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用生烃动力学研究八面河地区的资源量
- 1
-
-
作者
何志祥
连艺秀
汪益宁
寇三平
-
机构
中国石化江汉油田分公司开发处
河北石油职业技术学院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石油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中国石化江汉油田分公司清河采油厂
-
出处
《油气田地面工程》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9-11,共3页
-
基金
国家重大专项"复杂油气田地质与提高采收率技术"(2009ZX05009)部分成果
-
文摘
生烃动力学方法为油气成因研究和油气资源评价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法。针对八面河地区的资源量评价主要以定性和半定量为主的不足之处,采用以模拟实验为基础的化学动力学方法,对八面河地区主要烃源岩层沙三段、沙四段进行生烃门限深度及资源量的定量评价。研究结果显示:该地区沙河街组烃源岩的生烃门限深度为2 700 m,牛庄洼陷的总生烃量为145×108t;成熟的油气贡献远大于未成熟或低成熟的油气贡献,是八面河地区的主要油气源。
-
关键词
八面河地区
沙河街组
资源量
生烃动力学
模型
烃源岩
-
分类号
P618.13
[天文地球—矿床学]
-
-
题名建南气田低渗透气藏水锁伤害的防治
- 2
-
-
作者
何志祥
-
机构
中国石化江汉油田分公司开发处
-
出处
《油气田地面工程》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6,共2页
-
文摘
低渗透储层的喉道半径更为细小,气体通过喉道所需克服的附加压降更大,水锁现象更为突出,同时对产能带来的不利影响更大。为评价建南气田储层水锁伤害程度,选用合理的储层保护措施,2010年选取了长兴气藏J43井和石炭系气藏J34井的岩心开展了水锁评价实验,测试不同压力条件下的水锁伤害程度。国内外一些油气田采用的减轻或消除水锁损害的主要方法有水力压裂、预热地层、注混相溶剂、添加表面活性剂、增大生产压差和酸化处理等。对具有低渗透储层特征的气井开展大型酸压作业,在前置液中加入适量的表面活性剂,在措施液中拌注液氮,既有利于加快残酸返排,还可有效地防治储层水锁伤害,提高气井产能。
-
关键词
低渗气藏
水锁
影响因素
防治措施
-
分类号
TE377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