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苏北断块型圈闭基于安全性CO_(2)地质封存能力计算方法研究
1
作者 孙东升 张顺康 +2 位作者 王智林 葛政俊 林波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41-645,655,共6页
针对苏北盆地断块型圈闭CO_(2)地质封存过程中的安全性问题,在综合考虑断层封闭性、盖层封闭性以及井筒安全性的基础上,结合理论计算、室内实验等方法,明确了相应的安全性界限。在断层封闭性方面,建立了断层连通概率模型;在盖层封闭性方... 针对苏北盆地断块型圈闭CO_(2)地质封存过程中的安全性问题,在综合考虑断层封闭性、盖层封闭性以及井筒安全性的基础上,结合理论计算、室内实验等方法,明确了相应的安全性界限。在断层封闭性方面,建立了断层连通概率模型;在盖层封闭性方面,通过实验测试明确临界压力;在井筒安全性方面,建立了老井CO_(2)注入的标准。在明确断层、盖层及井筒安全边界的基础上,借助数值模拟技术,进行CO_(2)地质封存模拟并计算封存能力。在模拟的过程中,当断层、盖层或井筒的压力状况达到安全边界时,模型停止模拟计算。通过计算模拟模型中的CO_(2)封存量,分析封存位置所占孔隙体积等关键参数,建立了一种针对苏北断块型圈闭CO_(2)地质封存能力的计算方法。采用连续注气和排水注气2种方式,对苏北某断块型圈闭CO_(2)地质封存能力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圈闭主控断层的开启压力分别为42.9、44.8 MPa,盖层的突破压力最高达到40.5 MPa,套管的破裂压力为45 MPa,连续注气和排水注气对应的封存系数分别为0.04、0.03 t/m^(3)。在排水注气过程中,由于采水井采出一部分地层水,使得压力上升速度较连续注气更加缓慢,最终CO_(2)封存量更高。同时,由于排水注气方式下CO_(2)封存位置所占的孔隙体积出现了明显增加,使得CO_(2)封存系数反而比连续注气方式更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_(2)地质封存 断块型圈闭 安全性 数值模拟 封存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北盆地深层致密储层“甜点”表征及体积压裂参数优化方法
2
作者 唐建东 张顺康 +2 位作者 林式微 葛政俊 林波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49-356,405,共9页
按照“油层下面找油层”的思路,江苏油田的勘探开发逐步向深层进军,苏北深层致密、特低渗油藏已逐步成为油田增储建产的重要领域。受复杂构造、沉积、裂缝等因素影响,苏北深层致密储层效益开发难度大。围绕苏北深层致密油藏储量有效动... 按照“油层下面找油层”的思路,江苏油田的勘探开发逐步向深层进军,苏北深层致密、特低渗油藏已逐步成为油田增储建产的重要领域。受复杂构造、沉积、裂缝等因素影响,苏北深层致密储层效益开发难度大。围绕苏北深层致密油藏储量有效动用进行了研究:“甜点”描述方面,针对苏北深层致密油藏特点,通过融合地质、物探、油藏、工程、经济等多学科的资料,形成了地质-地震一体化致密砂岩储层表征方法、多参数综合表征和评价方法,实现了致密储层的精准刻画,有效地指导了致密储层分类与“甜点”优选;体积压裂方面,通过采用提高压裂缝控体积、暂堵转向提高裂缝复杂程度、组合加砂提高裂缝充填体积等工艺,并结合区块储层特征开展针对性优化,初步形成了适合江苏深层致密储层特征的体积压裂改造技术;技术政策优化方面,通过开展井型、开发方式、压裂参数的优化和井网方案的迭代优选,保障致密油藏稳产;钻井高效提速配套方面,通过优化钻井工艺和布井方案,实现了提速降本、节约投资。研究成果有效指导了矿场试验,在X17、F125、Y48区块部署实施7口常规井和1口水平井。其中,常规井单井平均产油量超过6 t/d,水平井产油量稳定在10 t/d以上,实现了苏北深层致密油藏储量有效动用,研究方法和现场试验可以为其他致密油藏储量的开发提供技术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层致密 有效动用 一体化 “甜点”描述 体积压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渗致密油藏早期合理产能的微观因素 被引量:1
3
作者 张顺康 阿迪莱·库尔班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1期13351-13358,共8页
矿场实践表明,低渗致密油藏微观渗流规律对油井早期产能具有重要影响。基于江苏油田花瓦、永联区带近10个致密油区块近60块岩心微观渗流实验结果及生产动静态参数,分析评价了目标区块储层特征,构建了相应的渗流模型及两相流动产能方程... 矿场实践表明,低渗致密油藏微观渗流规律对油井早期产能具有重要影响。基于江苏油田花瓦、永联区带近10个致密油区块近60块岩心微观渗流实验结果及生产动静态参数,分析评价了目标区块储层特征,构建了相应的渗流模型及两相流动产能方程。进一步通过开展单因素和多因素叠加对产能影响程度的分析,明确了影响目标区块早期合理产能的主控因素及其对产能影响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当考虑单因素影响时,启动压力梯度和产水率对致密油开采影响显著;当考虑多因素叠加效应时,典型井产能下降最高达89.25%。研究结果可以为改善低渗致密油藏渗流模式、合理配产提供合理依据,有助于有效开发低渗致密油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致密油藏 合理产能 微观因素 产能方程 渗流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3断块K_(2)t_(1)^(3)注水外溢及合理注采比 被引量:5
4
作者 张顺康 刘炳官 +2 位作者 尤启东 孙东升 金勇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4期14548-14553,共6页
针对C3断块K_(2)t_(1)^(3)边底水油藏地层压力长期得不到有效恢复的问题,在确定注水外溢时机的基础上,应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注采比、油水黏度比、注水时机、边水体积、注水井位置、地层倾角等因素对注水外溢的影响。利用统计回归方法... 针对C3断块K_(2)t_(1)^(3)边底水油藏地层压力长期得不到有效恢复的问题,在确定注水外溢时机的基础上,应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注采比、油水黏度比、注水时机、边水体积、注水井位置、地层倾角等因素对注水外溢的影响。利用统计回归方法建立了注水外溢的定量表征模型,进一步结合物质平衡原理开展了合理注采比研究。结果表明,注采比对C3断块K_(2)t_(1)^(3)油藏注水外溢的影响程度最大;受注水外溢的影响,随着注水量的增加,油藏有效注水并没有得到同步增加,甚至会降低;合理注采比研究结果表明,当注采比在1.8左右时,该油藏地层压力恢复速度才能达到最大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底水油藏 注水 外溢 注采比 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油水相渗数据的驱油效率计算方法 被引量:5
5
作者 张顺康 徐建军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70-72,共3页
为了评价油藏水驱开发效果,根据Welge方程以及油水两相相对渗透率测试数据,建立了快速绘制含水率、驱油效率与注入孔隙体积倍数关系曲线的方法。应用实例表明,该方法为评价油藏开发潜力提供了一种新的手段,同时可有效弥补室内实验测试... 为了评价油藏水驱开发效果,根据Welge方程以及油水两相相对渗透率测试数据,建立了快速绘制含水率、驱油效率与注入孔隙体积倍数关系曲线的方法。应用实例表明,该方法为评价油藏开发潜力提供了一种新的手段,同时可有效弥补室内实验测试过程中带来的误差,对于油藏动态分析、产量预测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对渗透率 含水率 驱油效率 注入孔隙体积倍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邮凹陷南断阶沉积成岩对储层产能控制评价 被引量:1
6
作者 钟思瑛 丁圣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30-36,共7页
影响低渗透储层产能的因素众多而复杂,因此,正确分析和评价这些因素对于低渗透储层开发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排除工程因素影响,从地质因素考虑,重点分析和评价沉积与成岩作用对产能的影响,并利用恒速压汞和核磁共振特殊实验数据对其机理... 影响低渗透储层产能的因素众多而复杂,因此,正确分析和评价这些因素对于低渗透储层开发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排除工程因素影响,从地质因素考虑,重点分析和评价沉积与成岩作用对产能的影响,并利用恒速压汞和核磁共振特殊实验数据对其机理进行剖析。研究表明,高邮凹陷南断阶储层产能主要受后期成岩作用控制,局部小范围内,成岩环境相同的受沉积作用控制,究其机理,南断阶储层主要受压实、胶结、溶蚀等成岩作用形成不同的微观孔隙结构,导致南断阶储层产能显著的差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邮凹陷 沉积微相 成岩相 微观孔隙结构 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