰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2014年第2期34-37,共4页
研究了等效渗透率在底水油藏水平井数值模拟中的应用。首先在水平井筒内压力损失计算方法的基础上,依据混合密度、混合黏度与混合速度定义,推导了井筒内两相流动等效渗透率的数学表达式;然后利用等效渗透率将井筒内压降与流速关系改写... 研究了等效渗透率在底水油藏水平井数值模拟中的应用。首先在水平井筒内压力损失计算方法的基础上,依据混合密度、混合黏度与混合速度定义,推导了井筒内两相流动等效渗透率的数学表达式;然后利用等效渗透率将井筒内压降与流速关系改写为达西定律形式,统一了井筒与油藏中运动方程,因此可将井筒处理为油藏的一部分;最后基于达西定律推导了底水油藏水平井开采数学模型,建立了数值模拟方法。实例研究表明,基于等效渗透率的数值模拟能够较好地模拟井筒压降影响下的底水油藏水平井开采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底水油藏 水平井 等效渗透率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