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潜江凹陷不同岩性碳酸盐岩储层可压裂性评价及压裂技术研究应用 被引量:2
1
作者 韩玲 徐峰 《中国石油勘探》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70-184,共15页
潜江凹陷碳酸盐岩油藏初步估算资源量为3.7×10^(8)t,是江汉油田勘探开发重要的接替资源,但由于潜江凹陷油藏岩性多样、纵向夹层发育,前期酸化、压裂工艺效果差,压裂后平均单井日产油仅1.6t,措施有效率低至42.9%,无法实现区块有效动... 潜江凹陷碳酸盐岩油藏初步估算资源量为3.7×10^(8)t,是江汉油田勘探开发重要的接替资源,但由于潜江凹陷油藏岩性多样、纵向夹层发育,前期酸化、压裂工艺效果差,压裂后平均单井日产油仅1.6t,措施有效率低至42.9%,无法实现区块有效动用,结合不同岩性碳酸盐岩的地质—工程特征,需要开展差异化措施工艺研究。通过测井、力学测试、矿物成分等数据的分析和处理,获得有重要影响的相关指标,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建立可压裂性评价模型,优选出可压裂性较好的古近系潜江组潜34亚段及潜4下亚段为优质甜点层。通过开展不同岩性的力学等基础实验研究,明确了不同碳酸盐岩的裂缝扩展规律,确定了差异化措施改造思路,形成了颗粒碳酸盐岩酸压复合加砂工艺及泥晶碳酸盐岩复杂缝网压裂工艺两套压裂技术。颗粒碳酸盐岩应用4井次,有效率为100%,平均单井日产油8.4t,形成近两千万吨增储的良好局面;复杂缝网压裂工艺在Z99X井成功应用,采用4mm油嘴控制放喷测试,日产油137.6m^(3),取得新区新层系重大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潜江凹陷 碳酸盐岩 可压裂性 酸压 缝网 压裂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八面河油田油井井筒腐蚀治理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邹星星 韩琪 方勇 《石油工业技术监督》 2024年第8期9-13,共5页
八面河油田进入开发中后期,综合含水率94%,井身轨迹复杂、地层易出砂等加剧了杆、管、泵的偏磨和腐蚀,腐蚀失效井数和占比逐年增加。通过对八面河油田油井井筒腐蚀现状进行调查,确定了影响油井井筒腐蚀的因素为地层水本身的高矿化度、Cl... 八面河油田进入开发中后期,综合含水率94%,井身轨迹复杂、地层易出砂等加剧了杆、管、泵的偏磨和腐蚀,腐蚀失效井数和占比逐年增加。通过对八面河油田油井井筒腐蚀现状进行调查,确定了影响油井井筒腐蚀的因素为地层水本身的高矿化度、Cl-CO_(2)-H_(2)O的酸性腐蚀水体以及材料本身较差的耐腐蚀性,有针对性开展油井井筒防腐配套工作,可有效减少油井的维护性作业井次并降低作业费用,延长油井免修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井井筒 腐蚀机理 治理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层补孔压裂技术在特低渗透油田的应用 被引量:3
3
作者 徐毓珠 《海洋石油》 CAS 2018年第2期32-35,41,共5页
坪北油田属于特低渗透油藏,砂体发育,油层厚度大,整体上储层采用笼统压裂以动用油层产能,但是笼统压裂对厚油层的改造并不充分,测井显示剩余油富集,为进一步有效挖掘剩余油,提高单井产量,提出了厚油层同层补孔压裂技术。通过分析厚油层... 坪北油田属于特低渗透油藏,砂体发育,油层厚度大,整体上储层采用笼统压裂以动用油层产能,但是笼统压裂对厚油层的改造并不充分,测井显示剩余油富集,为进一步有效挖掘剩余油,提高单井产量,提出了厚油层同层补孔压裂技术。通过分析厚油层同层补孔压裂技术的难点和主要影响因素,优化了射开程度和压裂施工参数,充分挖掘了剩余油,该技术在现场成功应用9井次,平均单井增油量提升1.5倍,增油效果显著,保证了特低渗透致密砂岩油藏高效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低渗透 同层补孔 水力压裂 控缝高 低伤害压裂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低渗透稠油油藏清洁酸酸化增注技术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徐毓珠 《海洋石油》 CAS 2020年第4期36-41,52,共7页
八面河油田面14区沙四6砂组储层高孔-中低渗,黏土矿物含量高,水敏性强,注水过程中存在注水压力高、欠注井增多、水井利用率低、常规酸化效果差等问题。为了提高该区块注水合格率,研制了“清洁缓速酸+防膨增注液”体系,室内评价了该体系... 八面河油田面14区沙四6砂组储层高孔-中低渗,黏土矿物含量高,水敏性强,注水过程中存在注水压力高、欠注井增多、水井利用率低、常规酸化效果差等问题。为了提高该区块注水合格率,研制了“清洁缓速酸+防膨增注液”体系,室内评价了该体系的缓速性、防二次沉淀和长效防膨等综合性能,试验结果表明,该体系具有深部酸化作用距离长,低伤害等特性。在八面河油田面14区沙四6砂组成功应用7井次,配注合格率为100%,应用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岩 普通稠油 酸化增注 清洁酸 防膨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nKF的高温气井钻进中井筒传热模型研究
5
作者 彭涛 李白雪 +2 位作者 钱会 王静 张菲菲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30-139,共10页
深层气井钻进过程中,受到施工扰动和深层复杂地质条件的影响,现有方法很难准确描述井筒内的温压场变化。鉴于随钻实时监测和异常工况预警对精确描述温度场的迫切需求,使用集合卡尔曼滤波(Ensemble Kalman Filter,EnKF)和全井段传热分析... 深层气井钻进过程中,受到施工扰动和深层复杂地质条件的影响,现有方法很难准确描述井筒内的温压场变化。鉴于随钻实时监测和异常工况预警对精确描述温度场的迫切需求,使用集合卡尔曼滤波(Ensemble Kalman Filter,EnKF)和全井段传热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将实钻数据与传热模型融合同化,建立了一种适用于川西盆地高温气井井筒实时温度场监测和自修正分析的模型,并加以实例验证。结果表明:基于EnKF同化后的输出值及各项热温参数会随着测点迭代,修正结果逐渐精确。自修正技术在钻井井筒传热实时监测作业中的应用,提高了井下温压监测的准确度,可以满足更多钻井工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钻实时监测 井筒传热模型 状态估计 集合卡尔曼滤波 数据同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字图像技术的致密砂岩纯剪裂缝断裂过程实验
6
作者 王小军 《中国海上油气》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77-184,共8页
纯剪应力状态下致密砂岩断裂过程是理解致密砂岩破坏失效机理的关键,然而在纯剪应力状态下,初始裂缝是发育扩展为I型裂缝或II型裂缝却一直有所争议。本文基于新型光学测量技术数字图像相关法和双切边压缩实验理论方法,开展了双切边压缩... 纯剪应力状态下致密砂岩断裂过程是理解致密砂岩破坏失效机理的关键,然而在纯剪应力状态下,初始裂缝是发育扩展为I型裂缝或II型裂缝却一直有所争议。本文基于新型光学测量技术数字图像相关法和双切边压缩实验理论方法,开展了双切边压缩实验并通过数字图像相关法得到了位移和应变场。实验结果表明:双边开槽压缩实验能在槽尖(预制裂缝尖端)产生纯剪应力状态;致密砂岩试件起裂过程包含2个阶段的I型裂缝,第一阶段裂缝从槽尖起裂,第二阶段裂缝从试件中心两槽尖相连区域起裂。本文研究成果为数字图像技术应用在岩石断裂力学领域提供了新思路,对分析水力压裂中致密砂岩纯剪裂缝的演化规律有一定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图像相关法 纯剪应力 致密砂岩 水力压裂 I型裂缝 II型裂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移动互联技术在油田开发中的应用 被引量:1
7
作者 胡军 《中国新通信》 2015年第12期67-67,共1页
随着信息化脚步的逐渐加快,世界各地的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互联网技术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逐渐深入到多方领域。石油作为目前世界紧缺的资源,如何经济高效的开发是油田发展中需要研究的问题。而今,移动互联技术为解... 随着信息化脚步的逐渐加快,世界各地的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互联网技术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逐渐深入到多方领域。石油作为目前世界紧缺的资源,如何经济高效的开发是油田发展中需要研究的问题。而今,移动互联技术为解决这个问题提供了一种可能。通过将移动互联技术的强大应用能力与油田的开发进行有效的结合,降低油田开发的难度,促进原油产量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互联技术 油田开发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用于涪陵页岩气开发压裂工艺配套技术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陆昌盛 《石油化工应用》 CAS 2020年第1期17-20,共4页
涪陵页岩气二期产建区井随着埋深加大造成施工压力高,施工排量受限,难以形成复杂缝所需较高的净压力,给当前的压裂施工带来一定的难度,本文通过涪陵页岩气井开发对压裂设备需要耐高压、大排量、长时间的要求,提出了相对应配套技术及配... 涪陵页岩气二期产建区井随着埋深加大造成施工压力高,施工排量受限,难以形成复杂缝所需较高的净压力,给当前的压裂施工带来一定的难度,本文通过涪陵页岩气井开发对压裂设备需要耐高压、大排量、长时间的要求,提出了相对应配套技术及配套压裂工艺方案,可保障压裂施工在高压、大排量施工顺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裂工艺 涪陵页岩气 高压 大排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兴地区页岩气井油基钻井液井壁稳定和防漏堵漏技术 被引量:5
9
作者 周忠亚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05-317,共13页
针对复兴地区凉高山组地层漏失严重,自流井组东岳庙段溢漏同存,地层垮塌掉块,频繁憋泵蹩顶驱的问题。采用XRD衍射法对兴页L2HF井、兴页1002HF井凉高山组和自流井组东岳庙段地层的岩石进行矿物组成分析,使用微观SEM扫描电镜对该地层岩石... 针对复兴地区凉高山组地层漏失严重,自流井组东岳庙段溢漏同存,地层垮塌掉块,频繁憋泵蹩顶驱的问题。采用XRD衍射法对兴页L2HF井、兴页1002HF井凉高山组和自流井组东岳庙段地层的岩石进行矿物组成分析,使用微观SEM扫描电镜对该地层岩石进行了微观形貌分析,再结合现场情况总结了复兴地区井壁失稳和地层漏失机理。通过提高钻井液的乳化稳定性、降摩减阻和多重封堵性能,形成复兴地区页岩气井油基钻井液井壁稳定技术,该钻井液体系满足封堵性PPA小于2 mL,填砂管侵入深度小于2 cm;基于压裂砂堵效应,通过优选和研制了复合堵漏剂、诱导剂、悬浮剂,形成复兴地区程序法“控滤失”模拟砂堵防漏堵漏技术,堵漏浆体系可承压能力高达7 MPa,更适合应用于多裂缝地层。油基钻井液井壁稳定和防漏堵漏技术在兴页某-1井进行现场应用,相对于使用高密度柴油基钻井液体系的兴页某-2井,优化后钻井液体系的黏度和切力更低,润滑减阻性能更强,漏失和地层失稳等复杂情况明显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基钻井液 垮塌失稳 地层漏失 封堵防漏技术 多重封堵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微地震监测下优化压裂工艺技术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易招波 《石油化工应用》 CAS 2020年第3期49-52,115,共5页
针对页岩气开发过程中遇到的压裂施工压力高、改造体积受限等难题,本文通过引入微地震重构算法,建立三维离散压裂裂缝网络地质模型,分析了砂量、液量、排量等压裂工程参数对微地震响应特征的规律,构建了有效液量、砂量、排量等优化压裂... 针对页岩气开发过程中遇到的压裂施工压力高、改造体积受限等难题,本文通过引入微地震重构算法,建立三维离散压裂裂缝网络地质模型,分析了砂量、液量、排量等压裂工程参数对微地震响应特征的规律,构建了有效液量、砂量、排量等优化压裂设计参数的方法,为后期页岩气压裂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地震 页岩气 压裂 参数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兴地区侏罗系陆相页岩渗吸规律实验研究
11
作者 周朝 何祖清 +3 位作者 秦星 张炜 徐毓珠 曾星航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8-126,共9页
复兴地区侏罗系陆相页岩渗吸规律不明确,为闷井试采带来较大挑战,针对陆相页岩的渗吸规律和影响因素研究仍然欠缺。为此,基于低场核磁共振技术开展了复兴地区侏罗系陆相页岩渗吸规律实验。首先,测试并分析了凉高山组和自流井组东岳庙段... 复兴地区侏罗系陆相页岩渗吸规律不明确,为闷井试采带来较大挑战,针对陆相页岩的渗吸规律和影响因素研究仍然欠缺。为此,基于低场核磁共振技术开展了复兴地区侏罗系陆相页岩渗吸规律实验。首先,测试并分析了凉高山组和自流井组东岳庙段页岩物性差异;随后,以渗吸前后孔渗变化作为评价指标参数,开展了不同岩性、流体介质、流体压力和黏土矿物含量对陆相页岩渗吸规律的影响分析,并评价陆相页岩润湿性。实验结果表明:与东岳庙段相比,凉高山组页岩平均孔隙度较小,平均渗透率较大;平均脆性矿物含量较高,平均黏土矿物含量较低;复兴地区侏罗系陆相页岩渗吸过程中黏土水化诱导产生微裂缝,提供了额外的渗吸通道,灰岩渗吸能力弱于页岩,渗吸时无微裂缝产生,储层中的介壳灰岩夹层可能会阻碍页岩渗吸和微裂缝扩展;页岩在水相中诱导微裂缝后,油相可加剧微裂缝扩展,油水复杂相态渗吸可能对页岩储层渗透率的改善有利;与页岩常压渗吸相比,加压渗吸的诱导微裂缝和改善渗透率作用受限,虽然渗吸速率更大,但渗吸平衡时间更早,渗吸量更小,闷井期间须考虑上覆岩层压力对渗吸的影响;高黏土矿物含量页岩的水化诱导微裂缝更显著,改善渗透率的效果更明显;页岩在油相中渗吸速率和渗吸量小于水相,润湿性为亲水。实验揭示了复兴地区侏罗系陆相页岩渗吸规律和水化诱导微裂缝特征,为陆相页岩的闷井与返排试采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相页岩 侏罗系 渗吸 核磁共振 润湿性 复兴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粉支撑剂运移铺置规律及应用
12
作者 李亭 吴清苗 +5 位作者 羊丹 曾思佳 赵佳乐 何美琪 周卓 杨佳昊 《特种油气藏》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3-160,共8页
针对储层体积压裂过程中大量微裂缝未得到充分有效支撑的问题,优选出具有更小粒径、更优悬浮性能的微粉支撑剂,通过Fluent软件研究该支撑剂在复杂裂缝中的运移铺置规律,利用FracMan软件对比70/140目陶粒支撑剂和微粉支撑剂的压裂效果。... 针对储层体积压裂过程中大量微裂缝未得到充分有效支撑的问题,优选出具有更小粒径、更优悬浮性能的微粉支撑剂,通过Fluent软件研究该支撑剂在复杂裂缝中的运移铺置规律,利用FracMan软件对比70/140目陶粒支撑剂和微粉支撑剂的压裂效果。研究表明:微粉支撑剂主要铺置在次级裂缝中,总体呈现出“前高后低”的分布形态;在一级分支缝中大量微粉支撑剂处于悬浮运移状态,仅200目微粉支撑剂发生了沉降,且沙堤平衡高度和面积较小,未形成有效沙堤;微粉支撑剂的铺置规律受粒径影响较大,当支撑剂目数从200目增加至600目时,在二级和三级分支缝中的砂堤平衡高度和砂堤面积逐渐增加,当支撑剂目数达到800目时,由于其粒径过小,大量支撑剂颗粒处于悬浮运移状态,不能沉降堆积成有效砂堤,容易造成近井端微裂缝支撑不充分的情况;与70/140目陶粒支撑剂相比,微粉支撑剂的运移距离更远,更容易进入次级裂缝和微裂缝中;微粉支撑剂可使压裂改造缝网更加复杂,页岩储层改造体积可增加17.71%,储层改造效果显著。该研究可为微粉支撑剂的应用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裂缝 体积压裂 支撑剂运移 导流能力 微粉支撑剂 页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质工程一体化在涪陵页岩气示范区立体勘探开发中的应用 被引量:38
13
作者 包汉勇 梁榜 +3 位作者 郑爱维 肖佳林 刘超 刘莉 《中国石油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88-98,共11页
四川盆地涪陵海相页岩气区具有不同于北美页岩气区的地质条件,很难直接采用北美大规模、高密度、连片化布井的开发模式。针对四川盆地涪陵页岩气田下部气层一次井网开发后剩余资源精细刻画难度大、剩余资源动用率低和提高老井最终技术... 四川盆地涪陵海相页岩气区具有不同于北美页岩气区的地质条件,很难直接采用北美大规模、高密度、连片化布井的开发模式。针对四川盆地涪陵页岩气田下部气层一次井网开发后剩余资源精细刻画难度大、剩余资源动用率低和提高老井最终技术可采储量(EUR)技术不完善等难题,提出了适用于涪陵海相页岩气立体开发特点的地质工程一体化思路。在页岩气立体开发方案实施过程中,对剩余气分布、钻完井、压裂和生产等多学科知识进行系统总结,建立地模数模一体化储量动用评价技术、立体开发调整井位一体化优化技术和钻井、完井配套工艺一体化实施技术,形成了一套地质工程一体化技术系列,有效指导了涪陵海相页岩气高效立体勘探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相页岩气 五峰组—龙马溪组 地质工程一体化 储量动用程度 立体勘探开发 涪陵页岩气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涪陵页岩气水平井工程甜点评价与应用 被引量:19
14
作者 黄进 吴雷泽 +3 位作者 游园 黄晓凯 聂彬 张辉 《石油钻探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6-20,共5页
针对涪陵页岩气水平井多段分簇射孔压裂时加砂量符合率低、产气量低的问题,提出了寻找水平段工程甜点、并结合地质甜点进行压裂优化设计的方法。首先利用声波时差和密度测井资料,拟合得到涪陵页岩气藏横波时差计算模型,再结合密度、自... 针对涪陵页岩气水平井多段分簇射孔压裂时加砂量符合率低、产气量低的问题,提出了寻找水平段工程甜点、并结合地质甜点进行压裂优化设计的方法。首先利用声波时差和密度测井资料,拟合得到涪陵页岩气藏横波时差计算模型,再结合密度、自然伽马等测井资料,利用地应力剖面计算软件求取涪陵页岩气藏水平井水平段的岩石力学参数,然后通过分析已压裂井段产气剖面测试结果与岩石力学参数的相关性,得到涪陵页岩气藏工程甜点参数为:水平应力差小于8 MPa、脆性指数0.45~0.50。焦页30-1HF井采用了工程甜点与地质甜点相结合的压裂设计方法,其压裂施工压力平稳,总液量和总砂量符合率较好,压后无阻流量88.54×104 m3/d,取得了较好的增产效果。现场试验表明,工程甜点与地质甜点相结合的压裂设计方法,能够提高涪陵页岩气水平井压裂的加砂量符合率和产气量,有助于实现页岩气的高效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水平井 分段压裂 工程甜点 测井数据 脆性指数 焦页30-1HF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涪陵国家级页岩气示范区开发调整井压裂工艺关键技术 被引量:9
15
作者 肖佳林 游园 +3 位作者 朱海燕 唐煊赫 张峰 刘炜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58-65,共8页
为提高页岩气田储量动用程度,重庆涪陵国家级页岩气示范区自2018年率先在国内部署页岩气开发调整井并实施压裂。由于一次井网开采后地层非均质性变强、地应力—压力场动态变化导致的压裂造缝预测和有效控制难度增加等问题,给气田采收率... 为提高页岩气田储量动用程度,重庆涪陵国家级页岩气示范区自2018年率先在国内部署页岩气开发调整井并实施压裂。由于一次井网开采后地层非均质性变强、地应力—压力场动态变化导致的压裂造缝预测和有效控制难度增加等问题,给气田采收率整体提升带来极大挑战。为此,以重庆涪陵国家级页岩气示范区焦石坝区块为例,基于井组整体有效动用,提出了以四维动态地质力学模拟分析为核心,以井间精准布缝优化设计、纵向分层促缝—控缝精细化设计和井间干扰识别与实时调控为关键措施的页岩气开发调整井立体缝网精准压裂工艺关键技术。研究结果表明:①老井裂缝低压亏空区产生诱导效应和水平两向应力差增加导致的人工裂缝复杂度降低,是调整井压裂效果受限的主要因素;②密切割增大储层接触面积、多场动态演化规律、多层储层特征差异化等是实现开发调整井压裂精细化设计和现场施工效果的核心方法;③基于地质工程一体化的压裂设计及可迭代式优化压裂施工解决了新老井协同受限、新井改造效率低等难题,下部气层加密井单井测试产量提高10.8%,上部气层单井测试产量提高1倍,新井压裂试气综合费用同比降低20%~30%,单井提产降本效果显著。结论认为,页岩气开发调整井压裂关键技术不仅对同类型页岩气藏开发调整井增产改造具有重要借鉴意义,而且还为示范区开发调整阶段持续稳产、上产提供了有力技术支撑,并有助于推进四川盆地千亿立方米天然气生产基地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庆涪陵 示范区 焦石坝 页岩气 开发调整井压裂 动态地应力场 立体井组 井间干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页岩气加密井水力压裂增能与老井压力恢复机理——以涪陵国家级页岩气示范区为例
16
作者 唐煊赫 何永生 +8 位作者 朱海燕 王大江 李奎东 肖佳林 刘立之 冯宁鑫 孔繁昇 杨海心 滕格格 《天然气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5-97,共13页
页岩储层水力压裂过程中出现的井间干扰即压窜,往往被认为只会产生井筒完整性失效、单井产能跌落等负面效应,但在涪陵国家级页岩气示范区加密井水力压裂过程中,却出现了部分相邻老井井筒压力恢复、产量提高的现象。为进一步研究该现象... 页岩储层水力压裂过程中出现的井间干扰即压窜,往往被认为只会产生井筒完整性失效、单井产能跌落等负面效应,但在涪陵国家级页岩气示范区加密井水力压裂过程中,却出现了部分相邻老井井筒压力恢复、产量提高的现象。为进一步研究该现象的地质力学机理,基于地质—工程一体化思路,以涪陵国家级页岩气示范区主体区的多层立体加密井组X1为研究对象,建立了立体加密井组水力压裂地质力学模型,分析了老井压后四维地应力演化及其对不同层位加密井复杂裂缝扩展的影响规律,并结合现场水力压裂施工监测曲线,揭示了加密井水力压裂对老井增能的内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①加密井水力压裂激活了天然裂缝带,形成了加密井(高地层压力)—老井(低地层压力)井间高效补压的高渗透率通道,在井间压差与井间高渗带的共同作用下,老井供液能力得到补充、产能有效恢复;②通过控制井距,可以实现新老井间裂缝正向沟通,促使老井裂缝前端缝长、缝宽增加,既减小渗流阻力又补充老井井周压力;③老井开采时间过长时,裂缝前端缝宽受限,不能有效减小渗流阻力,产能恢复有限且损害加密井的产能。结论认为,页岩气加密井水力压裂有利老井的压力恢复机理的深化认识,可为裂缝性页岩储层压窜防治和老井恢复生产提供理论依据,对加快四川盆地页岩气的安全规模高效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涪陵国家级页岩气示范区 立体井组压裂 井间干扰 压裂增能 天然裂缝带 压力恢复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涪陵页岩气田加密井压裂技术的实践与认识 被引量:12
17
作者 张驰 周彤 +2 位作者 肖佳林 韦琦 马文涛 《断块油气田》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775-779,共5页
针对涪陵页岩气田焦石坝区块部分加密井生产效果不佳,且并未对相邻老井产生正向井间干扰的问题,结合产气剖面、微地震裂缝监测等资料,对已实施井分析评价,明确了地应力、地层压力等储层条件变化情况,以及原有的压裂工艺参数设计不合理... 针对涪陵页岩气田焦石坝区块部分加密井生产效果不佳,且并未对相邻老井产生正向井间干扰的问题,结合产气剖面、微地震裂缝监测等资料,对已实施井分析评价,明确了地应力、地层压力等储层条件变化情况,以及原有的压裂工艺参数设计不合理是影响压裂效果的关键。鉴于此,文中创新提出了“多簇密切割+暂堵剂转向”的压裂改造思路,并应用数值模拟技术,对单段射孔簇数、射孔簇间距、压裂施工规模等关键压裂参数进行优化。现场应用结果表明,采用新工艺,加密井压裂改造体积和压裂后测试产量分别提高了7.30%,10.13%,相邻老井生产压力提升了236.28%。研究成果对后续加密井压裂设计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间干扰 裂缝监测 储层条件改变 压裂工艺参数 暂堵剂转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礁石坝区块页岩气压裂用滑溜水体系研究 被引量:11
18
作者 吴雷泽 薛苗 鲁红升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84-86,11,共3页
随着页岩气压裂过程中,井的垂直深度的不断加深,对滑溜水的减阻性能要求越来越高。为了大幅度降低施工摩阻,降低施工压力,改善压裂改造效果,研发出了一种低摩阻的滑溜水体系。通过黏土防膨实验,优选出最佳防膨剂浓度为1%;通过测定助排... 随着页岩气压裂过程中,井的垂直深度的不断加深,对滑溜水的减阻性能要求越来越高。为了大幅度降低施工摩阻,降低施工压力,改善压裂改造效果,研发出了一种低摩阻的滑溜水体系。通过黏土防膨实验,优选出最佳防膨剂浓度为1%;通过测定助排剂溶液的表面张力值,优选出的助排剂为FCS-283,浓度为0.5%;将减阻剂与优选出的配伍性能好、协同效应好的黏土稳定剂、助排剂等复配形成了一系列新型滑溜水体系,测定体系了减阻率。实验优选出的滑溜水体系为1%防膨剂+0.5%FCS-283+0.175%JC-J10,其减阻率达73.5%。该体系能够大幅降低滑溜水摩阻,降低大型压裂的施工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礁石坝 滑溜水 减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流量分配的水平井分段多簇压裂裂缝竞争扩展模拟
19
作者 陈景华 朱海燕 +6 位作者 赵鹏 陈世杰 佘朝毅 郑马嘉 王大江 陆朝辉 唐煊赫 《断块油气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15-321,共7页
大港油田沧东凹陷孔二段储层岩性复杂多变,非均质性强,在进行水平井分段多簇压裂时,裂缝之间存在竞争扩展现象,储层改造效果不佳。针对此问题,文中建立了可靠的水平井分段多簇压裂数值模型,对不同施工工艺下裂缝竞争扩展规律进行了系统... 大港油田沧东凹陷孔二段储层岩性复杂多变,非均质性强,在进行水平井分段多簇压裂时,裂缝之间存在竞争扩展现象,储层改造效果不佳。针对此问题,文中建立了可靠的水平井分段多簇压裂数值模型,对不同施工工艺下裂缝竞争扩展规律进行了系统研究。研究表明,数值模拟结果与现场施工参数有较好的一致性。在此基础上,考虑压裂液分配差异,对影响多裂缝竞争扩展的主控因素进行了探讨。结果发现:注液量的增大会抑制中间裂缝的发育,增大泵注排量和簇间距会促进裂缝均衡扩展;增大压裂液黏度会加剧裂缝之间的竞争扩展;减小段间距会加剧段间应力干扰,压裂段2和压裂段3的HF1压裂液进液受到抑制,中间裂缝受到的应力干扰减小。研究为水平井分段多簇裂缝扩展形态优化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井分段多簇压裂 应力干扰 位移不连续法 竞争扩展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涪陵焦石坝区块页岩动静态弹性模量转换关系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熊力坤 王升 +2 位作者 徐烽淋 朱洪林 陈乔 《石油钻探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40-44,共5页
油气开采过程中,常通过测井资料和室内试验2种方式获得岩石的力学参数,通过测井资料获得的动态力学参数与通过室内试验获得的静态力学参数相比,在资料的数量、实时性以及获取成本等方面都具有明显优势,而现有力学本构关系是基于静态力... 油气开采过程中,常通过测井资料和室内试验2种方式获得岩石的力学参数,通过测井资料获得的动态力学参数与通过室内试验获得的静态力学参数相比,在资料的数量、实时性以及获取成本等方面都具有明显优势,而现有力学本构关系是基于静态力学参数建立的,因此有必要建立动静态力学参数的转换关系。鉴于此,选取层理发育完好的涪陵地区焦石坝区块下志留统龙马溪组页岩,逐一分析不同层理角度、孔隙度和声波频率对页岩弹性模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层理角度对页岩弹性模量影响规律最强。根据试验结果,利用相关性分析法建立了层理角度与动静态弹性模量的转换关系模型,并对相同区块的页岩进行了模型验证,发现该模型预测值的平均误差小于6%,具有误差小且计算简单的特点。该研究结果可为获得层理性页岩的动静态弹性模量转换关系提供一种快速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理页岩 泊松比 弹性模量 转换关系 焦石坝区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