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四川盆地东南部下志留统龙马溪组一段页岩微—纳米观地质特征 被引量:18
1
作者 龙胜祥 彭勇民 +4 位作者 刘华 赵春鹏 赵剑华 吴靖 俞凌杰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23-30,共8页
下志留统龙马溪组一段是四川盆地东南部页岩气勘探开发的目标层系之一,以往对其地质特征的研究多停留在单方面、定性层面。为此,在钻井岩心观察与描述的基础上,应用微—纳米分析技术和模拟技术,对该层系的微—纳米观地质特征进行了分析... 下志留统龙马溪组一段是四川盆地东南部页岩气勘探开发的目标层系之一,以往对其地质特征的研究多停留在单方面、定性层面。为此,在钻井岩心观察与描述的基础上,应用微—纳米分析技术和模拟技术,对该层系的微—纳米观地质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1)页岩矿物组成横向发育稳定,但纵向变化明显,龙一1亚段以灰黑色富有机质硅质页岩为主,有机质含量高,石英含量高且主要为有机成因石英;(2)龙一2亚段以灰黑色—黑色含粉砂质页岩及粉砂质页岩为主,较之于龙一1亚段,其砂质含量明显增多,TOC和石英含量则相对较低;(3)龙一3亚段主要为黑灰色黏土质页岩,硅质矿物含量较低,有机质常富集在黏土矿物间呈断续顺层分布;(4)该区页岩主要发育有机质孔隙、黏土矿物孔隙、脆性矿物孔隙和裂缝(含页理缝)等4种储集空间类型,其中有机质孔隙十分发育,多数为纳米级,是页岩气赋存的主要储集空间;(5)龙一_1亚段属于IUPC分类方案中的中孔,孔隙度和渗透率均较高,连通性中—差,喉道直径变小,向上到龙一_2、龙一_3亚段则以IUPC分类方案的大孔为主,但孔隙度降低、连通性变差;(6)该区页岩孔缝细小,孔隙表面积大,对页岩气具有很强的吸附能力,吸附气量随压力增加而增加,页岩气在低速渗流时呈现滑脱效应,渗透率和孔隙压力越小,滑脱效应越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页岩 微—纳米观特征 有机质孔隙 微纳米孔喉 吸附能力 低速渗流 滑脱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达木盆地北缘地区中侏罗统大煤沟组页岩油形成地质条件 被引量:16
2
作者 付小东 饶丹 +3 位作者 秦建中 申宝剑 许锦 杨振恒 《岩性油气藏》 CSCD 2014年第6期20-27,33,共9页
为研究柴北缘地区大煤沟组七段(J2d7)页岩油形成条件,通过野外地质剖面调查与岩心观察、地质实验与钻井资料相结合,对J2d7泥页岩发育特征、有机地化特征、岩矿特征、储集性能及含油性等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柴北缘地区大煤沟组J2d... 为研究柴北缘地区大煤沟组七段(J2d7)页岩油形成条件,通过野外地质剖面调查与岩心观察、地质实验与钻井资料相结合,对J2d7泥页岩发育特征、有机地化特征、岩矿特征、储集性能及含油性等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柴北缘地区大煤沟组J2d7富有机质泥页岩厚度大,横向分布稳定,有机质丰度高,有机质类型较好,具有良好的生油能力;J2d7泥页岩段岩性组合类型多样,泥页岩脆性矿物含量较高,发育多种储油孔隙类型;氯仿沥青"A"与S1等指数较高,表明J2d7泥页岩具有较高的滞留油含量。综合研究后认为,柴北缘地区J2d7泥页岩段具备形成页岩油的地质条件,是该区大煤沟组页岩油气勘探最有利的层段,鱼卡断陷、红山断陷、欧南凹陷和德令哈断陷等地区是页岩油勘探的相对有利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油 形成条件 大煤沟组七段 柴北缘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东部中央造山带两侧盆地与油气》出版
3
作者 杨建超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627-,共1页
关键词 盆地 中央造山带 地质构造 中国东部 油气 天然气勘探 油气勘探 出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中北斜坡奥陶系走滑断裂带与岩溶储集体发育模式 被引量:23
4
作者 韩俊 曹自成 +2 位作者 邱华标 尤东华 张仲培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45-151,共7页
塔里木盆地塔中北斜坡奥陶系发育多条北东—南西向走滑断裂带,沿这些走滑断裂带多口钻井在奥陶系碳酸盐岩中获得油气发现。研究碳酸盐岩内幕储集体特征、成因及其与走滑断裂带的关系,是塔中北斜坡奥陶系油气勘探面临的关键问题之一。通... 塔里木盆地塔中北斜坡奥陶系发育多条北东—南西向走滑断裂带,沿这些走滑断裂带多口钻井在奥陶系碳酸盐岩中获得油气发现。研究碳酸盐岩内幕储集体特征、成因及其与走滑断裂带的关系,是塔中北斜坡奥陶系油气勘探面临的关键问题之一。通过对4口典型钻井奥陶系储集体发育特征、岩石学和地球化学资料的综合分析,结合区域地质背景及火成岩发育特征,提出储集体发育可能与不同性质的深成岩溶流体改造有关,其中A井可能与区域火成岩侵入体相关流体有关,而B井、C井和D井可能与深部含硅质地层热液流体有关。通过对4口井所在的3条走滑断裂带的分段性和变形强度进行半定量解剖,并与实钻情况对比,提出走滑断裂带分段性可能控制了储集体发育部位,张扭部位较压扭部位更为有利,而变形强度控制了储集体发育规模,变形强度大的断裂带储集体规模更大。建立了塔中北斜坡奥陶系走滑断裂带与深成岩溶储集体的发育模式,为奥陶系断裂带碳酸盐岩内幕储集体的油气勘探与评价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塔中北斜坡 走滑断裂 变形强度 分段性 深成岩溶 储集体 发育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沙漠覆盖区油气化探应用实例 被引量:4
5
作者 任春 夏响华 王国建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25-27,共3页
沙漠覆盖区是油气勘探难度较大的地区之一。为探索在沙漠区可行的地球化学勘探方法,进行了一系列地球化学方法实验,除了常规的地球化学检测方法外,还开展了游离烃方法的实验研究,以检验在沙漠区能否采集到合格的游离烃样品,以及该方法... 沙漠覆盖区是油气勘探难度较大的地区之一。为探索在沙漠区可行的地球化学勘探方法,进行了一系列地球化学方法实验,除了常规的地球化学检测方法外,还开展了游离烃方法的实验研究,以检验在沙漠区能否采集到合格的游离烃样品,以及该方法能否对地下油气源有指示作用。实例证明:在沙漠覆盖区,油气地球化学勘探是一种有效的方法;游离烃和顶空气能很好地检测到油气微渗漏信息,对下伏油气藏有着很好的指示作用,是进行油气勘探的主要地球化学方法;其他烃类指标及荧光光谱和ΔC则可以作为辅助指标,增加油气信息检测的可信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 沙漠 覆盖区 油气地球化学勘探 方法 游离烃 顶空气 可信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济阳坳陷四扣洼陷湖相碳酸盐岩岩溶储层特征及其发育模型 被引量:4
6
作者 杨勇强 师政 +3 位作者 邱隆伟 刘魁元 单宝杰 陈程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11,共11页
综合利用岩心、薄片、测井、地震等资料,研究四扣洼陷古近系沙河街组四段上亚段湖相碳酸盐岩岩溶作用的类型、特征及其对孔隙分布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四扣洼陷湖相碳酸盐岩储层经历了同生期、早期近地表、表生期和埋藏期岩溶作用。在... 综合利用岩心、薄片、测井、地震等资料,研究四扣洼陷古近系沙河街组四段上亚段湖相碳酸盐岩岩溶作用的类型、特征及其对孔隙分布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四扣洼陷湖相碳酸盐岩储层经历了同生期、早期近地表、表生期和埋藏期岩溶作用。在礁滩体沉积期,大气淡水选择性溶蚀碳酸盐岩中的不稳定组分形成大量的粒内溶孔和铸模孔;随着湖平面的下降,早期弱固结的礁滩体经历了早成岩近地表岩溶作用,形成大量溶蚀缝、洞,原始结构被破坏,并伴有大量的植物根茎及生物;沙四段沉积期后发育的表生岩溶作用平面影响范围大,岩溶储层主要分布于不整合面之下10 m的深度范围内,单个溶洞由顶部垂直溶蚀带、内部充填角砾岩带和底部弱溶蚀带组成;埋藏岩溶作用主要与有机酸溶蚀碳酸盐岩矿物有关,形成了大量的"蜂窝状"和"针孔状"孔隙。多期溶蚀作用是湖相碳酸盐岩优质储层形成的关键,由岸向湖方向,依次发育表生期岩溶储层—同生期和近地表岩溶储层—复合岩溶储层—埋藏岩溶储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作用 储层特征 发育模型 湖相碳酸盐岩 济阳坳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达木盆地东部第四系生物气藏盖层封盖能力探讨 被引量:5
7
作者 曹倩 金强 程付启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623-626,共4页
柴达木盆地东部第四系气藏盖层疏松未成岩,具有高孔、高渗的特征,但盖层具独特的封闭机理及模式,封盖了大规模的天然气。通过计算盖层与储集层的排替压力差和理论封盖气柱高度,评价了盖层的有效性,同时计算了生物气藏中气体突破盖层时... 柴达木盆地东部第四系气藏盖层疏松未成岩,具有高孔、高渗的特征,但盖层具独特的封闭机理及模式,封盖了大规模的天然气。通过计算盖层与储集层的排替压力差和理论封盖气柱高度,评价了盖层的有效性,同时计算了生物气藏中气体突破盖层时间和气体渗流速率,揭示气藏的封盖过程。结果表明,未成岩盖层有效性随埋藏深度的增加变好,而且当气藏储集层中气柱高度大于盖层理论封盖气柱高度时,下部气体可以通过盖层渗流散失,但渗流过程是短暂的,之后气藏又处于封盖状态。总之气藏的封盖—渗流是动态平衡过程,因此叠置的储集层与盖层依靠排替压力差仍可封盖一定量的气体,这就是未成岩气藏盖层的叠加式封盖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达木盆地 盖层有效性 封盖模式 定量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中部超压形成机理及其成藏意义 被引量:6
8
作者 胡海燕 王国建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6-10,共5页
准噶尔盆地中部普遍发育超压。泥岩中超压的形成主要是有机质生烃作用引起的。超压泥岩的孔隙度和渗透率极低,超压界面与Ro演化密切相关,超压系统气测显示活跃,表明为晚期超压。砂岩中的超压形成机理主要是泥岩中生烃作用形成的超压由... 准噶尔盆地中部普遍发育超压。泥岩中超压的形成主要是有机质生烃作用引起的。超压泥岩的孔隙度和渗透率极低,超压界面与Ro演化密切相关,超压系统气测显示活跃,表明为晚期超压。砂岩中的超压形成机理主要是泥岩中生烃作用形成的超压由于砂岩孔隙度和渗透率的降低,不能在浮力作用下运移,而以活塞式运移的方式运移,其克服毛细管力、自身重力和静水压力所产生的压力系统。随着超压的增强,达到上覆盖层的破裂压力,盖层发生水力破裂,流体产生穿层的幕式运移,在浅部圈闭中聚集成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超压 生烃作用 油气成藏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格运动和变格期盆地 被引量:1
9
作者 高长林 黄泽光 方成名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438-,共1页
关键词 变格运动 特提斯洋壳 大陆边缘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残留盆地之理解 被引量:2
10
作者 高长林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26-,共1页
关键词 残留盆地 英译 刘光鼎 弧后盆地 岛弧 残余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西秦岭和大别造山带构造演化差异与盆地 被引量:1
11
作者 高长林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98-498,共1页
关键词 秦岭-大别造山带 南阳盆地 构造演化 西秦岭 中国大陆 青海共和盆地 演化特征 华北地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气开发应兼顾非烃类资源
12
作者 余琪祥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92-592,共1页
如果把盆地比作孕育各类矿产资源的母亲,那么石油不一定是盆地的宠儿,烃类气也并非是她的掌上明珠,它们只是盆地资源大家庭中的一员。盆地内除了化石类资源外,还蕴藏着非化石类资源,即为非烃类资源。
关键词 烃类资源 油气开发 矿产资源 盆地 石类 石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惠民凹陷商河地区沙三上亚段低阻油层特征及控制因素 被引量:12
13
作者 邱隆伟 葛君 +3 位作者 师政 杨勇强 张晓丹 王曼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5-21,共7页
利用岩石薄片、X射线衍射、地层水化学分析等资料,对渤海湾盆地惠民凹陷商河地区渐新统沙河街组沙三上亚段低阻油层的特征及成因进行了系统研究。研究区低阻油层的电阻率低于10Ω·m,含水饱和度大于50%,且电阻增大率小于2.储集层主... 利用岩石薄片、X射线衍射、地层水化学分析等资料,对渤海湾盆地惠民凹陷商河地区渐新统沙河街组沙三上亚段低阻油层的特征及成因进行了系统研究。研究区低阻油层的电阻率低于10Ω·m,含水饱和度大于50%,且电阻增大率小于2.储集层主要为粉砂岩,泥质含量较高,黏土矿物以高岭石和伊蒙混层为主,伊利石次之。储集空间以原生孔隙为主,孔隙度为3.70%~31.60%,平均为20.63%;渗透率为0.6~55.4 m D,渗透率小于10.0 m D的样品占到了79%,为典型的中高孔低渗油藏。低阻油层内地层水矿化度较高,平均为31.43 g/L,多期的火山作用和断裂的沟通作用,导致高矿化度地层水向上侵入,形成了研究区典型的低阻油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海湾盆地 惠民凹陷 商河地区 沙河街组 低阻油层 储集层特征 黏土矿物 矿化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