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8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苏北盆地江苏油田CO_(2)驱油技术进展及应用 被引量:4
1
作者 唐建东 王智林 葛政俊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8-25,F0002,共9页
CCUS(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对绿色低碳转型、实现“双碳”目标意义重大,而CO_(2)驱油埋存是其重要内容。苏北盆地江苏油田针对复杂断块油藏提高采收率的技术瓶颈开展CO_(2)驱油技术攻关及多种类型矿场试验,形成了以重力稳定驱、驱吐... CCUS(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对绿色低碳转型、实现“双碳”目标意义重大,而CO_(2)驱油埋存是其重要内容。苏北盆地江苏油田针对复杂断块油藏提高采收率的技术瓶颈开展CO_(2)驱油技术攻关及多种类型矿场试验,形成了以重力稳定驱、驱吐协同等为特点的复杂断块油藏CO_(2)驱油的4种差异化模式,成功开展了花26断块“仿水平井”重力稳定驱等技术先导试验,建成了10×10^(4) t的复杂断块油藏CCUS示范工程。江苏油田累计注入液碳量30.34×10^(4) t,累计增油量9.83×10^(4) t,实现了较好的增产效果及经济效益。技术研究及试验可为其他复杂断块油藏的CO_(2)驱开发提供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断块 CO_(2)驱油模式 重力稳定驱 提高采收率 CO_(2)封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碳愿景下中国石化不同油藏类型CO_(2)驱提高采收率技术发展与应用 被引量:61
2
作者 李阳 黄文欢 +4 位作者 金勇 何应付 陈祖华 汤勇 吴公益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CSCD 2021年第6期793-804,共12页
CO_(2)驱油技术具有提高原油采收率和CO_(2)封存的双重目的,具有较大的发展前景,特别是碳减排的需要给予了技术规模应用较大的发展空间。中国石化CO_(2)驱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单井吞吐、先导试验和全面推广应用3个阶段,经过50多年的发展,... CO_(2)驱油技术具有提高原油采收率和CO_(2)封存的双重目的,具有较大的发展前景,特别是碳减排的需要给予了技术规模应用较大的发展空间。中国石化CO_(2)驱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单井吞吐、先导试验和全面推广应用3个阶段,经过50多年的发展,CO_(2)驱油机理及配套技术已经较为成熟。结合中国石化油藏特点以及混相驱、近混相驱、非混相驱3种CO_(2)驱动类型,建立了CO_(2)驱油藏筛选标准。明确了低渗透油藏、致密油藏、中高渗透油藏这3类油藏的CO_(2)驱油机理。以苏北盆地草舍油田阜三段油藏、花26断块阜三段油藏、洲城油田垛一段油藏以及渤海湾盆地正理庄高89-1块油藏为例,总结了中国石化典型区块的实际开发效果,表明CO_(2)驱是提高原油采收率的重要方式。针对低渗油藏和中高渗透油藏CO_(2)驱规模应用面临的技术瓶颈,提出进一步加强驱油机理和提高注气效果的研究,推进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技术的发展,对于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和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 CO_(2)驱 不同油藏类型 提高采收率 机理 标准 开发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油田中高渗油藏聚合物驱聚合物适应性研究 被引量:19
3
作者 张运来 卢祥国 +2 位作者 张云宝 潘凌 朱国华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45-248,292,共5页
实验研究了聚合物对江苏油田中高渗砂岩油藏的适应性。实测了油藏温度下(70℃)相对分子质量M不同的6种聚合物,在矿化度20g/L的模拟油田地层水中的分子线团均方根回旋半径,根据文献发表的渗透率比~孔隙半径中值R50关系,由这些回... 实验研究了聚合物对江苏油田中高渗砂岩油藏的适应性。实测了油藏温度下(70℃)相对分子质量M不同的6种聚合物,在矿化度20g/L的模拟油田地层水中的分子线团均方根回旋半径,根据文献发表的渗透率比~孔隙半径中值R50关系,由这些回旋半径值判定,Ka=0.1时的岩心不会被M≤3.5×10^7的聚合物所堵塞。在Ka为0.125-1.026μm^2的储层岩心上,考察了M为3.5×10^7、3.0×10^7、1.9×10^7,浓度为0.6、0.8、1.0、1.2g/L的聚合物溶液的注入压力~注入体积关系,在所有情况下注入压力都能达到稳定,M越高、浓度越大、渗透率越低,则注入压力越高,注入压力达到稳定值所注入体积越大,因此所用聚合物均不堵塞Kμ≥0.125时的岩心。在含有Ka=0.15、0.25和0.40时的三小层的人造平板非均质岩心上,在水驱至含水90%后注入M=3.5×107、浓度1.0g/L的聚合物溶液整体段塞0.38PV,采收率增加16.7%;维持此聚合物用量(380PV·mg/L)而采用浓度递增或递减的三个段塞注入,则采收率增加幅度升至17.2%或降至15.8%;当注入时机由含水98%逐步降至含水0%(不水驱)时,最终采收率从60.0%逐步升至70.5%。图4表4参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驱油聚合物 相对分子质量 回旋半径 油藏适应性 渗透率 孔喉半径 岩心驱油效果 中高渗油藏 江苏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蜡乳液润滑剂在江苏油田钻井中的应用 被引量:7
4
作者 何竹梅 薛芸 +1 位作者 曾甘林 徐浩 《石油钻探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63-66,共4页
为了减轻江苏油田钻井中的原油污染问题,实现钻井生产的防卡及安全钻进,开展了石蜡乳液润滑剂的应用研究。通过进行石蜡乳液的润滑性、抗温性和储层保护等评价试验,优选出一种适合江苏油田地层特点,且具有润滑、防塌、保护储层作用的环... 为了减轻江苏油田钻井中的原油污染问题,实现钻井生产的防卡及安全钻进,开展了石蜡乳液润滑剂的应用研究。通过进行石蜡乳液的润滑性、抗温性和储层保护等评价试验,优选出一种适合江苏油田地层特点,且具有润滑、防塌、保护储层作用的环保型石蜡乳液润滑剂,在11口定向井中替代原油使用,节约原油150 t,减少有害钻井废弃物排放量超过5 000 m3。M40-20试验井油层表皮系数为-0.55,储层处于超完善状态;应用井钻井作业顺利,复杂时效较近三年(2006—2008年)平均值降低达26.7%,取得了较好的钻探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蜡 乳状液 润滑剂 钻井液 江苏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污水配制聚合物交联体系在江苏油田的应用 被引量:4
5
作者 朱平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89-92,共4页
通过室内实验和油田先导性试验研究了污水配制聚合物交联体系的应用可行性。室内实验证明助凝剂可在较宽的 pH范围内促进污水配制HPAM 酚醛交联体系的交联反应。凡是可与聚合物交联体系组分或凝胶发生作用的污水特殊组分在达到一定浓度... 通过室内实验和油田先导性试验研究了污水配制聚合物交联体系的应用可行性。室内实验证明助凝剂可在较宽的 pH范围内促进污水配制HPAM 酚醛交联体系的交联反应。凡是可与聚合物交联体系组分或凝胶发生作用的污水特殊组分在达到一定浓度后 ,均可造成交联体系的凝胶强度降低或导致不成胶。凝胶强度随 pH、矿化度和聚合物水解度的增加而降低 ,聚合物的分子量和浓度的影响则反之。可使成胶时间变长的因素均会导致凝胶强度变弱。在真 1 2区块使用污水配制聚合物交联体系进行调驱处理的先导性试验获得了成功。真 4 9井的注入压力从 1 1 .5MPa升至 1 5.5MPa ,吸水剖面获得了明显调整。在弱凝胶处理后的约 6个月中总增油量达到了 1 30 0t,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图 5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水配制 聚物交联体系 注入工艺 先导性试验 江苏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油田采油厂成本管理的反思与创新
6
作者 张帆 李惠芳 《现代管理科学》 2004年第12期83-84,共2页
本文剖析成本控制的主体——江苏油田采油厂在成本管理上存在的不足。以实证的方法,对采油厂的成本管理进行反思。在反思中,创新成本管理的模式、机制、方法。这些创新对加强采油厂成本管理中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江苏油田试采二厂连... 本文剖析成本控制的主体——江苏油田采油厂在成本管理上存在的不足。以实证的方法,对采油厂的成本管理进行反思。在反思中,创新成本管理的模式、机制、方法。这些创新对加强采油厂成本管理中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江苏油田试采二厂连续多年实现成本不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苏油田分公司 成本管理 成本控制 财务预算 关联交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油田含油污水处理新工艺新技术 被引量:6
7
作者 彭志 李凡磊 赵绍伟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23-26,共4页
报道了近几年来江苏油田回注污水处理技术的改进。2005年以来,对真武、杨家坝污水处理系统进行了改造:为应对来水量和水质的大幅度波动,在系统前端增设了储水罐;除油和去除悬浮物在不同的罐内进行并改进了两罐内部结构;视对水质的要求... 报道了近几年来江苏油田回注污水处理技术的改进。2005年以来,对真武、杨家坝污水处理系统进行了改造:为应对来水量和水质的大幅度波动,在系统前端增设了储水罐;除油和去除悬浮物在不同的罐内进行并改进了两罐内部结构;视对水质的要求采用二级或三级过滤,改进了全自动双室精细过滤技术;结果使处理后回注污水水质有了很大提高,改造后处理工艺的主要不足之有:流程偏长,立式储罐容积偏大,对药剂的依赖性加大等。完成了管式膜超滤器的现场试运行,考察并比较了各种气浮方法,确定了包括气浮的污水处理流程,推荐用于沙埝、高集污水处理系统。针对小断块油藏的特点,提出了包括气浮和二级或三级过滤的两个污水处理新工艺,其中推荐用于超低渗油藏的污水处理工艺中,第三级过滤为管式膜超过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注污水 污水处理 处理工艺 工艺设备 膜过滤技术 气浮工艺 小断块油藏 江苏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家嘴油田戴南组薄砂岩储层地震预测技术 被引量:3
8
作者 陈洪才 李朝瑞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8-116,共9页
马家嘴油田戴南组断裂发育,油藏类型以构造-岩性油藏为主。储层具有纵向厚度薄、横向分布变化快的特点,对储层预测的精度要求较高,常规的地震反演方法难以满足需求。为解决此问题,采用了波形指示模拟方法对研究区薄储层进行预测,此方法... 马家嘴油田戴南组断裂发育,油藏类型以构造-岩性油藏为主。储层具有纵向厚度薄、横向分布变化快的特点,对储层预测的精度要求较高,常规的地震反演方法难以满足需求。为解决此问题,采用了波形指示模拟方法对研究区薄储层进行预测,此方法以波形相控为指导,通过地震波形在横向上的变化代替变差函数,对目标参数进行模拟,从而得到更符合沉积地质规律的高精度反演结果。利用研究区内开发井多且密的优势,综合地质、地震和测井资料,优选对储层敏感的自然电位曲线进行波形指示模拟,对主力含油砂组展布进行预测;结合反演结果对参与运算井、后验井及过断层井进行分析,表明波形指示模拟具有较高的纵向和横向分辨率,能够较精细反映储层的空间变化;提取主要含油砂组平面展布图,与研究区的沉积规律相符,结合油层分布图对目标含油砂组分布进行了重新认识,认为马3断层下降盘向西具有滚动扩边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家嘴油田 断裂发育 薄储层预测 波形指示模拟 滚动扩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油田企业ERP系统的建设与应用实践
9
作者 陈新荣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z2期26-29,共4页
中国石化江苏油田分公司作为中国油田企业第一家全面实施企业资源计划(ERP)系统的企业,在ERP系统的建设与应用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分析了油田企业ERP建设面临的风险,介绍了油田企业ERP系统的技术架构、项目组... 中国石化江苏油田分公司作为中国油田企业第一家全面实施企业资源计划(ERP)系统的企业,在ERP系统的建设与应用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分析了油田企业ERP建设面临的风险,介绍了油田企业ERP系统的技术架构、项目组织、实施方法和实际应用效果,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资源计划(ERP) 实施 管理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北盆地高邮凹陷深层戴南组一段三亚段油气富集特征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书瑜 范立新 +4 位作者 夏连军 张娟 何俊卿 张昊 李越哲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55-462,487,共9页
苏北盆地高邮凹陷深层戴南组一段(以下简称戴一段)三亚段下方为阜四段优质烃源岩,是极具潜力的资源接替层系,但其埋藏深、失利井多、构造储备圈闭少,长期以来形成了“难成藏、没潜力、没效益”的传统认识。为了明确戴一段三亚段的成藏... 苏北盆地高邮凹陷深层戴南组一段(以下简称戴一段)三亚段下方为阜四段优质烃源岩,是极具潜力的资源接替层系,但其埋藏深、失利井多、构造储备圈闭少,长期以来形成了“难成藏、没潜力、没效益”的传统认识。为了明确戴一段三亚段的成藏关键和勘探潜力,综合钻井、测井、录井、实验、地震等资料,开展了层序地层、沉积体系、储盖组合、圈闭类型、成藏主控因素等多方面的基础研究。研究表明:戴一段三亚段是高邮凹陷断坳—断陷转换初期沉积的首套地层,特殊的地层发育位置使其具有“近源区盖、北洲南扇、孔缝双储、二元控藏”的油气富集特征。具体表现为6个方面:①戴一段三亚段顶部发育稳定的湖侵域泥岩,是独立的成藏单元;②戴一段三亚段下方为阜宁组四段烃源岩,位于阜宁组四段成熟烃源岩范围内,是戴南组供烃最充足的亚段;③北部缓坡带发育大型三角洲,南部陡坡带发育各类扇体,砂体发育程度呈东高西低的特征;④除构造圈闭外,还发育4种隐蔽圈闭类型,隐蔽圈闭个数多、规模大;⑤发育孔隙和裂缝两类储集空间;⑥侧向封堵和有效储层是成藏主控因素。研究新认识带来了该层系勘探思路的两大转变,指明了勘探方向,部署一批探井获得成功,推动高邮凹陷戴一段三亚段成为苏北盆地重要的资源接替阵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北盆地 高邮凹陷 戴南组深层 戴一段三亚段 主控因素 油气富集特征 隐蔽油气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邮-金湖凹陷古近系阜宁组细粒混积岩沉积环境
11
作者 朱筱敏 李维 +3 位作者 王晓琳 叶蕾 董艳蕾 张琴 《古地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85-996,共12页
苏北盆地高邮—金湖凹陷古近系阜宁组二段(阜二段)不仅是主力烃源岩层,而且发育成分复杂的细粒混积岩,现已成为陆相湖盆非常规油气勘探重点层段。细粒混积岩沉积环境研究对于其形成过程、岩相特征及甜点区段预测均有重要作用。基于全岩... 苏北盆地高邮—金湖凹陷古近系阜宁组二段(阜二段)不仅是主力烃源岩层,而且发育成分复杂的细粒混积岩,现已成为陆相湖盆非常规油气勘探重点层段。细粒混积岩沉积环境研究对于其形成过程、岩相特征及甜点区段预测均有重要作用。基于全岩X衍射、黏土X衍射、微量元素和TOC分析成果恢复确认阜二段整体处于非硫化缺氧水体环境;5个特殊岩性层段依次表现为:“山字形层段”沉积时期气候整体干旱,“四尖峰—七尖峰层段”沉积时期气候变得相对湿润,“王八盖层段”沉积时期气候相对湿润且稳定,“泥脖子层段”沉积时期气候较其他层段明显湿润;“山字形至王八盖层段”沉积时期湖平面整体较低、波动强烈、逐渐上升,“泥脖子层段”沉积时期发生了大规模湖侵;阜二段水体咸化,古盐度均大于10‰,垂向可分2段:“山字形—四尖峰层段”形成于咸水至超咸水环境,“七尖峰—王八盖—泥脖子层段”形成于半咸水至咸水环境。受古气候控制的半咸水环境是形成细粒混积岩的基本环境要素,进而建立了早期偏干旱和晚期偏湿润气候的混积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粒混积岩 沉积环境 混合沉积模式 阜宁组二段 古近系 高邮—金湖凹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北盆地深层致密储层“甜点”表征及体积压裂参数优化方法
12
作者 唐建东 张顺康 +2 位作者 林式微 葛政俊 林波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49-356,405,共9页
按照“油层下面找油层”的思路,江苏油田的勘探开发逐步向深层进军,苏北深层致密、特低渗油藏已逐步成为油田增储建产的重要领域。受复杂构造、沉积、裂缝等因素影响,苏北深层致密储层效益开发难度大。围绕苏北深层致密油藏储量有效动... 按照“油层下面找油层”的思路,江苏油田的勘探开发逐步向深层进军,苏北深层致密、特低渗油藏已逐步成为油田增储建产的重要领域。受复杂构造、沉积、裂缝等因素影响,苏北深层致密储层效益开发难度大。围绕苏北深层致密油藏储量有效动用进行了研究:“甜点”描述方面,针对苏北深层致密油藏特点,通过融合地质、物探、油藏、工程、经济等多学科的资料,形成了地质-地震一体化致密砂岩储层表征方法、多参数综合表征和评价方法,实现了致密储层的精准刻画,有效地指导了致密储层分类与“甜点”优选;体积压裂方面,通过采用提高压裂缝控体积、暂堵转向提高裂缝复杂程度、组合加砂提高裂缝充填体积等工艺,并结合区块储层特征开展针对性优化,初步形成了适合江苏深层致密储层特征的体积压裂改造技术;技术政策优化方面,通过开展井型、开发方式、压裂参数的优化和井网方案的迭代优选,保障致密油藏稳产;钻井高效提速配套方面,通过优化钻井工艺和布井方案,实现了提速降本、节约投资。研究成果有效指导了矿场试验,在X17、F125、Y48区块部署实施7口常规井和1口水平井。其中,常规井单井平均产油量超过6 t/d,水平井产油量稳定在10 t/d以上,实现了苏北深层致密油藏储量有效动用,研究方法和现场试验可以为其他致密油藏储量的开发提供技术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层致密 有效动用 一体化 “甜点”描述 体积压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石墨烯接枝黄原胶的制备和提升泡沫驱油研究
13
作者 王磊 杨陆涛 +3 位作者 钱国全 时维才 屈霜 姚峰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0-147,共8页
纳米材料具有良好的稳泡效果,材料经改性后能进一步提升泡沫性能,提高三次采油泡沫驱原油采收率.以氧化石墨烯(Graphene Oxide,GO)为基体,通过表面羧基化改性,利用乙二胺(Ethylenediamine,EDA)为桥梁,接枝具有耐盐和增黏效果的黄原胶(Xa... 纳米材料具有良好的稳泡效果,材料经改性后能进一步提升泡沫性能,提高三次采油泡沫驱原油采收率.以氧化石墨烯(Graphene Oxide,GO)为基体,通过表面羧基化改性,利用乙二胺(Ethylenediamine,EDA)为桥梁,接枝具有耐盐和增黏效果的黄原胶(Xanthan Gum,XG)作为新型稳泡剂.通过FT-IR,XPS,Raman,TEM对不同改性阶段的材料的形貌、结构以及官能团进行表征分析.同时,考察了浓度、矿化度、pH对体系的影响.结果表明,和XG体系相比,新型稳泡剂的效果随着其浓度的增加而更加明显,还具有更好的抗盐性和pH稳定性.在85℃老化30 d后,新型稳泡剂损失13%,大幅减小了损失率.体系的界面张力值达到10-2,具有良好的界面性能.在85°C,4 MPa条件下,进行了双管驱替室内实验,结果表明,泡沫体系在高渗透岩心实现了封堵,改善了低渗透岩心的驱替效果,最终提高采收率达21.1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石墨烯 黄原胶 稳泡 泡沫驱 提高采收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含水油藏流动非均质性的表征及应用
14
作者 张敏 金忠康 冯绪波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74-283,共10页
注水开发油藏随着开发的深入,水驱矛盾愈加突出,地下渗流场、压力场和剩余油饱和度场差异较大,开展定量化流场差异性评价研究,可以有效地指导地下流场优化调控,动用挖掘不同类型剩余油,提高油藏水驱采收率。该研究对流动非均质性的动静... 注水开发油藏随着开发的深入,水驱矛盾愈加突出,地下渗流场、压力场和剩余油饱和度场差异较大,开展定量化流场差异性评价研究,可以有效地指导地下流场优化调控,动用挖掘不同类型剩余油,提高油藏水驱采收率。该研究对流动非均质性的动静态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指出了考虑各种因素作用下评价流动非均质性的复杂性,以及开展量化评价研究的重要性。对比了多种不同的非均质性表征方式,最终优选洛伦兹系数进行评价。该系数适用于非正态分布对象,且分布介于0~1,可以进行流动差异性的定量表征。另外,选取流场最直观的表现流速作为计算指标来建立流动非均质性评价方法。为使计算更加快捷、方便、直观,建立平板模型解决裂缝内流动表征的问题,减少数值模拟中压裂缝的模拟工作,结合数值模拟与MATLAB编程技术,将模拟得到的压力数据转化为流速,计算得到以流速为评价对象的洛伦兹系数,实现了参数计算程序化问题,从而建立渗流差异表征方法。考虑有无高渗条带、有无裂缝、裂缝角度、高渗条带渗透率等因素,利用该方法对三角形井网、半反七点井网设计方案,研究洛伦兹系数与采收率的关系。分析发现对于三角形井网,洛伦兹系数小于0.94时,二者呈线性关系;而当洛伦兹系数大于0.94时,随着洛伦兹系数增大采收率呈指数下降,半反七点井网则在洛伦兹系数为0.96时发生这一变化。因而得到三角形井网和半反七点井网下流场差异性强弱界限值,分别为0.94和0.96。进而对G7断块开展现场应用,评价得到该区块有2个渗流差异较强的砂体,并对评价后渗流差异性强砂体制定调整对策,分别是井网优化+细分注水改善平面及纵向渗流差异,流场调整均衡平面渗流差异,开展周期注水降低流动非均质性。进而开展数值模拟对调整前后相应指标进行了对比,洛伦兹系数降至临界值以下,10 a采收率提高1个百分点,起到了控水稳油的效果。该研究切实可靠,可以指导油藏流场描述、剩余油挖潜,对油藏提高采收率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主要研究对象为苏北断块油藏常见井网,在实际推广应用中应针对具体井网形式重新评价确定界限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含水油藏 流动非均质性评价 裂缝内流动表征 降低渗流差异调整对策 剩余油挖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半监督学习的抽油机井故障诊断方法研究
15
作者 何岩峰 王相 +2 位作者 褚宪翔 邵志伟 李明 《钻采工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28-237,共10页
近年来,基于深度学习的油井故障诊断方法取得了显著进展,但这类方法的性能高度依赖标注样本集的数量和质量,且深度学习模型经过训练后可诊断的故障类型被固定,增加新类型需要重新收集样本并进行再训练,灵活性不足。为解决上述问题,文章... 近年来,基于深度学习的油井故障诊断方法取得了显著进展,但这类方法的性能高度依赖标注样本集的数量和质量,且深度学习模型经过训练后可诊断的故障类型被固定,增加新类型需要重新收集样本并进行再训练,灵活性不足。为解决上述问题,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半监督学习的抽油机井故障诊断方法。该方法利用VGG19与小批量K均值相结合对大量示功图进行自动聚类分析,通过对聚类结果实施批量标注,能够有效提升样本分类的科学性及标注效率。在此基础上,构建基于欧氏距离的K近邻算法实现故障诊断,避免了深度学习方法中繁琐的模型训练及参数调优过程,同时支持样本集动态更新。基于矿场实际数据的实验结果显示,所提出的半监督学习诊断方法可达到与深度学习方法相当的准确率(均超过90%),但在前期准备阶段所需的时间成本减少了90%以上。更重要的是,当面对新出现的故障类型时,本方法能够快速响应并适应,极大地增强了抽油机井故障诊断系统的灵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抽油机井 故障诊断 示功图 机器学习 半监督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北盆地低有机质断块型页岩油测井评价方法及应用
16
作者 钱诗友 杨志强 徐晨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9-27,39,共10页
苏北盆地构造复杂、断层发育,阜宁组二段泥页岩的有机质丰度较低,总有机碳含量基本小于1.5%。该套泥页岩具有岩相类型多样、孔隙结构复杂、储层非均质性强、压力系数横向变化大等特点。以苏北盆地H区块阜宁组二段页岩油储层为例,基于岩... 苏北盆地构造复杂、断层发育,阜宁组二段泥页岩的有机质丰度较低,总有机碳含量基本小于1.5%。该套泥页岩具有岩相类型多样、孔隙结构复杂、储层非均质性强、压力系数横向变化大等特点。以苏北盆地H区块阜宁组二段页岩油储层为例,基于岩石物理实验分析结果,对区域测井响应关系特征进行分析,将常规测井与特殊测井相结合,建立页岩油储层岩性、储集性、含油性、可动性、可压性评价的测井解释模型,模型计算结果与岩心分析结果吻合较好。在此基础上,优选敏感参数,建立了区块页岩油储层评价分类标准,对储层进行“甜点”综合评价。经多口井的勘探实践验证,该测井评价技术具有较好的地区适应性,有效划分页岩油储层类别,有利于页岩油储层“甜点”优选,为苏北盆地页岩油勘探开发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北盆地 阜二段 页岩油 测井 储层参数 “甜点”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低渗透油藏纳米级树脂颗粒分散体的调驱性能
17
作者 钱志鸿 余晓玲 +3 位作者 王磊 朱杰 戴志鹏 张贵才 《油田化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69-274,322,共7页
现有调驱体系在中低渗透油藏中存在堵得住走不远或走得远堵不住的技术难题。文章通过高温高压熔融法,利用表面活性剂作为分散稳定剂,制备了适用于中低渗油藏深部调驱的纳米级树脂颗粒分散体(OSR);以驱替压力为指标,利用岩心驱替实验系... 现有调驱体系在中低渗透油藏中存在堵得住走不远或走得远堵不住的技术难题。文章通过高温高压熔融法,利用表面活性剂作为分散稳定剂,制备了适用于中低渗油藏深部调驱的纳米级树脂颗粒分散体(OSR);以驱替压力为指标,利用岩心驱替实验系统评价了OSR在中低渗透多孔介质中的注入性能和封堵能力。研究结果表明,OSR具有良好的注入性能及封堵能力。随着OSR中树脂含量的增大,注入压力有所增加,但仍处于较低水平。当树脂含量为5%时,OSR在不同渗透率岩心中均具有良好的注入性能,注入1 PV的OSR,最大注入压力小于0.25 MPa。OSR对岩心的封堵率随着树脂含量的增大而提高,当树脂含量超过5%后封堵率变化不再显著。在固定树脂含量为5%的情况下,OSR对岩心的封堵率随岩心渗透率的降低而提高,OSR对渗透率小于30×10^(-3)μm^(2)岩心的封堵率达90%以上。此外,OSR在不同渗透率岩心中均表现出良好的耐冲刷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树脂颗粒分散体 深部调驱 注入性能 封堵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本期导读
18
作者 郭彤楼 唐建东 +1 位作者 朱相羽 景帅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F0002-F0002,共1页
深层—超深层已成为中国中西部盆地油气勘探开发的重要领域,同时,东部断陷盆地多个坳陷也在逐步向深层探索。本刊策划的“深层油气藏专题”呈现了四川盆地、苏北盆地、塔里木盆地及柴达木盆地深层油气藏勘探开发的最新研究成果。专家论... 深层—超深层已成为中国中西部盆地油气勘探开发的重要领域,同时,东部断陷盆地多个坳陷也在逐步向深层探索。本刊策划的“深层油气藏专题”呈现了四川盆地、苏北盆地、塔里木盆地及柴达木盆地深层油气藏勘探开发的最新研究成果。专家论坛:中国页岩气勘探开发历经二十年发展,已成为继美国、加拿大之外第三个实现商业开发的国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层油气藏 塔里木盆地 四川盆地 苏北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层流管道黏壁温度计算模型的建立与验证 被引量:1
19
作者 程显闻 熊建华 +2 位作者 黄启玉 田家兴 于乐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7-150,共14页
高含水集输管道低温输送工艺可有效降低能源和经济损耗,但是随着气驱采油的推广,很多集输管道内的流体为油、气、水三相共存的状态。为了探究气体对凝油在壁面黏附现象的影响,利用自行研发的可承压搅拌釜装置对不同条件下凝油在壁面上... 高含水集输管道低温输送工艺可有效降低能源和经济损耗,但是随着气驱采油的推广,很多集输管道内的流体为油、气、水三相共存的状态。为了探究气体对凝油在壁面黏附现象的影响,利用自行研发的可承压搅拌釜装置对不同条件下凝油在壁面上的黏附质量进行了测量,发现溶解在原油中的气体可明显减小凝油的黏附量,但是质量突增时对应的温度点没有改变;随后在油田现场开展了高含水集输管道注气实验,发现随着管道内气油比的增加,最低进间温度从29℃降低至26℃,表明气体的存在改善了原油的流动性;最后,以“壁面剪切应力=屈服应力×系数”为理论依据,建立了可用于分层流集输管道的黏壁温度计算模型,经验证模型应用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气原油 低温集输 黏壁温度 注气实验 分层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叠前弹性参数反演在黄珏油田的应用 被引量:13
20
作者 梁兵 杨建礼 +2 位作者 张春峰 常新伟 谢德铭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02-206,共5页
为了预测苏北盆地高邮凹陷黄珏油田岩性油气藏Ed24有利砂体发育区,提出了利用叠前弹性参数反演预测砂体的思路。通过研究区地层弹性参数对砂岩的敏感性分析试验,筛选出2个对砂岩反应较敏感的弹性参数(弹性波阻抗和体积模量)。在精细地震... 为了预测苏北盆地高邮凹陷黄珏油田岩性油气藏Ed24有利砂体发育区,提出了利用叠前弹性参数反演预测砂体的思路。通过研究区地层弹性参数对砂岩的敏感性分析试验,筛选出2个对砂岩反应较敏感的弹性参数(弹性波阻抗和体积模量)。在精细地震AVO处理的基础上进行AVO属性反演,然后将常规波阻抗反演算法应用于AVO属性数据,最终得到纵波速度、30°弹性波阻抗和体积模量3个弹性参数。针对黄珏油田Ed24地层特征,利用30°弹性波阻抗、体积模量和弹性波阻抗的反射率预测有利砂体发育区。Ed24砂体在平面上整体呈扇形展布,主要可分为2个大的朵叶体,其中位于H83井—H32井西侧的②号砂体发育区最为有利,是下一步岩性油气藏勘探的有利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珏油田 AVO 弹性波阻抗 体积模量 反演 砂体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