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江苏油田含油污水处理新工艺新技术 被引量:6
1
作者 彭志 李凡磊 赵绍伟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23-26,共4页
报道了近几年来江苏油田回注污水处理技术的改进。2005年以来,对真武、杨家坝污水处理系统进行了改造:为应对来水量和水质的大幅度波动,在系统前端增设了储水罐;除油和去除悬浮物在不同的罐内进行并改进了两罐内部结构;视对水质的要求... 报道了近几年来江苏油田回注污水处理技术的改进。2005年以来,对真武、杨家坝污水处理系统进行了改造:为应对来水量和水质的大幅度波动,在系统前端增设了储水罐;除油和去除悬浮物在不同的罐内进行并改进了两罐内部结构;视对水质的要求采用二级或三级过滤,改进了全自动双室精细过滤技术;结果使处理后回注污水水质有了很大提高,改造后处理工艺的主要不足之有:流程偏长,立式储罐容积偏大,对药剂的依赖性加大等。完成了管式膜超滤器的现场试运行,考察并比较了各种气浮方法,确定了包括气浮的污水处理流程,推荐用于沙埝、高集污水处理系统。针对小断块油藏的特点,提出了包括气浮和二级或三级过滤的两个污水处理新工艺,其中推荐用于超低渗油藏的污水处理工艺中,第三级过滤为管式膜超过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注污水 污水处理 处理工艺 工艺设备 膜过滤技术 气浮工艺 小断块油藏 江苏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陈堡油田陈2断块阜宁组阜三段储层非均质性研究 被引量:20
2
作者 陈刚 王正 陈清华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0-23,共4页
为了挖掘剩余油,实现陈2断块的稳产,采用渗透率变异系数、突进系数和基尼系数分析了陈2断块阜宁组三段的层内、层间和平面的非均质性。受沉积微相的控制,单砂层垂向非均质模式以反韵律和复合韵律为主,层内非均质性较强,水下分流河道、... 为了挖掘剩余油,实现陈2断块的稳产,采用渗透率变异系数、突进系数和基尼系数分析了陈2断块阜宁组三段的层内、层间和平面的非均质性。受沉积微相的控制,单砂层垂向非均质模式以反韵律和复合韵律为主,层内非均质性较强,水下分流河道、席状砂和分流河口砂坝的渗透率变异系数、渗透率突进系数和基尼系数等3个参数依次减小;不同的沉积环境造成了砂层组之间存在着很强的层间非均质性;平面非均质性高于纵向非均质性,顺着物源方向,砂体连通性和物性较好,非均质性弱;垂直于物源方向,砂体连通性和物性较差,非均质性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均质性 渗透率变异系数 渗透率突进系数 基尼系数 沉积微相 阜三段 陈堡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量构成法中措施产量劈分及预测的两种方法 被引量:14
3
作者 别爱芳 冀光 +2 位作者 张向阳 冯明生 曲德斌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628-632,共5页
为配合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已开发油田老井产量项目管理工作,给出两种从开发单元原油产量中劈分和预测某些批次油井(参照对象和项目对象)措施增油量的方法:在明确类比对象及其类比参数的求法的前提下,以前几年内整个开发单元产... 为配合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已开发油田老井产量项目管理工作,给出两种从开发单元原油产量中劈分和预测某些批次油井(参照对象和项目对象)措施增油量的方法:在明确类比对象及其类比参数的求法的前提下,以前几年内整个开发单元产量数据和开发单元投产新井单井产量数据为劈分基础,经回归参照对象的历史参数值得出定量预测模型,进而用类比法预测项目对象在后几年的措施增油量。方法一的回归参数为产量构成法求出的参照对象在历年的措施增油量,从而直接预测项目对象在后几年的措施增油量;方法二则通过两个回归参数(产量构成法求出的参照对象历年的总产量和自然产量)间接预测项目对象在后几年的措施增油量。方法二具有理论依据,在处于递减阶段的开发单元的项目对象措施增油量预测中,可信度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量构成 措施产量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水射流深穿透射孔试验研究 被引量:12
4
作者 熊建华 李根生 +3 位作者 黄中伟 牛继磊 王明才 朱苏青 《流体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4,34,共5页
在前期研究高压水射流深穿透射孔机理的基础上,研制了新一代高压水射流深穿透射孔井下装置,并结合江苏油田油井的实际井况,研究制定了现场选井条件、水力参数、井下施工管柱组合、工作液配方和施工工艺等,计算了油管伸长量,实现了现场... 在前期研究高压水射流深穿透射孔机理的基础上,研制了新一代高压水射流深穿透射孔井下装置,并结合江苏油田油井的实际井况,研究制定了现场选井条件、水力参数、井下施工管柱组合、工作液配方和施工工艺等,计算了油管伸长量,实现了现场施工作业设备和施工参数的配套。现场试验结果表明,该技术可用于井斜角达45°的井中深穿透射孔,射孔速度可达2m/h,射孔深度可达2m,增产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射流 水力射孔 增产工艺 现场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渗透油藏CO_2驱SF_6微量气体示踪实验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万国赋 刘同敬 +2 位作者 祝奎 任建强 郭文敏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41-145,201,共5页
CO2驱油技术是提高低渗透油藏采收率的有效方法,而井间示踪监测是深入理解实际油田注CO2驱替特征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天然低渗透岩芯CO2驱SF6气体示踪室内实验研究,独创性地设计了"常压加剂高压注入"的微体积量气体示踪剂的... CO2驱油技术是提高低渗透油藏采收率的有效方法,而井间示踪监测是深入理解实际油田注CO2驱替特征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天然低渗透岩芯CO2驱SF6气体示踪室内实验研究,独创性地设计了"常压加剂高压注入"的微体积量气体示踪剂的投放方法,建立了基于高灵敏度热导检测器的SF6示踪剂气相色谱检测方法。实验结果表明:SF6气体示踪剂的投放工艺具有简便、加剂量可控的优点,示踪剂检测方法具有简单、速度快(2 min/样)、灵敏度高(检测极限10–7)和精密度好(相对标准偏差为0.6%)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透油藏 CO2驱 气体示踪剂 SF6投放工艺 SF6检测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含水停采油藏剩余油再聚集敏感因素研究 被引量:12
6
作者 张建宁 尤启东 郭文敏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CSCD 2015年第3期39-43,共5页
在剩余油再聚集数学模型建立的基础上,运用典型油藏地质模型利用数值模拟方法,分析研究了剩余油再聚集敏感因素及再富集规律。结果表明剩余油再聚集过程中受油藏内部驱动压力、重力、浮力及毛管力的力学再平衡作用控制。剩余油富集规模... 在剩余油再聚集数学模型建立的基础上,运用典型油藏地质模型利用数值模拟方法,分析研究了剩余油再聚集敏感因素及再富集规律。结果表明剩余油再聚集过程中受油藏内部驱动压力、重力、浮力及毛管力的力学再平衡作用控制。剩余油富集规模受停采时间、停采前含油饱和度、原油性质、储层非均质和构造等因素影响,油藏的微构造高点、腰部、平面渗透率高及砂体顶部是剩余油重新运移聚集的有利区带。现场通过侧钻、零星调整井、回采和水淹层挖潜,取得了良好增油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期停采油藏 剩余油再聚集 数学模型 敏感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评价低渗透储层开发潜力参数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骆瑛 何鹏 +1 位作者 唐韵 王磊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2012年第4期24-27,33,共5页
随着勘探难度加大、新增储量品位下降,低渗透储量所占的比例将越来越大,开发难度也将进一步加大,开发矛盾越来越突出。用常规的孔隙度、渗透率、产能的高低已难以评价低渗透油藏的开发潜力和开发难度。采用微观孔隙结构、可动流体百分... 随着勘探难度加大、新增储量品位下降,低渗透储量所占的比例将越来越大,开发难度也将进一步加大,开发矛盾越来越突出。用常规的孔隙度、渗透率、产能的高低已难以评价低渗透油藏的开发潜力和开发难度。采用微观孔隙结构、可动流体百分数、启动压力梯度等参数,可有效分析低渗储层的渗流特征,评价其开发潜力,为油田有效注水开发、增储上产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观孔隙结构 可动流体百分数 启动压力梯度 储层评价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气采输过程中水合物防治技术研究应用 被引量:2
8
作者 徐苏燕 康成瑞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2012年第5期65-70,共6页
随着气田进入有水开发阶段,部分气井在井筒、井口及地面流程设备处出现天然气水合物冻堵的现象,严重影响到气井的正常生产与销售。为加快气田开发进程,完善采气工艺技术,解决气井水合物冻堵对气藏开发的不利影响,分别进行了天然气水合... 随着气田进入有水开发阶段,部分气井在井筒、井口及地面流程设备处出现天然气水合物冻堵的现象,严重影响到气井的正常生产与销售。为加快气田开发进程,完善采气工艺技术,解决气井水合物冻堵对气藏开发的不利影响,分别进行了天然气水合物形成的静态与动态影响因素研究、水合物抑制剂评价及配套工艺研究。通过研究与现场应用,有效地抑制了气井水合物的形成,解决了因水合物冻堵影响气井开井时率的生产难题,对气井保护性开采及提高采收率起到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合物堵塞 水合物影响因素 水合物抑制剂 配套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注入水水质监测数据的统计分析
9
作者 郭鹏 冯恩山 徐惠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47-149,153,共4页
在注入水水质评价中通常采用的项目达标率和总达标率 ,不能反映水质各监测项目的测定值与标准控制值的差距。为此引入了水质指数S的概念。水质指数为各监测项目的检测值与标准控制值之比的加和 ,该指数值越小 ,则水质越好。当加和包括全... 在注入水水质评价中通常采用的项目达标率和总达标率 ,不能反映水质各监测项目的测定值与标准控制值的差距。为此引入了水质指数S的概念。水质指数为各监测项目的检测值与标准控制值之比的加和 ,该指数值越小 ,则水质越好。当加和包括全部n个监测项目时 ,称为全项目水质指数或水质总指数 ,记为Sn。考虑到江苏油田试采一厂的情况 ,n取为 7,包括主项目 4个 (pH值 ,含量 ,SRB和TGB菌数 ) ,主项目水质指数记为Sn′,辅助项目 3个 (游离CO2 、硫化物、总铁含量 )。又引入了将其中任意一个项目排除在外的水质指数Sn -1(i) ,i代表除外项目。Sn 与Sn′之差 ,特别是Sn 与Sn -1(i)之差 ,表示该除外项目对水质的影响程度。利用各个S值对比了试采一厂各地区、区块注入水的水质及近几年水质的变化并作了分析讨论。例如影响富民地区水质的首要项目是总铁含量 ,含油量和游离CO2 含量也是主要项目 ,由此得出腐蚀是最重要的问题。简述了提高各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入水 水质监测 数据处理 统计分析 水质指数 江苏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井伴热循环水系统缓蚀处理技术
10
作者 郭鹏 陶剑清 殷玉平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32-234,260,共4页
江苏油田SN区块由油井口到集油站的集输管线用伴热水保温,伴热水管线腐蚀严重。根据水质检测数据,伴热水基本上不含细菌,预测结垢量不大,而现场挂片测定的腐蚀速率,来水中为0.8646 mm/a,回水中为0.4298mm/a,89.3%挂片垢物为铁垢(以Fe2O3... 江苏油田SN区块由油井口到集油站的集输管线用伴热水保温,伴热水管线腐蚀严重。根据水质检测数据,伴热水基本上不含细菌,预测结垢量不大,而现场挂片测定的腐蚀速率,来水中为0.8646 mm/a,回水中为0.4298mm/a,89.3%挂片垢物为铁垢(以Fe2O3计)。用Na2SO3除氧的缓蚀效果差。从10种商品中选出了A剂(主要成份为改性咪唑啉、有机磷及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为伴热水缓蚀剂。用KSCN示踪剂法测定了伴热水系统总水量、循环水量、代谢时间、流程总长及流量。由85℃下A剂缓蚀率与加剂量关系,确定采用冲击方式加药,首次加剂量300 mg/L,循环水量420 m3,每隔14天按100 mg/L加剂量加药一次。46天现场挂片监测结果表明,来水和回水腐蚀速率分别降至0.2412 mm/a和0.1507 mm/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伴热水 缓蚀剂 缓蚀处理 工艺参数 原油集输管线 江苏SN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边水普通稠油断块油藏挖潜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尤启东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2014年第3期38-42,共5页
针对Z43断块普通稠油强边水油藏目前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开展了剩余油挖潜技术研究。在控油断层、微构造、隔夹层等地质精细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三维地质模型。开展普通稠油油藏高含水期剩余油分布研究,制定了挖潜方案,提出了常规井、侧... 针对Z43断块普通稠油强边水油藏目前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开展了剩余油挖潜技术研究。在控油断层、微构造、隔夹层等地质精细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三维地质模型。开展普通稠油油藏高含水期剩余油分布研究,制定了挖潜方案,提出了常规井、侧钻井继续落实控油断层,短井段水平井挖潜剩余油的思路,现场实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该断块类型油藏的成功挖潜对类似油藏后期开发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边水 复杂断块 高含水 剩余油挖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断陷湖盆早期浅水三角洲沉积——以高邮凹陷永安地区戴一段为例 被引量:10
12
作者 朱兆群 林承焰 +4 位作者 张宪国 李志鹏 谢晶晶 魏肃东 程平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659-673,共15页
浅水三角洲作为沉积学和油气勘探领域的热点,目前研究主要集中在大型拗陷型盆地内,对断陷湖盆关注较少。通过充分调研区域地质背景并结合永安地区戴一段的岩心、录井、测井、地震、分析化验等资料进行系统研究后认为,戴一段处于断陷早期... 浅水三角洲作为沉积学和油气勘探领域的热点,目前研究主要集中在大型拗陷型盆地内,对断陷湖盆关注较少。通过充分调研区域地质背景并结合永安地区戴一段的岩心、录井、测井、地震、分析化验等资料进行系统研究后认为,戴一段处于断陷早期,地形较为平缓,水体宽浅且波动频繁,气候温暖湿润,物源供给充足,具备形成浅水三角洲的有利沉积条件。研究区浅水三角洲为近源沉积,以牵引流为主;砂岩中多见强水动力沉积构造;垂向上发育进积、加积的沉积序列,具平行、亚平行及叠瓦状地震反射特征;以前缘亚相为主体,相带宽阔,可分为内、外前缘沉积,水下分流河道构成主要骨架砂体;在向湖推进过程中受沉积物可容纳空间与沉积物补给量比值(A/S)变化的影响较大,不同成因砂体类型及沉积样式呈现有规律的分布。基于以上分析,最终建立了断陷湖盆早期浅水三角洲的沉积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对丰富浅水三角洲的沉积学认识并拓展永安地区乃至整个高邮凹陷斜坡带油气勘探的领域和范围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水三角洲 断陷湖盆 沉积模式 高邮凹陷 戴一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外光协同NaClO氧化法处理双甘膦生产废水 被引量:6
13
作者 何鹏 李绍兴 余龙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47-449,共3页
采用紫外光协同NaClO氧化法处理双甘膦生产废水(简称废水)。NaClO作为氧化剂可以氧化降解废水中的亚氨基二乙腈等有机物,同时水体中的溶解氧会因为紫外光的存在而参与到反应中并产生1O2、O2-和H2O2等活性物种,从而间接提高废水处理效率... 采用紫外光协同NaClO氧化法处理双甘膦生产废水(简称废水)。NaClO作为氧化剂可以氧化降解废水中的亚氨基二乙腈等有机物,同时水体中的溶解氧会因为紫外光的存在而参与到反应中并产生1O2、O2-和H2O2等活性物种,从而间接提高废水处理效率。实验结果表明,在V(NaClO)∶V(废水)为0.100、废水pH为2、反应时间为2 h的条件下,COD去除率达95.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光 次氯酸钠 氧化法 双甘膦 亚氨基二乙腈 废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酸盐岩酸化压裂CO_2量的计算 被引量:5
14
作者 侯博恒 施松杉 《断块油气田》 CAS 2013年第5期656-658,共3页
酸化压裂过程中,酸液沿裂缝壁面岩石流动反应,生成大量CO2。这些CO2部分溶解在残酸溶液中,部分游离于裂缝内,气相物质的存在对酸液流动反应过程具有重要影响。CO2的临界温度为31.05℃,临界压力为7.37 MPa,在储层条件下游离CO2一般处于... 酸化压裂过程中,酸液沿裂缝壁面岩石流动反应,生成大量CO2。这些CO2部分溶解在残酸溶液中,部分游离于裂缝内,气相物质的存在对酸液流动反应过程具有重要影响。CO2的临界温度为31.05℃,临界压力为7.37 MPa,在储层条件下游离CO2一般处于超临界状态。根据质量守恒原理与相平衡原理,文中总结了酸化压裂过程中CO2生成量、溶解量以及超临界游离CO2体积的计算方法,并进行了实例分析。计算结果表明,酸-岩反应生成的CO2数量巨大,其中小部分溶解在残酸溶液中,绝大部分以超临界状态游离在裂缝中,需考虑其对酸液流动反应和裂缝延伸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化压裂 CO2 溶解 游离 碳酸盐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高含水油井泡沫酸化工艺应用 被引量:4
15
作者 官峻 陶剑清 +5 位作者 王华 潘义 康玉阳 顾曙兵 顾晨 张学谦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2013年第3期46-49,共4页
针对CB油田油井在中高含水期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对起泡剂、稳泡剂和基础酸液配方的筛选研究及施工工艺的优化等基础研究工作,分别在常规井和水平井中采用泡沫暂堵分流技术进行地层解堵酸化工艺措施。该项工艺的应用,在有效解除... 针对CB油田油井在中高含水期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对起泡剂、稳泡剂和基础酸液配方的筛选研究及施工工艺的优化等基础研究工作,分别在常规井和水平井中采用泡沫暂堵分流技术进行地层解堵酸化工艺措施。该项工艺的应用,在有效解除该油藏因地层微粒物运移引起的近井地带堵塞的同时,较好地避免了在油水关系复杂的层内条件下常规酸化解堵措施易引起的油井含水上升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高含水油井 泡沫 酸化 暂堵分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ogistic回归的高邮凹陷永安地区戴一段含油气性量化评价 被引量:1
16
作者 朱兆群 林承焰 +4 位作者 张宪国 赵强 谢晶晶 魏肃东 程平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41-51,共11页
开展含油气性定量评价成为有效推动高邮凹陷永安地区戴一段油气勘探的重要工作之一。根据已有勘探成果对含油气性评价单元进行细分并筛选出主要含油气性评价指标,利用Logistic回归方法拟合油气分布与评价指标之间的关系建立研究区含油... 开展含油气性定量评价成为有效推动高邮凹陷永安地区戴一段油气勘探的重要工作之一。根据已有勘探成果对含油气性评价单元进行细分并筛选出主要含油气性评价指标,利用Logistic回归方法拟合油气分布与评价指标之间的关系建立研究区含油气性定量评价模型;应用该模型对永安地区戴一段含油气性进行多层次的系统量化表征,并结合油气地质认识提供下一步的勘探建议。结果表明:所建立的含油气回归模型总体准确率为89%,具有较高的可靠性;研究区深部地区的勘探潜力值得探索,是未来拓展勘探的有利区域;基于Logistic回归的含油气性量化评价方法所受客观限制小、适应性较强,能够直接计算得到含油气概率值,并可以方便地刻画含油气性特征以指导油气勘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油气性 LOGISTIC回归 量化评价 戴一段 高邮凹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